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兵9402603276173

    我認為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不是現實矛盾,而是互為補充關係,同時家庭與學校老師也是互為補充關係,所以最關鍵在於家庭與老師之間互利補充關係,而不是關鍵在於家庭。為什麼所有孩子都聽老師話,就是老師素質教育與家庭素質教育不同而孩子聽老師的話,因為孩子與家長與老師的接觸時間最長的是孩子和老師。我們仔細想想是不是這樣。

  • 2 # 錦州老齊

    我認為,應試教育是搞素質教育的人給起的名。我說應該把它們倆合在一起,大家都接受過學校教育,老師在講課的時候千方百計地給大家講授知識,做課件,相互動手做實驗,這個過程就是學習。考試只是反饋一下學習成果,瞭解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老師根據學生學習狀況給予有的放矢的解難答疑。我認為不要硬性地說什麼是應試教育,什麼是素質教育。總之,老師認真備課,耐心講課,學生專心致志地學習,有好的成績,這就是好的教育。大家說是不是?

  • 3 # 越石思

    關鍵是社會用人體制。不論黨政機關,還是企事業,在用人上,人盡其才,學以致用,嚴格要求又紅又專,各單位全用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人才。這樣,就不會有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區別了。

  • 4 # 太極12399

    "素質教育"是個偽概念,忽悠人的,二十多年了,仍未說清楚到底是什麼。傳統《教育學》中,沒這概念,是瞎編的。現在,大多把"素質教育"理解成,學習藝術體育。即,《教育學》中"德智體美勞"中的,"體美"。素質教育佔時多了,必然使應試教育時間減少,刷題量減少,贏的機率成少。

  • 5 # 閒坐聽琴

    什麼是素質教育?什麼是應試教育?多年來,多多人都陷入這自己也根本弄不清的概念裡無所適從。

    學校教育不能沒有考試,不考試就沒法檢測教師的教學質量,也無法檢測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學生升學不能沒有考試,否則就沒法對學生進行公平公正的教育分流。初中畢業,哪個學生上普高,哪個學生上職高,要讓考試成績說了算。高中畢業,哪個學生上985高校,哪個學生讀一般本科,哪個學生讀職業技術學院,都需要根據考試成績來決定。有考試就要有應試,只要應試了,就將其稱之為應試教育,這是一種認識上的誤區。哪個學校學生考試成績好,升學人數多。就將其稱之為應試教育,反之就是素質教育。按照這些人的觀點,文革期間的學校教育最能稱得上是素質教育了,因為那時的學生基本不學習,根本談不上什麼教學質量,有一個高一老師,用1/2+1/3等於多少,就一下子考倒了半班新生,那樣的教育質量你能說學生素質高嗎?

    其實,學校只要按照黨的教育方針開展教育教學活動,實施教育教學行為,就是教育的正確方向,不要在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問題上做無謂的爭辯了。能夠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的教育,就是素質教育,其中也包括對學生應試能力的培養,缺乏應試能力學生,綜合素質是有嚴重缺陷的。

    現在不少學校,都在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的無謂爭論中,搞得無所適從,這是頭腦不清醒的表現。只要你的學校校風正,學生行為習慣好,學習積極性高,考試成績優異,升學率高,群眾就歡迎,家長就滿意。至於什麼素質教育、應試教育,統統不需要再考慮它,那是喜歡唱高調說空話的人們關注的事,你只要認真貫徹落實教育方針就好了。

  • 6 # 荒原牧雲

    一條腿不能走路。事物的生命是一陰一陽的形式存在。一左一右一先一後就是一陰一陽。陰+陽=中!中"就是道就是`O"就是`心性"。教育要德才兼備,一才一德就是一陰一陽,才技要服從品德

  • 7 # 開心一笑165301186

    人的素質關鍵在於社會風氣,風氣正,則國民素質高,家庭教育也會高。素質低跟家教關係不大,只要毛澤東思想深入人心,國民素質想不高都不行。

  • 8 # 金童希瑞

    “素質教育”包括應試能力,“應試教育”是素質教育的一部分。

    教育的問題事關社會、學校、家庭等許多方面,學生首先是社會的人,不可能脫離時代背景成為“神童”;就是人造“神童”也是揠苗助長,適得其反!

    就是把成年人“神化”,也不好;難道那些被“神化”的教師,真有大本事?

  • 9 # 第三代嬰幼教育

    一、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是什麼關係

    是矛盾和發展的關係。要講清楚,需要先弄清楚什麼是素質教育。在本號之前的《老師辛勞孩子累、家長焦慮孩子苦,中小學生越減越負,出路在哪?》一文中,詳細說明了素質教育的概念。

    根據該文,素質教育有三個方面含義:

    1、人的生理上的原來的特點;

    2、事物本來的性質;

    3、完成某類活動所必須的基本條件。

    對照素質教育的三個方面含義,應試教育關注的是知識學習,屬於“技能”層面,是狹隘的素質教育。

    從狹隘走向全面,是一種發展關係。

    那麼,為什麼又認定是矛盾關係呢?因為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在某種意義上是部分與整體的關係,即應試教育是素質教育中的一種(至於是否是合格的素質教育姑且不論),素質教育包括應試教育,可以表達為從應試教育發展到(全面)素質教育。如果堅持應試教育的主體地位,那麼對發展(全面)素質教育來說就是個矛盾。比如前不久發生在江蘇的南京一中的事情,就是明證。

    (從下面這張PPT中,可以看出應試教育只是全面素質教育中一個部分)

    二、家長可以協調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的關係嗎?

    現在的主流是應試教育,如果家長選擇以應試教育為主,素質教育為輔,是可以做到較好協調的。也就是說,與應試教育沒衝突矛盾的地方,適當發展素質教育,可以讓二者成為補充關係。如果家長選擇以素質教育為主,那麼,應試教育可能會被拋棄。比如鄭淵潔給兒子做的選擇。

    從鄭淵潔給兒子的選擇,到南京一中家長與學校衝突來看,如果立足應試教育,那麼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會存在不可調和的一些矛盾,其中集中表現在如下兩個方面:

    1、時間上的矛盾。應試教育以掌握知識和熟練運用解題技巧為目的,需要佔用大量時間背誦和刷題。對於文化學習資質平平的孩子來講,應付來自學校的學習任務已是手忙腳亂,根本不可能有時間去發展其他方面的素質。那些所謂全面發展的優秀學生,畢竟是極其少數,不足以證明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可以調和。

    這是教育方法與目標不一致造成的不可調和矛盾。

    2、導向上的矛盾。應試教育的“考試”方式,突出強調了標準化、統一化,與“個性化、多樣化”的時代主流,以及我國追求科學創新的新時代任務而言,是相背離的。從科學創新來講,所謂“創新”,就是對既有的“標準化、統一化”的一種否定,如果強調和堅持標準化、統一化,就不會給孩子的思維意識留下創新的空間。從科舉考試的“八股文”到現在的應試教育的那些令人費解的填空題甚至問答題的標準答案,無不是強調標準抑制創新,所謂“李約瑟之問”的答案,盡在其中。

    這是教育理念不一致造成的不可調和矛盾。

    但如果換個角度,立足(全面)素質教育,那麼二者的關係就能完全理順:應試教育是(全面)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全面)素質教育是應試教育必然的發展方向。

    實事上,國家的政策導向也是指向(全面)素質教育的,比如後來又提出“核心素養”的概念。問題在焦點在於立足點在哪。如果立足點錯誤,便是矛盾,立足點正確,便是發展。這不是家長可以解決得了的問題,儘管家長可以在“需求側”起到推進“供應側”的變革作用。

    (以下兩張PPT,反映的是國家政策導向)

  • 10 # 詩和遠方我在路上

    素質教育是很籠統的說法。我大學教育學專業學習七年,與素質教育類似的關鍵詞有,但還是有差別的。在小學初中的學習指導要領中經常提到的是培養豐富的人間性,知行合一,學級的居場所建設,促進學生個人的アイデンティティ的形成,培養學生的職業生涯意識……培養新時代的社會公民。教育學遵循到達度目標-到達度絕對評價-資格主義的教育思想體系,這與社會學中方向目標-相對評價-選拔主義的思想是不一樣的。教育決定的是下限,是根本保障,是前提。社會選拔是達成前提之後的事,不能前提還沒達成就要飛。應試沒有教育,那只是培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跟男朋友談了七年因婦科炎症引起的不孕告訴他媽媽會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