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虛空幻史

    漢皇,從漢朝以後都是外族對中原漢人皇帝的稱呼,但這裡只是一方面意思,長恨歌誰寫的白居易,他是唐朝人,需要避諱,那個時代,唐明皇還是當權者得祖先,需要用一個大家都知道的名稱來代替他。

    目的就是避諱,方法就是代替稱呼。

  • 2 # 匪淺

    漢皇重色思傾國!中的漢皇。意思是指漢人的皇帝。因為漢族這個概念其實是近代才有的,但是在漢朝的時候,漢朝之後都認為自己是漢人,但不是說自己是漢族人,因為沒有漢族這個觀念。民族這個觀念呢,是來自於西方。白居易寫的這個長恨歌說漢皇重色思傾國,其實指的就是唐明皇李隆基。我看到下面一些人回答說是必會說漢皇指的是漢朝的皇帝。其實在唐朝這裡呀,不存在這個避諱的,因為唐朝有這個風氣。唐太宗李世民的見官魏徵都敢直言指出皇帝的缺點。

    所以白居易在這裡根本就不需要避諱,因為在唐朝所有人都把唐朝的皇帝稱為漢皇。意思就是指漢人的皇帝的意思。

    如果是避諱的話,為什麼要把事情寫得這麼清楚的?比如說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這明顯就說的是楊貴妃呀。

  • 3 # 夏玉鳳律師

    唐詩中很多都以漢代指本朝。甚至可以說是以漢朝代指本朝。

    就如同我們現在稱必漢唐一樣,漢朝是唐之前唯一相似的王朝。這兩個王朝有都有著一些浪漫色彩。比如金屋藏嬌,燕然勒石,故劍情深,天可汗,武則天,楊玉環。

    這些典故化作一個個符號,太液池,未央宮,匈奴,飛將軍。

    詩文總是短小,這樣以漢喻唐,以一個個典故符號來代替一個個故事背景,以使詩文更精煉內涵。

    我們說漢皇重色思傾國,我們會想起誰?漢元帝和趙飛燕,漢武帝和李夫人。這帶給我們唐皇重色思傾國之外更多的遐想。

    唐朝的詩人以漢自喻,即是表達浪漫,也是一種以史見今。

    如果說是避諱,那楊家有女初長成,難道不用避諱嗎?

    這是一種詩文的浪漫色彩,如同畫卷,能夠讓我們看進去,想很多,有共鳴。

  • 4 # 吾槓啦

    是尊稱!首先如果直接寫皇帝重色思傾國,起筆比較平庸,這又不是寫奏摺,所以皇帝能不用就不用!其次,原本天皇也是可以用的,但是由於天皇在高宗時代被使用,眾所周知的原因,天皇失去了正統高貴的色彩,所以用天皇也不合適!最後漢皇,漢代表華夏正統,天下之中,是高貴無比的!雖然可能會比天可汗差一點,但是比祖宗差一點點,也是巨大的讚美!總起來說,是讚美的尊稱!

  • 5 # 鐵山小魚兒1

    唐朝的詩人們有一個共同習慣,就是對時下的弊端的指責批評,借用前朝,主要是防備當朝降罪。白居易也是如此,指責唐明皇寵幸楊貴妃,但不敢直面指責只能藉助漢朝。留著腦袋吃飯還是最重要的事。

  • 6 # 星際統領

    在以前講究血統和文化傳承的年代,

    上承下達是責任也是榮耀。

    唐朝人覺得自己是繼承的漢代傳承,

    雖然在當時文人眼中,

    只有被顏家承認的漢家子弟傳承才算是真正的漢人

  • 7 # SMILEZHANGEE

    安史之亂,源頭在於胡人大量進入中原,而唐朝作為大一統的帝國,對胡人野蠻成性的本質沒有太多提防,對漢文化的包容太過自信,才造成了安史之亂。安祿山本是胡人,狼子野心,禍害中原。所以,稱為漢皇也算是隱隱之中一種撥亂反正。

  • 8 # 語文新思維

    “漢皇重色思傾國”,這是以漢喻唐,借古諷今的手法。明明說的是唐玄宗和楊玉環的事,卻安在了漢皇身上。類似手法,在唐詩中很普遍。

    唐代韓翃的《寒食》詩,“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其中的“漢宮”也是如此。暗用漢宮外戚得寵專權的腐敗現象影射中唐現實。含蓄而辛辣,諷刺味道十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薇婭直播情緒失控,因惡評氣哭,發文道歉上熱搜第一,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