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擁抱不甘平凡的自己
-
2 # 雨中漫步20756
花木蘭(412年-502年),花木蘭的事蹟流傳至今,中國古代巾幗英雄,忠孝節義,代父從軍擊敗入侵民族而流傳千古,唐代皇帝追封為“孝烈將軍”。
花木蘭故事的流傳,應歸功於《木蘭辭》這一方民歌,但花木蘭的姓氏、籍貫等,史書並無確載。
花木蘭事蹟被多種文藝作品所表現,電影、電視劇、歌舞豫劇等。
這次翻拍的電影《花木蘭》是由華特迪士尼影片公司出品,妮基.卡羅執導,劉亦菲、甄子丹領銜主演,鞏俐、李連杰特別出演,李戴、安柚鑫主演的真人版劇情電影 ,於2020年9月11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
看外國導演就知道不會太好了,並不是說導演導的不好,而是中西方文化差異。中國的歷史國人都有爭議,更何況外國人改編講中國歷史故事,能不能講到點子上不好說,單看演員妝容就讓人接受不了。
先說鞏俐演的女巫,鞏俐飾演的巫女造型太西方化,在影片中,鞏俐的氣場還是很強的,感覺比花木蘭更有氣場,恐怕這一點就讓觀眾接受不了,影片中女巫都是強大的,但是在這部電影中看到,鞏俐扮演的女巫是不堪一擊的。
所以外國人講中國故事簡單直接,影片沒有拍出中國文化的底蘊,太西方化,大概為迎合西方國家的"味口″吧!
至於李連杰飾演的皇帝,真的沒認不出來,化妝技術實在太高了,唯一不好的是皇帝的裝扮,過於國際化,沒有我們國家帝王的感覺,看頭上的帽子像道士帽,衣服的領子能摺疊多層,又像道士服,沒有皇上那種運籌帷幄的氣度,讓觀眾容易走神。
劉亦菲飾演的花木蘭還不錯,完全拋開了神仙姐姐的偶像包袱,可惜劇情受西方文化的影響鋪張不到位,要不她可以演得更好。
花木蘭在中國已經是家喻戶曉,人盡皆知,影片沒有著重考慮花木蘭替父從軍的重點,只注重特效的電影引不起大家共鳴的。
電影的好壞評分只是資料分析,眾口難調,至於好不好看,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花木蘭,這是一部外國人心中的花木蘭,畢竟耗資數額拍的外國大片,視覺上一定讓觀眾歎為觀止。
-
3 # 日常雜說
目前評分又降低了,變成了4.9分。只能說大多數人還是不太喜歡這部電影。
雖然電影在國內還並沒有上映,但是國外已提前上映而國內的一些網站也已有相關資源,很多一部分人已提前看過這部影片。評分低也就是大家覺得並不好看。為什麼呢?
影片由迪士尼真人改編而成的電影,導演也是一位外國人。先不說她對中國文化了解的有多少,能足夠了解花木蘭就算不錯了。這也是拍出來的電影很難讓中國觀眾接受的一個原因。
花木蘭在中國代表的是女子替父從軍,是一種孝義的體現,並且在軍隊中表現英勇成為將軍的故事。而不單單是影片中表現出來的各種巫術和騎士的元素,還有影片中花木蘭的個人英雄色彩也太明顯了。也是大家不喜歡的原因。
如果想拍西方的電影不如找一些西方的英雄的故事,如果拍中國的英雄就更應該找一個真正瞭解歷史文化的人來拍,不然拍出來的電影就有點不倫不類,不被觀眾接受,評價自然不會高。
-
4 # 喵喵大話影娛
現在已經變成了4.9了,這部電影評分的走勢,可能會越來越低,為何會如此說?
《花木蘭》已經在國外上映,國內的上映時間定於2020年9月11日,但是從國外流傳出來的片段來看,恐怕這部劇的的走勢會越來越低了。
《花木蘭》總投資14億元,目前國內已買入,在日本已經撤檔了,這次在國內上映,恐怕票房連成本都賺不回來。
這並不是危言聳聽,而是有事實依據的。
大家都知道,這部戲是由迪士尼出品,導演為妮基·卡羅。《花木蘭》是地地道道的中國古典文學作品,作品中的深度和內涵,以及縱橫的故事線索,外國人是很難理解的,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基本上不可能用特效和高成本製作彌補。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塑造,也將成為《花木蘭》的一大硬傷,在劇中,李連杰所飾演的皇帝形象造型活脫脫的就是另外一個傅滿洲。《花木蘭》的故事背景發生於北魏時期,這個時候的皇帝形象,和東漢末年的皇帝形象差別不大,李連杰所飾演的皇帝形象,顯得有點不倫不類,有刻意模仿傅滿洲,醜化之嫌。傅滿洲為西方文學作品中塑造的東方黃種人的人物形象,是奸詐、邪惡、恐怖、陰險的化身,是西方人用來醜化東方人的,而且,並稱之為“黃禍”。劉亦菲所飾演的花木蘭一角,也有被醜化的一面,兩腮突出的紅色,鮮豔的紅唇,這不光和文學作品中的花木蘭大相徑庭,也和廣大國民心中的花木蘭背道而馳,僅憑這一個畫面,就已經讓國內觀眾反感了。混亂的故事情節和線索,是這個劇最為失敗的地方,從國外流傳過來的影視片段來看,全片除了震撼的特效和逼真的場景值得一看以外,情節和線索的不連貫,演員的尬戲,已經成了最受人詬病的地方。迪士尼的高調宣傳,讓人們對《花木蘭》的期望值很高,可是看了之後,只能說,期望有多高,失望就有多大。彙集劉亦菲、李連杰、甄子丹、鞏俐等知名影星,期待值高是很正常的,但是並不是每一部大製作都能成為經典。
9月11日臨近,《花木蘭》也即將在國內與觀眾正式見面,你會去支援《花木蘭》和劉亦菲嗎?
如果要,前方高能,請做好思想準備!!!
-
5 # 晴晴的娛樂日記
目前劉亦菲版《花木蘭》豆瓣評分是4.7分,再這部電影還沒有在國內上映的時候,就被打了4.7分。
其實已經間接宣判了這部電影必撲無疑了。
那麼這部電影到底差在哪裡呢?
1,花木蘭被好萊塢拍成了神話故事!
其實花木蘭從軍,我也不知道到底歷史上是不是真實的故事。
但是但凡是一個初中認真讀過《木蘭辭》的人都知道,木蘭從軍即便不是真實故事,但是她也不是神話故事啊!
可是迪士尼拍的這版《花木蘭》確實將中國的這個傳統故事給神話了,一會兒冒出一個女巫,一會兒出現一隻鳳凰。
而最讓人接受不了的一個細節,大概就是鞏俐飾演的女巫都這麼牛了!
想上誰的身,就上誰的身,可是最後一秒,鞏俐這個女巫居然是被一個凡人一箭給射殺的!
所以這到底是一個神話故事?還是一個狗血故事?
好萊塢的導演和編劇們真的先商量好!
2,花木蘭裡面的服裝和人設都讓我有點恐懼!
整部電影看下來,只有劉亦菲飾演的花木蘭還能看。
而劇中的其他人,比如飾演媒婆的鄭佩佩,比如鞏俐飾演的女巫,以及李連杰飾演的皇帝。
講真,真的讓我不舒適。
特別是聽到底下的人稱呼李連杰為天皇,稱呼丞相為議長時,我更是覺得看了一個假的中國故事。
而結尾一段,李連杰感謝花木蘭的話,動不動就是人民感謝你,感謝你的奉獻,感謝你的勇敢和忠誠。
更是讓我有一種看現代美國洗腦大片的感覺。
畢竟向全世界傳遞美國大兵的忠誠、勇敢、還有真實,不就是好萊塢一貫的套路嘛。
只是在中國故事裡,加入好萊塢的雞湯,我確實有點接受不了。
3,好萊塢的導演,一定沒看過中國導演是怎麼拍古代人打仗的!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中國人,我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是中國古代隨便打一次戰,都是:
雄兵百萬於霸上。
就連炎黃大戰蚩尤,史書上寫著的都是士兵不計其數,還各自召喚來了風神、雨神、雷公電母。
反正就是一個字,場面能有多大就有多大。
當年張藝謀拍《英雄》,還有《滿城盡帶黃金甲》就拍出了這種古代人打仗的氣勢。
但是對於這部《花木蘭》,當我看到雙方大戰,不過數百人,花木蘭帶領左翼出擊,身邊居然只有數十騎兵的時候,我腦子裡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
好萊塢的導演真沒見過世面,這是中國人打國戰,不是歐洲小領主打群架,怎麼想象力就這麼一點呢?
再一個齣戲的地方,就是當我看到遊牧民族推著機械,裝填著石油彈朝著花木蘭這邊發射的時候,這還是遊牧民族?
歷史上一直處於科技領先地位的可是漢族啊,什麼時候,漢族被遊牧民族的智商給碾壓了?
所以總體而言,豆瓣上給《花木蘭》只有4.7的評分我認為是合適的。
這就是一個披著中國故事的皮,拍的好萊塢電影。
當然這部電影也是有亮點的,那就是神仙姐姐劉亦菲是真的美啊!
以上,就是我的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
6 # 蘭色信仰
說實話,毫不意外,而且可能還會更低...
這種動畫改編電影毫無疑問肯定會先和原作進行對比,而且原作動畫越好,肯定觀眾的期待也越高,觀眾的期待越高,失望的機率也就越大。而且《花木蘭》是中國故事,中國觀眾肯定是期待更高 ,一旦沒達到大家的預期,口碑肯定是一落千丈,加上一些黑粉,自然分數就低了。
其中有一點被吐槽的蠻狠的就是劉亦菲的妝容,主要就是這個“梅花妝”的問題,但這個也不能說是劉亦菲的問題,可能在是否契合古代這一點上出現了很大的爭議。
先看看這悽慘的MTC評分吧:
還有爛番茄:
豆瓣就更別說了,已經越來越低了...
其實還真的算是劉亦菲翻身的機會,而且這次的大牌配角太多了,甚至讓主角有些黯然失色,李連杰,鞏俐,甄子丹,鄭佩佩,確實都是有實力的演員。
怎麼說呢?應該說還是一部裹著中國元素外殼的好萊塢商業片,所以吃力不討好吧。
-
7 # 漂流先生
我認為一個外國的導演來翻拍中國的歷史典故,在國內上映很難拍攝出打動人的效果。
為什麼這樣說呢,我首先從“花木蘭”這個人物形,她被別人記住是她替父從軍的故事。花木蘭也是出自於《木蘭辭》中,但是花木蘭的身份背景歷史上並沒有明確的記載,大多出自一些文學作品中,這便給人產生無限的遐想。
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作為一個沒有明確的典故來說放到現在如果想給人產生共鳴,就需要從替父從軍的感情作為主導,但是我們再反過來看一下花木蘭的預告片可以看出導演在拍這部電影,替父從軍並沒有作為主導來進行拍攝。而是把更多的鏡頭放在了花木蘭在戰場上奮勇抗敵的畫面,感情片活活演成了動作片。
反觀這些年也有過翻拍《花木蘭》的電影,2009由馬楚成導演,趙薇和陳坤主演。豆瓣評7.9分,作為國內的作品來說拍攝這部經典作品的分數都有些欠佳,更不用說一個國外的導演來拍攝這部電影了,而且我認為拍攝這部經典作品都有一些沒有抓住重點,都在把花木蘭上場殺敵的戲份看的過重了。
-
8 # 一襲煙雨中
電影花木蘭還未在國內上映,已經收穫一片差評,不過這一次我站在迪斯尼和劉亦菲這一邊。
用不同的審美來看電影花木蘭,會有不同的感受。
如果是用現實主義的視角去看待花木蘭這部電影,無疑槽點多多,比如花木蘭的家在福建土樓裡,有女巫,還有鳳凰到處飛,這些情節無疑是不可思議的。
另外在服裝妝容甚至佈景等方面,也顯得很“日化”,不符合中國人對中國古代服裝妝容以及軍營、皇宮的設想。
這些都在情感上首先讓不少人感覺難以接受。
但是,如果換一個視角,換成迪斯尼的視角,我覺得這又是一部佳片。
首先,這本身就是動畫真人版電影,所以情節設定上天馬行空,導演本身就沒有打算拍得那麼嚴謹,相反主要追求輕鬆,包括戰爭場面,都沒有將鏡頭過分地去表現異族入城時的屠殺,要知道花木蘭的時代處於南北朝時期,是中國人最不願提及的歷史時期,戰爭的殘酷性應該是令人髮指的。
同時,對中國古代封建政權(不一定是漢族政權)包括皇帝的描述,都透過李連杰的臺詞,顯得那麼溫情脈脈:皇帝時刻關心著他的子民,這位統治者堅韌、果敢、仁愛。子民呢,有著良好的品德——花木蘭寶劍上的“忠、勇、直”,當然最後還加了個“孝”。
這一切都是迪斯尼在努力地還原著中國傳統文化裡值得讚美的東西,甚至包括花木蘭的天賦——“氣”。
另外,影片最重要的主旨,在於突出女性尊嚴和地位,這種情節的渲染貫穿始終。
最後,影片還描寫了花木蘭一家溫暖和諧的畫面,很慶幸,花木蘭有無比疼愛她的父母,父母身處那個時代,雖然偶爾會考慮“家族的榮譽”,不得不讓花木蘭遵循禮法做一些符合封建禮儀的事,但最終父親還是說,花木蘭才是他的全部。
而對於主演劉亦菲的表現,我覺得很不錯,演花木蘭褪下“仙氣”,表現很長時間不洗澡的灰塌塌的面孔,和身上有臭味的情節,算是放下偶像包袱,走真正的演員道路了。
所以,總的來說,這部電影情節上、場面上雖然未能盡如人意,但是,因為這部電影很迪斯尼,三觀很正,各方面不出格,作為動畫片真人版,孩子都可以看。
-
9 # 餅叔看電影
總體來看,《花木蘭》劉亦菲的演技還是不錯的,前半部分還挺好看;後半段不知如何收場,尤其加入女巫的情節,實在無厘頭,只好匆匆強行結束,有點爛尾,比較尷尬。
這其實是一部美國精神核心的戲,確是一群中國人在演,表裡不如一,東西方思想觀念、價值觀相互碰撞,根本沒辦法捏合在一起,人物性格都比較分裂。硬湊成的一部片子,撲街了。
好萊塢和迪士尼想拓展中國市場之心,昭然若揭,盯住花木蘭這個大IP,翻來覆去的拍,不放手。十幾年前的動畫版還不錯,整體反響很好;這次真人版混亂的一塌糊塗,慘不忍睹。
豆瓣評分5.9分,還是很客觀的,證明中國影迷的眼睛是雪亮的。曾經不可一世的好萊塢大製作,明顯已經走向末路,中國影迷的口味和自信心不斷在提升,不好蒙了。呵呵...
還有一個很深的印象,這版《花木蘭》模仿《權力的遊戲》痕跡很重:
1、鞏俐飾演的女巫,基本就是克隆權遊中的紅袍女巫;
2、兩軍對陣廝殺的場面,也是基本克隆權遊,不過跟人家HBO的製作水平,還差著一截,挺尷尬的。
無論宏觀還是微觀,《花木蘭》都比較尷尬,哎!
-
10 # 十三盤娛樂
【已經降到4.9,電影裡對古中國有9處認知偏差嚴重,低分是預料中事。】
《花木蘭》終於在國內上映,第一時間去電影院一睹真容,沒想到,看到了這樣的一部花木蘭。電影裡對古代中國有著嚴重的認知偏差,絕對不僅僅是道具的問題。總結了一下,一共9個偏差,要讓人說好,真不容易。
對於氣的認知嚴重偏差這估計是外國人對傳說中的中國古代武術完全無法理解,記得當年電影《風雲》得了個國外的特技大獎,當時的獲獎理由就是他們首創了讓能量在人的身體裡流動,外國人覺得太神奇了,讓人哭笑不得。
所以在這部電影裡,對於氣的理解也更像是一種魔法,是天生而來。
而更加奇怪的是對於這種氣的定義,只有男子可以使用,女的使用就會被稱為女巫,是可恥的,一旦被發現還要被流放。
古代的中國雖然女子地位低下,但是絕對沒有如此奇葩的待遇。
中國古代有巫婆,但是沒有女巫這一點其實也是讓人看的時候想笑,導演對古代的中國的瞭解實在是太少,也不找個顧問幫幫忙。女巫這個詞本來就是西方化的,亞洲大概也就日本人會用這個詞。
在古代的中國有巫婆,但是和女巫的定義是具有很大的區別的。中國的巫婆是普通人,只是善於占卜之類的神秘學,所以才叫巫婆。西方的女巫則必須要會魔法,這種能力巫婆還真不會。
在古代的中國看到女巫,真的很跳戲,而且說花木蘭如果用氣,就是女巫,讓人無語。
婚姻並不能為家族帶來榮譽,只能帶來利益電影裡說結婚是為家族帶來榮譽,聽到這句話的時候也覺得相當變扭。古代中國人民並沒有西方人那麼浪漫,那時候的女子找一戶好人家,就是希望生活好一些,因為古中國男子賺錢,女子只能待字閨中。
而王侯將相家庭裡的婚姻,則更多的是政治利益或者經濟利益的交換。
當然像劉亦菲這種神仙姐姐級別的女子,顏值在那,應該不愁嫁。
無論哪一種都和家族榮譽無多大關係,只不過這個是兒童片改編的,情有可原,說是為了榮譽,體面一些,但是成人觀眾的觀感則不佳。
對於戰爭規模的誤解也許導演看中世紀歐洲的國與國之間的戰爭看多了,誤以為古代的中國也是那樣”小打小鬧”。
電影開場,柔然人十幾個騎兵加上一個女巫就輕鬆攻陷一座城池,這簡直就是荒謬。
古代的中國已經是人口大國,史書記載,花木蘭應該是隋朝人,當時雖然沒有現在的14億人口那麼誇張,但是也有5000萬左右的人口,隋朝的常備軍大概70萬。就算邊疆一座小城,也不是10幾騎能解決問題的。
而且在大規模戰爭中,個人的戰力其實起不了多大的作用,更看重的是統帥的兵法,也就是軍事才能。
在電影中有這樣一幕,敵我雙方兩軍對壘,柔然的一小股兵力逃跑,甄子丹大哥命令左翼出陣去追,結果10個不到的騎兵居然就是左翼,我又笑了。
而且這不僅僅是人手少的問題,而是這麼沒腦地打仗,實屬少見,傻子都能看出來有詐,而中國古代的軍隊特別注重兵法,窮寇莫追那麼簡單的道理不可能不知道。
對古代中國的軍事防禦機制不瞭解中國的城池和宮殿的建造裡都有很多的制高點,其實那就是偵察瞭望點。比如柔然要突襲一座城池,負責戒備的守軍早就發現了,守不守得住兩說,但是不可能傻傻的沒反應。
而在最後的一幕更可笑,偌大的個皇宮,居然沒幾個人,柔然人輕輕鬆鬆就殺進去了。導演大概不知道古代中國的皇帝有多麼的惜命,要一直衝到皇帝跟前,沒有壓倒性的軍力,或者裡應外合,幾乎不可能。
沒有搞清楚古畫和真人的區別,日本元素亂入花木蘭去相親的妝容被大家吐槽,但是公知馬上就出來說在南北朝時代,古代女子就是這個妝容,而且有圖為證。
確實有圖為證,但是那是古畫好嗎,還是抽象畫,誰能出示一張精細人像畫才有說服力。古代人的審美也許和現代人不一樣,但是依然不相信如此不一樣,貼花黃是真的,但是有必要貼一臉嗎?
在其他的影視作品裡,其實也有那個年代的妝容,但是從來沒有把人畫得像日本藝妓,那個白得像紙人的粉底,你確定是古代中國的嗎?
花木蘭的那個妝真的是讓人一言難盡,連媒婆也被畫成那個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樣子。而且從電影裡的美術審美,可以看到很多的混搭,有時候你會覺得是日本人誤入。
最典型的當屬甄子丹的那套盔甲,日式風格非常明顯。
媒婆的社會地位被提升到了一個新高度電影裡的媒婆趾高氣揚,一副德高望重的樣子,這和中國古代的媒婆形象相比,簡直就是兩回事。
而且媒婆大部分情形下,只是一個辦手續的。哪家向哪家提親,根本就不需要她的同意。
對於社會結構的理解偏差極大這應該還是對人口的理解不足導致的,導演可能不清楚古代的中國有這麼多人口。
南北朝的城市範圍劃分,有州、郡、縣、鄉,然後才是村子。
然而到了電影裡,國家之後就直接是村了,再然後就是家了。每次聽到為了村子的榮耀這句話的時候,就不禁想笑。
皇帝妝容奇怪,單獨出戰就不可能李連杰飾演的皇帝一出場的妝容也是讓人醉了,這根本不是一箇中國皇帝的打扮,歷史上從未有過,看著和著名的所謂“黃禍”傅滿洲倒是挺像的。
電影最後的一幕,皇帝英勇無比地帶著幾號人去迎戰柔然人,簡直太荒謬了。中國人太聰明瞭,皇帝一般不可能做這樣的傻事。
有時候親自領兵,其實也只是坐鎮中軍,保護他的人圍得密密麻麻的。
這還是典型的西式思維和東方思維的區別,西方崇尚個人英雄主義,而在東方,更講究的是智慧。就那麼點柔然人,在邊疆打游擊還好說,真的殺到皇城前,絕對人海戰術就淹沒了他們,哪裡會輪到皇帝去應戰。
客觀評價《花木蘭》失望是肯定的,但是想宣告五個基本點:
1、電影對於道具、環境上的偏差是可以容忍的,比如那座非常突兀的圍樓,在外國人的眼中只要是中式的就沒什麼區別。如果讓我們的電影工作者去拍一部中世紀的歐洲電影,估計也是漏洞百出,這個可以理解。
2、電影的故事內容,是為了還原當初那部動畫,雖然略作改動,但是大差不差,它的初衷就不是拍一部真正的《花木蘭》,雖然用了這個名字,其實是為了割一波韭菜,當年的娃娃長大了,看這部電影完全就是情懷,而且絕大部分是外國觀眾。
4、沒必要拉仇恨,什麼醜化中國之類的帽子扣得太大了,人家拍電影就是想賺錢,醜化中國似乎完全沒有動機。這就是認知問題,所以只想就事論事。
5、有人說電影有必要和歷史一致嗎,這是一個度的問題。其實也是讓人擔憂的問題。有些年輕的孩子一味地追星、追國外的文化,而對自己的文化和原則一點都不在乎。所以只能說,如果你就只是喜歡看這樣的電影,也是可以的。
也正因為如此,並不建議家長帶著孩子去看,以免造成認知錯誤。如果非得要看,最好先打個預防針,告訴他這並不是真實的古代中國,只是個動畫片而已。電影播放的過程中,根據情況還得逐一解釋,挺累的。
-
11 # 阿飛正在
“誰說女子不如男”這應該是花木蘭故事的一箇中心思想。
無論木蘭辭還是迪斯尼改變的電影中都有體現。在傳統的花木蘭故事裡突出的是男女之間勇敢和體力的差別,這是男女之間天然的區別。而迪士尼的電影卻把女子不如男變成了地位的差別,這應該是我們中國觀眾不大能接受的。所以豆瓣評分低也是正常的。
再者花木蘭是傳奇故事,但是迪士尼卻把他變成了西方人的神話故事,這也是我們接受不了的。花木蘭之所以成為傳奇,因為她女扮男裝,英勇善戰,屢建奇功,絲毫不輸男子。但是電影卻把花木蘭變成了一個能召喚鳳凰,還加上了一個能變來變去的巫婆,簡直是一個神話故事了,失去了花木蘭故事本來的面目,也失去了意義。
還有,花木蘭代父從軍,表現的是英勇善戰,但是電影了根本看不出花木蘭有多麼的厲害,簡而言之,動作戲場面太差。
綜上所述,《花木蘭》是一部不適合中國人口味的電影,評分低理所當然。
-
12 # 濱海小田
今天剛看完電影《花木蘭》,說實話還是相當驚喜的。
這部電影一改好萊塢電影中對中國人的猥瑣,刻板,負面的形象,整部電影全都是滿滿的正能量,從頭至尾洋溢著這個美國劇組對中國文化的喜愛和讚美。
故事講的是花木蘭替父從軍,為國效力,打敗外敵的古老傳說。弘揚了中國所特有的忠,勇,真,孝的傳統美德,繼承了迪士尼一貫的老幼閒宜的風格,影片三觀極正,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萊塢拍攝的傳統中國愛國主義影片。在當前的外部環境下,具有強烈的現實意義。
整部電影結構簡單,容易理解,但情節跌宕起伏,扣人心絃,是典型的好萊塢生產線上製作出來的電影,其讚美,誇獎,煽情,甚至吹捧的手法運用自然嫻熟,不會給觀眾帶來任何不適,這一點完全秒殺國內某些主旋律影片。
當然,網上也有很多對這部影片吹毛求疵差評,這很正常,電影嘛,眾口難調。但是某些人因不滿演職員的某些觀點,而惡意抨擊這部片子,這就是道德上的問題了。難道我們連美國人歌頌中國傳統文化嗎都不能容忍嗎?
還有人指責外籍華裔演員有問題,這純屬是笑話,無知,雞蛋裡面挑骨頭。連電影都是外國人拍的,請幾個外國演員有什麼問題?何況英語門檻也擋住了中國籍的很多演員,這總比幾十年前藍眼睛大鼻子的白人演員演“慈禧太后”強多了吧?也比周潤髮演的惡魔令人舒服多了吧?
在中美關係發生挫折的時期,有一部這樣的影片,希望年輕人多多支援好萊塢,多多支援迪士尼,多多支援劉亦菲!
-
13 # 墨跡心理
中國公主《花木蘭》中外評分兩極化:外國人能不能拍好中國故事
1、先說評分
不賣關子,先看最近飽受關注的迪士尼主打片《花木蘭》在截至發稿時的海內外評分:
海外評分(爛番茄):7.9
國內評分(豆瓣):4.8
對於爛番茄的7.9分,不能說多優秀,但是也中規中矩。不過在豆瓣評分只有4.8是顯然不及格的,而且可以說是很差。
2、再說花木蘭
華特.迪士尼公司總共拍過兩部關於花木蘭題材的電影,一部是1998年上映的動畫電影《花木蘭》(爛番茄:8.6,豆瓣:7.8),另一部則是根據動畫電影改編的真人電影《花木蘭》,也就是當下熱議的這一部。
真人版的《花木蘭》由華特迪士尼影片公司出品,妮基·卡羅執導,劉亦菲、甄子丹領銜主演,鞏俐、李連杰特別出演,李截、安柚鑫主演的真人版劇情電影。
不管是從導演還是演員還是編劇來說,都是影視圈內可圈可點存在。劉亦菲,甄子丹,鞏俐等人對於我們中國觀眾來說更是熟悉的存在,而導演妮基·卡羅在圈內也是得過不少獎的人,而資金更是投入了將近3億(約合18億人民幣),而最近同樣火熱的《八佰》總投資只有大約《花木蘭》的三分之一。更兼有迪士尼這個大招牌,按理說,《花木蘭》應該取得比這更好的成績才對。
3、次說關於《花木蘭》的吐槽
祠堂掛紅燈籠
我家祠堂好像不管什麼時候都從來沒有掛過紅燈籠,可能我爸媽怕我家老祖們生氣吧。我猜導演應該是這樣想的:中國人喜歡紅色,能用紅色就用紅色,go,go,go。
木蘭家住土樓
《木蘭辭》中有一句“東市買駿馬 西市買鞍韉 南市買轡頭 北市買長鞭”,然而在電影《花木蘭》中,這一切在一圈土樓中就完成了,合著一圈土樓就是一個市場,可真是方便省事呢。
另外,還有熟讀歷史的網友們發現,土樓是在宋元時期才初步形成,也就是說,花木蘭那個年代是沒有這種樓的
雙兔傍地走,真的是雙兔傍地走
影片中有這麼個片段,花木蘭在草原中騎著馬,然後回到軍營中說看不清哪隻是公的,哪隻是母的。難道導演對於中國文化的理解就只停留在讀懂字面意思上?當然,說不定,導演在暗示花木蘭在一群男人中難以分辨,不過即使如此,也覺得有些彆扭。
花木蘭打太極
以我淺薄的歷史知識,太極應該最早出現在唐朝吧,而花木蘭又是什麼年代,有人說是北魏太武帝時期,也有人說是隋恭帝義寧年間,但無論是哪一種顯然都在唐朝之前吧?
4、總結
綜合以上有限的吐槽,筆者認為這部電影真實的反映了編劇和導演對中國文化的理解過於片面和膚淺。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要想真的把中國故事拍好,就必須更加深刻的去了解中國的文化,但瞭解中國五千元的文化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說尚且困難,何況外國人呢。
而這也是《花木蘭》在中國遭遇滑鐵盧的原因,尤其是花木蘭還是一部有史料記載的故事,那麼對於歷史還原度就會有更加苛刻的要求。我們中國觀眾對於我們中國的文化內心都有自己的理解,而當影片中大量的出現和我們內心的中國文化相沖突的情節或者畫面的時候,想要高分顯然不可能。但是對於海外的觀眾而言,他們對中國的文化並不瞭解,甚至可以說,他們反而藉著《花木蘭》來了解中國文化。但對於這樣一部影片,真正能傳遞多少中國的文化,還是有待考究的。
-
14 # 不穿衣服的叔叔
評分4.9,這才是《花木蘭》豆瓣最新評分,Disney影業想將中國傳奇戰士的史詩故事作全新呈現。的確,全新呈現做到了,也變成了大改,不符中國特定歷史時期的文化底蘊。一部從服裝 化妝 到增加火鳳凰元素的商業大片,註定是低分的。印象最深的,有誰見過哪一部電視劇 電影 皇帝是留八字鬍的,僅此一部《花木蘭》
-
15 # 悅悅哦
電影應該每個人的視角都不一樣,我覺得每個人看的感覺都不一樣,不好透過自己一面片面之詞就說理解了電影,我個人覺得還是拍的不錯的,至少視覺特效不錯,可以自己看下
要看的發給你,自己看下就明白了
-
16 # 娛樂磚家的後院
左宗棠雞,是一道在美國揚名的中國菜,在全美絕大多數中餐館都有這道菜,這道菜是老外對中國菜的啟蒙,並且認為左宗棠雞是地道的中國菜。可對於絕大多數華人來說,左宗棠雞很難下嚥。
豆瓣上的評分如今很複雜,你要排除掉一些惡意低分的因素之後才能看出些問題。《花木蘭》在國內口碑兩極分化眼中,一部分人是衝著天仙劉亦菲大的高分,認為你們給低分就是黑,而另一部分人則認為該片無比之爛,難以附加。
這兩方誰也說服不了誰,可在我看來,這兩方都沒錯,卻也都有錯。
《花木蘭》是迪士尼的一部動畫片,1998年上映。你要知道,在那個年代,大部分外華人對中國還毫無認知,甚至還停留在清朝,他們對中國有著狠極端的概念,一方面認為中國是“古老的神秘東方”,一方面卻又看不起中國,而《花木蘭》的上映讓更多人開始想去了解中國,認識中國。
這部作品時典型的以西式思維為主導的中式故事,也就時說是他們認為的中國故事,這裡面的古建築、人物服飾等都是他們想象中的中國的樣子,這是他們提起中國時的固有思維。
就好像影版《花木蘭》裡胡木蘭的父親拿出一個包裹,裡面有一把劍,和一塊鑲著鳳凰與孝字的玉牌,我們自然會認為這不合理,可對於這些外華人來說,這卻是我們中國的習俗,因為“百善孝為先”。
《花木蘭》中處處都是這樣的設計,包括大殿、李連杰飾演的皇帝的裝束、人物的動機等,都是他們所認為的華人應該乾的事,所以很多華人看了之後會感覺很不舒服,哪哪都很彆扭。
“我們不這樣啊”和“他們就是這樣”兩種思維在對抗,你當然會覺得彆扭。
好萊塢對於含有中國元素的影片都有以下這樣的處理,比如宿命論、孝、俠義等,我們國內的片子如今已經可以很好的將其打散再整合,讓你很自然的接受,可好萊塢的片子裡依舊是這樣生硬的存在。
這是文化的撞擊,在我們看來不倫不類,很多情節的出發點就不對,導致後來的轉折也更不對,你無法理解和贊同主角所做出的選擇,就會產生牴觸情緒,自然觀影的時候就會覺得難受。
《花木蘭》在北美爛番茄達到81%,這證明老外們很吃這一口,那時因為所有的設定都符合他們心中的中國和中國式做法,我們認為彆扭,可他們認為合理,這也是為何國內外口碑差距如此之大的原因。
其實我覺得大可不必把《花木蘭》是否是爛片作為糾結點,首先,它是部商業片,爆米花片,目的就是為了賺錢,你也可以將其理解為好萊塢藉助中國元素想在他們自己的地方大賺一筆,而且,這部電影它根本就不是拍給華人看的。
它是拍給外華人看的。
你用中式思維去思考一部西式思維的電影,你能看懂?這是文化差異,沒有對與錯,就好像你喜歡吃粥和饅頭,他們喜歡吃麵包和牛奶,你們倆都沒錯。
對於《花木蘭》,我只能說是不倫不類,因為我是個華人,這樣一個西式核心中式外表的故事打動不了我,甚至讓我全程疑問“難道我們在他們心裡就是這樣的?”。
另外,誇這部影片的一部分人,真的是兩副面孔,因為是迪士尼的影片,就百般追捧,如果從中式思維的角度來看這部影片,這就是爛片,為什麼不能承認呢?這就是一個西式核心中式外表的四不像,難道套上個好萊塢外殼就高貴了?
《花木蘭》就是一盤左宗棠雞,是他們認為的中國,而不是真實的中國。
如果你是劉亦菲或者98年那部《花木蘭》動畫片的粉絲,那你可以看得很開心;如果你純是以中式思維去看這部電影,也彆著急說它是爛片,因為它本身就是西方靈魂。
還有,如果你只是因為它是外國片就一個勁追捧,那我無話可說。
回覆列表
本身它講的就是一個西方中世紀的騎士故事,只是套了一層中國皮,中國人看了雲裡霧裡不知所云很正常,因為裡頭充斥著中世紀文學的內味兒,具有很多騎士文學的典型特徵。
你只要把花木蘭想象成一個西歐女騎士,整個影片的味兒就對了,但問題是要解讀騎士文學,首先得了解西歐中世紀的歷史背景和騎士這一存在。在國內,我想大部分人對這個不太瞭解,所以撲街才是正常的。
如果我是一個歐美人,我給這個片子的故事會打A的分數,裡面既滿足了歐美文化中的騎士文化,又能滿足他們對東方的獵奇心理,的確很棒。
不過,在中國文化背景下,就會覺得很難接受,因為它的核心離我們太遙遠了,只能有C的分數。
綜上所述,不要拿中國精神核心去期待它,《花木蘭》本質還是講的白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