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張風高
-
2 # 鐵男春秋
印度和巴基斯坦在9月15日再次發生軍事衝突,巴基斯坦軍方打死印度軍方1死2傷。在9月9日,印度軍方想越界侵佔我國領土,越界不成功,惱羞成怒就拿巴基斯坦軍方發洩,在貝多里區違反停火協議,用炮擊、大口徑迫擊炮和自動武器向巴基斯坦陸軍哨所、平民射擊。在交火過程中,巴基斯坦一名士兵哈瓦爾達.里亞卡特不幸中彈身亡。
這次的交火事件也是印度挑起的,在克什米爾地區的實際控制線附近交火。印度想繼承大英帝國曾經的輝煌,控制南亞,想做南亞之王。印度疫情嚴重,莫迪也是無能為力。為了把民族的騷亂和民眾的動亂引向境外鄰居,主動挑起爭端,讓印巴兩國走向戰爭邊緣!
印度新冠疫情已失控,莫迪政府無力讓各邦商討防控疫情對策,在城市無工作崗位的各行各業工人已跑回鄉下住,而疫情也跟著大批民眾四處流動,貧民窟也就自身難保了。種姓制度的制約,印度政府也不能違背祖先遺命,讓低種姓與高種姓平起平坐!因此,莫迪政府是想把國內壓力引向克什米爾地區,製造緊張局勢,趁機與巴基斯坦幹仗控制克什米爾整個區域。
-
3 # 點力
雙方的衝突已經常態化了,印巴之間的邊境衝突已經是見怪不怪。
當地時間9月15日,印度和巴基斯坦在邊境地區又爆發衝突,衝突導致印度士兵1死2傷。
1.克什米爾是兩國的死結。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的問題主要就是克什米爾地區的領土爭端問題。圍繞克什米爾地區的領土歸屬爭端,兩國已經較勁了70多年了。
印巴雙方是寸土不讓,期間更是在1947年、1965年1971年爆發三次大規模的戰爭,而在此過程中巴基斯坦更是失去東巴基斯坦(今日的孟加拉灣),可以說雙方之間的過節是不可能輕易了結的。
隨著國際社會和平與發展的呼聲不斷的增強,印巴兩國在2003年簽訂了停火協議。
雖然停火協議約束了雙方的大的戰爭,但小規模的零星衝突一直沒有停止過。
2.莫迪單方面改變現狀,加劇了雙方的衝突。印度總理莫迪在2019年8月,宣佈廢除憲法第370條關於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的“自治”地位,引發新一輪的印巴衝突。
印度改變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的自治現狀,使克什米爾的局勢驟然緊張。
在兩國控制的克什米爾的爭議地區時常爆發小規模的衝突,造成大量人員傷亡。
據巴基斯坦媒體統計,印度今年違反停火協議達到2192次,導致18人死亡,超過168名平民因為印度單方面違反停火協議導致傷亡。
3.印度新冠疫情爆發,莫迪政府透過邊境摩擦吸引民眾關注,轉移視線。印度新冠疫情爆發,疫情正已經處於瘋狂增長狀態,印度確診新冠肺炎患者累計確診502萬人,已經超過巴西僅次於確診678萬的美國。
新冠疫情的爆發,導致印度經濟陷入衰退中,印度民眾對疫情失控還有經濟停止增長,影響收入非常不滿。
而莫迪政府為了轉移抗疫不力和因為經濟衰退而招致民眾的不滿,透過邊境摩擦來吸引印度民眾的視線,轉移民眾的不滿。
印巴衝突的根源就是克什米爾地區領土爭端問題,雙方誰都不會輕易讓步,相信衝突還會繼續下去。莫迪擅自改變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的“自治”地位,加劇了印巴邊境摩擦。而近期印度疫情的爆發,也促使莫迪政府鋌而走險,透過邊境摩擦來轉移印度國內民眾的不滿。雖然小衝突不斷,但新冠疫情肆虐。雙方都沒有大打出手升級衝突的願望。
-
4 # 鬼影問道化真身
印度現在百無聊賴,國內新冠疫情失控;國民經濟大幅萎縮;貧困問題日益嚴重,饑民滿地;國內失業人口大幅攀升…。
原本,印度還打算在印控拉達克地區,集結重兵,挑起與北方鄰國的邊界衝突,並以此來激發印度民粹主義熱情,用來護佑印度莫迪政府政府的權力。然而,一方面北方鄰國過於強大;另一方面印控拉達克地區在軍事戰略上,屬於絕死之地,一旦與北方鄰國大動干戈,印控拉達克的印軍,十之八九會全軍覆沒。因此,印度又只得從印控拉達克收手,以避免引發與北方鄰國的大戰。
於是,印度也只好玩起了老套路,只能選擇與“老對手”巴基斯坦,搞搞印巴邊界衝突。
對於印度來說,印巴邊界衝突無傷大雅,只要搞出一點動靜來,讓印度媒體鬧一鬧就行了。這樣也能避免印媒一直將報道的焦點,放在新冠疫情、經濟問題丶政府的對策…,這些讓印度政府頭疼的問題上。如此一來,多少也能給印度政府減減壓,讓印度政府喘口氣。至於在印巴邊界衝突中,死幾個人,傷幾個人,那對印度政府來說,只是不值一提的小事而已!
-
5 # 國達贏五洲
印度莫迪政府因新冠肺炎防控不力,疫情全境大流行,不僅奪走了8萬人的生命。近期每天都以千計死亡。疾病失控,死亡威協全國恐慌。生活在社會最底層,最窮苦,種性制度最低等級的人們,更是暗無天日,每天都受著死亡的威協,饑荒飢渴難耐艱難度日。那些印度中產階級也可能不知那天也面臨著破產的險惡境地,加上傳染病失控,也不知那一天就傳染到自己身上,印度因而成為了全世界死亡率最高的國家。然而國家經濟處於崩潰的邊沿。因而印度莫迪政府對人民的不作為,進而導致國家民族矛盾的上升,莫迪政府為轉變人民的矛盾及人們的話題視野,就不斷挑起邊境事端,特別是國家與中國的萬勒河谷及阿克欽地域國界線上分歧糾紛。特別是印度長期利用克什米爾問題不斷挑起與巴基斯坦的戰爭。
印度與巴基斯坦原屬於英國殖民地,印巴分治各自成為獨立國家,但因克什米爾邦歸屬,地域分裂分治,國家戰爭從一開始就沒有停止執行,三天一小打,十天一大打,每天互相炮擊,互對對方前沿哨兵哨所放冷槍,開冷炮,幾乎每天都有傷亡,就不是為奇了。從去年印度與我國挑起洞郞地區糾紛開始,印度一直尋找機會,妄想吞噬我西藏西南方實際邊界管轄區。印度長期妄圖以麥克馬洪線為國境線,劃定中印邊界,因而我們被迫反擊,發生了上世紀60年代中的中印戰爭,印度好了傷疤忘了痛,和平路上印度總想著報那次中印戰爭失敗之仇。特別是美國人川普上臺四年來,不斷挑起中美關係矛盾,挑動中國人民的紅線,而印度莫迪上臺以來緊跟美帝印太戰略,妄圖與日本,澳洲打造亞洲版本小北約,圍獵圍堵中華。莫迪在其反華的路上越走越遠,還口是心非,突破談判所承認了的諾言,說的與做的事極其反差,幾乎走到戰爭的邊緣。莫迪政府最近所做所為,讓我們和巴鐵心裡十分的煩感,我們要在條件,機會充分具備的的情況下,必須要亮出牛刀,小試一下,讓小三思之痛苦,不再妄想圖謀,讓它記牢,記住痛是何滋味,保證邊境國境平安永固,不起戰亂。
-
6 # 國際睿評
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衝突是很常見的一個事情。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的戰爭幾乎從來沒有停止過。這種戰爭表現形式主要是邊界上的你來我往。造成一兩個人死傷,對於巴基斯坦和印度來說是小規模衝突。
在現在這個時候,運動和巴基斯坦之間的交戰,可能會比以前稍有不同。因為現在,印度正和我們對峙。巴基斯坦與印度爆發邊界衝突。無形中給印度增加了壓力。讓印度不能全力對付我們。
至於這次衝突爆發的真正原因,我想除了當事人,沒人說得清。但我還是想大膽的猜測一下。我認為,這次衝突還是印度首先挑起的。印度為什麼要挑起這樣的衝突呢?因為印度本來是想與中國進行這樣的衝突。以便讓國內的矛盾轉移到邊境衝突上來。但是由於我們做出的強硬的反應。印度不敢在我們身上玩火。也就是說,印度在我們身上製造矛盾的風險太大了。印度人覺得有點不敢玩了。沒辦法,印度心想還是在巴基斯坦身上玩玩吧。
-
7 # 解碼新視野
印度曾經被英國殖民,他們趕跑英國人,卻不痛恨英國以前殖民他們,反而感覺繼承了英國的殖民精神,在周邊國家擴張。印度最近致力於邊境衝突中無法自拔,在中印邊境試圖越線搶佔控制點無果後,把矛頭調轉直指巴基斯坦。
多年對手,多次進犯。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衝突不斷,印巴兩個國家兩大教派互相仇殺,而這其實是英國“分而治之”的統治政策造成的。印度長期妄圖以麥克馬洪線為國境線,劃定中印邊界也是當年英國佬搞的鬼。巴基斯坦《論壇快報》表示,印度已經累計違反停火協議2192次,導致18人死亡,超過168名無辜平民嚴重受傷。
實力不行,只有丫環的命卻老想享小姐的福。印度現在軍事都沒自成體系,武器都是靠俄羅斯、美國和歐盟,這意味著印度打少一件,就少一件。但印度國內都沒治理好,老想著身邊的領土。印度人有一個名言:如果你看到一個印度人和一條蛇走過來,一定要先把印度人打死。印度這個國家平時不怎麼行動,關鍵時刻,感覺你虛弱的時候,就會來要你命。
疫情完全失控,挑動民粹轉移矛盾。印度國內疫情大爆發不管,反而前幾天在中印邊境,開了第一槍,公然違背中印承諾。這次又是印度主動挑起,巴基斯坦陸軍對印度軍隊越過克什米爾實控線的開火做出了有效回擊,兩個向來就是死對頭的鄰居一開火就下狠手,造成1死2傷。印度這幾天確診人數在8萬以上,連續領先全世界,還有很多“黑數”沒算上,用不了幾天就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這挑釁也是為轉移國內抗疫不力和經濟下滑的危機。
總結。莫迪上臺和美國聯手推出印太戰略,找好靠山妄想稱霸南亞大陸,再聯合日本,澳洲圍獵圍堵中國,取代中國地位的野心已經顯現,我們應該保持警惕!
-
8 # 熊style
印度軍警在這次衝突中明顯被巴基斯坦的地道戰打懵圈了:印度斯利那加市警察和中央後備警察部隊的據點遭到武裝分子的進攻,當晚雙方在該地區爆發了激烈交火,戰鬥一直持續到第二天凌晨,最終,印度警察被打死1人,武裝分子被打死3人——據說是反抗軍,可當地媒體卻報道印度軍警"殺良冒功"!此前的9月8日,印軍被不明武裝力量打死1名軍官……經過半個多世紀的"消耗戰",巴基斯坦三軍情報局似乎找到了最正確的對印游擊戰戰術:地道戰+定點清除。印度軍隊在2020年8月底發現一條數百米長、數人並列同時透過的隧道!而且,不止一條這樣的隧道:巴國武裝人員透過印軍防線,他們組織嚴密、訓練有素、武器完備,對印度駐克什米爾地區軍警發起一波又起一波的攻勢!按照印度媒體的報道:巴基斯坦正在積極運用無人機向印度境內的武裝分子提供武器和補給:巴軍方先和潛入印度境內的武裝分子約定好補給地點,然後,出動多旋翼無人機超低空越過邊境、它們躲過印度雷達系統的檢測,在預定的地點空投槍械和彈藥等裝備給克什米爾武裝分子,他們拿到補給後迅速撤離現場,然後分配給其他叛軍成員。而印軍對攔截到無人機研究後發現:它的載荷大約為5公斤,可以運送1支美製M4/56式、2個彈匣、60發子彈和7枚手雷,每次運送的物資較少——積少成多讓印度軍警不勝其擾!這種"人—器"分離戰術讓印度軍警無從稽查武裝人員:滲透人員再也無需負重武器、防寒物資越過邊境,他們以各種各樣的角色越境等待補給即可!而印度軍警對超低空、慢速飛行的無人機暫時沒有完善的低空雷達網路探測它們……2019—2020年,印度軍警基層軍官被射殺事件明顯增加:他們成為襲擊者重點打擊的目標!印度軍隊作戰骨幹力量不是士兵,而是軍官/士官!他們被大量射殺,印度基層的戰鬥力就被瓦解,對展開游擊戰非常有利!所以,巴基斯坦的策略應對越來越適用殘酷的克什米爾地區:印度軍警除了增加人數以外,它也只能將更多軍事資源放在印巴邊境線——巴鐵有效支援了鄰國的反摩擦鬥爭。
-
9 # 國際探聞
9月15日,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軍隊在克什米爾實際控制線附近再次交火,造成印軍一名士兵死亡,兩人受傷,其中一人重傷。這件事情說明克什米爾地區的局勢還是很緊張的,印度和巴基斯坦暫時沒有恢復和平的可能性。
克什米爾地區的安全域性勢非常脆弱,給了恐怖分子以可乘之機印度官方表示,巴基斯坦違反停火協議,向Mala地區的印度哨所開火,三名士兵受傷後,轉移到軍事醫院接受治療,其中一名士兵因傷勢過重而死亡,同時,印度軍隊以適當的方式報復了巴基斯坦的行為。巴基斯坦軍隊在報復性行動中也有傷亡,不過巴基斯坦方面並沒有對這件事給予迴應。
其實今年以來巴基斯坦和印度經常交火,主要是印度太過於咄咄逼人,巴基斯坦方面被迫予以還擊。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月2號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克什米爾地區實控線附近相互射擊,致印度一名初級軍官在炮擊中受重傷,最後死亡。
可以說自去年8月印度單方面改變克什米爾地區的地位以後,該地區似乎變成了一個火藥筒,不僅巴基斯坦和印度軍隊經常對峙,還有大量受過精良訓練的恐怖分子也不時發動襲擊。
前段時間印度抓獲了一批恐怖分子,居然從這批恐怖分子手中繳獲了大批美製武器。印度之前一直指責巴基斯坦支援了這些恐怖分子,也就是說巴基斯坦扶植了地方武裝,但是這次繳獲了一批美製武器讓這件事情變得撲朔迷離。
印度擅自改變克什米爾地區的地位,是所有問題產生的根源在1972年的時候,印度和巴基斯坦簽署了《西姆拉協議》,導致克什米爾地區分為兩個部分,這個地區一直以來都是雙方對峙的熱點地區。現在印度方面試圖把自己控制的一部分徹底變成印度的領土,同時謀求巴基斯坦控制的一部分。
可以說現在的克什米爾地區已經變成了南亞地區的火藥桶,各種勢力紛紛向這個地區挺進,不僅有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軍隊,還有很多地方派系武裝,以及一些外來的恐怖分子,不排除美國以及伊朗支援了這些恐怖分子。
現在整個阿富汗和南亞地區的安全域性勢非常脆弱,有很多恐怖分子開始從中東地區轉移到阿富汗,並開始逐漸的向南亞地區轉移。
從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印度單方面的行為非常的不理性,特別是改變克什米爾地區地位,激化了該地區的矛盾,這才是所有問題產生的根源,最終導致這個地區的安全域性勢非常脆弱,有可能會成為新的恐怖勢力盤踞地。
當然印度方面也會深受其害,因為巴基斯坦軍隊的反恐能力是非常強的,而印度軍隊的反恐能力非常的一般。前段時間印度方面放出訊息,稱有很多恐怖分子居然要挺進新德里,意欲在新德里製造恐怖襲擊事件。其實在印度發生過多次恐怖襲擊事件,比較著名的就是印度孟買的爆炸案。
印度轉移國內矛盾的方式並不理性,很可能會造成雙重傷害所以現在印度方面應該緩和與巴基斯坦之間的關係,同巴基斯坦共同合作反恐,不應該和巴基斯坦繼續搞對峙,不然就會給域外恐怖分子以可乘之機,這對岌岌可危的印度邊界安全域性勢非常不利,因為這個地區的局勢非常複雜,印度和尼泊爾之間還有衝突,所以這些恐怖分子很可能在這裡建立大本營,隨時挑撥印度和巴基斯坦以及尼泊爾之間的關係,藉機圖謀壯大勢力。
現在印度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非常的嚴重,莫迪政府一直試圖轉移國內的矛盾,當然恐怖分子也看準了這個時機,所以開始向這些地區轉移,可以說印度這種轉移矛盾的方式並不明智,很容易造成雙重傷害。
實際上,這個時間段印度最應該做的就是緩和國內的矛盾,調和境內各個派系之間的關係,同時充分發揮宗教的力量,因為在這個時候印度很難解決現實問題。
鑑於此,重新利用宗教來解決問題是一個比較務實的做法,在保證民生的基礎上,用宗教適當的對印度社會進行引導,或許這才是解決目前困境的有效方法。
而不斷的和巴基斯坦發生衝突則是一種極不理性之舉,這樣只能削弱印度的國力,最後連內部問題都解決不了,反而會讓內部矛盾進一步激化;當國外和國內矛盾集中爆發的時候,印度政府可能會像日本政府那樣被迫下臺。
-
10 # 大小熊2
位於南亞大陸的印度於2020.09.15又有訊息報道印巴雙方士兵在克什米爾地區發生摩擦,且造成印度一死二傷的結果。其實,印巴衝突的主要是克什米爾地區一帶,雙方時有衝突,時不時炮擊對方哨所,營地。從印度目前邊境衝突來看,我從所看到的新聞來說,主要還是印度目前新冠病毒疫情越來越嚴重,昨天新聞聯播報道,印度已有500多萬人感染新冠病毒,且死亡人數超6萬多人,這個數也許不準確,只有多不會少,印度學美國的一招,大肆轉移國內抗疫不力視線,使國內民眾注意力放在國家衝突上來,加之,印度國內的一些所謂民粹主義者和部分政治勢力為達到其某些政治目的而採取的對抗政策,從而造成中印邊境摩擦,印巴在克什米爾地區衝突等。這樣,印度透過邊境衝突一方面可轉移國內疫情矛盾,另一方面可以和美國和俄羅斯,法國,以色列等國套近乎,大肆採購軍火,在美俄法等大國間左右逢源,從中獲得好處。中印邊境也時有衝突和摩擦,其實,中印兩個東方大國都是上合組織成員國,也是金磚五國成員,中印兩國關係目前來說仍是夥伴關係,並沒有達到敵對關係的程度,早段時間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和印度外長在莫斯科會唔,雙方就邊境衝突等問題達成了協議。我們衷心希望中印兩個大國站在雙方的根本利益上看問題,印方不要被美國的挑撥而上當受騙,到頭來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印方還是好好處理好國內曰益嚴重的疫情吧,中印兩國相向而行,而不能背道而馳,這是符合兩國人民的利益的啊。這個問題就簡單的說到這吧。
-
11 # 楓落天下秋
印巴在15日發生軍事衝突並造成人員傷亡,再次證明了東方大國在對待政治摩擦上高深的政治智慧,也再一次說明了印度這個“奇葩”的國家試圖在政治上突破的思路暫時告一段落。
印巴之間的軍事矛盾和衝突可謂是由來已久。雙方圍繞克什米爾和其他爭議地區已經不下幾千次的大打出手。單獨把印巴9月15日的軍事衝突隔開來看,不過又是一件國際地緣衝突且老生常談的新聞罷了。可結合整個國際環境和地區矛盾來看,印巴衝突此次衝突遠遠沒有表面那麼簡單。
近斷時間俄美頻繁向印度示好,不僅拒絕了以往為巴基斯坦的軍售貿易,更是在軍事領域深度和印度展開合作。俄羅斯在印度與東方大國對峙時期,大量對印出售先進的軍事武器裝備、雖然有趁機傾銷產品之嫌,可牽制東方國家的意圖也很明顯,避免東方大國坐大,脫離依賴俄羅斯的困境。而美國為了更好圍追堵截,更是把原有的亞太方略提升為印太戰略,在地理地緣上形成一個更大的戰略包圍態勢,與印度簽訂了許多實質於駐軍的軍事協議。
此時正值全球疫情肆虐百廢待興。印度這個經濟高速增長的人口大國同樣深受疫情的困擾。如何轉移矛盾,穩定國內情緒,並繼續保持經濟的活躍和增長,成了莫迪政府高層核心政治。而自古以來,軍事就是政治的延伸、是鼓舞人心最強的“興奮劑”。
於是,我們看到了印度在與東方大國的邊境地區駐紮了數十萬的軍隊。大搞武力摩擦和政治擦邊,不斷挑撥東方大國的政治神經,甚至還在邊境地區發出了第一槍!
印度是抱著禍水東引的姿態來振奮國內人心,可我們並沒有那麼多閒情逸致來跟他們消耗。戰略困局還沒化解、經濟制裁一時也沒有突破,跟印度喜歡當“槍”的“瓜皮”在邊境消耗國力和政治視線可謂是正中美國下懷。欲擺脫困境而不可得,如何?易也~
古老的東方大國從來不缺乏政治智慧,甚至好不誇張的說,論玩機謀詭詐。東方大國是全世界的祖師爺。所以,我們看到了東方大國跟印度邊境的保持克制,而印度與巴基斯坦的軍事爆炸,印軍一死二傷、巴方一亡。並且可以預料,只要東方大國與印度的局面一直尷尬,印度與巴基斯坦就不會消停,印度周邊的衝突麻煩就會不斷。
四兩撥千斤、借力打力、不僅是武學上的高境界,同樣也是政治上大智慧。
-
12 # 山人說影視
這次出手是我巴鐵兄弟主動出擊,是對阿三無理取鬧的有利回擊,支援巴鐵兄弟對侵略者的有力反抗,希望巴鐵兄弟能夠多殺這群瘋狗一樣的東西,讓他們嚐到苦頭!
巴基斯坦和印度的這次衝突是印度在前幾次違反停火協議後遭到的懲罰,我相信巴鐵兄弟會有能力懲罰印度侵略者,讓他們有去無回,這也表現出巴鐵兄弟對維護國家領土主權的決心和毅力。
大家都知道印度現在就像瘋狗一樣到處咬人,而不知道他自己卻幾乎“身患絕症”,印度現在疫情基本失控了,每天以近十萬的新增人數在全球新增人數榜上排名第一,而且單日死亡人數也超過了美國。
然而儘管如此印度卻不以為然,反而在邊境和鄰國不短髮生衝突,但是我巴鐵兄弟也不是軟柿子,就像9月15號的這次衝突,巴鐵兄弟果斷出擊,對印度造成了傷亡,感謝巴鐵兄弟為世界和平做出的貢獻,讓我們一起祈禱巴鐵兄弟能夠安然無恙! -
13 # 愛尚文史
這個問題我們可以轉念想一下,為什麼印度邊境老是不消停呢?今天與中國開火,明天與尼泊爾開火,後天又與巴基斯坦開火……難道每一次衝突都是對方的過錯嗎?按理說,印度是南亞第一大國,其它巴基斯坦、尼泊爾等國家哪那麼容易欺負印度。
說白了,印度本身就非常好戰,就好比中印邊境爭議地區一樣,這些年,印度沒少在這裡挑起衝突。比如前幾天,印度方面派5名情報人員,喬裝打扮成獵人到中印邊境刺探情報,結果被抓個正著。印軍方卻死不承認,表示這些人非情報人員,只是打獵不小心迷路了,甚至聲稱中國綁架了印度居民。
試想一下,周邊的居民常年生活在這裡,怎麼可能會迷路呢?如果只是一個人,我們完全可以理解為路痴,但是5名常年生活在中印邊境的印度居民,怎麼可能同時迷路呢?就算他們真的迷路了,但至少東南西北還分得清吧,為什麼還在繼續往中國方向走呢?——這5人,明顯是來刺探情況,是印度軍方試圖進一步蠶食中方控制地區的一種手段。
以上這件事,充分證明了印度這些年,在周邊地區的一些態度,通常利用蠶食的手段,逐漸向他國的實控區靠近。也正是因為他們多次越過實控線違反停火協議,才導致了印度邊界爭議地區衝突不斷。
此次衝突發生在9月15日下午,在印巴克什米爾地區實控線附近,巴基斯坦邊防軍與印度邊防軍再度交火,造成一名印度士兵死亡,另外2名印度士兵受傷,尚不清楚是否有生命危險。
事後,印度與巴基斯坦各執一詞:
印方表示:當天下午,巴基斯坦無端違反停火協議,用小型武器以及迫擊炮發動猛烈炮擊,導致印方人員受傷。
巴方表示:印度軍隊越過實控線開火,巴方以火力有效回擊,造成“敵人在人員與物資上受到重大損失。
最近印度的一系列衝突,實際上都有一個共同點,每一次雙方在解釋的時候,對方都會談到一個“印方越過實控線”的問題。而印方的迴應基本都是指責對方無端開火,卻從來沒有提過對方越過實控線操作。因此,誰是誰非再明顯不過,既然印度沒有過錯,為什麼會頻繁鬧出“越過實控線”的緋聞呢?
這就非常明顯了,說明是印度自己找事,被打了也是活該。
-
14 # 資訊所長
印度和巴基斯坦爆發衝突並且造成雙方人員死亡屬於正常事件,雙方自從印巴分治以後,先後爆發了三次大規模戰爭,小規模的衝突更是不計其數,要是哪個月沒有出現交火事件,那麼就不正常了。
不過近段時間,印巴之間的衝突頻率明顯比往常多了一些,規模也更大,這就屬於不正常的情況,因為雙方以往雖然也有衝突,並且互有傷亡,但是頻率和程度就小一些,不過近段時間雙方衝突次數增多,明顯是印度有意而為之,刻意製造矛盾。
眾所周知的是,印度進入2020年後,主動和多個鄰國挑起了邊境事端,全部爆發了軍事衝突,出現傷亡,除了同老對手巴基斯坦爆發衝突之外,印度還和我國和尼泊爾爆發了邊境衝突,而印度之所以這麼做,主要目的還是轉移國內矛盾。
因為印度國內現在的情況越來越糟,主要原因還是新冠疫情的影響,印度屬於人口超過13億的大型發展中國家,醫療衛生條件非常差,導致新冠疫情在印度蔓延的非常快,目前累計確診人數已經超過了500萬,僅次於美國,並且印度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疫情也嚴重影響了印度國家發展,各項經濟指數都在下降,比如印度二季度的GDP就同比下降23.9,三季度將會更加糟糕,所以印度必須要轉移矛盾,製造邊境事端就成為印度的選擇,印度希望透過這樣的方式,渡過這次難關。
不過印度的目的也是眾人皆知,所以印度挑起邊境事端也引起了其它國家的堅決反擊,這使得印度更加艱難,如果繼續鋌而走險,要是真的爆發了邊境戰爭,對於印度來說更是雪上加霜,畢竟印度本身並不想爆發邊境戰爭,印度只想轉移國內矛盾,保持一個度,但是這個度是印度本身無法控制的,萬一擦槍走火,後果就嚴重了!
-
15 # 鐵嶺鋒
基於目前印度的疫情,其與巴基斯坦再次發生這種衝突是必然的,以這種結果讓衝突告一段落也是必須的,但是不是印方這種操作的第二輪還不得而知,相關方面做好應對準備總是不會錯。事實上由於新德里一以貫之領導亞洲的雄心、遺傳自宗主擴張主義秉性的,大國擴張戰略的對外戰爭、衝突已經司空見慣,傷亡當然在所難免,而且在這種衝突中以印方吃虧告一段落,也是家常便飯。宗主遺傳的“民主”政治體制,在政府遇到執政危機時,就必須製造這種衝突刺激大國雄心的民粹,轉嫁內部矛盾重新集聚民意支援度過危機。這種手段在新德里當局牛糞GDP肥皂泡破滅後,這兩年經濟政績與政府的發展規劃,選民的期待越來越遠的情況下,已經再次被政府頻頻使用,而在這場空前的新冠疫情中變本加厲。這種衝突是當局在引爆戰爭沒有制勝把握,而不做擴大準備的情況下發生,一般是可控的,把衝突限制在一定規模賭一把對方的準備情況,挑動一下佔了便宜就對民粹炫耀一番,如果對方茬硬吃點虧也打落牙忍了,但也需要拉開架勢炒作一通戰爭輿情,再徐圖下次賭博。6月份疫情的每天新增確診病例一兩萬,累計病例近百萬態勢中,對周邊製造的那連續三場衝突,都屬於這種套路的操作。目前這場早就失控的疫情,又以勢不可當的趨勢,媒體9萬上下新增確診病例的第一宇宙速度,輕易超越巴西快速接近美國向王炸目標衝擊,而國際普遍相信在確診資料之外,那種深不可測的疫情,應該還有個超過資料幾十倍的,感染/死亡者的隱藏疫情,被掩蓋在資料背後,如此災難加上企業大面積停工的工人失業,民眾陷入生活困境帶來對政府不滿的民情,再次讓政府坐在了民意流水的小船上。
而自上一輪衝突就已雲集邊境的重兵集團,也在冬季來臨前發生了補給嚴重不足,無法保障如此規模兵力長期存在的巨大消耗,進入冬季後更可能陷入絕境的態勢中,在兩大困境的兩面夾擊,很可能促使新德里再次豪賭一把以圖脫困。也許對巴方的這次小規模衝突只是個訊號,而其在阿塞克欽地區的重兵集團,會不會有大動作才更值得關注。
-
16 # 騎驢逗笑
1946年穆斯林與印度教徒之間發生大仇殺,印度當時總理尼赫魯特別震驚,同意印度巴基斯坦分治。
克什米爾原本是個土邦,現在的人口大約1600萬左右。
英國人殖民印度時,給克什米爾三個方案,可以選擇建國,也可以加入印度或者巴基斯坦。但當時的克什米爾領主沒有想好決策,英國人走了以後,克什米爾沒有建國,就成了印度和巴基斯坦分爭端之地。
印度現在和巴基斯坦在克什米爾附近,兩天一小鬧,三天一大打,每次都是印度在透過媒體叫囂,說巴基斯坦先打他,其實實際情況是印度挑剔在先,吃虧了就耍賴,就開始士兵受傷。就這個月,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克什米爾地區發生了幾次衝突,都是印度在製造矛盾。
9月份,印度和巴基斯坦在邊境一直互相報復!
9月2號,印度一名初級軍官被巴基斯坦跑轟身亡!
9月9號,印度率先直接開火,巴基斯坦馬上反擊,給印度造成人員傷亡和物資損失!
9月13號,印度對著巴基斯坦平民開火,造成平民傷亡,巴鐵反擊,印度又有傷亡!
9月15,印巴在發衝突,印度一死一傷!
印度現在國內疫情嚴重,一直在邊境挑釁的周邊國家,對民眾的安危於不顧,想透過轉移平民注意力來宣洩對新冠疫情抗疫的失敗!這就是其中原因之一!
-
17 # 國平軍史
從印巴分治開始,特別是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成立以來,印巴兩國之間的戰爭,就從未停止過,大的戰爭,震驚全世界的就有三次;小的戰爭,可謂持續不斷,長年累月在進行當中。
特別是印巴雙方在克什米爾地區,歷來存在著領土爭議,因此軍事衝突成了常態,打槍開炮,打死打傷邊民或是邊防軍,其實,都已經談不上什麼新聞了。
對於印巴的軍事衝突,世界各國的媒體也已經習以為常了,以至於雙方之間打打殺殺是反而是正常現象,突然雙方停火不打了,反倒顯得不習慣了。
此前,在9月9日,印度軍方在貝多里區違反停火協議,率先有大口徑迫擊炮向巴基斯坦陸軍哨所包括平民開火,導致巴基斯坦一名士兵不幸中彈身亡。
在疫情反超巴西,成為僅次於美國,全球第二大新冠肺炎病毒疫情國,日增將近10萬名感染者,印度的防疫爛大街時,莫迪政府不是想方設法控制境內洶湧澎湃的新冠肺炎病毒,相反卻主動挑釁中國、尼泊爾和巴基斯坦三國邊境,導致嚴峻的邊境衝突。
在與中國、尼泊爾和巴基斯坦三國的邊境衝突中,主動挑釁者印度反而沒佔到什麼大便宜,但不管怎麼說透過抵制鄰國商品、禁止鄰國APP、阻止鄰國的投資等,莫迪政府成功挑起了民眾高昂的民族主義情緒,轉移了民眾對於莫迪政府抗疫不力和不作為的怨憤。
需要指出的是,9月9日,印巴軍事衝突,也是印度邊防軍人主動挑起來的,因為印度邊防軍想越境佔領中國的地盤,被中國邊防軍及時阻止了,惱羞成怒討不到便宜的印度人,就將氣撒到了巴基斯坦人頭上。
在印度國內經濟因為疫情的影響,GDP陷入負增長時,民眾對莫迪政府的不滿也已到了爆發的臨界點,因此印度國內的形勢本身就不容樂觀,外界估計印度境內有高達上億人感染了新冠肺炎病毒,嚴峻的疫情和大量平民的失業,對於莫迪政府來說,無疑是一顆隨時會引爆的定時炸彈。
因此,對於中國、尼泊爾和巴基斯坦三國邊防軍來說,仍然要提高警惕,防止印度為了轉移民眾對於疫情的注意力,再次鋌而走險,印度軍人在三國邊境線上發起主動挑釁,隨時要做好粉碎印度軍人挑釁的準備。
回覆列表
印度人簡直就是一種無賴的霸權流氓行為。印度國家政府對於在印度國家的(新冠狀病毒疫情傳播)是不管不問?印度國家疫情病毒感染者馬上就會成為世界上的第一,印度國家民眾的死活莫迪政府確是無人過問?可莫迪政府偏在這個緊要關頭去侵略挑戰四鄰,要說莫迪政府是沒澤也會,說是莫迪政府無奈也罷?但莫迪政府的舉動的確就是要把印度國家往死裡帶。印度國家的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莫迪政府不是不知道!那麼莫迪政府為啥非要去這麼做呀?這裡面到底會有莫迪本人,什麼樣的奧秘呢。這有一種解釋,那就是莫迪個人的某些私利在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