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保監會關於印發實施車險綜合改革指導意見的通知
為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更好維護消費者權益,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推動車險高質量發展,銀保監會研究制定了《關於實施車險綜合改革的指導意見》,現印發給你們,自2020年9月19日起開始施行,請認真貫徹落實。
中國銀保監會
2020年9月2日
回覆列表
-
1 # 三木話險
-
2 # 憶苦思恬
對於車險改革我認為更人性化更關注民生從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交強險從以前的保額12.2現在變為20萬其中分項保額死亡賠償限額是18萬醫療是1.8萬財產損失還是維持原來的2000,其實從這些資料上就能看出來交強險的與時俱進。更多的是關注那些只買了交強險就上路的人,據不完全統計每年的保險事故佔45%的事故中車主只買了交強險而保險公司最多隻能在保險限額內賠付剩餘的還是車主自己承擔,這其實在一定程度上給原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我見過太多因為這而四處借錢的人。
第二商業險取消了獨立的7個險種合併到車損險種分別是發動機涉水,盜搶,不計免賠,無法找到第三方,指定修理廠,玻璃險。有些代理公司或者業務員在和客戶介紹業務的時候沒有和客戶講明白客戶到底買的什麼保險只說無論發生什麼事故保險公司都賠這為以後客戶理賠埋下了隱患這也造成了客戶投訴量上升不僅保險公司受影響客戶對保險產品的滿意度也下降啦家庭幸福指數也跟著下降等等這些就像化學反應一樣都是一環連著一環久而久之給社會經濟人民生活水平也是有影響的。
最後這次的車險改革可以說是一次轉折點吧,希望銀保監會更多的聽取群眾的意見更多的為大家著想
2014版車險離現在也有6年了,確實要升級了,很多險種已經不適應了,就拿盜搶險來說,當前的影片監控,想丟一個車都很難,單獨列一個盜搶險,是沒有什麼市場了。
這次車險改革,力度確實不小,強制險和商業險都同時進行。
1、強制險的保額提升是好事,但也僅僅是改善了點點,從最高理賠12.2萬,提高到了20萬,具體對比如下:財產賠償維持不變,死亡傷殘和醫療費賠償作相應提升。
一直以來,強制險保額過低被大家詬病,但銀保監要兼顧保險行業和車主利益,保額不可能提升過高。
如果提升過高,保費肯定要漲,變成強制漲保費了,車主要喊了,同時,商業第三者又賣不動了,保險公司又開始喊了。
因此,像這次一樣適度的提升是比較合適的。
2、商業險的改革就比較與時俱進了。從4個主險直接砍成了3個主險,盜搶險劃入車損險裡面,其他附加險變動也很大。具體對比如下:
從上表看,被劃入機動車損失險的還有:玻璃單獨破碎險、自燃損失險、發動機涉水損失險。
不計免賠從以前的做加法變成了做減法,比如之前買了不計免賠才能100%賠償,而新車險自帶100%賠償,如果買了附加絕對免賠特約條款,保費便宜點,但是就不能100%賠償了。
綜上,三木認為,新車險條款更加簡練,也更加能看明白,保障範圍更寬,涉及理賠糾紛的地方越來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