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玉劍飄雪慕白

    呂布被罵是因為他每跳一次槽,就把前住主子給殺了,而且他為了跳槽還喜歡認主子為爹,這樣他每殺一個前任主子就是殺爹,這是為我們華夏所不容的,而張遼是擇木而棲,所以不管在當時還是在後世,呂布被罵三姓家奴是必然的,而張遼是不會被罵的。

  • 2 # 魁哥說歷史

    受三國演義的影響,呂布多次跳槽改姓,名聲並不好,虎牢關下,更是被張飛大罵為“三姓家奴”,這實在是一個侮辱人的名字。然而,其實在書中,另一位名將的跳槽次數比呂布還多,這個人就是張遼!從丁原到曹操,前後五次跳槽,為何張遼沒有被罵“五姓家奴”呢?

    呂布

    在演義中,呂布最開始是丁原的義子,後來董卓入京,用赤兔馬換得了呂布的投誠。而作為投降的禮物,呂布竟然將義父丁原斬殺,然後改稱董卓為義父,令人詬病。呂布投靠董卓後,頗受重用,當時諸侯一同起兵討伐董卓,呂布奉命出征,在虎牢關下,呂布將眾諸侯打得大敗,不敢出戰。

    公孫瓚受不了呂布的挑戰,親自出馬迎戰,結果被呂布擊敗,公孫瓚回馬逃跑,呂布在後面緊追不捨,眼看就要追上了,張飛跳出來挑戰呂布了,而張飛開口第一句話就是“三姓家奴”。

    原文:看看趕上公孫瓚,布舉畫戟望後心便刺。旁邊一將,圓睜環眼,倒豎虎鬚,挺丈八矛,飛馬大叫:“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張飛在此!”呂布見了,棄了公孫瓚,便戰張飛。

    其實“三姓家奴”這個詞還真就是演義中張飛自創的,在歷史上壓根沒有這個詞。不過自此以後,三姓家奴也就變成了呂布的代名詞,諷刺他認賊做父。

    張遼

    張遼最開始是東漢邊郡的一個郡吏,由於從小生活在邊陲之地,張遼自由習武,勇武過人,於是當時的幷州刺史丁原就把張遼召為從事了,張遼算是丁原手下的兵了。而後,丁原又命張遼帶兵去洛陽,接受大將軍何進的領導,這一下,張遼又算是何進的兵了。後來,何進召集董卓入京,威逼太后誅殺宦官,結果事情敗露,宦官們先一步採取了行動,將何進給擊殺了。

    何進一死,東漢頓時陷入大亂,他的手下為了給他報仇,衝進皇宮誅殺宦官,搞得皇帝出逃,一片混亂。後來,董卓來到,控制住了局勢,同時收編了何進手下的人馬,所以張遼又變成了董卓的手下。董卓被王允所殺,張遼又統兵歸屬了呂布。不過張遼在呂布的手下還是相對比較獨立的,因為他有自己的兵,自己的團隊。

    董卓死後,王允並沒有採取措施安撫好西涼軍隊,反而是要清算舊賬。最後董卓舊時部將李傕郭汜起兵反叛,大敗了呂布,攻破了長安,而張遼也跟隨呂布逃往了關內。在關內時,張遼隨呂布攻佔了兗州,並多次打敗曹操,不過後來呂布還是被曹操給擊敗了,於是張遼又跟隨呂布到了徐州,在徐州這段時間,張遼曾與劉備和曹操都交過手,大敗對方軍隊。

    不過後來,呂布軍中發生內亂,他被手下部將抓起來獻給了曹操。此時的張遼,據史書記載,並沒有和呂布在一起,而是帶兵在外。當得知曹操對呂布手下降將以禮相待後,張遼才帶著部隊投降了曹操。

    投降後,張遼跟隨曹操南征北戰,多次立下大功。官渡之戰時,張遼和關羽統兵擊敗袁軍,關羽更是陣斬敵軍大將顏良,在那種萬人交戰的場面,關羽能來回穿插,突破重圍來到顏良身邊,張遼其實也做了一絲貢獻,正是因為張遼牽制住了顏良軍隊主力,關羽才有了這個機會。之後張遼勸降昌豨、大破烏桓、守衛合肥,一步一步成為曹操手下最受重用的外姓將領。

    那麼,張遼的跳槽次數比呂布還多,為何他沒有被罵成五姓家奴呢?

    其實在東漢末年那個時代,跳槽是很正常的行為,所謂良禽擇木而棲,並沒有要求選定了,就不能改了。呂布之所以被罵成三姓家奴,主要是他在選擇投降董卓時,還將自己原先的主帥,自己的義父丁原親自斬殺,這就很犯忌諱了。

    而之後他所幹的事情更加令人不齒,他在投降董卓後竟然又認董卓為義父,在張飛這個粗人眼裡,呂布原本姓呂,在認丁原為義父時就改姓丁了,之後認董卓為父,又改姓董,那豈不是有了三個姓。而且當時董卓禍亂朝堂,被大家稱為東漢國賊,呂布認賊做父正好站在了天下人對面,所以才會被張飛取個這麼諷刺的名字。

    而反觀張遼,首先他並沒有跳槽改姓、認賊作父的習慣,其實換作任何時候,到處認父親這種行為也會令人不齒吧?其次,在加入何進後,張遼就掌握了一定的兵權,在之後更是擁有了一定的獨立性,嚴格意義上來說董卓和呂布並不能算是他的主子。

    最後,張遼頗有軍事謀略,他的戰功很高,大家都喜歡他的軍事才能。在呂布手下時,他就曾多次擊敗曹操劉備,投降曹操後,他又幫助曹操打敗了眾多強敵,受到讚揚,可以說張遼是人品不錯,軍事能力很強的人,在那個亂世中,他活得非常成功。而大家對成功之人總會不吝讚美,而對失敗的呂布大肆鞭撻。

    總結

    在東漢末年那個大亂世,跳槽是很正常的行為,很多人都有過跳槽舉動。然而跳槽亂認父親,且有弒殺前任主人的行為則令人十分不齒了,所以說呂布才會被罵成“三姓家奴”。而張遼為人不錯,沒有亂認父親的習慣,投靠曹操後,又立下很多功勞,廣受讚揚,所以沒人罵他。

    (本文以三國演義為主。)

  • 3 # 韶華傾夢

    張遼,原姓聶,是聶壹的後人。因為“馬邑之謀”的失敗,聶家為了避怨而改姓張。雖然到了張遼這一代,家族已經沒落了,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張家在雁門還是有一定的影響力的。同時,因為雁門長期受到殺掠洗劫,百姓痛苦不堪。而在這樣的環境之下,張遼激流而上,年少成名。

    觀其一生,張遼前後跟隨過丁原、何進、董卓、呂布,以及曹操等五位諸侯,為何呂布會被人罵作“三姓家奴”,而張遼卻不是“五姓家奴”呢?

    其實,若是和呂布進行一定地比較的話,我們可以大致地發現,張遼和呂布是存在著很大的差別的。而正是其中的這些差異,讓呂布有了“三姓家奴”之名,而張遼卻不是。

    一方面,和呂布不同,張遼沒有“認父”行為。呂布在最初的時候,是認幷州牧丁原為義父的,而在隨丁原入京的時候,卻被李肅所挑唆,最後殺掉了丁原;而在丁原被殺後,呂布又重操舊業,想要攀上董卓這一大枝,再次認董卓為義父。

    所以,從呂姓變為丁姓,在變為董姓這一系列的過程,才有了呂布“三姓家奴”的稱號。但和呂布不同,張遼並沒有“認父”行為,只有上下級之間的從屬關係。也因此,張遼不可能帶上“五姓家奴”這個名稱。

    另一方面,張遼除了從屬關係之外,還保持著相對的獨立性。在最初的時候,張遼擔任雁門郡吏,為正統的漢室官吏,歸當時的幷州牧張懿管。在抵禦胡人的進攻時,張懿被殺,丁原繼任為幷州牧。當時,丁原聽到張遼的名聲,便召他為從事。

    要知道,漢代有獨特的徵辟制度,也因此有了二重君主制。所以,丁原召張遼為從事的時候,張遼是以丁原的命令為主的。在中平五年,何進命令四方猛士入京,丁原在接受何進的命令後,派張遼帶兵入京接受何進的調遣。也就是說,這個時候張遼的上級,已經從丁原換成何進了。而這,並不是張遼能夠抗命的。

    在之後,何進因為誅殺宦官的事情敗露,被宦官所殺。在何進死後,董卓入京掌控朝中大權。當時張遼作為何進的直屬部下之一,也被董卓給收編了。何進已死,張遼也只是換了個上級而已。

    等董卓被殺之後,張遼便跟隨了呂布。而在呂布軍中,雖然他和呂布是從屬關係,但是因為張遼手中有軍隊,他是以兵從屬於呂布,有相對的獨立性。最後,呂布被殺,張遼才投降於曹操。

    從張遼多次從屬關係變換來看,在很大程度上都是被動的,不是張遼的主動選擇。再者,良禽擇木而棲,臣擇主也是張遼的選擇。只不過,張遼的最終選擇是曹操而已。所以說,這並不能說明張遼是“五姓家奴”,這是不準確的。

  • 4 # 歷史堆中的胖子

    亂世之中擇明主而投這是沒有問題的。但亂認義父可就是另一個性質了。

    張遼雖然多次跳槽,但人家一沒認義父,二沒出賣主子啊。比如從丁原到呂布,那是因為丁原嗝屁了,屬於集團破產倒閉,從呂布到曹操也好這個情況。這種跳槽是無可厚非的。

    而呂布可不是,古時可不是現在,那時候一旦認了義父,那就切切實實的有了父子名分,呂布殺丁原就相當於弒父,殺董卓同樣。呂布說白了,一開始姓呂,後來認丁原做義父,就不能叫呂布了,得是“丁布”,同樣,後來就改叫“董布”了。

    正因為不同的情況,所以呂布是“三姓家奴”,而張遼就不是。

  • 5 # 明離子

    後漢三國時期的投降之王,不是三姓家奴,不是大耳賊,而是張遼張文遠!

    看史書我們不難發現,張遼才是把“投降”這件事兒玩成藝術的那個人。

    為啥這麼說?因為在張遼最終成為曹操部將之前,這傢伙一共跳槽了4次,而且每次他都是眼睜睜的看著老闆破產,但是仍舊能卷著一幫部下安然投靠下家。

    也就是說,張遼的投降,他不是一個人,而是帶著幾乎完整的部隊給新老闆,這就奠定了他“投降之王”無人能及的地位。

    從出道前到投奔曹操,張遼最大的工作就是招部下,基本上沒打過硬仗,當老闆不行的時候,帶著這幫兄弟跑路,史書《三國志》記載:

    “張遼字文遠,雁門馬邑人也。本聶壹之後,以避怨變姓。少為郡吏。漢末,幷州刺史丁原以遼武力過人,召為從事,使將兵詣京都。何進遣詣河北募兵,得千餘人。還,進敗,以兵屬董卓。卓敗,以兵屬呂布,遷騎都尉。布為李傕所敗,從布東奔徐州,領魯相,時年二十八。太祖破呂布於下邳,遼將其眾降,拜中郎將,賜爵關內侯。”

    陳壽的寥寥數語把張遼的前半部跳槽生涯描繪的非常生動,張遼首先受丁原器重,卻心安理得的帶著兵投靠了大將軍何進,一個小小刺史比大將軍差了不止一點半點而,人往高處走這個道理咱都懂,你倒是給老丁打個招呼啊!

    哪知道何進這傢伙銀樣蠟槍頭,很快被董卓打敗了。估計張遼也沒出啥力氣,帶著全部士兵投靠了董卓,曾經仰慕的何大將軍,也像扔抹布一樣被張遼遺棄了。

    後來董卓發生了啥事兒咱不多說了,這件事情之後,張遼帶著嫡系大部隊歸順了三姓家奴呂布,估計倆人挺熟悉,因為都兩個共同特點:1、坑過丁原;2、目前為止都已經是“三姓家奴”了。

    呂布對這個有共同愛好的老相識也挺照顧,結果曹操在下邳把呂布又幹翻了,而且沒有再給他繼續投降的機會,直接乾死,但張遼顯然在這場戰鬥中仍然沒有啥損失,帶領著大部隊歸順了曹操。

    丁原、何進、董卓、呂布、曹操,五個老闆,張遼比的盧馬還給力,的像個掃把星一樣剋死了前四位老闆,但是老曹命硬,終於把張遼的“防主”屬性給壓制了,在其麾下終於成了名將,不然繼續就這麼帶著一幫小弟吊兒郎當混一輩子,估計張遼也不會今天大家心目中的形象了。

    這也是為啥張遼沒有被罵“五姓家奴”的原因,因為最後這次跟隨曹老闆兢兢業業堅持到了最後,之前帶著部將到處投降的二五仔黑歷史也就慢慢被翻了篇兒。

    但是史筆如刀,任由張遼在曹操麾下再努力,但他早年的投機經歷還是被歷史記了下來,即使他再怎麼號稱和關羽交好,和義薄雲天的關二爺絕不是一類人。

  • 6 # 魔方歷史觀

    這個名頭可不是隨隨便便往人頭上扣的。在東漢末年時期,呂布這員猛將曾被稱為“三姓家奴”,也是因為呂布幾次改換門庭,而為同時期武將的張遼,也是多次換老闆,可為啥他的名聲不像呂布那麼臭呢?

    最主要的就是,他倆做的事兒,性質是不一樣的。

    先說說呂布這個事兒吧,他早期是跟著丁原混的,而且丁原還是他的義父,後來董卓開的條件打動了呂布,呂布就把丁原咔嚓了之後,投奔董卓了。後來,他認了董卓為義父,在董卓麾下做的風聲水起,只是時間不長,呂布因為一些原因又親手殺了董卓。

    不管是前面的丁原,還是後面的董卓,對呂布都不錯,可是呂布的做法,確實差點意思,這也是呂布被稱為“三姓家奴”的原因,同樣,呂布反覆無常的性格,也是曹操後來把他殺了的原因。

    再說說張遼,他雖然也換了好幾個老闆,可他的換法不一樣,就說張遼,前前後後跟著丁原、何進、董卓、呂布、曹操這幾個老闆混過,但他屬於是工作跳槽,和平離職,也沒有認義父,也沒有殺老闆,人家不管在哪個人手下幹活,都是兢兢業業,恪盡職守。

    在呂布掛了之後,張遼就跟著曹操混了,在曹老闆的公司裡,張遼大顯身手,白狼山之戰、進軍江淮、攻伐東吳,張遼軍功赫赫。在於孫權的對陣中,張遼曾率軍一直衝殺到孫權的主帥旗下,威震江東。

    遼被甲持戟,先登陷陳……衝壘入,至權麾下。

    哪怕後期年老患病,可孫權依然對張遼忌憚,不敢有絲毫輕視。

    張遼雖病,不可當也,慎之!

    結語

    張遼雖然換了幾個老闆,但他做事踏實,不反覆無常,與呂布並不相同,最後跟著曹操之後,最大限度的發揮了自己的能力,得以善終。

    參考文獻:《三國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婚前男方房貸全還然後沒錢裝修了,女方如何可以在維護己方利益的同時補貼小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