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神經坦克天為誰春

    白露,那一曲千年吟唱的愛情歌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白露是秋日裡一幀浪漫的詩籤,《詩經·國風·秦風·蒹葭》篇是《詩經》305篇中的經典,“蒹葭”、“伊人”與“水”、“露”一起勾勒出了一幅霜染秋葦、煙水迷濛的白露秋水伊人圖。《人間詞話》品曰:“《詩·蒹葭》一篇,最得風人深致”,最情真意切。

    “蒹葭”表現了什麼樣的意境?

    “一切景語皆情語”(王國維),古往今來的文人騷客在白露時節,於吟誦中對 “蒹葭”的意境,寄予了無限遐想。有諷刺說,漢代《毛詩序》雲 :“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禮,將無以固其國焉。”“在水一方”的“所謂伊人”隱喻周禮。逆周禮治國,就“道阻且長”。順從周禮,則“宛在水中央”。有招賢說,清人姚際恆在《詩經通論》中認為,“伊人”即“賢才”:“賢人隱居水濱,而人慕而思見之。”有浪漫愛情說,清人李漁在《窺詞管見》中謂,“蒹葭”是“情為主,景為客。”錢鍾書在《管錐編》中評價,“蒹葭”是“寓慕悅之情,示嚮往之情”。

    《蒹葭》堪稱“千古傷心之祖”

    在清秋的早晨,詩人形單影孤,獨行在蘆葦茂盛的河邊。詩人對“伊人”用情很深,百轉千回,苦苦追尋。《蒹葭》創造了一個“蒼涼悽美”的藝術境界,無怪乎清人王闓運要說《蒹葭》是悲秋懷遠的“千古傷心之祖”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美國黑人為什麼不造反而是選擇無用的遊行示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