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紅樓夢》第一回,賈雨村狂喜不禁,自以為此女子必是個巨眼英雄,風塵中知己。可是甄士隱資助他五十梁銀子,書裡卻說,賈雨村收了,不過謝一語,並不介意。為何對二人態度不一樣?
13
回覆列表
  • 1 # 魏永臣550

    紅樓夢中的賈雨村即“假語村言”,就是作者藉以將真事隱去的假;紅樓夢中的假來自哪裡?來自作者要表達的真,也即先有了真,然後作者再編造一個假就可以瞞過紅塵世人,從而達到隱真的效果。紅塵世人之所以被作者瞞過,就是因為只認識假,或只知假,而

  • 2 # 窺夢紅樓

    嬌杏暗指後文的寶釵:鞦韆架上春衫薄,一雙酥臂誘惑了賈雨村,賈雨村一乘小轎夜裡偷偷抬走了寶釵。二人正是相見恨晚、如魚得水,談不完的仕途學問,方為知己。

    而甄士隱之於賈雨村,以致後文賈家給他的幫助,到賈家被抄時,落井下石,見風使舵,人品可見一斑。

    奈賈雨村在寶釵鼓動下在新政時期又去巴結人意圖升遷,不想撞在以前被他發配的門子手裡,於是被髮配東北寧古塔;半路上寶釵飢寒貧病而死,只好被埋在路邊雪中。賈雨村也因病而亡。

  • 3 # 與思想同行

    賈雨村是出現在《紅樓夢》第一回《甄士隱夢幻識通靈,賈雨村風塵懷閨秀》中的一個重要人物。此人在赴京趕考的路上認識了他的恩人甄士隱。在去甄府做客的時候遇見了甄府的丫環嬌杏,此女子長得有幾分姿色,且看見賈雨村有幾分帥氣,更聽主人說賈雨村“必非久困之人”,所以又回頭多看了賈雨村兩次。這兩眼使本來就多情的賈雨村狂喜不盡,自認為嬌杏是風塵中之知己,也許這是人之常情,這就是緣分,也許是賈雨村的自作多情,嬌杏的出現給了困境中的賈雨村帶來了曙光,讓他看到了人生的希望,這個情節為後文他科舉成功娶嬌杏為妻做了鋪墊。然而雨村畢竟是個小人,樂善好施的甄士隱拿出50兩銀子資助他考取功名,他卻並不介意,只是略謝一語,這一情節的安排為後文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蘆僧亂判葫蘆案》中賈雨村忘恩負義,趨炎附勢,冷酷無情作了很好的鋪墊。薄命女英蓮就是當年甄士隱丟失的愛女英蓮,此時英蓮被人販子拐賣,賈雨村本應該把英蓮解救出來,可他屈於薛家的權勢,胡亂了斷此案,這是一個多麼老奸巨猾,忘恩負義的陰險小人。總之,作者借賈雨村這個封建官僚,深刻揭露了封建官場的黑暗與腐敗,但賈雨村最終沒有落得好下場,這又應了多行不義必自斃這句話,這是他應得的下場。

  • 4 # 國風文化小棧

    你好,我是國風

    在遙遠的歐洲,有一個國家叫阿爾巴尼亞,當年無論是中國還是蘇聯,為了扶持這個東歐反帝反美先鋒,真的下了不少血本。不僅僅是在武器彈藥上的援助,整個國家的消費品幾乎都來源於中蘇。基本上阿爾巴尼亞人只需要喊喊反帝反美的口號,不需要做任何工作,全國的人民就可以依仗中國和蘇聯吃香的喝辣的。

    但就是這麼一個國家,在蘇聯解體之後,中國也停止了對其永不止息的援助,然後這個國家瞬間翻臉,立即投靠歐美,成為反中反俄的急先鋒。

    咱們中國很多的民間故事,比如農夫和蛇,中山狼,救三牲莫救一人。等等等等,每一個故事都完美的表述了一個道理,真正的人是可救的,但是禽獸和披著人皮的狼是絕對救不得的。

    紅樓夢中的賈雨村,就是一個為達目的不擇手段,權衡利弊冷血無情,得失在前恩義在後的披著人皮的狼。甄士隱附庸風雅,喜愛文士。只可惜與世情上的見識幾類智障。完全看不明白對方是人是鬼,一味的施捨仁慈,最終也沒得好報!

    賈雨村看上嬌杏也是自作多情。十來歲的小丫頭天真無邪,見著誰多看兩眼完全正常。不要臉的老男人賈雨村完全錯會了意。嬌杏雖然登堂入室,但是嫁給了個禽獸,怎不說是人生的一大悲哀呢?

    禽獸的秉性就是別人對他的好他當天經地義,別人對他的壞,他記個天荒地老。所以指望賈雨村這種人報恩,還不如指望你餓急了狗拉泡屎餵你!當年落魄之時甄士隱助他入京趕考這點事兒,他恐怕完全不記得了甚至認為這是甄士隱應該做的事!

  • 5 # 潤楊閬苑

    唉!美女和臭男人的待遇就是不同!

    嬌杏回兩次頭,賈雨村就心中狂喜,認為美人是自己的風塵知己,從此對嬌杏念念不忘。

    甄士隱給了賈雨村一套冬衣,50兩銀子,賈雨村也不過略謝一句,全不在意。

    這就是美人和男人的區別。美人回眸就是最高的獎賞,比銀子更有效力。

    故事的起因

    嬌杏兩顧,雨村傾心。

    《紅樓夢》裡,賈雨村在甄士隱家書房,偶然碰到了在院子裡擷花的嬌杏。

    他見嬌杏“生得儀容不俗,眉目清明,雖無十分姿色,卻有動人之處”。

    賈雨村不覺看得呆了。

    嬌杏擷了花,剛要走,猛抬頭見窗內有人,這人雖然穿著敝巾舊服,一副貧窮相,可是生得一表人才,是典型計程車大夫面相。嬌杏猜想甄家沒有這麼貧窮的人。而且這人一副窮相,一定是賈雨村了。嬌杏還聽甄老爺說想賙濟他。如此想來,嬌杏又回頭兩次。

    雨村見她回了頭,便自謂這女子心中有意於他,便狂喜不盡,自謂此女子必是個巨眼英豪,

    賈雨村那時候是一介窮儒,孤家寡人一個,寄居在葫蘆廟裡 靠給別人寫信,寫對聯,題匾額為生。他對嬌杏一見傾心。他還認為嬌杏對他有意。其實嬌杏對他根本沒有什麼意思,不過是揣測賈雨村來歷而已。

    看來,美麗的女人只要回眸就會收穫男人的一見傾心。

    甄士隱贈盤纏,賈雨村不介意。

    甄士隱是葫蘆廟旁的一個紳士,家裡很富有,屬於當地名流。賈雨村進京趕考,因為盤纏用盡,只好在葫蘆廟住下來。

    在交往中,甄士隱發現賈雨村有大志向,而且才華橫溢。便想資助他,可是讀書人很清高,如果貿然接濟會傷害讀書人的自尊心。中秋節這天,甄士隱邀請賈雨村喝酒,在酒桌上,賈雨村說了自己的抱負,可是苦於沒有盤纏,不能進京大展宏圖。甄士隱馬上取來50兩銀子和一套冬衣,送給賈雨村,希望他進京趕考,金榜題名。

    雨村收了銀衣,不過略謝一語,並不介意,仍是吃酒談笑。那天已交三鼓,二人方散。

    按理說,50兩銀子,這是一筆大數目的銀子,相當於農戶兩年半的生活費。賈雨村理應感恩戴德才是,可是賈雨村並沒有都說感謝的話。而是與甄士隱繼續吃酒談笑,盡興而歸。

    賈雨村對嬌杏動心是男人的通病

    男人們對美麗的女人,尤其是女人的回眸,都是沒有抵抗力的。當年唐伯虎因為秋香回頭三笑,傾心美人,為了得到美人,自願賣身到華府為奴。後來,唐伯虎得償所願,抱得美人歸。這就是唐伯虎點秋香的故事。見慣美女的風流才子都不能抵擋婢女三笑,何況鄉下來的窮書生賈雨村。

    賈雨村一見嬌杏回頭兩回,便呆了,誤以為嬌杏和紅拂一樣慧眼識珠,看出來心上人必成大器,對他有情。

    落魄時節還有美人留情,賈雨村心動不已。事情過去好久,還想著“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樓”。

    賈雨村對嬌杏一見傾心,是男人們的通病。

    賈雨村對甄士隱沒有感恩戴德,不甚介意,反映了他梟雄本色

    賈雨村給甄士隱的印象是才華橫溢不拘小節的正人君子,將來必成大器。甄士隱對賈雨村的資助是發自內心的,他不忍心看著一個有才華的青年因窮困而湮滅。他希望賈雨村能實現理想,報效國家。

    甄士隱資助賈雨村沒想過回報,因此如果賈雨村發誓今後效犬馬之勞,甄士隱反而不會喜歡。

    賈雨村的確是梟雄,他能看透甄士隱的內心。因此賈雨村接受了銀子後,不過略謝一語。他知道如果自己感恩戴德的,甄士隱會不舒服。如果自己表現得豁達,不拘小節,那麼,甄士隱會認為自己沒有幫錯人 ,雨村的確是成大事者。

    結語

    賈雨村對嬌杏和甄士隱的態度之所以不同,一個是嬌杏是女人,甄士隱是男人;另一個是賈雨村的處世哲學使然。

  • 6 # 九寶聊劇看人生

    非常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先說說賈雨村對自己的評價,他覺得自己是英雄。即便是暫時寄居在葫蘆廟,以賣字畫為生時,也發出“玉在櫝中求善價,釵於奩內待時飛”的感慨。

    從旁人的眼中看,賈雨村當屬“奸雄”一人,就像三國時的曹操一樣,“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付我”,骨子裡留存著不厚道的成分。

    “嬌杏”諧音是“僥倖”,是《紅樓夢》中的第一僥倖之人,只因當日在甄士隱家中丫鬟嬌杏多看了幾眼賈雨村,便讓他誤以為愛慕自己,最終成了飛上枝頭變鳳凰。

    賈雨村對於嬌杏,正切合了那句“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嬌杏當日違背“非禮勿視”,多看了兩眼,讓正在落魄之中的賈雨村有了希望,試想當時可能也沒有誰願意多看他幾眼。與其說賈雨村忘不了嬌杏,不如說是忘不了被人肯定或重視的感覺。

    而甄士隱資助和嬌杏的回頭是有本質區別的。雖說甄老爺將賈雨村請到家中共度中秋佳節,席間藉著“一輪明月才捧出,人間萬戶仰頭看”的詩句,委婉的將資助之事引出。

    愚沒有此心,但每遇兄時,兄並未談及,愚故未敢唐突。今既及此,愚雖不才,‘義利’二字,卻還識得。

    為何甄士隱會說出上述一番話,一則是為了表示禮貌,二則就是知道賈雨村的為人,恃才清高,即便想接受資助,臉面上又過不去。

    甄士隱資助的五十兩銀子成了賈雨村日後考取功名的主要一環,也是賈雨村最不願意向人提及的一件事。

    賈雨村因徇私舞弊被革職後,因林如海推薦,賈政從中運作,賈雨村順利升至應天府。到任後審的第一個案子,便是拐賣香菱,致使薛蟠打死馮淵一案。門子(也就是此前葫蘆廟中的小沙彌)給賈雨村講了其中的原由,糊塗了結了此案。

    賈雨村感激小沙彌了麼?沒有!非但不感激,還隨便找了個由頭,將他遠遠的發配了。

    為什麼呢?因為葫蘆廟的小沙彌知道他發跡的過程,知道當日甄士隱的資助。賈雨村自認為是個英雄,當日甄士隱的資助便是他人生的汙點,他是很不願意提起的,更不要想著他能將甄士隱放在心上了。

    但嬌杏不一樣,嬌杏是唯一一個在賈雨村落魄時肯定他的人,日後尋到,自然是要娶過來的,只有這樣做方才顯出他的英雄氣概。

    為了迎娶嬌杏,先是叫來了甄士隱的岳父封肅,然後又給封氏銀子和衣服,旁人看來,賈雨村都是為明事理的大老爺,而這正是賈雨村內心最為追求的。

    賈雨村有才華,但品行惡劣,對嬌杏和甄士隱的不同態度正是他的人生基調。

  • 7 # 講點歷史小八卦

    在賈雨村心裡,嬌杏的主動回顧是賞識,他一朝得志,娶嬌杏即是對知己的回報,又有衣錦還鄉的炫耀,甄士隱的資助是他開口求來的,感恩這種東西,不是人人都有的,有些人甚至會覺得接受資助是件很羞恥的事情,不得不接受時,很難面對。這就造成了他對嬌杏和甄士隱不同的態度。

    嬌杏回顧,一個美麗的誤會

    這裡雨村且翻弄書籍解悶。忽聽得窗外有女子嗽聲,雨村遂起身往窗外一看,原來是一個丫鬟,在那裡擷花,生得儀容不俗,眉目清明,雖無十分姿色,卻亦有動人之處。雨村不覺看的呆了。那甄家丫鬟擷了花,方欲走時,猛抬頭見窗內有人,敝巾舊服,雖是貧窘,然生得腰圓背厚,面闊口方,更兼劍眉星眼,直鼻權腮。這丫鬟忙轉身迴避,心下乃想:“這人生的這樣雄壯,卻又這樣襤褸,想他定是我家主人常說的什麼賈雨村了,每有意幫助賙濟,只是沒甚機會。我家並無這樣貧窘親友,想定是此人無疑了。怪道又說他必非久困之人。”如此想來,不免又回頭兩次。雨村見他回了頭,便自為這女子心中有意於他,便狂喜不盡,自為此女子必是個巨眼英雄,風塵中之知己。

    甄士隱資助賈雨村,是賈雨村實實在在求乞。

    甄士隱生活富足,也算是地方上的望族。他家附近有家葫蘆廟,賈雨村進京趕考,沒有盤纏,滯留在廟裡,與甄士隱相識。

    甄家遭火災,生意田地還在,甄士隱投奔岳丈封肅,結果家業被封肅連騙帶賣,敗了個精光,說明其人不通人情世故,在與賈雨村交往時也體現出來了。

    中秋節這天,甄士隱邀請賈雨村喝酒,在酒桌上,賈雨村說了自己的抱負和難處,晚生也或可去充數沽名,只是目今行囊路費一概無措,神京路遠,非賴賣字撰文即能到者。甄士隱說自己早想資助他,要是怕貿然接濟會傷害讀書人的自尊心。馬上取來50兩銀子和一套冬衣,送給賈雨村,希望他進京趕考,金榜題名。

    雨村收了銀衣,不過略謝一語,並不介意,仍是吃酒談笑。那天已交三鼓,二人方散。

    這世上只有開口求人難,甄士隱卻迂腐地認為,主動資助他人會傷害他人自尊心。幫人幫在前,劉姥姥一進賈府,忍恥說道,按理,第一次見面不該說這些,鳳姐立刻打斷,不用說了,我知道了,真要劉姥姥把求乞的話當面說出來,彼此都尷尬。

    賈雨村酒蓋了臉,厚著臉皮說了沒錢進京,甄士隱立刻資助了銀兩衣物,賈雨村如果一謝再謝,更露乞兒形狀,所以不過略謝一語,假作豁達。以賈雨村的虛榮與要強,他難以在酒醒之後去面對甄士隱,於是拿到錢之後,立時就走了。中了舉做官,把當年的錢還了就算兩清了,趕走看到自己當年窘迫情狀的門子。

    中國文人都有紅塵俠女巨眼識英雄的情結

    在聊齋志異裡,美麗多情的狐精鬼怪,都鍾情於落第落魄的窮困書生,賈母說過,這是有些讀書人不澻意,心裡瞎想編出來取樂的。讀書人懷才不遇,貧困潦倒,受盡白眼,所以特別希望有女性的溫柔溫情來安慰自己。

    而中國歷史也不乏風塵中的巨眼英雄,比如梁紅玉,其父本是武將,因貽誤戰機獲罪被殺,梁紅玉也淪落官妓,她精通翰墨,又生有神力,能挽強弓,每發必中,對平常少年子弟便多白眼相看,毫無娼家氣。名將韓世忠尚未發跡,她巨眼識英雄,各通殷勤,互生憐惜,於是英雄美人成眷屬。

    柳永一生未中第,但是妓女們憐其才,只要柳永去過的娼家,立刻身價倍增,柳永死後由妓女出資安葬,妓院甚至有春風吊柳七的風俗。

    賈雨村以為嬌杏的兩回頭是中情於自己,特別看重在自己微末之中的真情。嬌杏是丫頭,嫁給了賈雨村一步登天,賈雨村在她面前是救世主,在甄士隱面前,他是接受資助的求助者,所以他不願面對。不懂感恩的小人心態,也是他後來依附權貴的根源。

  • 8 # 七月流火140400643

    賈雨村是在《紅樓夢》第一回中出場的,而且他明顯是貫穿全書的一個重要人物。《紅樓夢》小說有兩條主線,一條是興衰,一條是愛情。而兩條主線都與人生相關聯。賈雨村是與這兩條主線都相關聯的,所以,他是小說中的地位非常重要。以愛情的線索來看,賈雨村是女主角林黛玉幼年的老師,又是護送林黛玉進京的人。由於護送林黛玉進京,從而認識了男主賈寶玉。這樣,他就與寶黛的情感糾葛有了某種聯絡。這是愛情線。從興旺的角度來講,賈雨村從官場失意,到最後的復出重興,是因為賈府的幫助。從賈雨村的身上,體現了人生從失意,到興旺的過程。而小說中主人公所在的榮國府,在賈雨村由衰轉盛的過程中,他們走向了,盛極必衰的過程。這就是人生,由榮轉枯者有之,由枯轉榮者亦有之。這就是人生的榮枯之理。個人或是家族的興衰,是愛情的愛情的具體場景和發生地。所以,曹雪芹寫《紅樓夢》,大旨是為談情。而情必然是發生在特定的政治經濟條件之下,必然受到盛衰的影響。這就是作者一開始就推出賈雨村這個人物的原因。

    曹雪芹在小說開篇的時候,就給出了一幅對子說:假做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恰恰在小說的人物中,也有甄與假兩姓。因此,小說中的故事也陷入了真與假的謎團之中。到底小說中的故事是真的?還是假的?紅謎們開始了幾百年的爭論。對於故事中的所謂原型,有了各種各樣的推測,比如曹雪芹的自傳說,明珠家事說,順治出家說等等。其實,小說的所謂原型,與歷史的真實從來不是一回事,因為小說是允許虛構的。因此,《紅樓夢》中所謂的真假,說白了並不複雜,就是人心之真與現實之假的對比。以事而論,明清兩代都沒有皇妃省親的歷史記載,所以,小說中的“省親別墅”也好,“大觀園”也罷,都是假的,都是作者虛構出來的。但其中的人情是真的。無論是高官妻子,還是皇帝妃子,見了親人時的親感表現是一樣的。這就是所謂的事假情真。這就是《紅樓夢》中真與假的辯證關係。

    《紅樓夢》中在寫天下望族榮國府賈家之前,先寫了一個鄉里的望族甄士隱家。一個望族的敗落,只需要元宵佳節時的一場火就夠了。這就是盛極必衰,榮極必辱。甄家敗了,賈家就能長久的永保富貴嗎?答案是一樣的。賈家終歸也要敗落。其敗落的速度,也會也甄士隱家一樣。在一個偶然的情況下,一下子從天上掉到地下。這就是《紅樓夢曲子》中所謂的“忽喇喇似大廈傾”。

    《紅樓夢》的甄家和賈家,各出現兩家。賈家是榮寧二府的賈家與賈雨村的賈家,這是同為賈家的榮枯對照,甄家是甄士隱家與江南甄家的對照。甄家雖是一鄉望族,但與江南甄家這種天下望族比起來,也是小門小戶。這樣,《紅樓夢》的人物設計就出現了大族人家有一真一假,小門小戶也有一真一假。我自己在讀《紅樓夢》的時候,一直搞不明白,江南甄家以及那個影子一樣的甄寶玉的意義在那裡,他的最後結局是什麼?現在我猜測,甄寶玉大約與賈雨村一樣,在甄家敗落之後,透過科舉考試,完成了逆襲。又重回到體制之內。從幼年時對體制的反叛,迴歸到成年之後與現實的和解。而賈寶玉卻和甄士隱一樣,決不妥協,但也無力改變現狀,只好避世而去。

    我覺得現代人讀《紅樓夢》有兩個問題,一是受索隱派的影響,在窺探隱私的道路上狂奔,但最終的目的不過是譁眾取寵騙點錢財而已,與真正的文學評論大約沾不上邊。另一個問題是受到西方文化理論的影響。特別是王國維把西方悲劇理論引入到對《紅樓夢》的評價中,這雖然豐富了中國人文學評論的思想武器,也開闊了文學評論的學術視野。但是,由於西方人與我們思想和價值觀上的差異,以他們的理論評價中國的文學作品,未必完全合乎實際。我們現在把《紅樓夢》定性為愛情悲劇,基本上是按西方的悲劇理論做出的。但是,西方的悲劇,常常是比較極端的。看看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和《麥克白》等悲劇,就可以看出西方悲劇與中國的不同。中國人講究中庸之道,在心理上很難接受徹底的悲劇。所以,在《竇娥冤》這樣的悲劇之後,都還要加上申冤雪恨的情節。便得悲劇最終變成正劇。

    我在這裡講關於悲劇的問題,想說的是,曹雪芹安排在林黛玉死後,賈寶玉娶了薛寶釵,是一個很自然的選擇。不是宮鬥戲中算計的結果。正是因為受了文藝批評標準的影響,才使得許多人不能接受黛死釵嫁的結果。認為賈寶玉娶了釵就背叛了愛情。這其實是讀者自己的極端。而愛人死後,又再娶妻的現象,在現實中是很多的。這與背叛愛情是無關的。

    回到正題。賈雨村在甄家見到丫環嬌杏回望自己的時候,便覺得這丫環是個巨眼的英雄。遂生知己之感。而雨村對於甄士隱幫助自己五十兩銀子一事,卻並不為意,不過略謝一語。為什麼賈雨村會有這樣態度上的不同?我們借最早的紅學評論家脂硯齋的話,就可以解釋。書中寫到丫環嬌杏回看雨村時說,那丫環生和“眉清目秀,雖無十分姿色,卻亦有動人之處。雨村不覺看得呆了。”在此處,脂硯齋批道:“自古窮酸,色心最重。”脂硯齋的批語,可謂說到了事物的本質。

    賈雨村雖然生得相貌不俗,且文才出眾,能力不俗。絕對是個人才,不可能久居人下。但是在沒發跡之前,畢竟是個窮酸。而對於大多數女人來說,“寧願坐在寶馬車上哭,也不願坐在腳踏車上笑”大約不是個別人的看法,而是常態。而美人能於風塵碌碌中識別英雄的,自然也是不凡的。比如歷史上的紅拂識李靖,梁紅玉識韓世忠,都算是巨眼的英雄。這樣的女人,不但是人生的伴侶,也會是精神上的知己。賈雨村是一窮酸秀才,能得美女青睞的機會,大約是少之又少,並不常見。因此,在自己風塵落魄之際,能得美人一顧,便認為是終生知己了。說白了,這是窮酸文人的自戀。

    但是,《紅樓夢》中嬌杏對賈雨村的回顧,與紅指拂識李靖、梁紅玉識韓世忠有個本質的區別在於,他們憑自己的眼力識英雄於末路。而嬌杏識賈雨村,自是個誤會。嬌杏之所以回顧賈雨村,不是因為她自己認識到賈雨村的價值,而是聽主人甄士隱說,賈雨村必非久居人下之輩,以後必將飛黃騰達。因為有了甄士隱的話,嬌杏才產生了回顧的衝動。因此,嬌杏的回顧,是開卷考試,答案是甄士隱給的。而紅拂和梁紅玉都是自己答的題。所以,偶因一著錯(巧),便為人上人。其實,真正識賈雨村與風塵中的知己是甄士隱。在嬌杏的與賈雨村的情感關係中,我們也能看到,假做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

    在書中寫到賈雨村接到甄士隱的資助,卻並不為意,不過略謝一語時,脂硯齋有批語說:“寫雨村真是個英雄”。

    在中國傳統的價值觀念裡,英雄的標準是什麼呢?大概有一條誰也不會否認,這就是重義輕利。雨村不以金錢為意,其中就有重義輕利的意味。孔子還說過,“小人喻於利,君子喻於義”。雨村不以金錢為意,還有一點,體現出他的格局很大。雖然自己目前很窮,但是,金錢對它來說,根本不是個事。

    賈雨村雖然後來走上了貪汙腐敗,飛黃騰達的道路。但是,他對甄士隱的朋友之情,卻未必是假,真的成分也有。正如他與嬌杏之間雖然不是“英雄巨眼識窮途”的浪漫故事。但婚姻各取所需的現實主義成分是有的。他因嬌杏滿足了內心的自戀,嬌杏因他實現了榮華富貴。這是不是愛情,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不必要求每個人的看法是一致的。

    最後說一點相關的題外話。賈雨村之所以能夠在寧榮二府敗落之後成為新榮之家,靠的是自身的能力。這與榮寧二府當初的崛起是一樣的。他們的榮華富貴,是戰場上拿命拼出來的。而後代們是靠的祖宗餘蔭過活。敗落是難免的。而賈雨村也是靠著自己的能力一步步升起來的。而榮府在敗落之後,還有賈蘭的復起,賈蘭的復起,本質上,與雨村是一樣的。祖宗的餘蔭不再管用了。靠得只能是自己能力。一個家族衰敗了,在原來根基上,有新芽發出來。生命就是這樣,週而復始,從榮到枯,又從枯到榮。這是中國人的人生觀念。與西方徹底的悲劇,有本質的不同。

  • 9 # 在文化的邊緣行走

    其實這個問題在嬌杏回頭的情境裡,已經可以找到回答了——沒別的,因為賈雨村就是個城府極深,裝模作樣的小人。

    我們清楚,嬌杏回頭不過是偶然為之,因為心中存有疑惑,並非有意於賈雨村——甄家敗落以後,她在大街上與鳴鑼開道,已成官老爺的賈雨村狹路相逢,也只是“覺得眼熟,回家便不放在心上”。故此,書房窗前邂逅嬌杏的一幕,完全是賈雨村自作多情,窮儒心理作怪。

    厚道的甄士隱絕對不會想到,在他眼裡一向很有讀書人氣節的賈雨村,在自己家裡做客,當他單獨一人,面對自己家裡的一個丫鬟,立刻就現了原形!露了馬腳。

    ——見丫鬟回頭,就立刻浮想聯翩,猜測人家愛慕自己,這算哪門子氣節?

    而具諷刺意味的是,嬌杏一連串的內心活動,揭示出,眼前這個道貌岸然的君子,居然還是主人一直想要接濟的大英雄,兩張對照,足見賈雨村平時不過是在甄士隱面前演戲而已,很假。

    賈雨村演戲的目的是什麼,當然是希望得到資助。

    被困葫蘆廟的他,苦頭吃盡,走科舉是唯一的出路,並且大考迫在眉睫,能得到甄士隱的慷慨解囊,是他夢寐以求的大事,他應該是期待已久。

    然而,越盼望甄士隱能夠解囊相助,賈雨村越咬緊牙關不吐口。

    對賈雨村來說,擺出一副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屈的架勢,並不困難。須知祖宗根基已盡,人口衰喪”“暫寄廟中安身”的賈雨村,是窮儒不假,但他還有另一個身份是“詩書仕宦之族”,窮雖然是窮,但曾經也是個貴族家庭出身,只因“生於末世”家族凋零,傲氣不甘也是圴由此而來。

    甄士隱還真被賈雨村的表現給迷惑了——賈雨村極度的自尊和高傲令甄士隱很苦悶,弄得連丫頭都知道,主人想幫助誰誰誰,卻沒有機會。甄士隱是真誠的苦惱,發愁。但他涵養甚好,不敢貿然開口(對方不開口,貿然開口送別人錢,形同施捨),他只好等待。

    甄士隱在等待,賈雨村更在等待一個合適的機會。在這個等待的過程裡,儘可能多地表現自己誠懇、謙和、厚道,同時也很自尊的一面,以求獲得貴人的認可和幫助,是最理性的選擇。

    賈雨村並不是無所事事地白等,他三不五時在甄士隱面前賣弄詩文,未嘗沒有期待甄士隱主動的意思——他現在能拿得出手的只有這個了。一個鄉紳,一個窮儒,聯絡他們的唯一紐帶就是同為讀書人。賈雨村非常明白這一點,所以他絕不會放過機會。

    幾杯酒下肚,賈雨村情緒上來了,即興作了一首標準的狂放抱負詩。(此時仗著七八分酒意,也可能是試探)

    詩一出,甄士隱大喜!倍加稱讚詩作得好,內含飛騰之兆——此刻甄士隱已斷定賈雨村不是久居人下之人,他心氣甚高,野心很大,定然是要去走仕途的。

    甄士隱一個不喜功名之人,按說不會欣賞求功名的人,他此處能有這種表現,只能說,甄士隱真正為賈雨村的才氣和志向所折服了。

    賈雨村見時機成熟了,順勢提出自己的抱負和實現抱負的難處:想考功名,沒有盤纏。

    此處曹雪芹有意說他有七八分酒勁,不過是掩飾——由於甄士隱之言中了賈雨村下懷,他感覺機會終於來了——酒後吐真言,他才立刻說出了自己的困境。

    (他自稱晚生。肯定自己才學是真的好,不是假好。但是取功名所需的各種盤纏,他是兩手拍光。自己也不是不努力,成天賣文。但是就憑這點努力,遠遠不夠)

    甄士隱聽完,連猶豫都沒猶豫,當場相贈銀子,包括衣服。一氣呵成,一派古道熱腸!

    當下即命小童進去,速封五十兩白銀,並兩套冬衣。

    又云:十九日乃黃道之期,兄可即買舟西上,待雄飛高舉,明冬再晤,豈非大快之事耶!"

    甄士隱本來就是讀書人,讀書人資助讀書人去考取功名,是一件很風雅的事情。

    須知五十兩紋銀可不是一筆小數目,兩套冬衣,更可以看出甄士隱周到之至。

    ——像他這樣的殷實人家,這兩套冬衣肯定不是自己已經穿過了的。而此時是八月十五中秋佳節,不是酷暑炎熱之時,準備冬衣也明顯早了點。而且給人衣裳,必須要與所穿之人身材相配,不可能隨便拿一套相送,由此便可以看出,這套冬衣甄士隱提前就準備好了。

    甄士隱是真開心,為賈雨村準備了那麼久,如今終於遂了心願,並且他的錢不是腦袋一熱拿出來的。而是對賈雨村等待,考察了很久,已經深思熟慮。這真不負甄士隱對賈雨村說的:他義利兩字還是懂得的。

    賈雨村收了銀衣之後是什麼表現呢?

    87版電視劇裡的表演是喜出望外——眼看圍困自己多年的障礙得到拆除,渴求多年的目的也即將達到。不用說,賈雨村此刻是心內狂喜!

    但這種欣喜的神態有點過了,和曹雪芹的本意不夠貼切。

    原著裡賈雨村的實際表現是這樣的:

    “不過略謝一語,並不介意,仍是吃酒談笑。”

    按常理說,大恩不言謝,甄士隱慷慨解囊,一旦賈雨村金榜題名。甄士隱對賈雨村就形同再造之恩。這樣大的恩情,不是口頭上三言兩語的謝意能表達的,若因為這點小錢就感恩戴德,失了分寸,也讓對方小瞧自己。

    但是,別人送了自己這麼大一筆錢,又處處為他考慮,他卻無甚感激之情,只是淡淡一句:多謝,就帶過了。絲毫不露,若無其事接著喝。未免也太不妥當了吧?

    但不,這個姿態,才是最符合賈雨村性格的姿態。

    此刻,賈雨村絕不能對甄士隱千恩萬謝——如果賈雨村接到錢後一臉謙卑和歡喜,和之前寫的高傲與自信就會大相徑庭,甄士隱會覺得所出不值。

    所以賈雨村這傢伙城府極深,很能沉住氣。全不失態,一副假淡定的演戲嘴臉。

    果然,這種若無其事的名士態度獲得了甄士隱的認可,所以兩人“吃酒談笑”,直到了三更。

    然而,到了第二天,覺得很盡興的甄士隱,睡到日上三竿,(客人沒醉,主人真醉了!)覺得對這個可造之材的資助還不到位,於是打算寫兩份推薦信,讓甄士隱在都中找個仕宦之家做落腳的地兒。

    結果,他得知了一件滑稽的事兒:昨晚那個從頭到尾灑脫豁達的賈雨村,早在五更天就啟程進京了。竟不及面辭。

    這才是賈雨村的真面目!

    有人說,賈雨村到底是讀書人,不拘小節,有讀書人的風骨。完全是扯淡。

    對比昨夜賈雨村的淡定,今晨竟走那麼早,一個“並不介意”的灑脫之人,會這麼做嗎?只能說當時的賈雨村只是裝出“不併介意”的樣子,其實收錢那一刻心裡已然狂喜且早已飛速盤算下一步怎麼做了。

    所以他還能清醒地託和尚留下話,什麼不用等黃道吉日,有條有理,說明他對功名的追求之切!一涉及前程大事,頭腦立刻就清醒了。

    可惜甄士隱這麼一個重義輕利的君子,卻碰到了賈雨村這個見利忘義的小人。

    書中寫甄士隱聽聞賈雨村的這個做法之後的反應:

    “也只得罷了”。

    什麼意思?甄士隱覺得有些彆扭,有些悵惘、有些可惜,再一思考,還有些失望,甚至隱隱覺得自己看錯了人。

    可以說,厚道的甄士隱,一直沒有發現賈雨村人品偏差。在贈他五十兩銀子後,賈雨村迫不及待離開,才令甄士隱覺得賈雨村太過“心急”了。這表明賈雨村其人城府很深,屬於真正的政客,像甄士隱和林如海這樣正直的人,很難輕易識破賈雨村的偽裝。

    賈雨村是曹雪芹塑造的一個非常典型的只講利益,忘恩負義的小人形象。聯想賈雨村復官之後,碰見恩人的女兒英蓮入了火坑,竟然也不伸出援手!如此,賈雨村今日作出如此姿態,給人以天性涼薄,受人大恩卻狼心狗肺,更證明之後豺狼心性為人,一點沒冤枉了賈雨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是否應該把高中政治作為必修課程而不是選修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