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詩詞曲精品庫

    江淹在《休上人怨別》一詩中說:“西北秋風至,楚客心憂哉”,可以說將一位遊子在秋天的感情抒發的淋漓盡致。無獨有偶,唐代著名詩人劉禹錫,曾經被貶謫在偏遠的南方,一天,他看到秋風吹起,大雁紛飛,獨在異鄉的遷客之心頓起,於是有感而發,寫下了一首非常著名的小詩《秋風引》。

    這首詩,以秋風為題,表達的是自己客居他鄉的羈旅之情、思歸之意,但是詩人並沒有在客心難熬的情感上大做文章,而是藉助於秋風,來表現內心的感情,獨特而又沉穩,令人一讀難忘。

    秋風引

    劉禹錫

    何處秋風至?蕭蕭送雁群。

    朝來入庭樹,孤客最先聞。

    首句“何處秋風至?”以秋風發問,既顯示了秋風忽然而來、不知方向的特點,也暗含了弦外之音。李白曾經在《春思》中以“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的名句,來暗示思婦的堅貞。劉禹錫在這裡,也是暗有所指,漢武帝在《秋風辭》中說“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秋風一起,客心思歸,似乎是不變的規律,劉禹錫此時的心情,或許也是如此吧!

    但是詩人並沒有直接表露這種感情,而是宕開一筆,寫“蕭蕭送雁群”,詩人眼看雁群紛飛,耳邊聽著瑟瑟秋風,那種意境,那種傷感,相信不言而喻,任誰都不能不起故園之情。韋應物也曾描寫秋風和雁群,說:“故園渺何處?歸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齋聞雁來”,只不過劉禹錫是先寫秋風,而韋應物是先寫故園之情,但是本質上,二人所要表達的感情類似,只不過構思不同而已。

    第三句又一個轉折,“朝來入庭樹”,視線從遠處的雁群轉到了早晨的庭樹上,但是一個“入”字,卻又讓我們知道,詩人還是在寫秋風。而且詩人想告訴我們的是,秋風雖然不知從何而至,但是卻能借助於外界之物,引起人們的關注,此時風動庭院,落葉蕭蕭,於是詩人內心最敏感的那一處感情被激起來了——

    孤客最先聞”,只有在他鄉獨自客居的人,才能最先感受到秋風啊!這一畫龍點睛的寫法,瞬間讓整首詩的感情昇華了,而且妙在詩人是“最先聞”,假如用了“不堪聞”之類的字眼,那這首詩就落入俗套,不是佳作了。“最先聞”三個字,歷來受到讀者的盛讚,比如,沈德潛曾說“若說‘不堪聞’,便淺”、李雲說“不曰‘不堪聞’,而曰‘最先聞’,語意最深”、唐汝詢也說“秋風起而雁南矣,孤客之心未搖落而先秋,所以聞之最早……用意最妙”……

    劉禹錫這首詩,雖然是在寫秋風,但是他真正想表達的,就是羈旅之情和思歸之心,妙在不從正面落筆,而全在秋風上做文章,雖然末尾提到了“孤客”,但也只是在“聞”字上做文章,秋風吹落枯葉,自然誰都能看到、聽到,可是隻有孤獨的客居者,最為敏感,所以他最先聽到,這種詩人的細膩,讓整首詩都活了起來。

  • 2 # 國內ERP專題

    原文

    秋風引

    劉禹錫

    何處秋風至?蕭蕭送雁群。

    朝來入庭樹,孤客最先聞。

    這首五言絕句是劉禹錫於元和中貶居郎州時所作。獨居貶所的詩人因見秋風起、雁南飛而觸動了羈旅思鄉之情。詩題中的“引”,意為琴曲。

    劉禹錫的另一名篇《秋詞》開篇雲:“自古逢秋多寂寥。”歷代文士的感秋悲秋之作多不勝數,而此作的妙處在於詩人不從正面著筆,始終只就秋風做文章,在篇末雖然言及“孤客”,但也只寫到“聞”秋風而止。

    至於他的旅情歸思則是以“最先”兩字暗示出來的。秋風吹過庭院裡的樹木,每個人都可以聽到,按說不應有先後之分。而唯獨孤客“最先”聽到,可以想見,客居貶所的詩人對時序、物候有著特殊的敏感。而他之所以如此敏感,是由時時縈繞心頭的懷鄉思歸之情引發的。此詩構思別緻,出語自然,在唐代眾多以秋氣引發思鄉情思題材詩作中顯得別出心裁。

  • 3 # 俚言雜談

    五言詩不好寫。不但著墨少,還得用典多,再要想詩意雋永,確實不太容易。

    (秋天的景物,南北有別)

    歷來,詠秋抒懷的詩有很多,劉禹錫(772年-842年)的這一首《秋風引》,是他被貶南方時創作的,在詠秋詩裡,算是較為著名的一首。原詩如下:

    何處秋風至?蕭蕭送雁群;朝來入庭樹,孤客最先聞。

    中國古典詩歌的創作,是一脈相承的,所謂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呀。當然,劉禹錫的《秋風引》,也是在前人詩歌的基礎之上,重新潤色而成的。

    何處秋風至?秋風瑟瑟,來自何處?其實,前人已有答案。江淹(444年-505年)就曾說過,西北秋風至,楚客心憂哉。

    接著,江淹的這一句,竟然引出了楚大夫屈原( 前340年- 前278年)。屈原也曾點評過秋天的景色,風颯颯兮木蕭蕭。

    蕭蕭送雁群。這時,在不經意間,你若抬頭看看,就會發現雁南飛了。如此的畫面,前人也同樣看得到。漢武帝劉策(前156年-前87年)總結說,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怎麼辦呢?劉禹錫只好不走尋常路,第一句就巧妙設問。這樣的處理,除了起到引人入勝的效果之外,在手法上,也明顯屬於獨闢蹊徑了。

    朝來入庭樹。這一句,算是回答早先的設問了。原來,是一大早就起身,踱步到庭樹間之後,才耳聞目睹到秋天的景色的不過,到了此處,還沒交代清楚狀況。因為,還沒說你是誰呀?

    孤客最先聞。接著,謎底揭開。如果不是孤獨的居南客,誰能輾轉反側一大早就起床呢?既然如此,我難道不是最先聞的那一位嗎?至此,劉禹錫的羈旅之情和思歸之心,就躍然紙上了。

    劉禹錫的高明之處,體現在引君入甕。在記述景物之時,有意把主角人物隱匿,先突出景物描寫,然後,再層層推進,直至最後,才揭盅答案。

    那麼,最先聞三個字為什麼讓後人那麼推崇呢?不是因為豪邁,而是因為其中蘊含著一絲絲的苦澀和酸楚。這三個字,既出其不意,又恰如其分,豈不妙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錢和生命成正比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