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笑看人生168
-
2 # 平靜64643908
出自道德經,自我認為,(純屬個人觀點)知道了解他人,這是聰明,聽到別人說什麼話,看到別人做什麼事,來判斷別人是一個怎麼樣的人。自知者明,沒有幾個人能真正瞭解自己的,別人惹你了,有的人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有的人總是認為自己比別人知道的多。所謂的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誰都知道,但是以然認為自己比身邊人牛逼。道德經有自恃,自伐,自矜,
-
3 # 無尤居士
出自道德經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意思是說:能瞭解、認識別人叫做智慧,能認識、瞭解自己才算聰明。能戰勝別人是有力的,能剋制自己的弱點才算剛強。知道滿足的人才是富有人。堅持力行、努力不懈的就是有志。不離失本分的人就能長久不衰,身雖死而“道”仍存的,才算真正的長壽。 透過學習行為學、心理學等等學科,再加上自己的閱歷,我們可以判斷別人的言行舉止,揣摩他人的思想,進而瞭解他人,這叫做智慧;但是最難了解的人其實是自己,我們總以為很瞭解自己。其實不然,至少我們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的優勢究竟在哪裡,更不知道自己的缺陷有哪些,也不知道自己的潛力有多少,很多人在做一件事的時候,看一眼就斷定自己做不到。一個懶字,讓多少人碌碌無為;一個等字,讓多少人覺得在不努力的情況下,明天會突然變好,但大多都是越來越糟糕。佛語:“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 正如我們看自己一樣,現在的自己認為自己就是自己,隨著經歷,思考,領悟,當有一天我們明白自己原來可以做到平時做不到的時候,我們的成就感,以及對自己的評價都會上升一個層次,不僅旁人都覺得吃驚,連自己都覺得驚訝,感覺這並不是自己,再下一層徹底瞭解自己的時候,那麼自己還是自己,只不過這個自己已經是返璞歸真,這個才是真正的自己。每個人是怎麼提升的,正如老子所說:“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聖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
4 # 命理師陳一宏
“知人者智,知己者明”出自《道德經》一書,原文是這麼說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老子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我們要認識別人,認識身外的很多事物,那確實是智慧是能力。可是要自己認識自己呢,相對比較難。老子認為能夠清楚的認識看清楚自己的,那是內在的通明,比智慧來說,更加難能可貴。君不見,人們要說起別人的缺點如數家珍,而真正要說自己有什麼缺點不足的話,就很難了。
要想打贏別人,只要有足夠的力氣,就可以了。而要是想打贏自己,戰勝自己,也就是攻克自己的缺點和不足,那也是比較難的。自古有修行一說,就是在和自己打戰,我們知道,很多寺廟大殿牌匾寫著“大雄寶殿”,那是說佛,就是戰勝自己的人,這樣才算真正的大英雄!
一個人不管多富有,他永遠是不知足的,哪怕你擁有整個地球,你還會想著外太空呢。所以,衡量一個人是不是富有,關鍵就在於知足,知足者富!
什麼是強行呢?就是我要幹什麼了,我義無反顧自強不息的一直做下去,這叫有志。不過,這個志字,有褒貶之分,有些可是屬於犟的哦。
那麼,“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又該作何理解?這個“所”,就是立場,立場堅定才會久,如果如牆頭草則不可能久。在平常,我們會認為如牆頭草是會變通會圓融,雖然也有一定道理,但是這樣的久,是小久,和大久是不相同的。“死”指肉體的消失,“亡”指靈魂精神的亡,這個意思是講,物質肉體難以長久,靈魂精神才可以永存。
今天講的比較遠了,順帶解釋了很多。重點是“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要求我們人要學會自知,自明,這樣才是大明白人,大智慧。在此,祝福人人皆能如此。
回覆列表
世上,人性是最複雜多變的。要想了解一個人,看透一個人,知道一個人是很難的。要充分的觀察,分析,理解。才能瞭解一個人,認知一個。這些都需要智慧和辨別能力。沒有充分的知識和見解,沒有聰明的頭腦和智慧,都是做不到的,所以說能真正的瞭解一個人,認知一個人,是智慧的結晶。有的人處事為人很個性,很自我,根本不知道自己的位置和價值。很自信甚至自戀。並不知道自己的氣場和資源。做事荒唐甚至愚蠢。常言道人貴有自知之明。不能完全明白自己,你永遠不會做明白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