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白起106_54043
-
2 # 謝金澎
這個結論是錯誤的,沒有遠交近攻為智,近交遠攻是蠢的說法。
遠交近攻這個方略的提出者是戰國秦昭襄王時期的相國范雎提出來的,他一改秦國之前到處去摻和山東六國內部鬥爭的做法,而是把焦點放在結交遠處的強大國家,蠶食、攻擊身邊的弱國,以達到溫水煮青蛙,逐步分裂蘇秦提出的連橫之策。
無論是遠交近攻還是近交遠攻,都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都要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形勢、具體場景來決定。所謂兵無常勢水無常形,只有因應具體形勢對應制定出來的策略才是有效策略。
死啃書本,遵循成例,最後就成了紙上談兵的趙括。比如假道伐虢這個故事,晉國借道虞國征服虢國,回來又順便把虞國給滅了,這就是近交遠攻的典型成功案例。
所以,沒有遠交近攻為智,近交遠攻為蠢的結論。無論遠交近攻還是近交遠攻,都只是為了對應當前形勢的一種謀略。具體怎麼運用,沒有定論,能夠因應局勢、解決問題才是最好的。
-
3 # 太白山人5911
近交遠攻是樓主杜撰的吧?智與蠢的評價也是你做出的。去偽存真,就說說遠交近攻吧。
遠交近攻是戰國時期縱橫術的謀略,反映了當時軍事計謀方面的智慧。
為何要遠交近攻呢?因為古代戰爭爭奪的目的是土地資源,這樣爭奪目標便是鄰國,利益衝突決定了近攻。在冷兵器時代,怎麼可以設想,佔有一個隔著國度的遠方國家的領土呢。因此穩住沒有利害衝突的遠方國家,專心對付近鄰,便是明智的選擇,場子上少一個對手,多一個朋友不是很划算嗎。當時謀士範睢給秦昭襄王出的就是這個主意,取得很好的效果。
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世界已然成為地球村,古人的時空觀念已不合時宜。就拿軍事手段來說,擁核大國的戰略投送能力,達到全球無死角的恐怖程度,更有空,天,網綜合能力的加持,其能力遠非古代戰爭所能比擬。還有,現代戰爭因素複雜,對土地的佔有已非主要目標。超級大國老美,近幾十年發動的數場戰爭,那一場是在北美本土發生的?時過境遷,遠交近攻可以休矣。
目前運用這一策略的國家還真有一個,那就是印度。印度這種以佔有領土為目的,不斷蠶食鄰國邊境的做法,在南亞周邊小國那裡嚐到甜頭,小國力量不逮,敢怒而不敢言,慣了印度的壞毛病,進而對北方強鄰也來這一手,只記住了上一次捱揍的恥辱,卻忘了當初的痛。藉著美國在西太挑事,覺得天賜良機,主動挑起邊界爭端,不斷升高衝突等級,大有不撈一把決不罷休的勢頭。但結果是肯定的,在北方鄰國面前,只能落個偷雞不成反蝕把米的下場。
咱種花家有幾千年文明傳承,計謀韜略算是祖師爺級別。我們現在奉行的是親鄰睦鄰,廣交朋友,和諧世界,人類命運共同體。即使對來之敵,也有不先開第一槍的淡定。所謂不戰而屈人之兵,才是戰略搏弈中的最高境界,遠交近攻,毛毛雨啦!
-
4 # 殺胡世家的異見
近交遠攻是超越智慧,暫時用哲來稱呼
這個攻不是自己攻,是讓近的去攻,你就坐等漁利或者鶴蚌,不香麼?
回覆列表
遠交近攻和近交遠攻在一定條件下都是對的,隨著外部條件的轉化,這兩個狀態也是在不斷轉換的,沒有誰對誰錯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