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什麼是抑鬱症? 抑鬱症是一種比許多人想象的更為普遍的全球性精神疾病。據世界衛生組織2017年發表的報告顯示,全球已有超過3億名抑鬱症患者,在2005年至2015年間,這一數字增長了18%以上。 抑鬱症患者的精神狀態一般會出現以下異常:心境低落、思維遲緩、意志活動減退、認知功能損害、軀體症狀等都是抑鬱症的常見症狀。抑鬱症導致患者在工作中以及在學校和家中表現不佳,嚴重時,甚至導致患者自殺。 那麼現在為什麼抑鬱症會越來越多呢?
19
回覆列表
  • 1 # 旺焱兒

    準備回答這個問題時,內心異常沉重。就在今晨得知一位特別優秀的作家,老師,心理輔導師,也是黑土文學社的總社長東子,居然在今天凌晨一點半自縊而死。

    為什麼?是什麼魔力導致他們可以輕鬆的選擇自殺?既然死都不怕,為何怕生?世界上有多少人,為了活下去而用心盡力與死神搏鬥,還有多少人為了活下去忍受貧窮,戰火,病毒,依舊殫精竭慮地要活下去。答案是他們患了抑鬱症。

    為什麼現如今那麼多人患有抑鬱症?我想這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是生活過於安逸,找不到生活的重心,一點點抑鬱。

    現代人大多生活的富足安康,特別是很多獨生子女家庭,當孩子求學工作後,家長忽然成了空穴老人,內心特別空虛又失落,又加上生理特徵更年期,於是過於清閒自在幸福的生活,讓她們找不到自己生活的重心,感覺她們完全失去了方向感,也就是沒啥奔頭了。內心的空虛失落,會讓她們心理產生極大的恐慌,有一種被拋棄的感覺,卻又不知道如何打發大把大把的時間,時間一久心裡和精神上的失衡,就會讓她們失眠,呆板,木訥,這時如果還不及時轉移生活的重心,尋找新的樂趣與追求,讓內心重新燃起責任感和奮鬥的目標,就會一步步走向抑鬱症的深淵。所以無論何時,你都要有個小目標,如果你不再喜歡購物,不再化妝,不再約友,不再談詩與遠方,不再為衣食住行勒緊褲腰帶忙碌操持,估計離抑鬱症也就不遠了。人活一世,不能讓自己的內心和身體閒下來,一閒就是等死的節奏。所以無論何時,有夢想的生活才會有勃勃生機和無窮動力,才不會走到死衚衕,找不到生的理由。

    二是生活節奏過快,壓力重重,沒有排解的出口,最終抑鬱。

    人太閒會得抑鬱症,人太忙太累太煩一樣也得抑鬱症。現代人為了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為了改變現狀,為了成為人上人,過上自己喜歡的理想生活,有一大部分人,寧願在大城市打拼,忍受著精神和肉體的多重打擊,依然咬牙活著。無論在身體和精神上都嚴重透支,但為了心中的夢想,依然苦拼。他們很少停下來關心一下自己的身體,幾乎沒有人停一停,慢下來,舒緩一下緊張的心情,給自己一個微笑。他們就像上足了弦的發條 指不定哪天突然斷裂。也就是那些奮力奔跑的精英們的猝死與抑鬱症。

    三是有一部分青少年受離異家庭關係的影響,在幼小心靈產生陰影,一直無法排解,加上自卑,內心往往是扭曲和不健康的,一旦在生活工作求學和戀愛中,出現什麼問題或打擊,往往就會一步步走向抑鬱或自殺。

    四是加大家庭和學校心理輔導室的作用,真正發揮疏導排解解決抑鬱症的心理問題,把自殺遏制在萌芽狀態。這一點至關重要。特別是父母和小學中學老師,從小培養孩子樂觀達觀向上陽光的抗打擊心態,不至於一遇到一點挫折失敗就尋死覓活。源頭治理尤其重要。

    五要在社群衛生服務站設立心理諮詢輔導室,對有問題傾向的人及時提供諮詢疏導和救助。

  • 2 # 大提琴心聲

    我已經有多篇文章關於抑鬱症發病原因和醫治手段,現在看到這個標題後再次由衷而發觸筆,因為抑鬱症患者太可憐了!

    我和抑鬱症病魔作頑強的鬥爭長達二十年,現在依然還在堅持不懈努力,這個病走出來的確比精神分裂症康復還要難!為什麼?因為抑鬱症是“心理疾病”,解鈴還須繫鈴人,這個病大部分治療必須有自己去解!

    通常普通疾病患者應該有醫生來幫助恢復健康,但是抑鬱症不是那麼簡單僅僅依靠藥物治療,藥物效果還要看患者各個情況不同,有的人用藥後效果絕對不明顯,而是要“多管齊下”,而想生命得到重生至關重要的一把鑰匙

  • 3 # 楊柳靜依

    對於抑鬱症的危害,我是有很深刻體會的。

    我的母親,在2017年“六•一”國際兒童節那一天,永遠地離開了我們,帶她離開這個世界的,是抑鬱症。

    在我們年少的時候,家庭貧困,父母親耕種幾畝田地,他們勤勞節儉,把我們五姐弟撫養成人。當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的時候,母親患上了抑鬱症,從此,母親的的表現就開始與眾不同了。

    那一年的陽春三月,最小的弟弟結婚。在婚禮當天,弟媳婦孃家送了很多彩禮:摩托車、冰箱、洗衣機、沙發、電腦……面對滿滿一車彩禮,大家紛紛讚美弟媳婦孃家豪氣大方,說弟弟有福氣了,娶了這麼一個有知識、有教養、孃家豪氣的媳婦。在大家都興高采烈的時候,母親卻愁眉苦臉:“再多的彩禮又有什麼用呢?家裡這麼小,都沒地方放了!東西都要放在門前了。”面對母親這不近人情的話語,大家覺得太不可理喻了,不再說什麼,搖搖頭走開了。我走過去,拉著母親的手說:“別想太多了,放東西有的是地方,你負責開心就好了!可她依然憂愁地說:“有什麼好開心的!”我偷偷要求母親少說兩句,免得弟媳婦孃家人聽見了不開心。

    母親得了抑鬱症之後,整天總是垂頭喪氣,淨說消極、悲觀的話,不想動。

    之前母親精神好的時候,一有空就會來我家,十幾公里那麼遠的路程,自己騎腳踏車就來了。到了之後,會在我家住下,找這個鄰居、那個鄰居聊天,心情舒暢。看著母親高興的樣子,我也替她高興。可是自從患了抑鬱症以後,她就再也不來我家了,無論怎麼邀請,好話說盡,她還是不願意動,吃飽了就躺著,也不願意說話,等到下一餐就餐的時候,也需要喊很多遍才出來。嚴重的時候,她甚至不願意沖涼,有好幾次,父親放好了水幫她拿好了衣服,拉著她到沖涼房,當父親離開的時候,她又偷偷回去躺下。

    母親懶得看我們一眼,很少說話,不想動。大家看著心疼,想帶她去看醫生,可無論我們怎麼勸說,她還是不為所動,而且讓我們不要理她。即使我們勸解:“癌症都可以醫治,您這小病沒事的。”可母親卻這樣回答:“癌症可以治,但我這病就沒治了!我很快就會死了!”

    每當聽到母親說這樣的話,我們總是感到揪心的痛,可又無可奈何。

    在我們的印象中,母親一直非常有主見,她決定了的事情,沒人可以反駁,她說一我們不能說二,所以,家裡根本沒有人可以說服她。就這樣,母親在我們的擔憂中悄然離開了這個世界。

    母親走了之後,我告誡自己一定要樂觀,無論天大的事情,也不要太往心裡去。因為我發覺,自己性格里面和母親有太多的相似,不過我非常清楚自己的缺點,一直很努力地糾正,避免像母親那樣消極悲觀。現在回想起在讀師範的時候,有一段時間因為成績突然下降,覺得愧對父母,感覺自己很沒用,在一個漆黑的夜晚,也曾想過毀滅自己。現在想來,幸虧當時理智佔了上風,要不,後果真不堪設想。

    現在我經常提醒自己,只要好好活著,什麼事都不是事,樂觀是對付抑鬱症的最好辦法,多走一走,笑一笑,說一說,抑鬱症就不敢靠近我們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奮鬥了一生,為什麼越來越窮,是否我命不好,是窮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