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全景莫斯科
-
2 # 莊楚狂
因為國情不同,哈薩克地處中俄之間!而中俄都有保持地緣政治穩定的強烈願望。
都沒幹涉哈內政的意願!
這種情況只要哈讓中俄都接受,不勾引域外勢力搞什麼第三國外交。
那麼權力交接,只要處理好國內的本國政治穩定就成了。
白羅斯不同。無論是北約還是俄羅斯都有改變白羅斯現有政冶秩序的強烈願忘! 並且有足夠的實力。
而白羅斯是新生國家,至今立國不過二十餘年!
統治集團並不穩固與強大。
金融集團想割韭菜心向北約,實業集團想保持穩定,有意向俄!中間派的權利基礎薄弱。
這種情況下,無論盧卡申科傳位給誰。都會激化本已經非常嚴重的矛盾。白羅斯國將不國!
有些人認為所謂民主選舉能夠解決矛盾。但是,民主其實是一種多數人的暴政。是贏家通吃。一部份人否定另一部分人。
少部份人的意志沒得到體現, 矛盾激烈的情況下,鬧不服。
會扯淡,什麼選舉舞弊,有沒有舞弊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的意志沒有滿足。
但是在原蘇聯地區,列寧開始的民主運動。經過多年的演變。以經變成一種宗教信仰。直選與選票高於一切,後果不重要!人民死活無所謂,國家存亡沒關係!
反正,誰在臺上反對誰!
這種情況下,不能廢了選票民主,又不能解決根本性茅盾!
權力交接是很難的!
-
3 # 痴漢攬月
對於專制者來講,權力猶如他的性命,放棄了權力等於結束了生命,又有誰願意輕易失去生命呢?
反之,把權力視為責任的人,對於民眾對其執政成績的不滿,僅僅是把放下權力,當成是對責任的一種解脫,所以很釋然。
-
4 # 靜夜史
因為功未成,何以退?
當然,從盧卡申科的角度來看,如果不再幹20年,並且向天再借五百年,“功成”這個事兒還真不好辦,就更別提什麼“身退”了,於是盧卡申科表示自己一定會堅持工作下去,為了白羅斯人民的幸福而奮鬥終身,不僅發光發熱到最後一刻,兒子也可以繼續奉獻,鞠躬盡瘁。
然後白羅斯人民再也坐不住了,爆發了此起彼伏的騷亂,盧卡申科陷入了焦頭爛額的狀態。而相比之下,已經退休的哈薩克前總統納扎爾巴耶夫則在退休生活中悠哉悠哉。
相比於盧卡申科,納扎爾巴耶夫一樣有著超強的待機時間,是名副其實的政治常青樹,他領導的哈薩克,在蘇聯解體後的30年時間裡,穩定了局勢,發展了經濟,實現了國家的平穩轉型,是功不可沒的時代人物。
不過,同樣是“眾望所歸”,納扎爾巴耶夫卻和盧卡申科選擇了完全不同的道路。2019年3月19日,納扎爾巴耶夫宣佈辭去哈薩克總統的職務,哈薩克迎來了後納扎爾巴耶夫時代。而盧卡申科作為白羅斯的“老爹”則一直堅守在工作崗位上,即便示威遊行愈演愈烈,盧卡申科也是身穿防彈服,手持衝鋒槍上班,完全就是愛崗敬業的典範。
從蘇聯解體以來15個加盟國各自的發展軌跡來看,一個多壽且鐵腕的領導人是真正的國家和民族之福,俄羅斯、白羅斯和哈薩克某種程度上就屬於成功案例,而烏克蘭則屬於失敗典型。
而在白羅斯和哈薩克之間,之所以納扎爾巴耶夫功成身退而盧卡申科不行,根本原因不在於納扎爾巴耶夫比盧卡申科早上臺三年,而在於哈薩克的區位比白羅斯優越得多。
從世界範圍來看,任何地方几乎都有美國的身影,但哈薩克身邊因為有我們和俄羅斯的蹲守,安全係數不是一般的高。因為對抗美國的現實需要,我們和俄羅斯長期抱團取暖,在重大國際問題上也保持高度一致,這就讓哈薩克無需選邊站,直接醜拒美國就好。
而白羅斯則不行,因為它地處東歐,而且自古以來就是俄羅斯與西方國家對抗前沿,所以白羅斯無論選擇倒向哪邊,都是名副其實的巨大災難。而如果左右逢源走中間路線,無論西方國家還是俄羅斯又不允許,所以盧卡申科是真正的騎虎難下、進退兩難。
從1994年登上白羅斯總統寶座以來,盧卡申科領導著白羅斯小心翼翼地遊走於東西方之間,在靠近俄羅斯的同時也最大限度地保持了白羅斯的獨立性,可以說沒有盧卡申科就沒有白羅斯的今天。
但英雄終會老去,權力交接的慘烈程度又直接和集權程度掛鉤,所以盧卡申科根本就不敢選擇在有生之年“金盆洗手”、告老還鄉,因為盧卡申科不僅樹敵眾多,更因為中間路線同時得罪西方和俄羅斯,更出於權力家天下的需要,所以盧卡申科為了國家更為了自己,只能硬著頭皮幹下去。
而從當前白羅斯面臨的險惡局面來看,盧卡申科恐怕有生之年也看不到功成身退的那一天了。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回覆列表
努爾蘇丹·阿比舍維奇·納扎爾巴耶夫,生於1940年,蘇聯時期擔任哈薩克共產黨第一書記,在哈薩克1991年12月獨立後到2019年3月一直擔任總統,這期間該國總體發展不錯。離職之前成功地改革了政治體制,雖然辭去總統職務,但仍然擔任國家安全會議主席,發揮著重要影響力。再者年齡也偏大,功成身退是他智慧的體現。
亞歷山大·格里戈裡耶維奇·盧卡申科,生於1954年,於1994年第一次當選白俄羅斯總統至今有26年,被稱作“歐洲最後的獨裁者”。
本來他在這26年的時間裡有足夠的時間思考自己的未來,顯然他沒有想到自己能成為前總統。他已經把國家當成了自己的家,理所當然的一家之主,慢慢等待他的小兒子尼古拉成長到35歲(白俄羅斯憲法規定總統年齡35歲起),這樣盧卡申科必須還得再幹19年(或者修改憲法,尼古拉今年16歲),這種想法是否太天真?還有他現在為什麼不放權?因為他看到了下臺後的下場,執政這麼多年樹敵過多,這次遊行開始警方粗暴執法造成傷亡,後續他肯定會被清算。如果最終抗不過去,即使到了俄羅斯是否能安度晚年都是個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