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陽仔121212

    災情嚴重的年代,為了生存,為了給子孫後代留下幾畝地,關東平原,沃野千里,地廣人稀,礦藏豐富,闖關東者墾荒開拓,勤勞致富。我家祖上居山東招遠縣,應該是個產金子的地方,祖輩闖關東停留在遼寧本溪金坑附近的山溝裡,也是產金子的地方。

  • 2 # 鵬傑1

    沒有土地的農民不會生意,關東廣袤無垠的黑土地吸引著,極度貧困決定了農民要挺而走險,因為沒有投靠,沒有接應,沒有目的地,沒有固定目標謂之闖關東。

  • 3 # 秋實80587892566

    先父和舅舅是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闖關東的,都是到哈爾濱學的木工手藝,七十年代退休。當時老家這邊經濟不如東北發達,闖關東的人很多,先父和舅舅都是投奔老鄉去的。先在私人開的廠子學徒、打工,解放後公私合營,成了國營職工。當時的東北就像改革開放後的廣東,經濟發展較快,全國到廣東打工的人很多。那時也是這樣,東北工作好找,錢容易賺,所以人們紛紛闖關東。

  • 4 # 銳眼說小區

    走西口、闖關東、下南洋、跑緬甸,是中國近一兩百年來最大規模的人口遷徙,但幾乎都是為生活所迫而背井離鄉的歷史。

    走西口,基本為山西、陝西一帶,遇到災年時,到內蒙古河套平原、包頭一帶謀生的經歷。闖關東,多為山東人到東北開荒種地開礦的經歷。下南洋,則是福建、廣東、浙江等地沿海漁民群眾,乘船走海路到東南亞國家謀生的經歷。距緬甸,則是雲南滇西滇南一帶的各族人民,以跑馬幫的形式,到緬甸、寮國等國經商謀生的經歷。

    當然,下南洋還附帶有跨美洲的經歷,就是160年前,廣東、福建等地沿海人民,到美洲、主要是到美國,大量勞工參加修建美國跨洋鐵路的事。

    不管是走西口、闖關東、下南洋,還是跑緬甸,第一代移民都是極為艱難的,經過兩三代人的努力,以中國人民的勤勞、堅韌,都在當地站穩了腳跟,還有很多人在當地都很有建樹。

  • 5 # 一江1955

    本人是山東人闖關東第三代人,聽爺爺在世時說,就是為謀生。爺爺奶奶都分別於上世紀六十年代初和中(六三年、六六年)去逝。現在自己都成老年人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土地承包關係再延長30年不變,無地農民咋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