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
回覆列表
  • 1 # 膠東半島一布衣

    家庭瑣事應該放下,你只管做好自己就行了,大學已經畢業了,就好好工作。爭取先經濟獨立,成家立業。至於父母的事你既然沒有能力管好就不要去管。離開他們,不要聽任何人的抱怨。當你結婚生子以後嘗試著再去理解他們。再就是要有一顆感恩的心,感謝父母對你的養育之恩。告訴他們,不要整天抱怨對方,多看看對方的好處,心裡就會豁達。生活中很多人都是隻看見自己的優點,看不到缺點。而看到別人都是缺點而看不到別人的優點。自己活的很累。

  • 2 # 這個秋天很冷

    等你也做了父母,也許就理解父母的苦衷了!有多少家庭是恩愛和睦的?每一個家庭的心酸與摩擦都是存在的,只不過不會到處說而已。有多少父母為了孩子搭夥過日子?僅存有唯一的愛都給了自己的孩子。成人的無奈與沉重,是留給自己的,但對於孩子的愛是共同的。感恩並理解他們吧!生活都不易,尊重他們的選擇,不應有恨哪!

  • 3 # 袁陛賢

    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自力更生,艱苦奮鬥,莫啃老。

    兄弟姐妹,團結有愛,互相幫取。在右鄰居莫佔便宜,莫妒忌,莫心機。大小事忍。能做到這些你就是個孝子。做人應該這樣做。

    兄弟姐妹之間。明爭暗鬥,斤斤計較,左右鄰居,小事不忍,心機重重。

    好吃懶做,虛榮心大,妒忌心強。你就會恨父母。這樣的人別說大出息,恐怕連小出息都沒有。

  • 4 # 又一路700

    原生家庭的痛苦真的是沒有經歷過很難體會到你的感受,我雖然跟你的問題不太一樣,但痛苦也並不比你少。

    先簡單說說我的家庭,再來幫你,我從小爸爸不在家,一直在外地打工,過年有時候也不回來,很少往家寄錢,小時候我上小學都是自己掙錢,採知了殼,撿桑椹,搗馬蜂窩,打被子(小時候做鞋底的那種),估計我說的你們都不明白,剝毛豆,養兔子,賣兔毛,你們不要以為我是玩,這些都是可以掙錢的,就為了掙學費,生活費,這些就是我的童年,至今還深刻在我的記憶裡,我的媽媽是傳統的勤勞婦女,唯一的溫暖就是媽媽,奶奶對我們不好,爸爸不掙錢,最後還欠了一大筆錢,天天很多人上我們家要賬,爸爸最後回家了,也啥活都不幹,就在家躺著,沒事還罵人,他脾氣暴躁,沒辦法,媽媽帶我們開始賣饅頭,幫爸爸還賬,生活的各種艱辛實不能為外人道,我恨了爸爸好多年,他讓我往東我必須往西,無論他說的是對是錯,只要是他說的,我都不幹,反正已氣死他為目的。

    從什麼時候不恨他的呢,是有一次我17歲輟學去報縫紉班學做衣服,那時候做衣服很火,我就想掙錢,但離家有點遠,有住宿的地方,我的爸爸給我買了一個腳踏車,一直扛著給我送到四樓,我說你怎麼不放樓下,爸爸說想讓你看看你喜不喜歡,在下面怕丟了,是的,我很沒出息的原諒了爸爸,再無怨恨,以前媽媽跟我說,你小時候爸爸從北京回來給你帶好多糖果,買了一個音樂盒給你,他其實是疼你們的,我都全無感覺,對於你的遭遇,我不知道怎麼勸你,但我想你一定要跟自己和解,因為你父母的性格是不是也是他的原生家庭造成的呢,你一定要多站在父母的角度上考慮下問題,不說原諒,但請理解,少點怨恨,不然痛苦會一直跟著你。

  • 5 # 邰社江

    一個人有愛和被愛的權力,父門士的愛,神聖丶至高無上,羊羔兒有跪乳之恩,豈有烏鴉反哺之義?誰家牛犢不di母?由愛變恨,缺乏思想勾通,作為孩子要有所理解和明智,即使父母過份了點,要慢慢擺事實丶講道理,叫感化,問題就解決了。想當初沒有的溺愛,早就在飢餓丶寒冷中凍死,有什麼天大的事,不能原諒父母,有愛變恨呢!

  • 6 # 我會讓你喜歡的

    恨父母的孩孑怎麼走,父母把一個從5到6斤的嬰兒哺育成人,這其中父母要付出多少心血,多少個日日夜夜,夜不安寢冬怕冷夏怕涼小心呵護長大成人,隨著年齡增長,孩子慢慢成長,有了自已的思維,個人看法意見分歧很正常,這其中有父母的嚴加管教,方法欠妥等等,但這一切的出發點是希望孩子走入社會,能聽話,能立足於社會求生存發展。

    在與父母的關係發展中,往往存在個人的不理解,但上升到恨字就過了,獨立於社會之後,接觸的東西多了,意見不統一,生活不順心,夫妻不和等等,如不能很好化解也會出現恨,最終發展會恨社會,恨朋友同事等等,再往壞的方面發展就會恨上加恨,出現違反社會倫理道德方面的種種事情,走上犯罪的道路。所以人要加強學習,多點理解與同情,化解怨恨,與人為善,達到求同存異的目的。

  • 7 # 關2323

    我六歲那年,父親在文化革命中被紅衛兵活活打死。我們五妹中我是老二,一家人靠母親35元活養。當然,我們從小就做各種手工活掙點錢幫補家庭。我手腳很快,做手工最多。生活不易吧!母親脾氣很火爆,我也弄不明白,自己最招母親打。我真不知道是怎麼長大的。17歲我開始獨立,工資自己拿8元一個月伙食費,剩下全部拿回家。從此,關係不那麼緊張了,我住單位宿舍,很少回家。我結婚後,仍舊經濟上支援孃家。即使,小弟、小妹都成家了,當家里人有困難時,我就是提款機。反正,我還是能理解我媽的脾氣,理解母親對我的那份特別的恨。母親活著時我最孝順,需要什麼幾乎都滿足。母親去世後,我仍看著兄弟姐妹們,需要幫助就儘自己的一點力。在家庭裡我說話有分量,兄弟姐妹都尊重我。

  • 8 # 輕輕浮塵

    看這個標題會覺得恨父母,特別是在中國,一個崇尚百善孝為先的國度,是無路可走的。但是看完你的自述,又感慨是怎麼樣的父母能讓讓一個孩子,還是這麼優秀,善良,在愛與恨之間掙扎自責,無路可走?又是怎樣的無奈和苦痛才讓一個孩子發出吶喊,我恨他們,我怎麼辦?

    常常看見這句話,不經他人路,不勸他人善。也常常不以為然,總覺得勸人為善是道理,有沒有走過他的路,道理終究還是道理。但今天,看了你的經歷,看了你思你想,你的悲痛和絕望。。突然覺得,一句道理,恨父母就是天理不容,在這裡是多麼蒼白!

    人這一生出生和死亡,由不得我們選。因果也好,緣分也好,我們降生在一個家庭。是否我們哭著而來是因為我們惶恐?迷茫?還是預知人生的坎坷和悲苦。。不得而知。但是孩子,請相信,懷胎十月直至你降生,身為父母欣喜,期待,充滿愛意是真實的。你呱呱落地,牙牙學語,蹣跚學步,長大再長大。。哭鬧時哄你入睡,生病時焦急無措。。生活圍著你轉圈,隨著你悲喜,陪著你笑鬧。。請相信,期間每一步,也一定伴隨父母的艱辛,充滿愛意。讀書,上學,吃喝拉撒睡。。成為優秀的你。請相信,這樣的平常,即使你感受不到安寧,卻無法否認,他們依然充滿愛意,並以你為榮!

    。。。看畫面是多麼幸福的家庭?!或者說充滿愛意不就是幸福嗎?那為何你卻無法感受到呢?不是你的錯,也不能說是他們的錯。

    錯在哪裡???

    你長大了,你有了知識,有了思想,有了是非觀念。。你如他們期待的樣子,變得越來越成熟,優秀,出類拔萃~因而,除了物質,你需求更多精神的慰藉。而他們渾然不知。亦或者他們知道卻也無法給予。因為他們已經到不了你的高度。你們之間的差異拉開了距離,並漸行漸遠~

    日復一日。人與人,心與心,都有感知,何況一心為你的父母。他們看到你失落,不開心。。他們能做的只是加倍對你好,做你愛吃,送你喜歡的,噓寒問暖,小心翼翼。。一切努力都是白費的,因為他們現在給的不是你現在要的。他們越給你越痛,因為你是有良心,你是善良的。。你能明白父母的苦心,卻無法讓他們明白的你到底要怎樣?!於是,就就逃,就躲閃。。你們之間成了一個怪圈。你不停地逃,他們不停的追。。終於,他們累了,再也追不動。

    停下來,他們四目相對。接著,戰爭就開始了~想想十幾二十年,你是他們心中太陽,他們習慣以你為中心,這時的他們即使相互不滿,也是一致對你好,根本沒有衝突,矛盾就不會激化。但現在,他們追不上你,就只能相互埋怨,相互憎恨。。暴躁的更暴躁,強橫的更強橫。。打鬥哭鬧,無休無止,註定再爭再吵也沒有結果,因為起因是你不見了,不願理他們了。

    年復一年,在外為了維護體面和虛榮,就要加倍的宣傳我兒是多麼優秀!在家為了避免戰爭就只能你打麻將,我喝酒。。可惜,酒能上頭,用酒消愁愁更愁,想想都是不如意,看看家空空,最愛的兒視我如空氣。。然後不敢找你,又再找你媽。。你家又多了一個怪圈,是你爸追著你媽,還是你媽追著你爸。。不停的追著。。

    這時已經習慣有人追趕討好的你,回頭看,身後空空無人,你內心最後的溫暖也蕩然無存。你停下,顧左右,心愛的父母已成了你討厭的樣子,無休無止的吵架再吵架,追趕再追趕。。你看不清理不清,他們吵什麼要什麼。。你只知道自己心煩意亂,你只想再次逃走。而他們好不容易抓住你,而這次不是心疼你,是讓你更煩的做出判斷和選擇。。一道迷一樣無解的題,你愛爸爸還是愛媽媽?

    你無法選,你只是再哀傷自己,我怎麼有你們這樣的父母?!我恨你你們!

    我不是你,我也沒有見過你,我只是用你的自述描繪出我想象的樣子。。但是你寫的,我能看懂,無論你一次次說自己恨父母,而我看見的只有你的悲痛,你的掙扎,還有你心底滿滿的愛意。恨只是你情緒的發洩,你真實的呼聲是,我愛你們,但告訴我,我該怎麼愛你們?

    想說孩子,你看到了生你養你的父母對你充滿了愛。而你只是用一個恨字標解了更多更深的愛意,如果不是愛其實就沒有了恨,捫心自問對否?你們本該有讓人羨慕的家庭,卻在不知不覺中無為地瓦解。。錯誤,遺憾,悲痛都無法彌補和挽回。他們的性格,文化,修養。。只能限定他們這樣的格局,這樣的認知。你能做的就是,用感恩之情,寬容善良的心來包容他們,善待他們。而你要變成更優秀的自己,修身養心,淨化自己,自強不息。。跳出原生家庭帶來的陰影,改變命運,改掉父母身上你不喜歡,你無法容忍的缺點,保持他們善良的本性,有朝一日成為你的孩子喜歡,尊敬,愛戴的父母!

    你是善良,勇敢,優秀的孩子!用你的愛成就你心之所向!祝福你~

  • 9 # 貓仔媽媽加油

    原生家庭帶給孩子的傷害的確是深遠的。你現在雖然已經成年,內心裡還是住著那個受傷的小孩。

    我覺得你首先要做的,是在心理上和父母劃清界限。他們缺乏愛的能力,只站在自己的角度考慮問題。給你帶來了深深的傷害。這個已經無法改變。這是他們的問題。你並沒有做錯什麼。

    現在的你,完全有能力改變自己以後的人生軌跡。父母是父母,他們有他們的經歷、想法。他們離婚了互相埋怨,只是他們各自站在自己的角度來考慮問題。你聽聽就好。每個人需要為自己的人生和情緒負責,父母也一樣。你無力承擔他們的喜怒哀樂。過好自己的人生。

    你可以去找一些心理方面的書籍來看,覺察到自己和父母身上的問題,慢慢療愈自己。覺察的開始,就是我們二次成長的開始。

  • 10 # 星光璀燦

    有這樣畸形的父母真的是天大的不幸!不僅虛榮愛得瑟趾高氣揚牛氣沖天的比,還自以為是以自己為中心思想考量考慮,一身的毛病缺點問題感受不到…不自律反省,只顧自己,感受自己,只為自己著想…不疼愛孩子的順其自然實屬一大悲哀!不作為的父母令人深惡痛絕唏噓不已!既然你已經長大成人,有了自己的獨立思考人生以及想法心思就按照自己的心走吧。化恨為力量,活好自己做好自己實現自身價值,活出個樣兒才不愧無愧於自己的心。因為身心傷不起,自己還來日方長,不可懈怠!更不可以被她他的所作所為方方面面所影響扭曲汙染!殃及禍害你的心靈個沒完沒了!忘卻淡然處之最重要。至於父母就讓她(他)們好自為之自我反省醒悟吧!

  • 11 # 完璧

    心變大,事變小;心變小,事變大!

    人無完人,金無足赤!

    只有接受不完美的父母,才能放下對父母的仇恨,也是放過不完美的自己!你才能開始自己的人生,才能擁抱這個不完美的世界;才能讓這個不完美的世界,接受不完美的你!

    從你的敘述可以看出:你的父母不是十惡不赦之人!

    你的父母,他們只是一對普通夫妻,現實中有不少類似於這樣的“歡喜冤家”夫妻。

    他們有著自己各自的缺點,也都有著自己的不良嗜好;兩人雖然感情不合,卻自以為是“為了孩子好”,而苦苦糾纏在一起,直至孩子長大成人後,才分道揚鑣。但又心胸狹窄,分開並沒有放下,卻在孩子面前互相攻擊、詆譭對方;也有可能是為了爭奪孩子的愛!殊不知,他們這樣,卻深深傷害了他們共同愛著的那個人----孩子!

    不管你父母之間的愛恨情仇,是如何糾纏不清,但他們的共同點是:非常愛你,並以你為榮!

    他們之所以嚴格要求你,並時時處處炫耀你的優秀,是因為優秀的你,是他們遍地狼藉婚姻的唯一亮點!你是他們的希望和驕傲!

    你現在已經有能力掌控自己的人生,也可以亮出自己的鋒芒,震懾一下你的父母,整治一下自己的原生家庭!

    我的提議是:

    1. 堅強和自信

    你必須要自己努力和堅強,放寬心胸,多去發現生活中美好的一面。惟有自渡,他人愛莫能助!

    2. 充當父母之間的潤滑劑和鈕釦。

    你可以這樣分別對父親(母親)說:“媽媽(爸爸)從來沒在我面前說過你的壞話,你也不要再說她(他)的壞話了!畢竟她(他)是我母親(父親),我不允許任何人說她(他)的壞話!你們倆,誰再說對方的壞話,別怪我到時候不管他!”

    也許你這樣兩邊周旋,說不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老倆口會重歸於好!……

  • 12 # 使用者3145381598121

    我也恨過,從小媽媽就特別寵哥哥,不管發生什麼事,棍子就會先往我身上抽,等打我打夠了就只會象徵性的在哥哥身上揮兩下,所以我開始懂事已後特別的恨爸媽。每次恨意濃濃時我都跑回房間對著鏡子哭,對著鏡子哭訴,每次看著鏡子裡滿是淚痕的自己, 我就會問自己真的有那麼恨麼?是的,很恨。然後又問自己:那你愛不愛爸爸媽媽?回答:愛,好愛。那你愛多還是恨多?回答:愛多。 釋然,居然是愛多 過恨,那我何必在恨呢,用感覺多出來的愛抹平那點恨就好了

  • 13 # 使用者1674598460118

    期待完美的父母,你會心懷怨恨,看見真實的父母,你會心生慈悲!恨父母的孩子真是個孩子,當這個孩子成了父母,若干年後真的“長大了”就會明白你到最後會心生慈悲。

  • 14 # 使用者曦睿

    一個人從出生到教養成人,父母要用多大的財力和精力,沒有父母的付出,何來今天的你。母恩似海,父愛如山。羊跪乳,鴉反哺。畜牲尚知報恩,而你怨忿父母,畜牲不如。深刻反省,好自為之,成為孝順之人。

  • 15 # 小村多故事

    無論從什麼角度講都不應該恨自己的父母,除非他們犯了不可饒恕的罪行,讓你們勢不兩立,

    父母給了我們生命,並且從小學到大學,直到參加工作,這是與他們的努力是分不開的。當你不求進取時,他們會對你嚴勵,甚至打罵,但他們總有種恨鐵不成鋼的因素在裡邊。當你有了進步、考上大學時,他們會高興地手舞足蹈,誇獎自己的孩子有出息。當你參加了工作,望著自己豐盛的飯碗時,他們一顆玄著的心才算安心的放下,這是父母出自內心的一種愛,雖然有愛的方式表達不一樣,但父母的愛都是無私的。

    當然,由家庭的原因,父母感情的不和,造成了愛的表達方式的不一,或是那種親情的愛沒有表現的那淋漓盡致,也或給自己成長帶來一些陰影,但有一個真理,父母不愛你,你能一步步的走到現在嗎?其中有一點是值得你深思的,當你走向工作崗位,邁向人生的起點後,他們卻分手了,這種感情不和的壓抑,能堅持到你走向工作崗位,這裡邊包含著他們對你的愛嗎。他分手了也會說,孩子自立了,我們該享受應有的那份天地了。

    俗話說,“可憐天下父母心”,“世上沒有不疼孩子的父母,卻有不孝爹孃的孩子”,大道理人人都會說,真的讓人接受家庭變故的事實,確實有些不知所措,但他們的事,你能凋和他們重歸於好,相互改掉他們的不良習慣,這也是對他們孝心的具體體現,而一味恨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他們的不和和壞習慣的養成,也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這也說明父母的知識面有問題,你能用學得的知識在愛和孝的問題上做出一些努力,豈不是更勝一籌嗎。

  • 16 # 戰略顧問陳西軍

    你首先要可憐天下父母心,每個父母對孩子百分百的愛;同時,每個父母也都是“自學成才”,並沒有一套普適的教程,來指導他們如何做父母。

    客觀地說,你恨父母,主要責任在父母,而不是你。畢竟,你天使一般出生後的愛恨情仇,都是父母以愛的名義導演的。

    既便如此,作為有思想、有見識、有追求的新一代人,你還要儘子女本份,與父母說出你的感受,最大限度與這個家庭和解。

    前進途中,你越努力,越用心,越優秀,就越自信,越快樂,越有說服力,越有利於家庭關係的解決。

  • 17 # 夜晚細雨

    這個問題有點現實,有點深刻,想起了我自己以及我的同學也有這個經歷,那是剛邁入高中時期,也是青春期撞上更年期吧,我們都是跟自己的母親槓上了,她們說什麼我們都煩又不敢反駁,我的同學想出走,而我乾脆不說話。

    這樣磕磕碰碰的日子一直到了我們都工作了那一天,真的離開了父母,才真的幡然醒悟的。

    我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工作以為自己很行,我媽送我我還不高興。可是她剛走我就瘋了似的衝出門去找她。可是沒找到。我流著眼淚趴在床上難過的哭著。這她已經不知道了。我最愛的人,最疼我的人走了。一個十六年沒回家年年先進代表的我的母親,一個九八年抗洪天天看著電視哭的稀里嘩啦善良的媽走了。

    所以,別等有一天認為自己還來得及去孝順,等自己有時間了就來不及了。

    恨自己的父母有我們這樣當時不懂事的,要學會主動和父母嬉皮笑臉聊聊天。父母是為你好才對你嚴厲,要不誰稀罕惹閒氣呢。另一種是父母自私不管孩子的。恨也驚醒不了他們,自己尋求地方幫助外,努力學習,學文化,學本事。總有一天會遠走高飛!

  • 18 # 凌烽

    恨父母的孩子,肯本不是人,不管有多少理由,多少藉口,父母有多大錯誤,你也沒理由恨父母,因為沒有他們也沒有你,連父母都恨的人活在世界和死沒兩樣,走不下去也沒什麼意義了。

  • 19 # 風起雲散追明月

    孝順父母不是一味的承受,看了樓主的文字也很為樓主有這樣的父母感到難受。你的父母都比較自私,確實在感情方面教育不到位。但也不能苛求,他們就是這樣的人,不然也不會走到離婚這步,他們自己都看不到認識不到倆個人都特麼的情商值有點感人。你的父母只能給你帶來負面情緒,你現在已經長大了,經濟方面也已經自主了,所以建議你和他們兩個保持一下距離,儘量不見少見,但父母需要幫助的時候該是你去承擔的責任還是去承擔,要做孝順孩子,但不要愚孝,把自己也給毀了。

  • 20 # 寶媽沐三

    每個人可能心裡都有痛點,只是有時候大家掩飾的很好,因為大家都是成年人了,有的東西得學會放下,世界之大,美好的東西有那麼多,多想想美好的事物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男朋友想和我婚前同居,我才二十,不想結婚,他這個要求合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