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meg寶貝
-
2 # 居安思危259197241
既然是個邀請問題,由於自己今天比較忙,就略略回答你吧!看過了您詳細的講解,您媽的鄰居寶寶跟您的寶寶年紀相若,都是兩個不懂事的小寶寶,什麼是錯?什麼是對?更談不上什麼叫禮讓了!一些小小的碰撞是在所難免的,問題現在是在大人方面,試問誰人不疼愛自己的寶寶?特別老一輩,對自己的孫兒更疼愛有加,這是可以理解的。目前發生的事情,說真的,大家都不想發生,但已經發生了,可否用一種兩全其美的方法去解決呢?例如互相遷就或者儘量減少接觸,真的,寶寶是沒罪的,搶搶玩具,互相拍打追逐,他們都不是帶有仇恨,而是那個年齡的童真!說不定長大了,比自己家人還親的好朋友呢?
-
3 # 祖母綠5
鄰居叫你家寶寶玩玩具,寶寶不小心摔倒了,磕破了嘴唇,我想鄰居是無意的,而且她也覺得內疚,所以馬上買來吃的給寶寶,表示歉意,透過這一點能看出來鄰居還是明事理的人,只是你這個鄰居是好心沒辦了好事。孩子摔倒其實也有姥姥的責任,鄰居叫寶寶玩玩具是誘因,在孩子跑向鄰居的那一刻就應預見到孩子可能摔倒的危險,應及時採取拽住或抱住寶寶,避免事故發生。因為姥姥看到寶寶把嘴磕破了,肯定特別心疼,心裡也是特別內疚的,心想要不是鄰居叫寶寶玩玩具,就不會發生這樣的事,姥姥也怕兒女埋怨,所以把責任都推到鄰居身上,這樣兒女就不會埋怨她了。因為現在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看寶寶都是小心翼翼的,生怕磕著碰著,我們同事就是個例子,奶奶和爺爺帶著孫子去超市把孩子放在超市的推車上,不小心寶寶從車子上掉了下來,磕了後腦勺,回到家裡又怕兒子和兒媳埋怨就沒告訴他們,結果到了晚上孩子哭鬧不止又吐,老倆才說出了實情,一家人趕緊帶寶寶去醫院,診斷為腦震盪,住了一星期才出院,可想老人帶孩子是什麼心情了吧,當然他們的做法是不對的。俗話說的好“遠親不如近鄰”和鄰居和睦相處,生活過得才舒心,你還是做做姥姥的工作,不要和鄰居太計較,大不了咱不和她家孩子玩了,再說了也不是什麼大矛盾,如果因為孩子問題兩家傷了和氣,對兩家大人和孩子都是不利的,也會對我們的生活造成影響!
-
4 # 管而理616
按照你所說的孩子應該在農村老家,老家環境就是這個樣子的,其實與你媽怎麼帶真的沒有直接關聯。你應該也是從農村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對農村的成長環境應該全然瞭解不是嗎?在老家有句話不知你們那裡有沒有這樣說的,意思就是說孩子小時候沒有磕磕碰碰的,經歷過磕磕碰碰反而是好事,比如摔破腿擦破皮流點血掉顆牙都是稀鬆平常的事情。不過我很理解你此刻的心情,畢竟你是寶寶的親生母親,疼愛骨肉理所應當。但有一條,如果你在城裡的條件和環境都允許是可以把寶寶帶在身邊的,這個就要自己完全的克服,主要在經濟來源方面。農村因為從來都是那樣的環境,鄰里走動很平常的,孩子太小,主要教育還在大人。如若放在老家就讓你媽在家把門關上,給寶寶買一個可以讓你媽方便使用的童車,現在童車款式多,各個年齡段的都有。我家前幾年兩個孩子都在老家給她們奶奶帶,整天曬得漆黑衣服滾得破爛不堪就不說了,而且比你家寶寶傷的更嚴重,她們的奶奶就帶去診所,那是家常便飯。奶奶外面還要忙活根本顧不過來,誰跌倒就自己爬起來,奶奶是不會把她扶起來的。其實並不是壞事,知道自己疼然後自己爬起來揉一下繼續站立或者走路都沒問題,一開始我們看到也是不習慣,也會心疼,特別是嚴重的時候。村裡被人欺負或者欺負別人更是舉不勝舉。後來慢慢就好了。要有個習慣的過程吧。現在一個初中一個小學。
寶寶快2歲了,我媽帶著在老家,我和老公在市裡上班,每天下班開車回家(20公里路程)。前幾天我下班回家,看見她鼻子下面破了,嘴唇還有點腫,就問我媽怎麼回事,媽說寶寶下午做在凳子上看電視,對面鄰居拿了個玩具叫我寶寶“Yoyo,快來,你看這是什麼?”寶寶比較活潑,看到她手裡的玩具就往對門跑,我媽追在後面說:“慢點、慢點”但還是摔了,嘴和鼻子下面都破了,還流了血。我媽很生氣,就說:“你那麼叫孩子幹嘛,她都激動的跑跌了。”事後對面鄰居拿了點零食給寶寶,算是賠禮。我媽還說早上我隔壁的鄰居家孫女打我寶寶,她奶奶看見了也不制止,我媽生氣的把寶寶抱回家,一上午都沒去她家玩。(隔壁鄰居家孫女比我寶寶小兩個月,以前我寶寶打她時我們都制止,不讓她欺負妹妹,後來我寶寶就不怎麼打她了,那時候隔壁鄰居常常說她家孫女軟弱,以後受欺負,隔壁鄰居經常讓她孫女打我家寶寶,剛開始那孩子不敢,後來膽子打了常常打我寶寶。)我覺得隔壁鄰居的教育方式不對,但又不好說。現在我媽在家帶孩子,我怕她與鄰居鬧矛盾。外婆和奶奶在我家住,我媽不能和我們去市裡住(我市裡有房子)。婆婆不太願意帶寶寶,我也怕和婆婆長期相處有矛盾。你們說我該怎麼辦?
回覆列表
是你有點謹小慎微了,一點小事哪那麼多鄰里矛盾。你媽媽帶的挺好的,既不讓娃欺負別人也不讓娃被欺負,敢說敢做不怕得罪人,性子直率,一是一二是二,這樣培養出的娃也不會懦弱可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