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糖人食驗室
-
2 # WangjinZhi
糖尿病特別是2型糖尿病具有遺傳傾向,母親不論是懷孕前患有糖尿病,還是懷孕期間有糖尿病,都有可能遺傳給孩子,機率有50%左右,但是數值不是絕對的。母親患有糖尿病的基因肯定會遺傳給胎兒,所以孩子成年糖尿病發病率比較高。但是發病取決於很多條件,像孩子體重,運動情況,平時的飲食習慣等,都跟發病有很密切的關係。所以母親有糖尿病可能會遺傳給女兒,但是如果女兒平時控制的比較嚴格,發病率也會降低。
-
3 # 糖友友
我不同意糖尿病是遺傳病之說。原因如下。
1.現在對基因的研究,已經很完善深入,親子鑑定都十分方便有效。那麼糖尿病是否可以遺傳,不是什麼太難的問題,只要找出對應的基因,便可以大白天下。可是,沒有任何人,能把糖尿病人的基因圖譜表述清楚。
2.糖尿病人的社會調查也可以說明糖尿病與遺傳關係不大。將糖尿病人發病率統計一下,如果按代統計,解放初每家弟兄姊妹五六個,如果糖尿病遺傳,那時應該是糖尿病的高發期。可是,糖尿病的高發期,卻是獨生子女末期。人口出生率最低的年代。
3.糖尿病多以家庭聚集,貌似與遺傳關係密切。實際分析一下,很多家庭也是有區別的。大多與每個人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有關。甚至與遺傳毫無關係。父母都沒有糖尿病,子女卻不少得糖尿病,能說糖尿病遺傳嗎?同樣父母有糖尿病子女正常的也大有人在。
4.糖尿病不能治癒,甩鍋給遺傳是最能忽悠人的。但是,拿出證據,以事實說話,才能讓人心服口服。否則算卦式的,模稜兩可的說糖尿病是遺傳病。對糖尿病人有何益處。
-
4 # 腎病追蹤
這個確實是有些人感到焦慮的問題。
我有一個朋友,30多年前,那時候她才20來歲,就心事重重的諮詢我說,她的父母親都是糖尿病,總是擔心自己以後會出現糖尿病。
現在看來,糖尿病發病率確實越來越高。在我們國家2017年的統計,20~79歲人群中,糖尿病患者有1.144億,差不多佔這一人群的9%。我認為更多的原因是我們的生活習慣改變,而不是遺傳基因是增加。
同時,有人認為,我國糖尿病的診斷率僅有40%左右。有相當一部分人,已經患有糖尿病,卻沒有被診斷出來。
比如上週,我接診一個病人,尿毒症腎移植已經7年。因為新冠疫情期間,自己感覺也非常良好。導致疫情以來就一直沒有來醫院複診。自己在網上,購買腎移植抗排異藥物服用。
但是最近10天,自己感覺乏力,不適。總是想睡覺,經常坐下來就睡著了。迫不得已才來看病。我一看,病人表情淡漠,精神萎靡。結合在家裡的表現,其實是一個嗜睡狀態。做了常規檢查,發現尿糖三個加號,尿酮體三個加號。收住院後確診為2型糖尿病,伴發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一個危急併發症。
問題是他既沒有糖尿病家族史,既往也沒有患過糖尿病。
那麼,什麼是糖尿病呢?通俗來說,糖尿病是因為胰島素絕對,或者相對分泌不足;伴有或者不伴有胰島素抵抗;也可以是單獨存在胰島素抵抗,而引起的糖代謝、脂肪代謝及蛋白質代謝紊亂,表現出的一系列臨床病變。其中以血糖升高為主要標誌。
糖尿病是一個典型的代謝性疾病,主要臨床表現為多飲、多食、多尿以及體重下降。化驗以血糖升高、尿液中含有葡萄糖等。所以糖尿病病人的尿液如果灑在地面,往往會吸引大量螞蟻。
糖尿病如果不能很好的控制,結果可能引起全身多系統臟器損害,導致心腦腎以及眼底、神經系統等慢性病變、甚至功能衰竭。
糖尿病的發病,是環境因素、遺傳因素等多個原因,綜合作用下引起的。
比如1型糖尿病的發病,可能與病毒感染有關。包括風疹病毒、腮腺炎病毒、柯薩奇病毒等。這些病毒直接損傷胰島β細胞,同時啟動自身免疫反應,進一步損傷胰島β細胞而引起糖尿病。但是,不是說凡是感染這些病毒就會出現1型糖尿病。
也有人發現,一些化學毒物如滅鼠劑吡甲硝苯脲等,也可導致胰島β細胞的破壞,從而誘發1型糖尿病。
在2型糖尿病的發病中,環境因素、生活習慣更加重要。比如年齡增長、體力活動減少、暴飲暴食、營養過剩等,是導致2型糖尿病發生最重要的因素。這也是近代糖尿病病人不斷增加的最重要的原因。
(如果經常保持足夠的運動、鍛鍊,糖尿病會遠離你)
因此,父母的糖尿病,並不會導致孩子就一定會發生糖尿病,只能說是有一定的遺傳傾向。這樣的例子太多了,在我幾十年醫療生涯中,見過許許多多的糖尿病病人的子女身體健康,沒有出現糖尿病。
比如,那個總是擔心自己會患糖尿病的女孩,現在快60歲了,一直沒有出現糖尿病。
當然,也有一些家庭沒有任何糖尿病家族史,自己卻患有糖尿病。比如我開篇說的病例,考慮是因為長期服用抗排異藥物誘發的糖尿病。
但是,子女的生活習慣,環境因素與父母親的言傳身教,家庭氛圍具有非常重要的關係。如果家庭,特別是家長能夠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注意加強運動鍛鍊,適當控制飲食,嚴格避免暴飲暴食,遠離肥胖。即便父母親有糖尿病,子女也可能不會發病。
-
5 # 愛吃凍糖葫蘆
不一定,我奶奶有糖尿病,七個子女沒有一個遺傳的,到我們這代也沒有遺傳的。我姑姑和我遺傳我奶奶的地方最多,我倆也沒有遺傳糖尿病。
-
6 # 喬楊
不會!
所謂的家族性疾病,其實原因不在遺傳基因,在於這個家族有著共同的致病的不良生活行為。比如說糖尿病吧,糖尿病的主因其是就是三高及脂肪肝。三高及脂肪肝則來自暴飲暴食及多油膩食物。若此家族都暴飲暴食多油膩食物,則這個家族都易患糖尿病。
我這樣說是有親身體會的。在過去我家的生活水平不低,即便是在困難年代。我父母就因此過早的患上了糖尿病,我在30歲出頭的時候也重度脂肪肝及糖尿病的初期症狀。後來經過20年的努力及對飲食的控制,我的問題都逆轉成了正常人水平了!
若是遺傳基因問題起作用的話為啥我在30歲前基因起作用而現在就不起作用了呢?再說你爺爺的爺爺那個年代是沒有糖尿病的,若說你父輩或者你現在有了,那你繼承的是誰的基因?不會是你奶奶或者你媽被糖尿病患者撩過了,並就此留下了糖尿病基因了吧?
所以啊,糖尿病不糖尿病的,要多找找自己的原因才是。家族遺傳基因有問題這一說法其實就是藉口!有些人得了糖尿病又沒有毅力戒口,就說是家族遺傳病。
回覆列表
我是一名二型糖尿病人,我講一下我的理解:不管是1型糖尿病還是2型糖尿病,都有一定的遺傳傾向。尤其是2型糖尿病,遺傳傾向更明顯。這種遺傳方式不同於單基因遺傳病,是患病風險增加,但不一定肯定發病,也與性別沒有關係。一般父母雙方一方有糖尿病子女糖尿病的遺傳機率在20%左右,你應該從現在做起,低糖低脂低鹽高膳食纖維飲食及加強運動鍛鍊,就可以預防糖尿病的發生。我自己要小孩時血糖高,但是還沒達到糖尿病的程度,健身房鍛鍊了半年要的孩子,我兒子現在很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