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修1812
-
2 # yy原友
個人認為:分田到戶開始那十年確實是調動了農民積極性,糧食產能得到了提高,現已經四十多年了,大部分農戶還在單打獨鬥,少數甚至擱荒,這給農業集約化產能帶來了瓶頸,更不能與現代化農業相匹配,原來國家2000年底實現“四個現在代化”,農業落後了一步。
-
3 # 篤行者24721
股份合作,共同經營,按股分紅與按勞分配相結合,在當前,以這種形式組建的合作組織一般都符合農村實際,可以與現代化生產方式相統一,效果很好。各位不要妄評,看看你們當地的報刊,實地去農村調查一下就可做出正確結論。
任何事物都要經量到質的漸變,要有一個過程才能最終檢驗其效果。未來也要因時因地制宜。就目前講,這是與農村生產關係相適應的。當然,農村千差萬別,不要簡單地斷定,不要以偏概全,要防止一刀切。
-
4 # 蓮痴漢
分田到戶與現代化農業背道而馳。分田到戶,小農戶一家三五口人,每人八分地,如何用大型機械?就我們那裡的現狀來說,租別人的機械耕一畝地是六十元,收一畝小麥是八十元,秸稈還田四十元,播種一畝二十元,一畝收一千二百斤,一斤一塊一毛錢,再去掉化肥農藥水電費種子費,還有多少錢可賺?不得不放棄土地外出打工,現在的鄉村一片瀟條,十戶得有八戶空,三農急待重新振興!
-
5 # 大叔49880
分田到解決了溫飽問題,億萬農民真正翻了身,是歷史性功績,沒有分田到戶,就沒有真正意義的改革開放。當然現代化農業現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6 # 平天下371
分田到戶是把原屬於農民的土地歸還了農民,讓農民真正有了自己的土地,我們是平原,十幾年前就機械化了,輕輕鬆鬆就把地種了,有的把地租出去當地主了
-
7 # 許銀燕
不能相容。幾千年的封建社會的狹隘的小農經濟就是各顧各的單幹,靠天吃飯。水是農業的命脈。小農經濟的單幹連水庫都不去建,還談現代化。完全是扯蛋。那也有人會反問,為什麼美國、加拿大等資夲主義國家能行?那我告訴你,國情不同,制度不同,那些農場主的土地是私人的,土地可以交易私有化,形成了一定的土地規模化後,才有利於促進以機械化的農業現代化生產。我國的土地屬國有和集體,農民分田單幹就只有幾畝,最多也難以十幾畝:開展現代化農業生產一是投入大,二是受土地條件侷限,很難展開,要想農民去搞現代化農業生產是不可能的。因此要搞農業現代化必須走共同富裕的集體化道路,第一步先將土地規模化集中在一起;第二步打基礎,把水庫建設或恢復好,這是命脈;第三因此制宜選種農業優良品種;第四則是以機械化和科技化開始的農業現代化。
-
8 # 手機使用者宣永和
現代農業是發展驅勢,從分田到戶到機械化農廠要有過程,要讓農民有保障自然自願退出,幹萬不能強迫,因為土地是命根子。機械化農廠主體是國有全民的,主要是提高勞動生產力水平,向全國人民提貢低價、綠色、自然的農產品保障,做不到這些建農廠就失去意義,民以食為天。堅決防止將原農民趕走而無依無靠,讓少數人建農廠發大財。
-
9 # 半閒人家IT
改革開放就是從分田到戶開始的,一直延續至今,有力有效的推動了三農事業,其效果世人有目共睹,現在進行土地流轉政策,進一步最佳化土地的科學配置,是與時俱進的先進做法,正是現代農業的模式啊!不知題目何意?!………
-
10 # 綜改1
最最最有比較說服力的是河南省的南街村!
全村有土地二千六百多畝,人口不足四千,其中耕地面積只有八百畝,人均不足兩分耕地,但他最多時辦了二十六家企業,當然也失敗了兩三家,從外面顧請農民工八千多人,最高年產值在二十億元,一般在十億以上,家家住別墅,同書記王宏斌一個住房標準,一樣的養老待遇!
-
11 # 朵朵紅花春滿園
分田到戶與現代化農業不能相容,分田到戶大大的阻礙了農業現代化,農業要振興,農業要發展,就必須堅定不移地走毛主席社會主義集體化道路,偉大的領袖毛主席英明指出:農業根本的出路就是要實現農業機械化,農業集體化,集體生產力量大,高舉毛澤東思想偉大紅旗,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社會主義集體思想永遠放光芒!
-
12 # 空眸7
實踐證明:以毛主席為代表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博古通今,一心為民,帶領全國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鬥,透過不懈努力終於找到一條社會主義集體化的人民公社道路。將人們組織起來,統籌兼顧,各取所長。(雖然說,制度上還有待完善)但也彰顯了集體經濟巨大的優越性和人心所向頑強的生命力。分田單幹,從某種程度上說是調動了人們的積極性,其實質是增強了部分人的私慾,是阻礙人類健康發展的攔路虎,絆腳石。
-
13 # 晉玉國123456
分田到戶,是幾千年來種地摸式的一種,與智慧化的今天是不相容的,向糧食作物,果樹可以集中聯合,大面積做業。向疏菜,花卉,藥材等特別種植,需人工精細管理的還是要小型點,總之,精準使策,恰到好處。
-
14 # 雨花石284479641
農村農業不景氣現狀,再次證明了當年毛主席"人民公社″路線的正確和偉大!事實證明,"一盤散沙"的農村人沒有力量改變農村,沒有力量讓農業現代化,沒有力量戰勝洪澇天旱,沒有能力發展現代農產業,沒有能力保證全國人民端穩飯碗,沒有能力自我養老……
農村已陷入"老年農業"狀態,靠一幫老頭老太去搞當年"集體化"已不可能了,這些年來,農村完全靠惠農政策堆起來的,糧食生產早已不夠九億農村人自已吃了,只能靠大量進口和"大糧倉"調撥補充維持著……說實話,如果農村離開了城市,啥都不存在了!城市大工業只能像蝸牛一樣,揹著落後農村艱難爬行……
公正地說,農戶已成為打工開店擺攤和種糧等收入綜合體,日子確實好了,唯獨家庭農業弱化了,而農業是中華民族生存的基礎,如何實現農村農業規模化和現代化,這是擺在黨和政府面前的嚴竣課題!
-
15 # 關中情深
分田到戶是單純的小農經濟,嚴重應響了大面積的聯防聯空,更加阻礙了農田機械化操作,浪費資源,與現代化農業格格不入。
-
16 # 未雨綢繆1257
最後都得包給大戶,由於農民收入低,龐大的農民群體,當今政府沒辦法拿出那麼多退休養老金,解決二億老農民養老,所以還得走老路,分散田到戶,目的是能保障農民溫飽。分散田到戶,再包給大戶,比解決農民退休養老和退出土地相結合,區別在國家不必考慮養老金問題,等到老農民自然沒了,再實現中國農業現代化,說白了,慢慢拖;而解決農民退休養老和退出土地相結合,那需要龐大農民退休養老金做後盾支援,但後者,立刻就會實現農業現代化。因此說再分散田到戶嚴重阻礙了中國農業現代化時間程序,而農民退休養老金不是難題,二十年內,中國經濟增長低微澎脹率足可以養活幾億老年農民退休養老最低保障金。
-
17 # 9哥ac123
簡單一句話,分田到戶和農業現代化不相容,可以說是兩股道上跑的車。要發展農業必須集體化,集約化,當然叫不叫人民公社,或者合作社,名稱不重要,要想共同致富,必須走集體化的道路,走毛主席指引的道路。
-
18 # 小草1600318667592
農業生產的出路,生產成本的降低是靠農業機械化來節約勞務成本,農業機械化必須要求足夠的土地面積來適合機械化作業,顯然分田到戶是違被這樣的操作要求的,發展農業生產,毛澤東時代早以定性~集體制的全民公有才能是國民族農業出路,才能使農業生產,實現科學種植.集中防害,才能有農田水利化,才能有集體性的協助.協作支援的規模式.農業生產現代化,才能走出農業生產虧本的管理方式,才能使農民收入損高的可能。
-
19 # 李芳良
不太相容,現實你已看到,除大片的,小片的土地很難機械化,或成本更高。
分田到戶至今40年,我還沒聽到有專門為農業配套的耕、種、管、收等等,全套農業機械化的公司,而一家一戶更不可能,都是單一機械,一機多用的多。
-
20 # 寫一字
種田一定要有利潤,不能混口飯吃就行,大集體的路己走過,唯獨單幹產量高,既於提高糧價才是最好方法,現代化農業應該有步驟地進行,重視農業才是發展之道。民以食為天。
回覆列表
從理論上講,是不能相容的。但根據我國山多的地形特點,具體到各個村落,很多地方還應該分田到戶。如山區村莊,農民種的田多是梯田,大型機械反而施展不起來,只能分田到戶了。
當然,我國的三大平原有利於現代化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