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銀河142352872
-
2 # 三袋大菠蘿
你需要做這幾件事:
1.完成兩套房,並還完房貸
2.使勁積累養老金,社保15年以上
3.孩子正式上學。
這樣生活上安全感就會好很多。
工作上的安全感:
1.努力保持與其他人的優勢。
2.如果老闆突然空降一位和你地位相當的人,那麼你該低頭就低頭。可以繼續賴著不走,不要輕易認為被排擠就走。保持業績,完成目標才是第一的,付出肯定有,但完不成任務也不要輕易辭職,能拖就拖。一旦離開這個崗位,還有沒有更好崗位真的很難說。
4.到40之後要調整心態,那個年級不要輕易再和30來歲的爭辯了,能繼續待著就繼續待著。
-
3 # 澄心曉軒
收入高了能力大了,你可以試試去做做慈善,比如說買些生活必需品去發給窮困學生。有舍就有得,當你體會過那種能力越大責任越重的感覺後,就不會覺得沒有安全感了。
-
4 # 程式設計師club
買房子,收租使。
買車,代步用。
上面要是感覺難,應該是50-80收入才剛開始,多持續幾年就不焦慮了。要知道大部分國人收入只能是手停口停。你這收入可以了。還焦慮的話唯一的理由是50-80的收入不能持久到退休。看開點就好了。
-
5 # 鴻宏紅
無論誰,在職場沒有不累,累的程度只是有不同,我體會和性格、地位、財富、家庭、工作單位都有比較大的因素。建議:
1.注意放鬆身心。每週抽一天時間徹底放鬆自己,再忙也要堅持。我一位朋友,週末關機,遠離都市,到郊外渡假。看美國總統里根傳,也介紹他週末都去戴維營渡假,據介紹也不接待客人,不處理公務。24小時不休息,工作可能也有,只要你願意做,有時效率比時間更重要。
2.樹立危機意識。估計你在私企工作。體制內也累,也有壓力大,但安全感強些,這也是為什麼每年有那麼多的人參加公務員考試,參加教師招考,去擠編制很重要的因素之一。在私企工作,我體會永遠沒法不擔心安全,隨時都有失業危險,哪怕自己是老闆,哪怕已是高層管理者,一般員工更是如此,安全感缺失是私企普遍現象。
選擇私企,就必須面對危機,要作應對準備。
(1)首先是不當月光族。有人講在疫情今天,至少應有10萬存款,以應對突發事件,應對失業。
(2)厚自己可持續發展能力。危機來臨,即使改行,從頭開始,也能應對自如。
(3)加強自我特色打造,在單位儘量擁有不可替代性。
(4)如果可能,儘早實現財務自由,徹底解決生存危機。據專家估計,如果有300萬存款,可以實現財務自由。有的專家鼓勵年輕人賺錢同時過節儉生活,做到每月定期存款和基金定投,到一定年限,就能達到目標。實現目標後,才可以辭職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3.自我抗壓能力提升。看人物傳記,看勵志書,讀心理學相關書籍、看心理學方面課程影片,學會用空杯理論釋懷職場壓力。
4.進行挫折訓練。
(1)理智。就是在遇到挫折時,強迫自己冷靜下來,理智地分析挫折,確定處理方法。
(2)宣洩。宣洩是指心情煩躁,用理智控制不了自己時,可找班主任、課任老師、家長或好朋友,好好傾訴一下自己的苦衷、憤怒和不平,獲取別人的理解和同情,以解脫或減輕自己的煩惱,還可以大吼幾聲,痛苦一場,再冷靜的處理問題。
(3)昇華。是指遇到挫折時,不悲觀失望,不氣餒,把它變成動力,並昇華到幹一番大事業上來。遇到困難,不斷不灰心喪氣,反而把它看成是前進的力量,不幹出成績來誓不罷休。
-
6 # 金哥滬漂日記
拿死工資的怎麼可能會有安全感?現在50萬年薪看著不少,但是扣稅以後除去生活開支一年下來也剩不了多少錢?如果是結婚買房了,算上房貸車貸,養孩子的成本,基本就是月光了。更何況職場35歲中年危機時刻提醒自己,如果不是在體制內工作,怎麼可能做到不焦慮?反正我是覺得很累,再累也得挺住。
-
7 # 自然無為
我們也差不多,年收入比你高點,年紀可能比你大點!35+ 兩套房,但是都有房貸,月供2萬左右!一個娃,公辦幼兒園大班! 按照我們的收入和支出,每年的結餘還是比較多的!但是,結餘的錢,我們用於房子上了!兩套房子完全是靠我們夫妻自己的,家裡老人沒出一分錢! 所以一直以來壓力比較大! 可能有人說,壓力大,一套房子夠了,為什麼兩套! 和評論裡很多人說的一樣,原因就是為了增加自己的安全感!
另外,就是對工作預期的焦慮!工作壓力大,擔心失業!想保持到退休不太可能,到時候體力和精力都會跟不上! 宣告下,家庭收入大部分來自於老公,本人一年就十幾萬。
還有個焦慮點,來自於孩子,孩子還小,以後教育,婚姻等方面話費都會比較大!
總而言之,這個收入,本身工作就會很累,但是不敢停,要一直跑,所以累,焦慮! 記得老公的姐姐,來我們家玩了幾天,他形容我們的生活就像打仗一樣!沖沖忙忙,固定的時間做固定的事情!
我們在杭州,如果三四線城市,估計就沒那麼焦慮!
回覆列表
最安全的地方,去美國,印度,移民過去,在一個去出家最有安全感,到廟裡當主持跟班,修行一下。還有一個最佳方法,就是自己去辦公司,去辦企業,自己說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