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花菜種子
-
2 # 江南的雨絲
人老服老,自然規律,天下大公。人老能自理,在家也好,進養老機構也好,各人自選。不能自理了,老伴在,搭把手,送一程。老伴也不行了,或者老伴不在了,心平氣和進護理院。護理院沒有那麼好,也沒有那麼不好,有人送你最後一程,可以了,不要給子女添大麻煩,也算對子女的最後一個幫襯,中國老人為子女,也算盡心盡力了。
-
3 # 摯友158300335
獨生子女,老年社會,人老不能自理,怎麼辦?這個問題問的有點尷尬,說實話不但我和老伴就一個孩子,我們親家也是一個孩子,也就是說我們是雙獨生子女家庭。目前我和老伴算是六十歲,親家兩口六十多歲,可以說四個老人四個慢性病號,養老是個大問題。我們在河南,親家在貴州,孩子在山東半島,一個圈不大幾千公里,是不是挺尷尬的?四個老人誰有個病還不是個常事,怎麼辦?孩子是請假還是辭職?辭職了靠什麼生活?我們雖說是有一點養老金,但也不能幫助他們太多,他們每月還有5000元的買房按揭要還,辭職了他們就沒了生活來源,是不是很難?目前我們兩對還可以互相照顧,顧得了自己,因為都有病可能很快就需要有人照顧,怎麼辦?只有住養老院。但是住養老院也有一定的問題,我們養老金不高,如果住在孩子們生活的城市裡,負擔不起,醫保報銷比例低,慢性病報銷也就沒了,看病吃藥就負擔不起。住在我們原籍,離孩子們太遠,恐怕每年看一下次都很困難,時間、金錢哪一個孩子們都很難負擔的起。嗨,問題是一個接著一個,太難了,我好想有人能幫助我們想一個辦法,解決我們的問題。
-
4 # 漢江庸叟
題主的問題,是當今社會所有老人前途茫然,正在思考、焦慮、探索的問題。
題主說了,人到中年的獨生子女,處於兩中、一小(或兩小)、四老階段,真正是上有老,下有小,自己有可能還揹著房貸、車貸,步履維艱,難免會顧此失彼,焦頭爛額。
兒女遠離,人之將老,難以自理,問蒼茫大地,該當如何?
一是從現在起,把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勤體檢,有病早治,小病早治,把生命線儘量拉長,把自理能力盡量後延。
二是珍惜伴侶,“少來夫妻老來伴”,人老了,老伴便成了唯一的依靠。
關愛老伴,就是重視老有所依。
關愛老伴,就是保護家庭的溫度。
關愛老伴,就是老能自理的支撐。
關愛老伴,就是老而健康的人參。
關愛老伴,就是福壽康寧的定海神針。
三是多途徑解決不能自理問題:
和兒女同住,指盼兒女照顧;
在兒女住房附近,租廉租房,兒女隔三差五來照顧;
在兒女附近,找託老所鐘點託或半托;
居家養老,存一筆錢,僱保姆護理;
抱團養老,約幾個合得來的老夥伴,一起吃喝玩樂居住;
住養老公寓;
進養老院,半托或全託。
四是爭取有尊嚴的離開人間。人上了年紀,生老病死很正常,小病要勤治、快治不拖延;大病如癌症,明顯是治不好的,我覺得實行保守治療,沒有必要開腸破腦,徒費心思,徒費力氣,徒費錢財,最終雞飛蛋打,人去財空;
社會最好建立自願安樂死機制,儘量減少老人遭罪,孩子受罪,減少浪費社會人力、財力、藥物、醫療資源。
對老年朋友推心置腹:笑面人生,過好今天,在什麼山上唱什麼歌,相信社會在進步,相信國家會管我們,困難沒有辦法多,順其自然,自有福報。
最後祝全天下老人老有所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能善終。
-
5 # 小溪淡如水
也許此生只能涼拌。
當生活不能自理,只能叫天天不應,喊地地不靈。未來的生活,獨生子女家庭一代,或許就會發生這一狀況。
老齡化社會,只能是自己承擔痛苦,沒人能幫你分擔孤獨。
人生無定數,命運之神不願憐憫,除了順其自然,那有可能人定勝天。
真到我們老了不能自理的那一天,有經濟實力,尚可到養老院苟且偷生。如果沒有經濟實力,進養老院都會成為人生的奢望。活在當下,享受此刻的人生愉悅,才是人間正道。
命運無常,見多了身邊英年早逝,人生豈能盡如人意。最好趁著還能動,多掙一些錢,別到老了還要拖累子女。
命運多舛,碰到了飢餓,趕到了農村天地大有作為,下崗豈會無我。既然能遇到一切不如意,也算不枉此生。
如下圖一般,拍拍手掌,或許就是我們將要享受的生活。
-
6 # 132083工農兵
這是個大難題,對社會,對兒女,對我們自己都是個難題!1對社會來講現在我們國家還不十分富裕,而又成了老年社會了從軟硬體上都難以滿足每一位老人……2從兒女方面講現在的工作壓力,生活壓力都很大,特別是獨生子女如果老人要靠他(她)們壓力就更大了,一對獨生子女要照顧四個老人有的可能還會照顧6--8個從財力物力精力上都存在相當大的困難,他(她)們有自己的家有孩子,大部分都揹著房貸車貸孩子上學的費用也很高……如是上班族就更難了,一般薪酬都不高真是“一分錢難死英雄漢”啦。3對我們自己特別是不能自理的自己真是“生不如死”活的沒尊嚴。
怎麼辦???我想建議國家立法實行安樂死,但法律一定要嚴,要嚴管,嚴審,嚴控不要讓不法份子鑽空子。安樂死對國對民都有利,(1)給國家和政府減少麻煩。(2)給子女減輕精神及經濟負擔。 (3)給逝者一份尊嚴。三全實美何樂而不為!這就是我的想法……
我剛剛邁入老年人群體,接觸老人多了,有健康的,有亞健康的,也有不能自理的,有國家管的,有社會管的,有子女管的,也有沒人管的。所以,我開始想像我老了會是什麼樣子。
想著,想著,就想到了人都會老朽,多數人都會經歷不能自理階段,自己也不例外。
我們這代人,生活在幸福的時代,國家強大,人民安居樂業,但多數是獨生子女家庭,並且很多子女不在身邊,甚至在國外,"兩中,一小,四老"的社會現狀和年輕人靠拼搏養家餬口的年代,靠國家養老我們這代人趕不上了,靠子女養老可能也是奢望。
幸福的人生,不能沒有幸福的結尾,特別是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怎樣幸福的結束自己的餘生,需要積極的探索和實踐。
世界上有十幾個地方實行了"安樂去",它是對病人的解脫,是對親人的解脫,對社會的解脫。可是,我們國家還是不可以"安樂去"的,還需要研究和探討。我是想在不能自理的情況下,尋求安樂去。
老年人能想明白的時候,大家多想一想,多探討探討,多呼籲呼籲,別等到不能自理了,想體面的走,無痛苦的走,都走不了。
回覆列表
身體好,精神好,頭腦清晰的,找好友抱團養老。
身體不好,精神還行,經濟狀況不錯,花錢找保姆。
身體差,精神狀態好,經濟狀況差,讓政府協調。
都不行,只能進養老院。
老年化社會,有更多政策向銀髮族傾斜,智慧化的護理裝置,會越來越多。自動翻身、洗浴都可以一鍵操作。護工的勞動強度會降低,由智慧機器代替。娛樂裝置模組化,心理疏導格式化,老年人需求資訊資料,經智慧分析,拿出科學的處理方案,養老,將不是多大的負擔,而是一個掙錢的產業,就像學生上學,要麼義務教育,要麼民辦學校,收費高,趨之若鶩。
智慧機器,會代替人,完成許多繁重的事情,老人可以獲得各種需求,包括情感需求、飲食、衛生、輔助醫療,養老,不會那麼讓人擔心,只要政府在政策上扶持,且防止奸商牟取暴利,一定會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