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梅鶴讀書
-
2 # 碧海藍橋追惹相思
葉先生的一個講小詞的美感特質比較好,他將詞分成了歌辭之詞,詩化之詞,賦化之詞,並且從歷史發展過程中的講到詞的演變。其次還有的小詞大雅,六朝詩歌文選都不錯的。
葉先生的一個講小詞的美感特質比較好,他將詞分成了歌辭之詞,詩化之詞,賦化之詞,並且從歷史發展過程中的講到詞的演變。其次還有的小詞大雅,六朝詩歌文選都不錯的。
我喜歡古詩詞,能背過的不低於一千首,因為喜歡古詩詞,當然崇拜葉嘉瑩先生。葉先生關於詞鑑賞的書我讀過一些,在這裡向您推薦《唐宋詞十七講》《唐五代名家詞選講》《北宋名家詞選講》《南宋名家詞選講》《清代名家詞選講》《人間詞話七講》等,這些我都讀過。
1 葉嘉瑩先生的詞學理論自成體系葉嘉瑩先生的詞鑑賞理論,自成體系,您如果真的喜歡,希望您能通讀上面的作品,保證您受益匪淺。葉先生對詞的理解,絕非是那些只講某一首詩詞或某一位詞人的專家教授能相比的。這些書裡滲透著她的詞學思想。葉先生講詩詞旁徵博引,對詞人及其作品做橫向、縱向的比較,對每位大家總結出特點,認識極其深刻,比如馮延巳“熱烈的執著”,晏殊“圓融的觀照”,歐陽修“遣玩的逸興”。葉先生把詞分為歌辭之詞、詩化之詞和賦化之詞,不像傳統劃分的婉約和豪放。葉先生的分法,說明了詞的演進,詞的特點,對不同的詞指出了不同的欣賞方法。
2 葉先生證前人之得,糾前人之偏我們傳統的文藝批評理論偏於感性,常見“風骨”“氣象”等等說法,傳統的詞學鑑賞只講結果,不講為什麼。葉先生利用西方文藝理論偏於理性、邏輯性強的特點,借鑑多種西方文藝理論論證傳統詞學。以前,對唐末詞認識最到位的是清朝的張惠言,對五代和北宋的小詞認識最到位的是王國維,他們對南宋詞的評價都不高。在這些書裡,葉先生論證了張惠言與王國維的得與失,他們哪兒對,為什麼對,哪兒錯,為什麼錯,怎樣才對,葉先生都講的清清楚楚。對於南宋詞,葉先生也給出了欣賞的方法。
3 葉先生這樣的大家,也許後無來者了我常想,葉先生這樣的詩詞鑑賞大家,真是幾百年才出一個,也許真的後無來者了。她有這樣高的成就,與她獨特的、苦難的經歷分不開。她生在一箇舊家庭,六歲學《論語》,詩詞吟誦伴她長大。上大學後,得到顧隨先生親炙,在異國他鄉的流落中,學習了很多西方文藝理論。她少年喪母,中年喪女,日寇的鐵蹄、國民黨的監獄等等,經歷了數不清的苦難,所以她對詩詞的理解別人比不了。比如她說,當年在加拿大,每次講杜甫《秋興八首》中“每依北斗望京華”一句時都會哭。這不是今天坐在空調房辦公室裡的專家教授能體會到的,她觸控到了杜甫的心境。瞭解先生的經歷可以讀《紅蕖留夢》《滄海波澄》等。
我崇拜葉嘉瑩先生,推薦的那幾本書讀了不止一遍,而且常讀常新。能讀到大師的書,是幸運的;讀到大師的書的同時,還和大師生活在同一個時代更是幸運。三年前的夏天,我特意去了一趟南開大學,不為別的,只為看一眼葉先生的迦陵學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