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安州三農人
-
2 # 揚揚156319522
相這交流些產業經驗。和產業行情還是比較健康的。盡說些社會差別。還不是靠自己來縮短距離。天滅人禍造成的傷失勞力而困難。國家也只照顧一個普通生活。高檔生活要努力奮鬥。這輩子沒那個人才下輩在說。一就的沒那個人才。跟隨大家一樣的過吧。
-
3 # 莆興果業合作社
不要種,從栽龍眼,然後枇杷,然後楊梅,然後荔枝,然後柚子,然後雜柑,然後多多,沒有賺一點錢,都是靠加工,然後全國各地跑,賺錢。花果飄香專家說,不搞農業最好,然也!
如果讓我種植一個水果品種作為致富之路,根據本人興趣和所在區域優勢,我更願意選擇荔枝。根據我所瞭解到的情況,最近十幾年,小規模種植荔枝可能難以發家致富,但許多的上規模的果場(100-200畝左右),整體虧本的少,致富的倒是非常多見。
荔枝是我們這裡的優勢產業欽州是荔枝起源地之一,也是中國第二大荔枝產區,僅次於廣東的茂名。目前的面積已經達到了110萬畝左右,年產量一般可以達到30萬噸左右,面積和產量約佔廣西的一半。
以前大家在種植水果時都選擇“新、奇、特、優”品種,“新”品種容易獲得獨佔市場的優勢,“奇”品種容易滿足人們獵奇的消費心理,“特”色品種可以更好的為高階市場服務,“優”質品種可以佔據大眾市場,這些都比較好理解。但隨著水果品種的日益豐富,市場的充分競爭,新奇特品種並不是很容易出現,並獲得相應的市場認可。
荔枝在我們這裡雖然說是大宗水果,但在全國並不能算是大宗水果,與柑橘、香蕉等相比,簡直就是大巫見小巫了。而且有比較廣泛的市場空間,利用本地優勢,選擇發展荔枝應該是比較好的出路。
個人興趣愛好也偏向選擇荔枝最近十年,許多人進入農業領域發展,但不少的人最終是以失敗告終,一個重要的原因應該就是缺少興趣愛好。許多人是因為情懷等原因進入農業,對農業並不是很瞭解,並沒有真正的有興趣愛好,最終因為技術、資金、市場等原因,難以持續堅持下去。
我個人比較喜歡荔枝,因為生長在荔枝之鄉,從小就喜歡荔枝,無論是吃荔枝還是管理荔枝都有比較濃厚的興趣愛好。人家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覺得興趣也是事業的基礎。
荔枝出現滯銷,一是面積和產量是大幅度增加了,現在的消費者想吃到荔枝並不難了;二是滯銷的更多的是普通品種的荔枝,甚至是低質品種的荔枝,或者是管理不太正常的荔枝。許多小農戶已經不靠荔枝賺錢養家餬口了,荔枝只是他們收入來源中的極小部份,因此,許多果園的管理並不正常,失管的果園在我們這裡比比皆是。
優質荔枝一直處於高價格執行狀態。如今年的桂味荔枝,產地收購價格一般都有12-15元/斤,如果按畝產1000斤來計算,一畝地的產值已經達到了1.2-1.5萬元了,對農業而言,已經是比較高產值的產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