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阿鵬

    給你舉個例子:你省吃儉用手上留下了1000塊錢,投了一個理財產品,理財產品是一年期限(按365天算),一年之中波波折折,最後給你連本帶息1100元,那麼你的年化收益率就是(1100-1000)/1000 = 10%;這個時候,你嫌一年時間太長了,有個人說你的錢投我們產品,不用一年,只用7天就行,我們的7日年化收益率就是10%,那其實你投7日真正的收益率是:10%÷365×7=0.192%,也就是投入1000塊後,7天后拿到收益大概是1000×0.192%=1.92元;你嫌這7天收益太少了,又有個人跟你說,我們的產品7天預期收益率就能達到10%,不是年化哦~注意,這個時候一定不要被他的花言巧語騙了,預期的意思是有可能做到也有可能做不到,懂了吧?你預期可能一分錢收益都沒有;最後,終於有個人說,我們不玩虛的,我們跟你約定收益,我們一年就是11%的收益,到期後我連本帶息給你1110元,但是有一點,以後我不管跟別人簽訂多少收益都跟你沒關係,行不行?

    我這樣簡單的講講,大概有個概念就行,現實中遇到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 2 # 老徐談理財

    感謝邀請!

    理財產品之中的各種年化收益率學問很大,如果不仔細分辨,很容易掉入營銷陷阱裡面。老徐接下來給大家舉幾個例子。

    1、7日年化收益率。這是指該理財產品通過統計過去七天內的收益情況得出的收益率,也就意味著這是浮動收益率,因此很有可能後期收益會降低。銀行年末攬儲之時會較常使用這類營銷手段,臨時將7日年化收益率調高,吸引投資者進行購買。而後期又將收益率進行調低。

    2、預期收益率。這是指按照過往經驗,該理財產品能實現的收益率。也就是說這類產品不是保收益的理財產品,如果出現行情不好的時候收益率可能會低於預期收益。但相比7日年化收益率,該收益率比較穩定。

    3、約定收益率與年化收益率。這兩類收益率比較類似於是固定收益,與投資者承諾到期之時投資者可以獲得合同期間約定的收益。

  • 3 # 私行小學徒

    這種型別的收益率的說法,主要適用於債券型理財產品或以債券投資為主的混合型理財產品,詳情如下:

    1、年化收益率:是將一段時間的收益率摺合為一整年而產生的收益率,有一個很大的前提就是理財產品能夠按照之前取得的收益持續獲利。比如一個債券型理財半年取得的收益率是2.5%,那麼摺合成年化收益率就是5%。

    這個坑要避免:一個投資股票的產品,一個月獲得了10%的收益率,那麼所謂的年化收益率120%是沒有意義的,因為無法保證能夠按照之前一樣持續獲利,沒有可持續性。

    2、七日年化收益率:這個說法適用於貨幣基金及淨值型理財產品,是最近7天的平均收益摺合為年化收益率而來。七日年化收益率是短期收益的一種參考,對於貨幣基金等產品,七日年化收益率接近產品一整年的收益率。

    這裡也有一個坑,有時候因為債券分紅等因素,短期收益大幅提升,導致七日年化收益率顯著高於同類貨基,這個紅利新購買的客戶享受不到

    3、預期年化收益率:這是發行機構對理財產品能夠為投資者帶來的收益的一種預期測算。鑑於資管新規,這個說法已經逐步退出市場,取而代之的一個新名詞叫做:業績比較基準。

    4、約定年化收益率:這個說法是預期年化收益率的一種衍變,從字面上來看是將預期的收益通過約定的方式固定下來。(這個說法和資管新規也算是衝突的,不久的將來想必也不會出現了)

    投資者挑選理財產品時不可避免會優先參考產品宣傳中的收益率,建議投資者關注收益的可持續性和穩定性。

    我是行簡,向私人銀行家邁進的小學徒,分享閱讀筆記和理財知識!

  • 4 # 生活財參考

    大家都在問有十萬塊該怎麼理財,其實我們 在各種平臺看產品的時候,都要現看產品的收益率。 各大平臺也會將產品收益,放在顯眼的位置,讓大家很容易就能看到。 但是你有沒有發現,那些收益數字下面的收益計算方式,是不一樣的? 比如微信上的: 描述可謂是多種多樣,“近一年收益”、“上月年化結算”、 “業績比較基準”、“上日年化”、“預期收益率”、“近一年淨值增長”…… 這些描述,到底是啥意思呢?

    7日年化收益率是計算貨幣基金收益的,收益=本金*收益率/360*天數。貨幣基金的收益是每天發放的。使用者在賬戶中可以每天檢視。7日年化收益率2.7相當於存入10000元,使用者一年可以拿到270元收益。 像“上日年化、上月年化”這些描述,都是以相應時間段,推算出一年的收益率

    理財也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淨值型產品 這種淨值型產品,是開放式、非保本浮動收益的。淨值型理財產品的收益,只與產品的淨值有關。

    舉個栗子: 產品剛成立時,通常都是從淨值1開始計數的。假如一款產品已經成立270天,最新的淨值是1.05,那麼: 年化收益率=(當前淨值-初始淨值)÷初始淨值÷已成立天數×365 =(1.05-1)÷1÷270×365=6.759% 當然,“近一年淨值增長”,反映的依然是過去一年的情況,也只能當做一個參考,不能完全確信。

    3、預期收益率

    未來可期 預期收益率,指的是在不確定的條件下,預測未來可實現的收益率。 計算是這樣的: 預期收益=投資總金額×預期年化收益率÷365×投資天數 當理財產品到期後,我們也能夠反推出實際收益率是多少,只要把原來的公式變換一下位置就可以了: 實際年化收益率=實際收益÷投資天數×365÷投資總金額

    業績比較基準,我們在投資基金的時候常常會聽到。 打個比方,銀行發行了一期銀行理財,這一期產品最終獲得4%的年化收益。 等到發行第二期產品時,銀行就會提示客戶說,這款產品的業績比較基準是4%,這個意思就是說,產品的歷史收益率曾經達到過4%。 至於這一期產品最終收益率,是高於業績比較基準,還是低於業績比較基準,銀行是不能確定的。

    總之,收益率表現的方式各種各樣,但都是對過去的反映,或者是給的一個預期目標,大家都是僅作參考就好了。除了要看到收益,還要看到產品的風險哦~

  • 5 # 玉魚與瑜

    理財產品的各種收益率看起來好像都差不多,實際上裡面彎彎繞繞不少,理財的小夥伴們可要小心。比如我們常常會看到有些半年期的理財產品,有些粗心的小夥伴只看到收益率有5%就動心了,盤算著半年期有5%折算到一年期可不就是10%,卻沒注意收益率還有年化的字首。所謂年化收益率就是把理財產品的期限不滿一年的日、周、月收益率按年收益率換算,就是說如果10000元年化收益率10%,那麼存滿12個月收益1000元,而6個月期的收益相應的只有500了。

    七日年化收益率,一般用在餘額寶之類的貨幣基金上,它是根據最近七天的平均收益來進行年化折算。還是以10000元來算,如果七日年化收益率為5%,那麼一年的收益就等於10000*5%=500元。要注意的是因為七日年化收益率是根據最近七天的平均收益來折算,所以它與定期的年化收益率不同,往往是浮動的。

    預期收益率則是根據過往的成績進行預測將來的收益,但是未來的事情總有這樣那樣的風險,平時經常滿分的尖子生高考也可能發揮失常,績優股也可能暴雷黑天鵝,所以預期收益有時候也可能做不到,預期5%最後有可能是2%當然也可能虧損,就是說預期收益率存在不確定性。

    至於約定收益率就是把收益率事前確定下來,相當於固收產品。我投了10000元,約定收益率是10%,到期後返給我11000元。

  • 6 # 歪歪財經

    謝邀。

    年化收益率,是以一年的總收益來判斷,比如一萬塊,年化3%即為300塊年化。

    七日年化,以七日波動做平均數,求得年化平均率。

    預期收益率,在購買之前給予的往期,或者對預期的參考收益率。

    約定收益率,一般指投資多少,給予的準確收益率。

    年化收益率,七日年化,一般用於貨幣基金。

    預期收益率一般用於定期理財。

    約定收益率一般定位於保本理財

  • 7 # 保寶小八妹

    年化收益率僅是把當前收益率(日收益率、周收益率、月收益率)換算成年收益率來計算的,是一種理論收益率,並不是真正的已取得的收益率。

    七日年化收益率,是最近7日的平均收益水平,進行年化以後得出的資料。

    預期收益率也稱為期望收益率,是預測的未來可實現的收益率。

    約定收益率按照事先確定的規則定好年化收益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天生麗質卻不溫不火但始終讓你喜歡的女明星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