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王羲之家
-
2 # 江千里2014
時間是2004年,買來的第一部數碼相機是佳能A85相機,只有400萬畫素;
後來換了“松下FZ—50”,其外觀很接近單反相機。優點是畫質比較好!
缺點就是1200萬畫素太低,畫面太小了!
-
3 # 漂逸的電子
02年第一部500萬畫素索尼相機。和膠片相機並用,2004年入手尼康D70單反,2006年入手尼康D200,後來就是尼康全畫幅單反。
-
4 # 艾斯卡利巴之劍
2006年買的一部國產數碼相機,好像叫什麼“普立華”?600萬畫素、1/2.3英寸CCD,ISO最高僅僅支援到200……
現在手頭的相機,一個是很多年前買的賓得Kr,鏡頭有三枚:18-135mm大變焦天涯鏡、FA100~300mm長焦鏡頭、DA50mm f/1.8定焦鏡頭。還有一臺佳能G15,比較專業的卡片機,當年也不便宜,價格抵得上一臺入門單反了,1/1.7英寸CMOS,等效28~140mm鏡頭,光圈f/1.8~2.8可調,支援全手動操作。
平時還是佳能G15用得比較多,畢竟攜帶方便,而且畫質也不錯。另外,在某些場景下,手機也能替代一部分相機來拍照,但是用得比較少,一般用來拍攝一些對焦段沒有什麼要求的廣角風景時,會用手機來應付一下。
-
5 # 攝魔papi
第一臺
美能達z1 2003-2007
第二臺
d80 2008-2009
第三臺
d700 2010-2019
第四臺
d850 + 1dx
-
6 # 雲光月影
第一部相機是1978年10月買的“海鷗”牌120,4B照相機,現在是尼康810,加尼康大三元,加300定焦鏡頭。
-
7 # 每天只看兩小時
比較晚,2009年吧,剛上班那會,終於圓夢買了賓得k-x。雖然機器效能弱雞但那時候耍得還蠻開心的。中間忙工作了,差不多斷了好多年,只留了一部富士xe2+1855作為旅遊拍照使用。一直到2019年,開啟了報復性消費器材的節奏。佳能的6d2,5ds,eosr,eosr6,ef1635,rf35,ef50L,85L,135L,EF和RF2470,RF2870,EF70200全部玩了一圈,現在只留下1635,2470,50L,85L。
同時還雙修了富士,xt30+23+35和x100v,所幸東西不多,沒多久就滅門了。
滅門富士後,購入徠卡Q。
-
8 # 封濤17
我第一部數碼相機是同時買了兩臺,(1152✘864)世界首臺民用百萬畫素數碼相機柯達DC210和奧林巴斯C-1400L(1280✘1024),在中關村電子市場不到一萬五買的。我現在不用135全幅機身,C幅單反微單(拜爾陣列馬賽克感測器和適馬弗文X3感測器)和一體機和1英寸微單和一體機一共用著18套(機身+鏡頭)。現在都有神馬裝備[呲牙]感覺像是電腦遊戲專業術語……中畫幅120/小畫幅135是膠捲相機,4✘5/8✘10英寸是平板膠片相機,統稱是照相器材和感光材料。數碼相機按感測器結構不同分拜耳陣列馬賽克感測器和適馬弗文X3感測器兩種。再按感測器面積大小分“數碼大畫幅”=120規格的5440和4433感測器無反相機和“數碼全畫幅”=135規格的全幅3624感測器相機(單反和微單和一體機),還有APS-C幅面和M4/3幅面和1英寸感測器幅面的相機,比一英寸感測器面積更小的拍照裝置/器材([呲牙]裝備)是手機小底感測器(手機攝像頭-多攝像頭對應多感測器和卡片相機和卡片長焦口袋相機等效24-720mm和24-840mm視角和類單反外形的長焦相機-最長焦段是尼康酷拍可思P1000等效24-3000mmF2.8-8視角)。要是包括和攝影相關的“裝備”,底片掃描器/平板掃描器/大小幅面照片印表機和Mac/PC桌上型電腦膝上型電腦……就太多啦
-
9 # 遠足行攝
2002買的第一臺數碼相機,200百萬畫素,還能用就是沒有電池了。
現在用著一臺EOS R
回覆列表
2004年松下FZ-10,400萬畫素CCD,徠卡鏡頭35-400,SD低速卡,至今用於網路圖片,不用編輯,影片320x240。RMB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