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是採摘還有運輸問題嗎
14
回覆列表
  • 1 # 莫名其妙被改名

    首先山竹是熱帶水果對溫度有非常高的要求,同時對土壤土地的要求較高。

    其次,山竹雖然產量高,但是由於山竹樹高達15到20米,山竹外殼脆弱,不能直接打下來,只能上樹人工摘,因此成本上會貴一些。

    然後,需求量大,90年代前中國水果基本不值錢,但是隨著生活條件變好,人們對水果的需求量變大,一些熱帶水果由於國內大部分地區本身不能種植,導致消費量暴增,供需關係上價格自然水漲船高。

    運輸成本的增加也是山竹貴的原因,山竹自身的保鮮能力比較差,成熟後1.2天就會壞掉,所以跟其他熱帶水果一樣都是在半成熟情況下在運輸途中成熟,但是不管是提前採摘還是運輸,山竹都需要及時保鮮,這樣無疑增加了運輸成本。

    最後,商人逐利而行,山竹保鮮麻煩保鮮時間短,容易損壞,成本增加,試問一個商品成本高,但受眾又喜歡,那只有抬高價格,保證巨大的利潤。

  • 2 # 走在泥濘的小路上

    我家老二喜歡吃,每次我都肉疼!她一次吃4-8個,少說得十幾塊錢,要是任她吃,估計一天三斤都不夠!別以為三斤很多,三斤山竹撥裡面的肉也就幾兩,而且水份多!

    感覺快吃不起了。

  • 3 # 閩鄉古意人

    說山竹一棵樹能結成千上萬,雖然有些誇張的成分,但山竹確實是很豐產,一棵樹齡高的山竹,能結2000~3000個果實。

    雖然達不到上萬個果實這麼誇張,有2000多個山竹果也不少了,那麼山竹為何還賣到10多塊一斤呢?下面給大家講解下原因出在哪裡。

    山竹能結2000個以上的果實,是有條件的。

    山竹未嫁接的實生樹,它們平均需要在栽種8年後才能結果,有些山竹樹,甚至需要20多年才會結果。

    雖然嫁接的山竹樹,可以縮短等待開花結果的時間,不少也通常需要5年後,才會進入產果期。

    剛進入結果期的山竹,第一年能結的果,數量是很少的,有些樹一株只能結個位數的果,等到第五年,也就只能結200多個果。山竹的經濟壽命很長,能達到70年以上,只有那些幾十年的老樹,才可能結出上千的山竹果。這是一種樹齡越高,產量越高的果樹。

    你要以為這麼多山竹果,都具有食用價值,那就錯了。

    一株果樹能吸收的養分有限,它們給果實生長所提供的營養也有限。這種能結上千果的山竹,我想應該就是每年6~7月時,市場上賣5.5~9.9元一斤的山竹果。

    這種山竹雖然價格便宜,但個頭非常小,大概就一元硬幣那麼寬,裡面沒有多少果肉的。這就有點像菠蘿蜜,有些野生老樹的菠蘿蜜,也能結幾百個果,但能食用的只佔到10~20%,其他的果都因吸收不少足夠的養分,口感差。

    因此,講山竹能結上千個果,一般也只有那些上了年齡的老樹,樹高達到幾十米以上的才有可能(山竹樹高能達6~25米)。

    不過在商業栽種山竹時,會了方便管理、採摘,會把山竹的樹高控制在3米左右,這麼低的樹,也很難結出那麼多的果實。

    山竹我們都知道,它們生長要求的條件是很高的,當前國內的山竹,主要還是以進口為主,國內種植的也就只有在海南有商業栽培。

    但就是在海南有種山竹,也沒有把山竹的價格拉低。

    我想原因可能有兩點,海南的商業山竹栽培面積也不是很廣,並且海南商業栽種山竹的時間也不長。這樣產量也並不是太大,國內市場又大,就那點產量杯水車薪,影響不到山竹的價格。

    第二個原因就是進口的關係了,越南香蕉,在國內都有賣14元一斤的例子,這種國內產量少的山竹,賣的價格高自然也就不足為奇了。

    綜上所述,山竹賣到10多塊一斤,其實並不算是太貴。覺得貴,無非就是因為山竹果皮佔了一半的重量,果肉少的可憐。另一個是山竹的貨源,還是以進口為主,進口需要附加中間商、運輸、關稅等成本。至於講山竹一株能結上千個,這都是那些不知道多少年的老樹,才會存在的現象。

  • 4 # 幸福使者859

    首先,山竹只是一種水果,不是民生必須品,也就沒有專門調控價格的。

    至於為啥豐產而價貴,就完全是市場供求關係的結果。

    不是什麼地方都能種出山竹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不結婚,為了夢想打拼一生,可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