-
1 # 黃河水浪打浪593
-
2 # 刀鋒戰士V
首先,戚家軍的主力,已經被朝廷借鬧餉之名幹掉了,後來的浙軍跟戚家軍沒法比。
其次,渾河之戰是後金炮隊用密集的炮火,打散了浙軍的陣型再用馬隊衝鋒,這種情況下壓根組不起陣型。
-
3 # 大老劉生活圈
鴛鴦陣是對付倭寇用的陣法,小股敵人的打法,可以理解為現在的巷戰,特種部隊作戰,大兵團作戰自然就沒用了。尤其是騎兵衝殺,火炮的使用。
-
4 # 明朝大將軍徐達
誰說的,當初努爾哈赤都把他最精銳的軍隊都擺出來了。結果還是無法打敗浙江軍隊。連他們的陣型都沒有突破。
最後沒有辦法李永芳收買了被俘虜的明朝炮兵,才勉強擊敗。
-
5 # 少昊金天王
歷史最討厭瞎吹,
台州之戰升職,福建之戰升職都是戰後。台州之戰一無兵權參將怎麼去指揮總兵俞大猷,盧鏜等總兵?
福建之戰戚繼光副總兵,總兵好幾個,會輪下級掛帥???
仔細看,戚繼光是福建之戰基本結束後譚綸提其為總兵。
中國歷史有下級掛帥歷史???
-
6 # 千年冰寒1
幾千戚家軍在無任何補給的情況下,被幾萬當時也是最強的騎兵輪番攻擊下,只能用一腔熱血捍衛了自己的尊嚴!可歌可泣可贊!換成任何兵仙兵神級別的名將也無計可施。
-
7 # 執筆畫浮沉2333
蠻族女真部隊即使在絕對優勢的兵力下強攻死了一堆蠻子精銳也沒有打敗鴛鴦陣,是在包圍之後,動用大明投降炮兵輪番轟炸,大明軍隊才全部壯烈犧牲的。鴛鴦陣的戰場優勢是無需討論的,朝鮮戰場的大兵團決戰已經證明了。渾河的犧牲,是武器代差。沒有任何一支古代軍隊在手持冷兵器的情況下在密集炮火直射下作戰
-
8 # 非典型愛人
跟鴛鴦陣有毛關係?鴛鴦陣是一種戰術小隊組合,戚繼光如果活著,也不會用對付倭寇的方法去對付後金的野戰騎兵團。此時浙兵常用的是步騎炮混編的車陣,對付後金蒙古的野戰騎兵團最是對症下藥。全軍覆沒的結局固然悲催,卻非浙兵(照著戚繼光兵法新練戰鬥力也是不容小覷)戰之罪。豬隊友的臨陣退縮,漢奸的吃裡扒外,明王朝的腐朽沒落(之前兵變殺光了老戚家軍)才是主要原因。
-
9 # 都市南鄉子
當然不是。影響任何一場作戰成敗的因素都是多樣性的,某種陣型對戰鬥勝敗當然會起作用,但成來不會是決定性因素。如提問所言,先不提遼東戰場上明朝政治戰略上的全面失敗,哪怕只論純軍事觀點,渾河之戰是平原野戰的背景,冷兵器時代如此狀態,騎兵對步兵有先天性的優勢,機動性遠勝步兵。當時的浙軍寡不敵眾(數千人對數萬騎兵),而且孤軍奮戰無後援無友軍支援,與千年前漢軍李陵部五千步兵遠征漠北,在大漠遭遇單于數萬騎兵包圍一樣的情況。再厲害的陣型也無從發揮。即便到了熱兵器時代,長征後期,紅軍西路軍在黃土高原面對馬家軍的騎兵,不也照樣被動挨打,全軍覆沒嗎?此其一。其二,鴛鴦陣是當年戚繼光練兵用於抗倭,它適用於江浙一帶的水網山林地形,針對的是倭寇海盜這類步兵作戰形態,在遼東戰場上完全不一樣。不能以渾河一戰來判定什麼陣型的優劣。
-
10 # 論史
我想說的是提問者的這個問題沒有任何事實依據,事實上發生在天啟元年三月的渾河之戰與鴛鴦陣一點關係都沒有,也不知道提問者從哪個次元的歷史書看見浙兵使用鴛鴦陣了,也不經意間侮辱了一下民族英雄戚繼光的軍事智商。倒是一些網路爽文寫過在最後時刻浙兵擺出鴛鴦陣拼死抵抗後金軍云云。很顯然提問的同志中網路爽文的毒有點深。
那麼下面就來依據史料來看看渾河之戰中浙軍用的是什麼戰術。先來看看《明史紀事本末》是怎麼描寫的,當後金軍殲滅渾河北岸的川軍秦邦屏部和擊退前來增援的遼兵後,立刻圍攻攻擊戚金和張名世的浙軍,書中記載浙軍戰法如下。附圖。
《明史紀事本末補遺·卷二》:建州兵追圍之數重,浙兵用火器拒戰,擊死甚眾。
再來看看清朝史書對這一段是怎麼寫的。附圖。
《清太祖武皇帝實錄》:見渾河南五里外,復有步兵一萬,佈置戰車槍炮,掘壕安營,用薥秸為障,以泥塗之。
當然《清太祖武皇帝實錄》嚴重的誇大了浙軍的兵力,其書說有一萬,實際只有3000步兵,我用線劃出關鍵詞,分別為:火器、佈置戰車槍炮。所以,渾河南岸的浙軍對付後金軍的戰術根本就是顯而易見的,明顯是沿用了薊鎮總兵戚繼光創制的戰車車營陣法,和戚家軍在南方使用的鴛鴦陣一毛錢關係都沒有。
事實上像戚繼光這樣的一流將領最擅長的就是因敵之變化而變化,鴛鴦陣這樣的陣形是戚繼光專門為了對付行蹤飄忽不定不定的倭寇所設的輕步兵戰術,強調的就是裝備輕量,陣型靈活,豈有敵軍形勢不同而可以通用的道理,總而言之,鴛鴦陣不適合在北方與蒙古、女真爭雄。
《漢書·卷四十九》:兵法曰:丈五之溝,漸車之水,山林積石,經川丘阜,草木所在,此步兵之地也,車騎二不當一。土山丘陵,曼衍相屬,平原廣野,此車騎之地,步兵十不當一。
比戚繼光早1000多年的漢代人都懂得的道理,戚繼光難道會不懂嗎?戚繼光創設鴛鴦陣就是因為明軍總是採用北方的軍陣打倭寇,屢屢吃癟,才創設的鴛鴦陣。
《山中聞見錄·卷七》:繼光初至浙,閱行陣,笑曰:“江南沮澤,行不得方軌,而方陣同西北,宜其敗。”乃設鴛鴦陣。
而且從鴛鴦陣陣圖片看行軍序列為兩列,就是為了方便在南方水澤窄道之間靈活機動。
至於對待北方蒙古之敵,戚繼光就直言如果用鴛鴦陣那就是取死之道,千萬不能使用,不然就是個坑。
《紀效新書十八卷本·紀效或問》:餘所著操練圖令內切切分詳退兵之法,諄諄面諭鴛鴦陣勢速戰之條者,良以此也。若夫北方原曠,地形既殊,虜馬動以數萬,眾寡亦異,馳如風雨,進不能止,豈可以此用之者耶?
那麼具體該怎麼打法,戚繼光認為就是應該用車騎組成的重兵集團。而使用的重點武器就應該是戰車、鳥銃等各種火器,配上藤牌、長刀、鈀槍、鐵胸、鐵背等兵器護具等武器作戰,而將這各種兵器作戰組合起來配合使用就是車營戰術的要義。下圖就是車營各兵種的打擊序列,很有層次感,就是靠這套車營戰術,難怪蒙古人那是屢屢戰敗。
當然,在戚繼光看來,車營發揮作用的核心在於兩樣武器:
一是戰車。若士卒將戰車組成車陣,這就等於將士兵逼入絕地,車陣內計程車兵必須與敵軍拼命戰鬥,才能死中求生。所謂“束部伍”之用。當然堅固的戰車可以有效減少對士兵的殺傷自然是題中之義。
二是火器。車營內士兵要有強大火力輸出,才能有效的對敵軍產生震懾殺傷。所以,戚繼光給車營光是佛郎機就配了250個,鳥銃512支。
這兒就又產生了一個問題,要是火器用盡了怎麼辦?戚繼光給出了一個令人非常絕望的答案:“所恃全在火器;火器若廢,車何能御?”,那言下之意不就是,三個字“玩完了”唄。
就比如說渾河之戰,浙軍就是火器用盡,才被八旗軍推倒戰車,被迫陷入近身肉搏當中,最後被八旗軍全部殲滅,“後火器盡,復接戰良久乃敗,大將裨將一時盡沒矣”。明軍用血的事實,證明了戚繼光的判斷相當正確。當然後金以車對車的戰術也確實是大出明軍預料,八旗軍的戰術組織度確實比明軍的老對手蒙古人要高明多了。
另外提一點,這支浙軍和戚繼光組建的戚家軍似乎關係不大,真正的戚家軍早在萬曆二十三年後的薊鎮兵變中就已經衰弱了。而渾河戰役中的浙軍3000人應該是張名世重組的,“近查善此技者,無如原任參將今繫獄張名世之為工。名世亦自請練成三千人,遇有強虜願當一先鋒”。
引用文獻:《明神宗實錄》、《清太祖武皇帝實錄》、《明史紀事本末》、《全邊略記》、《山中聞見錄》、《紀效新書》、《戚少保奏議》、《練兵實紀》、《漢書》
-
11 # 飄泊故鄉異鄉客
此鴛鴦陣非彼鴛鴦陣,此浙兵非彼浙兵。
雖然都叫浙兵,但是戚繼光那支戰必勝,攻必克的威家軍早在萬曆朝鮮戰爭之後,讓以李如松為首的明庭各方勢力剿殺殆盡了。
戚家軍之所以有驚人的戰力,一是靠著嚴酷到不盡人性的軍紀,另外就是超高的待遇和軍響戰功獎勵政策,所謂的重賞之下必有勇夫。自從戚家軍成軍,一直被各部所妒忌,但有張居正的避護和所向披靡的驍勇,也不敢明說。自張居正倒臺,戚繼光遭貶,戚家軍從天堂墜入了地家獄。朝鮮戰爭爆發,朝庭允諾撥發拖欠戚家軍的軍響。可是在朝鮮戰場上李如松拿他們當炮灰,那裡最危險,那裡戚家軍打,但軍功全讓別人冒\了,沒有戚家軍什麼事。回國之後的戚家軍開始聚眾抗議,李如松怕引發戚家軍譁變,謊稱全軍操廣集合,給戚家軍發響。當手無寸鐵的他們剛剛集合好,埋伏在四周的明軍槍炮齊鳴,弓矢如雨。兩千餘驍勇無敵的戚家軍將士沒有戰死沙場,卻倒在了自己曾經的一起衝鋒陷陣的戰友手裡。事後李如松不但沒受到任何處罰,有的大臣認為李如松做的非常好,朝庭還遣散了戚家軍餘部。
但有時歷史真的很奇怪,李如松很快的為大明盡忠戰死沙場,留下了一世英名,但他留下的遼東爛攤子卻極速惡化,被他逼反的建州女真首領努爾哈赤在無人制約的情況下迅速發展壯大。在國亂面前,那些只會窩裡斗的庸才終於想起了戚家軍的好了。於是徵招己經被遣返回鄉的戚家軍舊部,起用戚繼光族侄戚金為帥,徵浙籍子弟組成浙兵入遼抗金。雖然他們捍不畏死的愛國精神,改有辱沒先輩為浙兵打下威名,但和那支百百戰餘生的戚家軍比,無論是戰術素養,戰場經驗,個人能力都是天差地別。
-
12 # 江漢流雲
明末的遼東戰場上,友軍基本上都是一觸即潰,敗的很難看。只有浙軍等極少數的部隊,是因為寡不敵眾,在慘烈的消耗戰中全軍覆沒。
-
13 # 漩渦鳴人yy
戚繼光在北方跟胡騎打仗的時候,他不是靠鴛鴦陣,它是靠車陣。
鴛鴦鎮其實是戚繼光對付南方倭寇的時候,才選擇使用的一種政法!這種作戰的方法呢,靈活機動,而且適合於小股部隊的對決和作戰!所以在北方對付倭寇的時候,戚家軍可以說是佔盡風頭!
但是不同於南方的水網交錯,山林縱橫,在北方大部分都是大兵團之間的對決!所以戚繼光到了北方去了之後,他是做了嚴格準備的。他在北方使用的政法也不是鴛鴦鎮,而是一種車陣。
其實這兩種方法最主要的攻擊武器就是火器,也就是火槍!沒錯,戚繼光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成建制並且成體系的使用火槍的一員軍事將領!無論是在鴛鴦鎮裡面,還是在後來對付北方的車陣,兩種作戰的方法都離不開遠距離的火器對敵人進行殺傷!
再後來浙江兵對付北方的八旗子弟的時候也使用到了這種火氣!並且也是有一定成效的!
但有人就會說了,為什麼最後還是全軍覆沒的,首先第一點兵力本身就比較少。軍隊人數大致也就在3000左右,就這麼點兒人跟人家八旗子弟幾萬人對打。你就算是有再大的戰鬥力,你也扛不住人家一波又一波進攻啊,而且你使用的武器是火器,這個東西消耗彈藥量賊高!你打個幾輪,你就沒有子彈了,這是何等一種尷尬的局面!
而且說實話,也缺少一個優秀的將領!戚繼光在的時候,整個棄家軍那是堅硬的,如同一塊鋼板令行禁止,就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北方當時南方兵第一次到北方,北方人覺得看不起這一幫南方兵!然後戚繼光讓自己計程車兵站在廣場之上,接著天降大雨,北方兵全逃光了,就只有南方冰當時站在大雨之中,活活淋了一個鐘頭!
令行禁止,這是氣家軍能夠使用火器的根本原因。在使用這種長距離兵器的時候,最講究的就是團隊配合以及組織之間嚴密的組織性!少了這個東西,就是一群散兵遊勇,你這火氣就那種糟糕的效能,你很難打出效果!
後來的將軍雖然說能力上確實有一些能做到臨時應對,但是其組織能力跟戚繼光相比沒法比!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條就是這些士兵,他們得不到賞賜,說實話,像這種高技術的軍隊,最缺的就是資金,沒有資金,你還真的玩兒不起!但當時的那種情況也確實給不了太多的錢,所以更多時候也是靠自己去努力!
戚繼光前期在打擊日本浪人時鴛鴦陣經常有不可思議的戰損比。但後來浙兵與後金在渾河之戰中全軍覆沒,是否反應了這種軍陣的缺點?
回覆列表
幾千步兵野戰面對幾萬當時最強騎兵兵團,什麼陣型也沒用。能殺傷幾乎同數量的八旗精銳,已經相當不錯了。如果明軍都有這種戰力,女真早被滅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