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劍茗話旅行

    我收集愛好門票的習慣,主要是基於人們收集郵票的習慣中得到啟迪,心想,大家收集郵票成果顯著,我何不另開蹊徑,走一條收集旅遊門票之路呢?於是我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起,就開始收集門票之路。

    一,一本冊子

    二,各種部分門票

  • 2 # 雲中賞雲

    有的,有這愛好。

    受收集郵票的影響,從1982年第一次省內遊開始,就收集了蘇州,無錫,揚州,鎮江等已經遊覽過的門票。

    那時候去旅行,由於經濟條件不寬裕,每週只有一天休息時間,基本上都選擇省內一日遊。早上坐綠皮火車出去,晚上坐綠皮火車回來,從不在外住宿過夜,省下錢款,留著下次去旅遊。

    當時收集旅遊景點門票,都是五分,一毛一張門票。景點檢票人員隨手將附券撕下,正票歸還給遊客。那時的旅遊門票印刷簡單,都是山水,花鳥畫。只在入園捲上印上票價,連電話號碼都沒有印上。

    當時旅遊門票漲價也很簡單,在原有票價的基礎上,加個一個新的票價錢款即可。蘇州虎丘旅遊門票為肆角,該景點在肆角上面,加蓋一個5角,其證明新的票價。

    在廣西北海,貴州黃果樹,吉林長白山,西藏布達拉宮,新加坡等地。用旅遊明信片,自己寄給自己,剛旅遊完回到駐地,明信片也隨之登門祝賀。

    收集旅遊門票,現在坐在家裡,只要各個景點門票上掃碼一下,就能知曉,回味,以前遊覽過景點的一切狀況。

  • 3 # 在平原的田野裡

    我真正有計劃地旅行,並收集旅遊門票作為記念,(等老了,雙腳不能走動了,在家翻看以前走過的景點的記念門票、照片作為回憶)是從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後開始的。雖然08年後,以做生意找錢養家餬口為主,但在生意空閒時,也抽出時間到全國各地的風景名勝去走一走。

    我把自己收藏的幾組感覺有意義的景區門票及旅行過程介紹給朋友們。

    圖1:是僅有的一張,大約是08年10月和家人自駕到西藏珠峰大本營的門票。我們是從重慶出發,川藏線進,青藏線回,時間用了17天。在珠峰大本營高反特別嚴重,真的體會到歌曲“我要去西藏”歌詞中“生死兩茫茫”的感覺。

    圖2:大約是09年夏天,我和同學二人去新疆北疆旅行的門票。到了喀納斯,看了中哈邊境的界碑,並留下到此一遊的照片。

    圖3:大約是2000年10月後,在甘肅景點的門票。為了今後能更好地生活,我和家人在大西北艱苦的環境裡,做焦煤生意三年多,跑遍了大西北。在空閒的時候,我一個人去了敦煌莫高窟,租用了當地的計程車去看了玉門關、陽關,可惜,由於當時感到玉門關和陽關太荒蕪、蒼桑,竟沒有拍一張到此一遊的照片,只留下二張具有記念意義的玉門關、陽關的門票。

    經過十幾年斷斷續續的旅遊,祖國的大好河山,重要的景點,就是東北的黑龍江、吉林,還有香港和澳門沒有去了。這幾年生意不好做,正好有時間和精力出遊了。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以及出行儘量節約的原則,現出遊儘可能跟旅行社的純玩團了,也體會了旅行社的購物遊,豐富了生活的閱歷。很少像以前自駕及自由行了。

  • 4 # 老夥計610322

    我喜歡旅行,但都是八九十年代在單位的時候,利用外出跑供銷遊覽一下當地的名勝古蹟和風光美景。

    門票撕角後習慣性地放入提包內,回家在門票背面寫上年月日,隨手壓在家中寫字檯玻璃板下才得以儲存,並非刻意使然。廠倒人散後,在混窮的那些日子裡,人的心態變化很大,對錢的概念看的太重,在江南各處打工,休息日興趣勃勃地來到風景名勝區,可面對幾十塊和上百元的門票卻望而止步,真心捨不得,只好在免費的公園內看看玩玩,敗興而歸。

    真正屬於我的旅行,應該待自己退休之後,去韶山、景岡山、延安、西柏坡、瑞金等偉人生活戰鬥過的地方走走拜拜,爭取在有生之年收集更多的紅色旅遊瞻仰參觀的門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假如湖人隊今年引入密保卡成功,能否幹翻當年有杜蘭特的勇士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