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美曉曉
-
2 # 小豆包愛旅行
只要這些事對自己,對身邊人,對社會不造成負面影響,都可以大膽放心的去做。
人生不容易十有八九,這大半輩子都辛苦過去了。老了如果自身經濟條件,自己身體允許,出門旅行,出門放飛自我何嘗不是一件快樂之事。
出門旅遊,出門旅行的好處眾所周知,陶冶情操,增長見識,開闊眼界。年輕人需要這些,老年人同樣需要這些東西來豐富自己的精神生活。每個人的興趣愛好不一樣,包括老人。有的老人喜歡在家寫寫畫畫,有的老人喜歡在家養花養草,有的老人願意幫襯兒女帶孩子,而有的老人喜歡戶外去轉轉,去親近大自然。各人的情況不一樣,自然選擇也不一樣。
不過畢竟出門旅行,路途遙遠。路上不僅有美景,也有風險。老年人更得量力而行,更得注意旅途安全。那些戶外驚險刺激類的挑戰專案,最好別接觸。出門前,去醫院做個身體評估,聽聽醫生的建議。而且最好結伴而行,路上有個好照應,畢竟老年人身體容易出現突發狀況。
出門旅行必備的東西都要準備齊全,包括一些藥物類的東西,旅行中千萬不能停止服用。 -
3 # 逛蘇州
你說的是旅行,年紀大了其實應該是旅遊,旅行一般是隨便逛,不是去景點為主。
旅行是在觀察身邊的景色和事物,行萬里路,讀萬卷書,相對於是指個人。旅行偏重於行,大多數情況下沒有明確目的地,這個確實不太適合年紀大的人,太辛苦。
而旅遊不但有行,且有觀光、娛樂含義,出發的時候就帶有目的地。旅遊是在遊玩,享受生活。
年紀大了比較適合旅遊,外面的世界這麼大,誰不想去看看呢?
其實現在的旅遊就是以中老年人為主的!
年輕人最好不要太迷戀旅遊或者旅行,除非你已經財務自由,或者是準備以這個為職業(攝影師、自媒體等等),其實,靠邊玩邊賺的成功者並不多,還是要理智。
旅遊需要投入的成本比較大,包括時間成本和金錢成本,吃、住、行、門票。。。每一項都要花時間和金錢。大多數年輕人(富二代除外)需要靠工作,積累財富,只能在節假日偶爾玩玩。
退休人員,辛苦半輩子,有兒有女,既有錢又有閒,沒什麼壓力了,只要身體健康,就是旅遊最好的時光,去一個地方可以住一陣,玩到爽,再換一個地方。
-
4 # 家贏
這得看你本人的具體情況,身體健康,資金充配,家庭無事,不託累別人,你可以到無違險的地方誰便去旅遊,經常出門看看祖國的大好山河,看看青山碧水,對身體健康還是有很大好處的。家庭不雲許,又老年多病,有時還得人來牽扶,所以就不要出遠門了。在家扶近轉轉走走就可以了。但老人永遠不能老式坐著儘量多活動勤走走,短旅遊。這樣對身體更建康,更長壽,家庭更幸福。
-
5 # Wendy姐在多倫多
國外的旅遊市場中,老年人是非常重要的客戶群。老年人通常有充分的空閒時間,經濟上也相對寬裕沒壓力,正是外出旅遊的好時光。
近些年來,國內的很多老人也愛上了旅遊,我父母退休後就是如此,他們退休近20年了,在國內以自助遊為主,目前中國的每個省份都去過,還跟團去過幾十個國家。我也是旅遊愛好者,可由於工作的時間選擇,無論國內國外,旅遊過的地方都比不上父母。
-
6 # 北京退休老奶奶
人的前半生,學習工作,努力打拼,後半生有了前半生的經濟積累,生命開始進入倒計時,得抓緊時間,趁著腿腳還靈便,說走就走,盡情盡興地玩耍遊走。等真老到哪裡都去不了的那天,翻翻過去的旅行日記,看看過去的旅行錄影照片,會是一種很美的精神享受!
-
7 # 孺子牛1949
年紀大了是不是就不應該出去旅行了?回答這個問題,我認為首先要界定多大年紀才算大,聯合國2020年齡劃分新標準將人的一生分為四個年齡段:
未成年人: 0至17歲;
青年人: 18歲至65歲;
中年人: 66歲至79歲;
老年人: 80歲至99歲以上。
對照一下,你是中年人還是老年人?由於我們根深蒂固的認知習慣,未必都能認可這種年齡段劃分規定,但是我們應該認識到心理年齡往往與實際年齡不一致,有的人雖已到遲暮之年,卻童心未泯,鶴髮童顏;有的人剛過六十,就憂心忡忡,老態龍鍾。心態影響情緒,情緒決定健康。老年人經常出去走走看看,外部世界很精彩,欣賞祖國壯麗河山,瞭解各地風土人情,品嚐各種美味佳餚。開闊了視野,增長了知識,鍛練了身體,何樂而不為?
世界那麼大,風景那麼美,誰不想外出看看?然而對於老年人來說,並非都能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一般會受三種條件的制約:
首先,你必須身體可行,如果你重病在身,或腿腳行動不便,或年齡偏大,就會基本與外出旅遊無緣。即使你身體尚可,若有高血壓、心臟病之類的疾病,就必須有家人陪伴同行,且要慎之又慎。其次,你的經濟基礎足以可支付旅遊消費才行,不可為出行消費而節食省用,也不宜總是接受子女們的贊助。最後一點,若你的孩子們的孩子年齡幼小,需要你的幫扶,你切不可莫然置之,尊老愛幼乃中華民族之優良傳統,你不愛幼很難換來子女們的尊老,難免會產生家庭矛盾,家和才能萬事興。
上述三個條件即身體好,有存款或養老金,子女無需幫扶,若你三條全滿足,你就可盡情地無憂無慮地外出旅遊旅行或旅居。
我與共和國同齡,退休教師。退休前後十多年間,我與老伴去過不少的地方。我曾三次登黃山,在山上一天徒步八個半小時還不覺累。
這是桂林灕江和龍脊梯田
這是九寨溝山水
這是西嶽華山西峰
這是廬山牯嶺鎮
下圖是我近十多年的旅遊足跡地圖
-
8 # 菁菁1956
人年紀大了,保重好身體,是可以去旅遊的,我從退休50歲起就去了華東五省市,後來第一次坐飛機去了昆明大理麗江一帶遊玩,在不到60歲時去了香港澳門,回來當年又去了貴林,泰山是自己親自上下山的,那幾年身體還是不錯的。
60歲和家人又去了東南亞遊,先去了泰國曼谷遊覽了大皇宮,還去了許多寺廟,朝拜了泰國的寺廟群,也看到了當地的風土人情,後來轉機去了馬來西亞。
十幾天遊在獨島熱浪島上就玩了四天,每天身在島上戲水好快樂!藍色的海水一望不到頭,獨島上有許多遊客,吃在島上住在島上別有一番風趣。
住夠了島上去了登家樓唐人街,在那看到我中國僑民帶過去的中國傳統,很有意思,好向是咱70年代時的樣子,老鄉見老鄉兩眼熱汪汪這十幾天的旅遊使我記憶很深對國外有了許多的瞭解。
去年我己不在遠遊了,去山西平遙參觀了古城還看了黃河大瀑布,同時去了五臺山,拜了五爺廟,期待我身體健康在去遊玩,本打算今年完成歐洲遊之行,但由於疫情來襲,一年我哪都沒去,只安心在家避難,想到65歲了,該去的地方己去了,如果70歲前身體還那麼健康,在世界上完全清除溫疫時,我一定還要去旅遊。
回覆列表
我認為只要身體健康,經得起路途勞頓,是可以去旅行的,年紀大了也要活的精彩。有個好心態,不要過早的放棄自己,只要心裡年輕,人永遠不老。
但是我哪也不了,暈車歷害。我也沒有時間,每天忙成狗,總感覺時間不夠用。很想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可是談何容易,還是老老實實的呆在家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