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亞君jyz
-
2 # 川言ll語
在4年級前父母一定沒有給孩子養成自律的習慣,或者可以這樣說,榜樣沒做好。
我覺得4年級還不晚,父母從新給他養成好喜歡,首先要有一個好的陪伴,細心鼓勵的引導,這個年紀的孩子,你逼迫他做什麼都是家長的不理智,好的引導,才是家長該做的
-
3 # 知止小行心
自律的前提是,我知道我想要的是什麼,我知道為此我該怎麼做。知道該做什麼,堅持去做,叫自律;知道該做什麼,堅持不了,叫不自律。壓根兒不知道該做什麼的,那叫茫然。
說孩子不自律的家長,可以先自問一下,我是否讓他孩子耳濡目染,知道什麼是健康的生活態度、學習態度?是否刻意培養過孩子的好習慣?是否在他出現差錯的時候及時糾偏?
如果孩子既不知道自己的目標是什麼,也不知道家長的要求是什麼,更不知道自己要具體做點兒什麼才能達成目標、完成要求……連“律”都沒有,談什麼自律。
不知道樓主孩子的具體問題,給些相對空泛的建議:
1.給孩子立志。讓孩子有一個目標,知道自己將來想要成為怎樣的人,然後為此努力。
2.重整家庭風貌。言傳身教,二者缺一不可。一家子不學,只讓孩子學,肯定很難推動的。在家庭裡形成好的學習氛圍 ,好的生活習慣,好的做事風格,相信會給孩子帶來正向的影響。
3.刻意練習好的習慣。孩子有“一堆壞習慣”,那就一個一個改。一個月挑出一個親子雙方都認同的”壞習慣”,這一個月就改這一個。比如,作業抄不全,這個月就檢查孩子的抄作業本。獎懲制度可以和孩子協商,把這項練習當作有挑戰的遊戲來玩,要及時認可孩子的進步。
4.讓時間變成具體的數字。做作業拖拉,如果不是注意力缺陷的問題,大多因為沒有時間觀念。可以給孩子一個計時器,在抄作業本上把完成每項作業的時間記錄下來,看到自己花出去的時間,有利於建立孩子的時間觀念。
-
4 # 玉兒的悄悄話
抱抱您,也請您抱抱自己,我們都是第一次做父母,沒有太多經驗,也都是在遇到問題時不斷摸索前進的。所以當遇到孩子出現問題,我們允許自己有焦慮的情緒,同時也需尋求辦法解決問題,育兒的路上我們要和孩子一起成長。
四年級的孩子不自律這只是一個表面現象,或者說這是孩子行為表現的一個點,這個點的背後很可能存在著很大的面。
我們首先需要反思自己在孩子四年級以前是否用過以下的教育方式對待孩子:
1.您是否經常長篇大論給孩子講道理?
2.對孩子不合理的要求,你是否隨時滿足?
3.您是否經常在孩子哭鬧的時候進行溝通?
4.您是否為孩子報興趣班時從未尊重過孩子的意見?
5.您是否認為培養孩子的自律性是一蹴而就的?
6.您是否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過自律的榜樣?
之所以列出以上這些問題,因為它們都是在無形中破壞了您們的親子關係,同時也會讓孩子用不自律等不良作為抗衡您的方式。
如果您的回答中“是”較多,那麼孩子的自律差您息息相關,您需要注意:
與孩子的交談中儘量用簡單的言語而非長篇大論;面對孩子的無理要求,要和善而堅定地拒絕;與孩子交流需要選擇孩子和自己都情緒穩定的時刻;興趣班要尊重孩子的想法,自主學習的意識是自律的起點;培養自律是需要長期反覆練習的;我們期待孩子成為的樣子,請先為孩子樹立好榜樣。
除了反思以上做法,另一個重要的點需要您培養孩子學習等的內驅力,比如做作業這事,別讓孩子感到壓迫,要讓孩子慢慢喜歡上它,如在家用遊戲的方式引導孩子學習、陪伴孩子一起解決疑難雜症。
當孩子有一丁點進步時,請記得及時給予孩子鼓勵,孩子們需要鼓勵就像植物需要水,您的每一份鼓勵都將成為孩子自律的墊腳石。
當孩子遇到困難時,請拆分成小步讓孩子來嘗試,為孩子建立自信,也為自律做好鋪墊。
寫到這裡,我希望您可以放下焦慮的情緒,然後慢慢改變自己的教育方式並長期反覆使用以上方式對待孩子,請相信歲月的長河裡一定會給您交上滿意的答卷。
回覆列表
在這個階段的孩子來說,其實最主要的是家庭的氛圍和家長們的心態。就孩子的成績來說,不算是差生,作業拖拉不自律這些其實都可以透過一些方式方法來改變,可能作為家長也嘗試很多方法,但是所有的事情都是貴在堅持,孩子在很大的程度上是隨父母而改變的。現在的社會太浮躁,孩子是需要更多的耐心與陪伴一起去完成某件事而獲得成就才會讓孩子喜歡上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