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更輕薄的機身,更好的連拍,更好的散熱,單位體積下更大的畫素密度,這無論怎麼看都是進步啊,為何現在還是無腦吹全幅呢,多個一檔景深,和一檔高感,真的有那麼大變化嗎,為什麼我覺得半畫幅才是對於現代棚拍和各種優秀後期軟體應運而生的更好的技術,而且所有的東西都是越發展越小啊
3
回覆列表
  • 1 # 深圳-五指山

    器材服務於創作目的。

    借用攝像的景別術語,攝影也可以分為近景,中景,遠景。

    遠景,需要更廣闊的視角,比如風光片,全畫幅都不夠,中畫幅都嫌小。

    中景,半畫幅也行,但是廣點更好。

    近景,狹窄空間裡,當然半畫幅能勝任。

    全畫幅勝於半畫幅就一句話:你能拍的,我也能,我能拍的,你不一定拍的了。

    出去跑一趟,背一套全畫幅更好。

  • 2 # 江湖人稱老頑童999

    越小越好,偏頗了。針孔照相攝像好不好?好不好,不解釋。

    全幅的底大,所謂底大就是指感測器尺寸大。全幅相機適合棚拍、廣角等等,畫質好,細節豐富,感光範圍出色等等。無非就是相機大了點,重了點,再攜帶三腳架之類裝備,跑遠路,累的像狗。

    半幅輕巧,此乃最大的好處。由於現在有強大的後期處理軟體,一般人還是用半幅的好。

    蘿蔔青菜各有所愛,無需強求了吧。

  • 3 # 忍不住說倆句

    你拍照和後期肯定很爛,同等距離內,全畫幅可容納的內容多,這是事實,而且拍攝環境有時候狹小必須全畫幅才夠使,你不懂這些還來問,足夠證明你很無知

  • 4 # 哈靈行攝

    半畫幅只是在良品率低的時候,用小面積良品率高的的感光元器件來糊弄消費者的,看定價就知道是中低端,底大一級壓死人。

    就算同樣畫素,同一代感光元器件也是越大越好,畫素間距離大,互相電流乾擾少,畫面越純淨,噪點越少,不然中畫幅哈蘇為啥賣10萬➕。

    說樓主傻是啥都不懂就會瞎掰掰,看看中畫幅,全畫幅,殘幅的價格就知道定位了。

  • 5 # 桂林蘭亭序

    人類原先只有半畫幅,由於科技發展了,後來才有了全畫幅。由此可見,全畫幅是對半畫幅的科技進步和取代,而半畫幅只是全畫幅的前身。

  • 6 # 宇文拓9722505

    你在提問時自己就說清楚了這個問題。打個比方這個就好比:半畫幅是使用了50%的力氣就能達到90分的畫質,全畫幅是使用100%的力氣達到100分。雖然全畫幅有點傻,不變通,思想落後,但是你總不能說100比90低吧。

  • 7 # DL一暉

    半畫幅跟全畫幅比感光元件差很多,當然出片的效果完全不同了,需要大畫幅的商業片必須要用全畫幅拍,半畫幅幹不了太專業 商業用途的活

  • 8 # 金蛇狂舞2013wh

    這問題問的叫人無言以對。手機拍照更方便為什麼還要單反呢?有單反全畫幅為什麼還要中畫幅呢?價格高的嚇人!存在必然有存在的道理!

  • 9 # Leo1980街頭攝影

    半畫幅和全畫幅,和科技是否進步沒有直接的關係,也沒有好壞之分。

    只不過是攝影裝置型別多樣化的結果,各取所需。

    畫幅從小到大,大致有:

    手機相機、卡片機、半畫幅、全畫幅(135膠片)、中畫幅(120膠片)、大畫幅。

    由左向右,大致越來越早,畫質越來越好。

    由右向左,大致越來越新,越來越便攜。

    如果覺得半畫幅是科技的進步,那手機是更進步的?

    更輕薄的機身,更好的連拍,更好的散熱,單位體積下更大的畫素密度。。。

    好像說的都是手機。

    另一方面,如果堅持“底大一級壓死人”,堅信畫質第一,那就可以選擇更大的底啊,選擇大畫幅。

    真實的情況是,大畫幅和手機攝影,都有很多人在堅持,都有很多精品作品出現。

    用好自己手裡的裝置,才是最好的選擇。

    大底和小底,畫質肯定有差別,是否每個人都能體會出來,可不一定了。

    畫質在一張作品裡的重要程度,可大可小,畫質也絕對不是影響作品質量的唯一標準,甚至都不是重要標準。

    你的作品是否需要那麼高畫質來體現,你的思想是否支撐那麼高的畫質,你的受眾是否需要那麼高的畫質解讀你的作品,這些問題,比畫質本身更重要。

    所以對於更多的人來說,無非是在折中而已。

    選擇合適自己的裝置,堅持自己的方向,相信可以有一定的成績。

    如果任何問題,只考慮眾多因素其中的一個,就會產生“鑽牛角尖”的效果。

  • 10 # 耳朵的眼睛

    作為玩單反四十年的我不禁要問你:誰說的半畫幅是科技的進步?日本佳能和尼康相機廠商的日本人說的!後來又是誰說的M3/4才是未來?淘汰所有的其它相機科技?松下這幫日本人說的!結果M3/4現在已經到了自己先被淘汰的邊緣!如果你說的“明明”半畫幅是科技進步,那麼你有權利繼續問問題,如果不是,請沒有辨別能力、盲目崇拜日本商人的商品廣告還人云亦云的人把“明明”這二字吃回去再來問問題。

  • 11 # 知識就是力量啊

    相機畫幅縮小確實是歷史的進步使然。

    否則我們今天出去拍照就要揹著這麼大的傢伙出去!

    經歷歷史的發展,相機的畫幅越來越小,主要還是為了便攜。

    然後,相機發展到了6*7畫幅,甚至6*4畫幅時代,才開始了真正的便攜。

    135mm畫幅其實也是後期沖印技術的進步,所誕生出來的更加方便的畫幅。

    到了這個時代,才真正開始了平民攝影的新紀元。單反相機,從專業走向了民間。

    相機畫幅的進步,恰恰說明了科技的進步。半畫幅的出現和3/4畫幅的出現,也是順應了輕巧便攜的初衷。

    但是,半畫幅單反並沒有與全畫幅微單形成體積優勢,

    它的優勢僅限於價格低廉,尤其是多鏡頭配置,半畫幅優勢更為明顯。所以“在現今技術條件下”半畫幅和3/4畫幅應該是民用的最佳選擇。它與全畫幅相機的實際效果差別不是很大,但是全畫幅在專業領域不可或缺,畢竟專業領域是掙錢吃飯的

  • 12 # 王羲之家

    從最嚴格的意義上講,知道全畫幅尺寸的人並不等於懂得攝影,從他們小看半畫幅的態度就可以知道,他們根本不懂得畫幅的比例到底是什麼物理關係。實際上當一張照片展示在人們面前的時候,正是這些人根本不知道這是全畫幅抑或半畫幅與否。與其說他們吹毛求疵,不如說他們外行。

    熟悉膠片相機的人都知道APS-C這個概念早就存在於攝影範疇幾十年了,就此而言,那些小看半畫幅的人只能是少見多怪。

    另外攝影圈內有一部分似懂非懂的人,拿所謂等效係數說三道四,這種人是最可笑的。

  • 13 # 木馬162062009

    在家用和個人領域,題主的命題沒錯,在虛化可以被演算法模擬、後期可以被濾鏡代替的時代,相機想不被手機拍s在沙灘,只有往更小巧、更便捷、更智慧方向發展。

    但相機並不是只有家庭和個人市場,比如新聞記實、廣告攝影、商業人像……不論技術怎樣發展進步,一來有些照片需要放大、需要精放製版,大畫幅仍然具有壓制優勢;二來這些專業攝影師從業多年來的鏡頭體系積累、透視關係把控和相機操作習慣也不是能說扔就扔的。

  • 14 # 南攝

    全畫幅細節多的多,比如拍人像,全畫幅毛孔眉毛可以看出立體的,半畫幅只能看見一個黑影,結像也松沒有全畫幅是緊的。這些在製作一比一的大幅畫像時就知道哪個能用哪個不能用了。

  • 15 # 深藍吃西瓜

    如果按大小來確定科技先程序度的話,那顯然題主手裡的pad效能應該遠比神威,太湖來的更強悍了,因為小啊。

    至於為啥還有那麼多人支援全畫幅,很簡單啊,因為這些人要拿這些傻大笨粗拍一些題主推崇的短小精悍拍不了的片子

    。就如同題主拿著pad看影片,聊天,輕應用就完全能滿足所有的需求了,而做影片渲染的老黑們,恨不得將桌上型電腦的CPU開到64核128執行緒,記憶體加到1.5T,根本不在乎幾箱有多大。無他,認知和需求不同罷了。

  • 16 # 老兵弓長78152839

    其實相機就是一個工具,記錄世間發生的瞬間,反映記錄者的思維取向,技術的進步只是提供更多的便利而已,取捨因人而異,沒有必要強求一致吧?正所謂鞋合適不合適只有腳知道。

  • 17 # 每天只看兩小時

    殘幅從來也不是科技進步,而恰恰相反,它是過去影像感測器成本居高不下而妥協的產物。事實證明,隨著技術的進步,全畫幅感測器成本已經大幅下降,殘幅更大的意義是降低門檻,縮減體積重量,但這只是規模的大小問題,跟科技高低無關。極限更高就是全畫幅的優勢,也是許多人選擇全畫幅的初衷——可以用不上但不能沒有。

    至於殘幅,雖然體積重量更輕,整套系統的價格更低,但在極限上是不如全畫幅的。現在動不動就說買全畫幅容易召來反感,似乎相機越好出片越爛,是很多新生代對大尺寸系統的印象。但是,你在拿著富士或者gr3嘲笑使用全畫幅(甚至更大畫幅)的人的同時,那些手機攝影師也在嘲笑你,真的,在他們眼裡你一樣是老法師。

  • 18 # 有時聊人文歷史

    由此問題說開去——攝影也是有歷史的,之所以會出現APSC畫幅,是因為在數碼感光元件興起的初期全畫幅的感光元件成品率低,導致價格高。為了搶佔市場,因此就有了APSC畫幅,還有了4/3畫幅。那差不多是將近二十年前的事情了。

    可以說,隨著技術的發展,成本會下降,全畫幅價格會越來越低。畢竟感光元件是越大越好,感光元件越大,影象的放大倍率越低,細節越豐富。就像房子越大,能放下的東西越多,這是個固定規律。

    畫幅與畫素數

    真正的科技進步並不畫幅大小,那只是量的區別。比全畫幅更大的是各種尺寸的中畫幅數碼相機。但是迄今為止,還沒有大畫幅感光元件的數碼相機。

    那麼,隨著感光元件成品率的提高,有沒有可能出現大畫幅數碼相機呢?

    數碼感光不同於膠片銀鹽感光。在銀鹽感光的技術裡,銀鹽的單位感光密度無法提高,因此,想提高影像的解析度,唯一的辦法是增加感光面積。這也就是銀鹽時代出現中畫幅、大畫幅的原因。

    (瑪米亞中畫幅相機 對往昔暖暖的回憶)

    而到了數碼感光時代,在感光面積不變的情況下,可以透過增加畫素數量提高影象的解析度。

    但是,以目前的科技水平,單個像素面積越大的感光元件,在低照度、高感光度的情況下成像質量越高。這也就是為什麼全畫幅索尼的A7S3只有1200萬畫素的原因。因為單位面積不變的情況下,單個像素面積越大,噪點越低,發熱越低。索尼A7S3是個影片機,需要最佳化高感和發熱情況。

    於是,感光面積和單個像素面積之間仍然存在制約關係。感光面積不變,畫素數並不是越多越好。

    彎道超車

    真的的科技進步是演算法攝影的出現。即用計算機來模擬光學成像。在演算法攝影中,光學成像已經不那麼重要,重要的是計算程式。這是質的變化。

    初級意義上的演算法攝影其實早就出現了,早在90年代,尼康就出現了3D矩陣測光,相機內部儲存了大量的計算機智慧影像模式。這就是早期的演算法攝影,只不過這個時期計算程式干預的是曝光係數,而現在的演算法攝影則實現彎道超車,透過計算機內部儲存的資料資料直接干預成像。透過計算機模擬成像,拍出想要的照片。

    這也就是華為等手機平臺攝影如此出色的原因。

    數碼大畫幅會不會出現

    從技術上講,數碼大畫幅感光元件的生產並不存在難度,所制約的仍然是成品率導致的價位問題。從成像上講,中畫幅數碼相機的成像已經完全夠用。

    此外,現在還有感光元件的平移技術。這一技術可以應用於防抖,也可以應用於拍攝高解析度影象。透過感光元件的細微平移,實際上在不增加感光元件面積的情況下,變相增加了單位像素面積。拍攝出9張左右二維平面上存在相鄰感光點位的圖片,拼接合成成為一張超高解析度的靜態影象。從這項技術上講,大畫幅的存在已經沒有了太多意義。

    因為相機這東西畢竟是個手持裝置,人的體力是有限度的,而攝影又是一個需要穩定的技術,所以,相機這東西自然是越小越好。過去之所以有大畫幅,那是沒辦法的事情。現在科技進步了,能做得更小,自然是好事。

    於是,就有了索尼A7C這部相機。這部相機其實是一部挺有新意的相機。為什麼這麼說呢?

    (緊湊型可更換鏡頭全畫幅數碼相機 這還真是個2020才出現的新東西)

    現在數碼單反相機的形態繼承自膠片單反相機,可是對於數碼攝影來講,反光鏡光路系統已經沒有了膠片時代的重要性,完全可以透過電子系統解決,電子系統取景所要解決的只是延時問題,現在,延時已經基本縮短到肉眼無法察覺的時間。

    於是,軍艦頂的反光鏡結構就變得不那麼重要了。

    在索尼A7C出現前,比較知名的全畫幅緊湊型相機是徠卡Q系列,以及索尼的全畫幅黑卡。但是這兩個相機是不可更換鏡頭的相機。索尼A7C的出現,讓全畫幅緊湊型可更換鏡頭相機走入更加實用的階段。

    相信索尼A7C並不會是唯一的緊湊型全畫幅相機,此後各大廠應該都會發布緊湊型全畫幅相機。這種相機更加輕便,侵略性低,不容易引發被拍攝物件的注意或是牴觸,是很好的街拍、快拍裝置。

    未來趨勢

    在可以預知的未來5年,手機演算法攝影會更加強大。逐漸侵蝕相機的市場份額。而相機能做的,只有更加緊湊,成像質量和對焦效能更強,同時極力開拓影片拍攝效能。也許有一天,計算機將完全模擬出光學攝影的效果,到那一天,相機將會成為小眾玩家的藝術品。

  • 19 # 宣一戈

    半幅、全幅說的是照相機感光面的面積。以前膠片時代也有半幅相機,所以半幅不是科技進步帶來的。 不論是膠片還是現在半導體感光,原理上都是感光面積越大,成像越清晰,層次好,色彩飽滿。但是為什麼在膠片時代大幅和中幅都只在少數專業用途,而是36x24釐米的電影膠捲大行其道,說白了就是這個尺寸底片的相機在攜帶性和像質之間取得最好的平衡。於是這個尺寸成為標準,這就是到了數碼相機時代把36x24釐米底片相機稱為“全幅”的原因。有趣的是到了數碼時代,做出接近全幅膠片機外型尺寸和重量的數碼單反機,感光板只能縮小一半。 換句說半幅數碼機外行尺寸和重量接近以前全幅膠片機,而且都大於重於膠片全幅機。而全幅數碼機都是巨大無比重量都在1公斤以上。所以數碼機早期半幅佔多數。隨著科技進步,尤其是cmos感光板普及,微單可以去除龐大的反光板五稜鏡系統,全幅數碼機體積和重量大幅減少和降低。所以現在全幅相機被攝影愛好者接受日漸增加。 全幅不僅僅是像質好於半幅, 更重要的兩者是被攝物前後大小的透視關係是不同的,景深也不同的,大部分攝影愛好者習慣以前膠片全幅的透視關係體驗和控制景深的習慣,所以更喜歡全幅數碼機。

  • 20 # 老九六三

    當今攝影己進入了數碼時代,感光元器的大小己不起決定性作用了,演算法才是核心的技術,即數碼玩的是演算法,這點上手機走在了相機前面了。相機行業努力吧,別等有一天手機行業把鏡頭的事給解決了,相機可真得完蛋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Jackeylove成長為世界第一ADC的可能性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