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朋友說要跟我換,我看不太明白,請泉友指點迷津。
3
回覆列表
  • 1 # 錢幣收藏屋

    字型版式無力且不規整

    “開元通寶”四個字型筆畫雜亂不規整,而真正的唐代“開元通寶”四個字是有是由歐陽詢題寫,文字莊重雋秀、挺拔有力。

    鏽色生硬且不夠自然

    這枚仿品上的綠繡較為粗糙,是人為的透過化學方式產生的綠繡,這種人為的鏽色浮於表面,用銳器可輕鬆使其脫落。真幣經過流通和自然氧化,會產生較為自然均勻的鏽色包漿,附著力強。

    透過以上兩點可得出這是一枚經過製作粗糙、人為做舊的仿品。

  • 2 # 泉匯天下

    題主這枚開元通寶背上“永”是枚贗品,尤其是從制式和字型看,屬於低仿品。

    而問題來了,開元通寶屬於常見的銅錢,在整個唐代,其鑄量相當巨大,到現在留存量也是相當驚人。前些年,在北方挖掘出來的開元錢都是以噸計的,有必要去仿造嗎?

    那麼我們從這枚開元背“永”說起。首先這是一枚唐朝晚期的開元通寶,是唐武宗會昌年間所鑄,按開元泉譜所載,一般稱這類開元通寶為“會昌開元”。會昌開元有一個最特別的地方就是背面紀地,它不同於初唐和盛唐的開元通寶一般光背和背紋居多。武周開元也有背字,但不紀地,而是多鑄特殊含義的文字,比如“應天”、“淮海”等。所以會昌開元背後的單字一般代表當時錢監所處的州名。而只有揚州所在錢監首鑄背“昌”開元不是代表地名,而是為了紀念會昌年號而鑄的。

    會昌開元背字一共有23個,除“昌”外,其他22個都是紀地所用。而這個“永”字代表的是永州,這其實是一個小地方,歸屬於潭州(現湖南長沙)。潭州有自己的錢監,鑄背“潭”開元通寶,但其下屬的一個永州又為何再開了一個永州錢監來鑄造背“永”開元通寶,況且兩個錢監距離非常近?這原因始於唐武宗毀佛鑄錢!

    歷史上有四個帝王先後毀佛,分別是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和後周世宗。其中兩個帝王是毀佛後用來鑄錢,這就是唐武帝鑄的會昌開元和周世宗鑄的周元通寶。而唐武宗毀佛後就地開錢監鑄錢,有些錢監就在寺廟邊上,這裡說的這個永州錢監就是如此。所以永州監鑄期很短,鑄量也極其稀少,後裁撤併入潭州錢監,以至於後來人們爭論到底有沒有鑄造過背“永”的會昌開元。留存下來的背永開元通寶更是少之又少。所以背永開元是開元中的珍品。

    既然是珍品,價值自然不菲,所以才有後人去仿製造假。像題主這枚就是一個後仿的案例。其實,會昌開元鑄造時,唐朝已經處於戰亂頻繁的後期,國庫空虛,入不敷出,各地節度使大權在握,雄據一方,有些甚至握有鑄幣權,而中央政府又無力挽危局於狂瀾,所以才會毀佛鑄錢,所鑄錢幣普遍粗糙,跟初唐開元沒法比。而民間私鑄、盜鑄盛行,以至於惡錢氾濫。從錢幣可以看出一個王朝的興衰,這也是收藏錢幣帶來的價值。

  • 3 # 古泉976

    你好題主朋友,先了解一下這種開元通寶的來歷,這種開元通寶不是我們常說的開元錢,而叫會昌開元,是唐代末期唐武宗會昌五年(845一869)鑄幣,背面鑄有地名,在穿上下,穿左右不等,很不規則,鑄造不精,是毀全國寺廟及民間佛像來鑄錢,解決了在此之前鬧了六七十年的貨幣大回縮局面。

    鑄地名的有:

    昌(楊州)京,洛,益,藍(藍田)荊(江陵)襄(襄陽)越,宣,兗,洪(江西)潤(浙西)潭(湖南)鄂,平,興(興元)梁,廣,梓(東川)福,丹,桂(桂陽)永,計二十三處。

    你的問題是這枚開元通寶是不是真幣?這種會昌開元通寶錢文沿續初唐開錢文,書體是隸書,看這枚錢文通寶的通字書寫不正確,通字應該是開口通,而這枚錢幣的通字是三角閉口通,寶字下兩點應該是人足,而這個寶下呈八字形,元字應瘦長,背永字最後一筆過長,以上提的這幾點,我個人觀點,這枚會昌開元背穿上永字錢幣,不是會昌年間鑄幣,何時所鑄,就不得而知了,回答有誤望見諒,謝謝邀請。

  • 4 # 繼古閣收藏

    關注繼古‬閣‬收藏不迷路,天天‬更新錢幣市場‬最新‬行情‬,分享‬實戰經驗。

    樓主這枚開元背永是贗品。開元是唐代鑄幣鑄造量巨大,中後期鑄造帶背字系列,背永鑄造稀少,屬於開元錢中的珍惜品種,2021年好品價格在萬元左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山蘑菇和養殖蘑菇有啥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