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雪融在血裡
-
2 # 無相心清
做牛馬這個說法有點過!
如果還能忙的動,可以去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
做不動了,就頤養天年吧!孩子的生活就無需操心!提點建議就好,
不要干涉孩子們的事情!顧好自己的身體健康!身體好了,就是給孩子最大的幫助!
-
3 # 北京退休老奶奶
堅決贊同!幾千年前的古話能流傳至今,自然是有道理的。兒孫所生活的年代一定是比他們的前輩們所處的年代進步了。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兒孫們的生活一定好於前輩們,所以說兒孫自有兒孫福,當然無須前輩們為他們去操勞當馬牛。有些前輩就是心裡放不下子孫,拼命地為他們積累財富,真是大可不必!俗話說富不過三代,兒孫若沒有經過艱苦奮鬥的過程,輕易地繼承了前輩的財富,他們不會珍惜,養成遊手好閒的習慣,終會成為敗家子。給兒孫物質財富不如培養他們創造財富的能力,這樣兒孫們才能憑真材實學,在生存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這樣的前輩才是明智的,是為社會輸送了有用之材的!
-
4 # 葉上風荷
這句話蘊含著老祖宗的大智慧。
它告訴我們,做父母的在該放手的時候就要放手。不然就是越俎代庖,剝奪了兒孫們成長,成熟,承擔責任的機會。
但是現實生活中,大半父母都做不到該放手時就放手。總有人很自豪地說,我窮了半輩子,不能讓我的兒子孫子也窮下去。所以我拼命賺錢,都夠我孫子花一輩子了。
所以社會上才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大齡啃老族,步履蹣跚的父母不得不做牛做馬,在本該頤養天年的年紀裡繼續養著子孫。
林則徐有段話說的非常好。“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麼,賢而多財,則損其志。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麼,愚而多財,益增其過。”
意思是說子孫如果像我一樣富有才幹,那麼給他留的錢多了,只會消磨他的意志。子孫如果很平庸,那麼給他留的錢多了,只會增加他的過錯。
兒孫有能力的話,你沒留下什麼財產,他照樣可以憑藉自己的努力過上好日子。如果兒孫沒有能力的話,你留下的財富再多,他只會坐山吃山空,日子過得一團糟。
所以說兒孫自有兒孫富。他們過什麼樣的日子,取決於父母給了他們“漁”還是“魚”。
父母一味的做牛做馬,弊大於利。
道理都明白,可是做起來真的好難!
反正我就是做不到。
-
5 # 13457311
非常贊同,另一句古言,兒孫比我強要錢有何用,兒孫不如我要錢又何用。意味,如果兒孫是好樣的,他一年掙的錢,也許自已一輩子也掙不來,所以兒孫也看不上你那二錢,相反,兒孫不如我要錢又何用,自己如掙上幾百億,兒孫也許會被錢燒成無惡不作的惡少,反而害了他們。
-
6 # 點贊5874
對於這種說法,我有問必答君持贊同態度。具體觀點如下:
一,這種說法是古人明智的體現。從生存角度來講,我們都知道,自然界所有動物的上一代,在他們認為其繁衍的下一代具有獨自生存能力的時候,便不在撫養和照顧他們。無論他們的下一代是否願意,這種行為都是必須的,絕對的,沒有理由好講。我認為,正是動物這種發自於本能的天然理性,才更有利於動物的生存成長與壯大。由此及彼反觀人類,正是由於有些人這種天然理性的消失與弱化,才有了從獨自生存能力上來看長不大的孩子,比如常常被談及的“媽寶男”。
二,這種說法是古人樂觀理性的表達。所以這樣說,是因為這種說法反映了人類的自我生存能力從大趨勢來看總是在增強的。其下一代的成長環境與生存能力,從大趨勢來看就好比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如此來看,對於下一代,作為老人,理性的做法應該是本著“老天餓不死活麻雀”這樣的理念,該放手就放手,能不管就不管。反之,如果孩子大了,或已經成家立業。作為老人還像“老媽子”一樣的管著伺候著,那可就真的成了帶薪保姆。想想看,這是不是在杞人憂天,是不是在犯賤?何必呢。
-
7 # 看著吃著玩著
這句話看上去不好聽,其實話糙理不糙。看看現在的農村的父母,為了給孩子娶媳婦,不僅花光了積蓄還欠下了債務,很多的兒子不孝,父母為了還債還要四處打工,掙得錢自己捨不得多花,省吃儉用。在城市裡許多父母,為子女看孩子、做飯,沒有自己的假期,一天到晚累個不停。
反過來看看現在的年輕人,有幾個過的是日子是勤儉的,有多少不是以追求物質生活貪圖享受的,他們的消費水平與父母根本不在一個層級上。
中國的父母是最任勞任怨的,是最無私的。
在看看這句話,說起來容易,真做起來很難,父母能放得下的沒有幾個人。現實的社會中,從城市到農村,在普通老百姓的家庭裡父母真的是子女的馬牛。
-
8 # 雪素心如雪
不完全贊同,承認”兒孫自有兒孫福”,但覺得”不用爹媽做馬牛”這半句不妥。我不會不管兒子媳婦,我會盡力幫他們,畢竟孩子們壓力也挺大的。都要上班,還有管孩子。我是這樣想的,兒媳沒結婚前,在孃家也是寶貝,人家爸媽也嬌著呢,來咱家也要給她一個成長的過程,也是他們小夫妻彼此適應、婆媳磨合的過程。雖然網上很多說婆婆壞話的兒媳,我還是覺得通情達理的女孩子更多。我們做公公婆婆的真心對待兒媳,她終有一天會感覺到的。善待兒媳,也是在幫兒子,不讓兒子夾在中間為難。我經常對自己說:兒子是親的,兒子的媳婦就是親的,何況她還是我孫子的媽媽,怎麼想對她好都是應該的。我會在他們需要的時候,主動幫忙,可以帶孫子,也可以做飯給他們吃,還可以從經濟上幫助,前提只有一個,不能胡攪蠻纏,要通情達理,要對我和老公有足夠多尊重。
-
9 # o太傻o
個人認為這句話應該是有前提的。
家長若不對小孩從小進行培養和教育,小孩長大後肯定會變成來“討債的”。
個人認為應該這麼理解:家長盡了教育和培養的責任,年輕人的未來,只有他們自己能把控。若小孩從小好吃懶做,長大後要有出息估計也很難。
“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
-
10 # 雪上村落
這古話蘊含著人生大智慧,從今天來看仍然有一定道理,但不完全對!“兒孫自有兒孫福”,做父母的該放手時應放手,凡事不能大包大攬;同時子女有難,該出手時也應當出手,不能袖手旁觀,落水起碼要扔救生圈嘛!
“兒孫自有兒孫福”,福從何來,福要靠他們自己去創造,錢要靠他們自己去掙,只有學會了謀生的本事,獨立生活,這才算有“福”了!父母的責任是指引他們去謀福,讓他們經風雨見世面,去開創自己的人生天地!孩子“長大”的標準是獨立生活,那種靠父母錢財生活的兒女即使四十歲也只能算“巨嬰”,當今世界,巨嬰呀,啃老族呀,都是那些不明智的父母一手培養的!
當然放手不管,讓其獨立飛翔,也不是一點不管,有時當一下“牛馬”也是應該的。我這有個鄰居,兒子媳婦公務員,老兩口教師退休,全國遊山玩水,瀟灑遊“新馬泰”,歐洲等,小孫女交外婆帶,好安逸喲!可是去年媳婦弄了個二胎,請不起保姆,親家母說,“各自帶一個”!這下老兩口不當“牛馬”也不行啦!
另外,現在的世道跟過去不一樣,年青人(除了少數能力很強,掙大錢的外)無論多麼獨立,那房子怎麼買,婚怎麼結,你能甩手不管,讓他(她)永遠“單”下去嗎?有能力還是要管的,不然做爹媽的也會痛苦終老的。
古話雖好,古為今用,家才能幸福安寧!
-
11 # 文山楊理事
我要更改這句出自《曾廣賢文》應該是:"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作馬牛"。言下之意,兒孫長大成家立業,自闖另一片天地,作為前輩就不用操這份心了。
-
12 # 孟珍
兒孫自有兒孫福,不用爹媽做馬牛。猛一聽很有道理,但細琢磨起來,根本就經不起推敲。
首先,兒女們在小的時候,他們沒有生存的能力,都是父,母一把屎一把尿地照顧,象牛象馬一樣地去勞作,去掙錢,去伺候他們,才把他們養育成人。沒有爹媽的當牛做馬,誰也難以長大成人。
再者,兒女的福澤很大一部分都是父母留給他們的,就是他們長大之後積攢花用福氣的行為,也都是父母傳授給他們的。父母在兒女的孩提時代沒有能傳承給他們更多更好的積攢福澤的能力,甚至讓他們養成了不珍惜福氣,無端浪費福澤,憑白生成惡念冤孽的不良習慣,父母本身也都是有因果的。
其實父子母女,血緣傳承,本來就是一體,是割不斷的。就是兒女們都長大成人了,成家立業了,同樣也生兒育女了,這種連在一起的血緣還是割不斷的。
為了兒女做牛做馬是每個父母都做過的,在兒女們困難的時候,需要的時候而我們又有能力的時候再做一做也未尚不可。
只是我們做的要有價值,要做雪中送炭,在兒女們困難的時候幫他們一把,使他們感受到父母親情的溫暖,讓他們生出感恩之心,使他們增添一些積攢福澤的品行。這是我們做父母的應該做的。
而不是去巴結他們,嬌慣他們,寵著他們,助長他們的好逸惡勞,使他們只知索取,不知報恩,生長出消福的品行來。這樣做其實是在害他們,跟孩子小時太過溺愛是一樣一樣的。
-
13 # 病殘詩人
兒孫自有兒孫福,不用爹媽做馬牛。
千古名言我贊同,說得有理極對頭。
後人嫖賭毒俱全,家有上億也是愁。
孩子勤儉賢持家,無錢能住快活樓。
-
14 # 康記741
這句話非常正確。我記得抗倭寇英雄戚繼光說過:子孫有用也,要錢幹什麼?(子孫有用,他們自己會創造。)子孫無用也,要錢幹什麼?(子孫無用:座吃山空,老本吃光)
-
15 # 醉看人生83
兒大不由爹,女大不由娘。故而,兒女自有兒女福,別為他們做馬牛,若是他們比咱強,再為他們操心做什麼,若是兒女不如咱,累死爹孃也枉然。
-
16 # 晚亭與落霞同暉
世上最無私的愛莫過於父母對子女的愛!正所謂:父愛如山,母愛如水。
記得十年前,內地一位老父親為滿足女兒要和心中偶像一一某港明星見上一面,不惜賣掉家產去了卻女兒的心願。
"兒孫自有兒孫福",本指兒孫在成長過程中自有可遵循的發展規律。做父母的只要做到撫養教育的責任,其子孫的發展方向可尊重個人選擇。若一味溺愛,並操心不落好的包辦子孫的後半生,往往會適得其反,平添了父母和子女間的矛盾。
這句俗語,出處來自不同版本。
一,本題中"兒孫自有兒孫福,不用爹媽做馬牛",是其中之一。也確有這種現象,辛苦了一輩子的父母,到了享清福的年齡,還要為子女的工作、成家操心。一旦得了孫子輩,會更加操心!但"馬牛"一說有些過頭,畢竟都是自己的骨肉子孫。
二,而另一版本:"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做遠憂",前後句的呼應更合理。是一種順其自然的達觀態度。兒孫大了自然有自己的人生規劃,父母過多的擔憂和干預,是自尋煩惱的多操心。
三,林則徐的家訓可能講得更明白: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麼,賢而多財,則損其志;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麼,愚而多財,益增其過!
-
17 # 高效學習法教練徐老師
這句話主要是講的家風家訓。作為父母,要給孩子提供一個健康的家庭,以身作則,不要讓孩子活在自己的陰影之中,讓這一切順其自然,將精力盡量放在自己的父母身上,讓家裡的老人安享晚年,父母做好兒女的職責後,才會更好的教育自己的兒女,能夠延續幾代甚至十幾代的,往往不是錢財,而是精神層面上的東西,子子輩輩都出了賢才,還會擔心沒有錢嗎?
-
18 # 大實話
咱先通俗解釋一下這話:“兒孫們以後發展成啥樣,那都是他的命,做父母不用瞎操心,不用當牛做馬費那個勁兒。”
這句話用現在的說法來解釋是怎麼說呢,就是孩子的學習家長不用管,別一天天費勁兒又是請家教又是報興趣班的,他要是那塊兒料,你不用費心,自然成才,要是不是那塊料,你幹啥都沒用,佛系就可以了。
那麼,我們現在假設,思聰出生了,然後你說健林是啥想法,健林會想這小子我不操心了,能活著就行,以後他發展成啥樣,自有他的命,你覺得健林當時會這麼想嗎?
顯然不是嘛,人家可是自小就把孩子送到國外接受更優質的教育,畢業回國了,甩手就是5個億的創業資金,做成了,你繼續,失敗了,回家繼承百億家產。
然後,我呢,一個出生在普通家庭的孩子,父母都是農民,我爸啥想法呢?反正老子也沒本事,能把你養活就可以了,你以後發展成啥樣那就是你的命。
看到了吧,這就是兩位父親在不同的情況下做出的結論,一個是認為他可以讓你變得更好,你要是不優秀,那是他的問題;另一個則是認為你以後成啥樣,那是你的命,跟他無關。
當然,我也不是說埋怨或者責怪有些父母之類的,畢竟,有多大本事幹多大事。但是,咱也沒必要把自己的沒能力說得這麼冠冕堂皇不是?還兒孫自有兒孫福,如此佛系真的不利於孩子的成長好教育。
我們正確的心態應該是,咱有能力就給孩子提供好一點的資源,沒能力就差一點的,這是命,咱得認;但是,在思想層面咱就不能耍滑頭了,家長的態度是否端正,是否認真,其實直接影響孩子的發展,這個事跟有錢沒錢沒關係。
畢竟,咱就是沒錢,也不影響咱三觀正啊,咱沒錢給孩子提供優質的資源,助力孩子成長,那至少思想上不能跟不上啊。
你說,父母不用操心,撒手不管,任其發展,那就是最大的不負責任,那好,以後你老了,你兒子說的就是父母自有父母命,不用兒女做牛馬,那時候你就哭吧,所以啊,天道好輪迴,你我都在其中。
-
19 # 張海燕98
我是贊同這句話的。
首先,古話是經過長期的沉澱與過濾,留下的都是有一定的道理的。相信你我身邊都有很多這樣的生活例項。因為對子女過度的愛護反而讓子孫沒有比較好的發展。放手讓子孫去闖,反而能開創一片新的天地。
《貞觀長歌》中太子李承乾和蜀王李恪,拋開其他因素,兩個人的成長經歷,值得父母深思。李承乾萬千寵愛集一身,母親是長孫皇后,舅舅是位列凌煙閣功臣首位的長孫無忌,早早就被立為太子。身後有龐大的支援力量。李世民也是為了培養他,選名師,處處維護,簡直就是寶寶啊。出了事,有人幫他解決,他養尊處優,能力那,就不敢恭維了,優柔寡斷,最後讓李世民徹底失望了。而李恪,真是英武異常,出使匈奴,圓滿完成使命,英氣逼人啊,再有安排打井的時候,敢把叔叔打,這膽魄。因為他沒有靠山,只有靠自己,練成一身本事。
再舉個身邊的事情,我有兩個鄰居,1家有九個閨女,就一個兒子。那真是千頃田一棵苗,從小就是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摔了,從小到大,活沒幹過,衣服沒洗過,真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工作父母託關係找的,媳婦家裡介紹的,有了孩子,老兩口又幾乎全承包了,真是為子孫操碎心。
另一家則相反,幾乎沒有管過,跌倒了自己爬,幾乎是個野孩子,人家自己靠上大學,畢業後自己去廣東去闖蕩,幾年後,成了老闆。父母天天逛街遛鳥。生活悠哉悠哉。
說實話,時代不同了,成才的途徑也越來越多,面臨的挑戰也會越來越多,父母不可能有能力把子孫的事情全管了,總有一天,你要放手。晚放不如早放,讓孩子早日經歷風雨,他們才會成長。
-
20 # 審山
這句話是勸說現在做爺奶,爹媽不要太多關注兒孫,過分地愛反而害了兒孫,事實證明現在的爺奶對孫輩非常的愛,恨不得含在嘴,做什麼事都是不放心,因為是獨子獨孫,單傳性質,難怪熱愛得不得佬,實際上相反害兒孫,但是這個是中國百姓天性,也是美德,我也是這個樣,我家裡是獨子,父親只生我一個兒子,我已經七十歲了,但是我也只生一個兒子,我非常爰他,儘量到四十歲,我仍然當他是小孩,總是嘮叨地關照許多事情,這個是我們中華民族美德,也是代代相傳,所以嘛在社會上第三者也是古人勸說話,聽聽而也,我認為任何人福是靠辛勤勞動致富!不是憑空而來的!
回覆列表
無奈的說辭!幾代人的積累給孩子一個平臺讓家族繼續輝煌這是所有國人的夢想。做不到幾代人的積累也是努力給孩子創造一個儘量適合的環境。學區房補課班等家長不捨得吃不捨得喝為了孩子無怨無悔。我們這個民族之所以能經歷苦難繁衍生息並且越來越強大就是有父母對於孩子的無私的奉獻讓孩子有個好的未來這個因素。這是一代代父母刻外骨子裡基因裡有的。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和民族像我們一樣對孩子的前程付出一切。往小裡說為家往大里說為國。能力有大小心情都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