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拓撲投資
-
2 # 玄機子
辦過企業和創業過的,大都知道情況。銀行在中國其實最原始設計的時候是作為民生政治的一種經濟手段,如今演變成與民爭利,利益至上的路子上,很多東西不好深究。
-
3 # 金雞湖畔投資思索
確實網路上仇視銀行的言論不少,嘲笑銀行股投資人的言論很多。
究其原因可能是:
1,前幾年某股份行行長說,銀行賺錢賺的有點不好意思。
這樣的話明顯在給銀行拉仇恨。
坦率地說,這樣的行長水平實在不敢恭維。
事實上,經濟有周期性,相應地銀行經營也有周期性。
在經濟上升期,貸款需求旺盛,貸款利率趨高,不良率低,銀行經營業績提升。
相反在經濟下降期,貸款需求減弱,貸款利率下跌,不良率升高,銀行業就會經營困難。
2,銀行有時服務態度不太好
本人有一次至某大行營業廳辦業務,當廣播叫到我的號時,我正常走向櫃檯,但這時有一個人搶在我前面去辦業務,櫃檯小姐顯然未核對號碼就給那個人辦了業務,我顯然不是銀行工作人員,不好拉開那個人,只好一直站在邊上。
待那個人辦完業務,自然應輪到我辦,但那個櫃檯小姐不給我辦,我給她看了我的號碼,她的態度還是不怎麼樣。
這件事不大,但銀行管理上的問題耽誤了我時間,又讓我心情很不愉快。
3,銀行有些大額貸款需要抵押或擔保,而有些年輕創業者無資產可抵押,也找不到其他人擔保。
4,曾聽說銀行在辦理貸款時有時會有附加條件,這裡就不細說了。
5,最近為了中X銀行,投資人爭的面紅耳赤。
6,同一家銀行A/H溢價率達到創記錄的86.72%。
7,公司大股東曾在2016年增持過該股,而如今經過幾年經營淨資產增加了不少,股價竟比當時增持價還低不少。
面對如此慘淡的股價和日益縮水的市值,大股東和管理層難道不該做點什麼嗎?
-
4 # 靈靈的紫藤花園
大概就是認為進了銀行就是高階大氣上檔次!
高高的臺階,高高的櫃檯,高高在上的銀行職員!
還有明顯嫌貧愛富的VIp室,貴賓廳,理財室!明顯一副窮人與寵物不得入內的門臉,門檻高的讓普通人邁不出腿!
甚至連叫號機也按V1至V5劃分貴賓等級!
有錢人的時間是金錢,普通人的時間就是廢鈔!
也許隨著電子銀行的推廣,數字貨幣的推出,現金會逐步退出市場,銀行網點逐步萎縮,櫃檯不斷縮減,視窗會越來越少!
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但是銀行是國民經濟的支柱,轉型是必然的,優勝劣汰是可能的,銀行破產法也出臺了!至於衰退…………盛極必衰,也是經濟的自然規律吧!
-
5 # 宅在月亮的狗
這一點,我認為原因是多方面的。
銀行在計劃經濟的時代,與單體客戶很少接觸,又是管錢的,在老百姓眼裡比較神秘,所以在那個時代,還是比較受人尊重,有點高神之感。但隨資本經濟的到來,銀行自負羸虧,全面跟上客戶,為客戶服務,這種神秘感消失殆盡,而且產品翻新,全員營銷,一切公開透明,一旦服務不到位,仇恨自然而來!
一是貸款,就象借錢一樣,藉著歡氣還著腦,有錢不還,無錢不講理的人多的是!開放之初,銀行資金支援一大批先富起來的人,而這些人,有時在一起喝酒交談,往往也會說,我現在不貨款了,不希和銀行打交道了。我常常無語,在這資本的社會里,你不打交道行嗎?
二高房價高貸款
高房價必然高貸款,銀行適時地成了地產商的擋火牆!買房戶回去一算,50萬還到底要100多萬元,全叫銀行掙去了,這仇恨便拉上了。這錢真叫銀行全掙了嗎?顯然不是,但客戶的心理便定了位!
三制度問題
外人不可能知道,銀行內部每條制度的制定實施都是用教訓換來的。比喻開卡開戶為什麼必須本人,別人不能代理?這一方面為本人資金安全著想,另一方面,別人拿你身份證可辦理,銀行就有漏洞,資金損失了誰負責?
仇恨不仇恨,雙方站的角度不一樣,銀行服務的確應該更人性化一點,但不能因此沒了制度,而客戶也應該客觀從大局看問題,或許這樣,這仇恨才能泯滅吧!
-
6 # 龍岡居士
原因多方面。
首先是各種支付平臺的出現,加上貼心方便的服務,贏得了很多客戶。
其次是各種金融產品的出現,以及保險業的興起,特別是股市,同樣搶走了很多顧客。
還有現在的人們注重投資,錢都不願存銀行了,炒房的,炒古玩的,炒玉石的,……等等,使得銀行的儲戶大大降低。
最後來談談銀行本身,曾幾何時,靠著特權和壟斷地位,賺得太多,正因為如此,銀行不思進取,不為客戶著想,只是一味地維護自身利益,不去從客戶的地位出發,做一些讓客戶滿意的改變,反而出現很多欺騙行為。很多年前就有把大量老人的存款用欺騙的方式變成保險,這次中行的理財投資更是高層的肆意違規。現在的銀行大多在做理財,用花言巧語讓人去理財,很多人不太瞭解內幕,最終覺得受騙。總之,一個行業不為客戶著想,衰敗是必然的。
回覆列表
1對行業的不瞭解,不知道銀行在經濟中的核心血液作用,2行業的服務態度和質量讓人產生這樣的心態3,投資銀行股,估計損失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