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項梁是楚國名將項燕的後代,秦朝末年、陳勝吳廣起義,會稽郡守殷通也起兵反秦,和項梁商量,項梁指使項羽,殺了郡守,自己取而代之。收編了陳嬰、秦嘉的軍隊,聲勢大振,後又聽從謀士范增的建議,擁立熊心為楚懷王。後來因為輕敵大意,戰死於定陶。他死後其軍隊被項羽帶領,最後項羽敗給了劉邦,兵敗垓下,烏江自刎。 如果當時項梁沒有戰死,那麼項梁就是當時起義軍的領袖,劉邦也是項梁麾下的一員戰將,效命項梁。項梁知人善任,武有項羽,文有范增,大事可成,天下可定。項羽失敗主要是太年輕、缺乏政治經驗,而又剛愎自用聽不進良言相勸。身邊人才一個個揹他而去,韓信、陳平、英布等等文臣武將最後都離開項羽投到劉邦賬下。 如果項梁不死,把這些人才用好,劉邦還敢和項家爭天下,劉邦還能取得天下,還能做皇帝嗎?
15
回覆列表
  • 1 # 野草的沉思

    估計很有可能。

    項羽失敗,不是失敗在打仗上,而是失敗在收攏人才和使用人才上。

    項羽有勇無謀。

    項梁勇武不及項羽,但在組織和指揮方面的能力強於項羽,可以彌補項羽的缺點。

    如果項梁在,很可能會阻止項羽殺秦子嬰,坑秦降卒,焚秦宮市,屠城,殺義帝,驅逐范增等等這些錯誤行動,很可能會信任使用韓信、陳平、英布這些人才。那麼,打敗劉邦,就是大有可能的了。

    但歷史不允許假設。

  • 2 # 小龍女5505

    項梁,楚國一代謀臣,也是一代名將項燕之後、一代梟雄、西楚霸王項羽的叔父,有一定謀略才能。但並不是一位優秀厲害的帥將之才,軍事能力嚴重不足。所以他即使不死,依然繼續輔佐項羽,也不能擊敗漢王劉邦,一統天下恢復楚國江山而且項梁也並不是西漢一代名將韓信的對手。

  • 3 # 當代曹植

    能!

    假如項梁不死,大權就仍然掌握在項梁手中,熊心就不可能成功奪權,只能安心的做傀儡。

    而劉邦本是熊心奪權後扶植起來牽制項羽的一枚棋子,即然熊心無法奪權,也就不可能扶植劉邦了,劉邦也只能是項梁手下的一名普通將領,永遠與帝王無關,更不會有什麼楚漢之爭了,也不會有漢朝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西楚,從此,華夏民族被稱為楚人。

  • 4 # 江湖小曉生

    項梁是楚國名將項燕的兒子,也是西楚霸王項羽的叔父。早年項梁在楚地犯了法,只好帶著小侄子項羽一路逃難。

    等到陳勝吳廣起義的時候,項梁覺得時機成熟了,於是也拉起了一支人馬。他們將楚懷王的孫子熊心立為新的楚懷王,以此號令各地義軍前來會盟。

    項梁善於利用各種事件成為自己的炒作點。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一些房地產中介的朋友,不管出現任何風吹草動,他們都能夠將這件事轉化為房地產利好的訊息,不限購是利好,限購了還是利好,這就是他們的本事。

    項梁其實也是一樣,他本來只是楚國大將項燕的兒子,連王族都算不上,根本不可能成為楚國義軍的領袖。況且他動手的時間也比陳勝吳廣要晚,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他也沒有資格成為楚國義軍領袖。

    但是他善於利用一切條件,以此當成自己的利好訊息。比如說起兵之前,會稽太守殷通似乎看出了秦帝國不行了,所以主動請項梁過來,打算把軍隊交給項梁,一起起兵。

    於是項梁然其言,乃求楚懷王孫心民間,為人牧羊,立以為楚懷王,從民所望也。陳嬰為楚上柱國,封五縣,與懷王都盱臺。項梁自號為武信君。---《史記》

    這麼一來殷通就成了起義軍的領袖了,項梁這傢伙幹了什麼呢?他讓項羽把殷通給宰了,做事就是這麼橫。好歹人家也是打算起義了,項梁之所以殺他,就是為了成為起義軍的真正領袖。

    陳勝不知去向後,景駒被將領秦嘉立為新任楚王,結果項梁看著心裡就不爽了。大家都是打著恢復楚國的旗號,如果景駒做了楚王,那項梁可是沒有扶助之功的,功勞都在秦嘉身上。

    這當然是不行的,於是項梁又開始拿陳勝說事兒了,他告訴大家,秦嘉和景駒背叛了楚王陳勝,這是大逆不道的事情。於是就帶兵攻打秦嘉,又逼死了景駒。

    這麼一來項梁可就有了重新迎立楚王的機會,他後倆將楚懷王的孫子熊心輔佐為王,其實就已經看得出,當年他攻打景駒,是為了個人利益。

    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諭以所為起大事,遂舉吳中兵。使人收下縣,得精兵八千人。梁部署吳中豪傑為校尉、候、司馬。有一人不得用,自言於梁。梁曰:“前時某喪使公主某事,不能辦,以此不任用公。”眾乃皆伏。於是梁為會稽守,籍為裨將,徇下縣。---《史記》

    熊心成為新任楚懷王后,項梁成為了武信君,手握軍政大權。就連劉邦,其實都是項梁一手提拔起來的,當初劉邦只帶著百來個人前來投靠,項梁一口氣給了他五千人馬,這就是劉邦的老本。

    項梁自大輕敵,最終兵敗而亡。

    項梁成為武信君以後,實力大增,於是便主動尋找秦軍交戰。章邯曾經和項梁交過手,知道這是個厲害的傢伙,所以就設下了圈套。

    在東阿項梁擊敗了章邯的人馬,到了定陶的時候,項梁再次擊敗了秦軍。與此同時項羽和劉邦在雍丘也擊敗了秦軍。

    如此一來,所有人都覺得秦軍不堪一擊。尤其是總指揮項梁,他越發驕傲自信,不把秦軍放在眼裡。

    這時候宋義曾經勸告過項梁,可惜項梁一句話都聽不進去了。這老項家是有這方面遺傳嗎?感覺項梁的行為和後來項羽的行為如出一轍。

    項梁輕敵冒進,結果遭到了章邯的圍攻,在定陶項梁終於戰敗被殺。而這件事宋義居然能夠準確預言到,可見項梁輕敵的情況已經多麼嚴重了。

    宋義乃諫項梁曰:“戰勝而將驕卒惰者敗。今卒少惰矣,秦兵日益,臣為君畏之。”項梁弗聽。乃使宋義使於齊。道遇齊使者高陵君顯,曰:“公將見武信君乎?”曰:“然。”曰:“臣論武信君軍必敗。公徐行即免死,疾行則及禍。”秦果悉起兵益章邯,擊楚軍,大破之定陶,項梁死。---《史記》

    聽不進屬下的勸告,輕敵冒進,這樣的軍事統帥,想要在戰場上取得勝利,那是一件相對困難的事情。

    多年以後,項羽對劉邦也是不屑一顧,不光沒有殺掉劉邦,還把他封為漢王,不聽范增的建議,結果劉邦反戈一擊,項羽落得個垓下之敗。

    項梁如果活著,劉邦是不敢動項羽的。

    在很多方面,其實項梁還比不上項羽。尤其是在帶兵打仗方面,項羽要遠勝於項梁,所以說就算項梁活著,其實也很難挽救項羽。

    其實項羽不是在軍事上失敗的,他失敗的方面太多。比如說中了劉邦的反間計,逼走了範亞父,不信任鍾離眜。還有就是輕易相信劉邦,與之劃定鴻溝為界,結果被劉邦偷襲。

    可以說項羽在做人這一塊兒,實在是比較老實。相反劉邦這傢伙年過半百,是個老油條了,自然可以一而再再而三地欺騙項羽。

    如果項梁真的活著,那劉邦的這點伎倆,其實完全無法騙得過項梁。如果這些小手段無法成功的話,那劉邦在戰場上,又不是項羽的對手,當然就無法動項羽了。

    此外,劉邦是項梁一手提拔上來的,劉邦手下不少軍官昔日都是項梁的部眾,因此項梁還活著的話,輪不到劉邦在底下瞎蹦躂,不是一個等量級的對手。

    因此我認為,如果項梁還活著,那麼項羽一定不會犯那麼多錯。尤其是趕走范增這件事,項羽可以犯,但是項梁這種深通為人之道的老江湖,是不可能犯的。

    總結:項梁不會成為輔佐性質的角色。

    項梁是什麼人?好歹他是項燕的兒子,是項羽的叔叔。他跟項伯有很明顯的區別,項伯是個沒什麼主見的人,他只能夠輔佐人。

    而項梁明顯不同,他是一個領袖級別的人物。他不會說卑躬屈膝地輔佐某個人,他更有領袖氣質,因此他活著,項羽還得靠邊站。

    項梁活著的話,項羽應該是他手底下的頭號大將。史上沒有記載項梁有兒子,所以說將來繼承項梁大位的當然還是項羽,但項梁不會在活著的時候就退居二線。

    因此他們雖然遇不到劉邦這樣的對手了,卻依舊要面對很多其他的諸侯,項梁性格上的弱點,不知道還能支撐他走多久。

    參考資料:《史記》

  • 5 # 財神跟班

    不是帶,而是自己,項梁周王族姬姓項國後代 ,楚國貴族項燕之子。西楚霸王項羽的叔父。項羽是由項梁養大,項梁在項羽心目中的地位是十分高了。按照項羽那種性格他只聽的進去2個人話,一個是亞夫范增一個是叔父項梁,而且項羽前面部隊那麼壯大出了他們是楚國貴族後裔之外,基本上是項梁一手操辦起來的,能力這麼強的一個人如果不死,劉邦成不了氣候,他不會跟項羽一般,自大狂妄,不屑於一些雕蟲小技,在項羽的世界他武力第一,沒有誰能勝他,所以項梁在的話,一點項羽權利沒有那麼大,不會誰的話都不聽,畢竟當時反秦的楚人居多,

    二在劉邦有做大的時候就會剷除他,畢竟他不會在乎什麼義氣,江湖道義,勝者為王。

  • 6 # 李成蹊

    歷史不容假設,如果項梁不死,章邯不可能離開楚國,鉅鹿之戰不可能發生,楚國將成為主戰場,期間假設是互有勝負,畢竟章邯打敗過擁有項羽的項梁。

    估計一年之後,趙高繼續陷害章邯,然後章邯投降項梁,項梁年紀大了,他接下來的任務要對抗趙佗,六國,如果沒有鉅鹿這種經典戰役,六國未必會服氣,還得打一會,且項梁的繼承者未必是項羽,項羽還有表兄弟。

    如果項梁願意把項羽當繼承人培養,項羽能夠繼承到更大的地盤和更多計程車兵,且政治上變得成熟,重用人才,肯定是有機會贏得,但很明顯項梁沒有把項羽當繼承人培養,項羽不僅沒有學習制衡和治國之道,在軍中的地位也很尷尬,在單獨的一隻軍隊中地位甚至不如范增,劉邦還是自領一軍,如果不是偶然事件,項羽上位都成問題,如果不是宋義讓所有人不服,項羽殺了宋義也無法上位

  • 7 # 夢而為蝶

    項梁借其父餘威,值天下大亂,乘機而起,英豪雲聚。范增獻計,復立楚國之後為王。項梁則握其兵,項羽勇猛無雙為之輔。於是連敗秦軍,天下震驚。沛公劉邦亦歸其麾下。然而屢勝而驕,不聽諫言,卒至兵敗身死。

    項梁起東阿,西,比至定陶,再破秦軍,項羽等又斬李由,益輕秦,有驕色。宋義乃諫項梁曰:“戰勝而將驕卒惰者敗。今卒少惰矣,秦兵日益,臣為君畏之。”項梁弗聽。乃使宋義使於齊。秦果悉起兵益章邯,擊楚軍,大破之定陶,項梁死。

    項梁死後,項羽領其軍,以少勝多,大敗秦軍主力。其才略不在項梁之下。但項羽卻不敵劉邦。

    項梁之敗在於驕,且輕敵。而劉邦攻入咸陽之時,其戰功遠大於項梁,但能聽從張良等人之言,從善如流,不貪戀金銀美女,不擾良民,還軍霸上。相比之下不及劉邦。

    劉邦善於用人,故張良一見便跟隨,韓信本是項羽的人,能用之不疑,委以重任,豁達大度,縱使項梁不死,亦不能與劉邦相爭。

  • 8 # 圍城8586

    項羽不是輸給了劉邦,而是輸給了舊的制度,諸侯割據,是在走回頭路,司馬遷史記裡雖然把項羽寫進了皇帝本紀,但項羽一生都只是稱王,西楚霸王,而沒有稱帝,劉邦和項羽也只是諸侯國之間的戰爭,劉邦不是打敗了項羽,而是打敗了諸侯割據的制度。

  • 9 # 歷史的天空絢麗多彩

    如果項梁不戰死,劉邦沒有了自立的機會,就沒有了後來的楚漢之爭了。

    陳勝,吳廣起義,被秦將章邯率大軍鎮壓,陳勝,吳廣失敗後被殺,起義軍失去了首領。項梁聽從謀士范增的建議,請出了楚懷王的孫子熊心,立為楚懷王,實際楚國的大權掌握在項梁手裡。

    劉邦起兵後,留雍齒守老家豐邑,自己率軍攻打薛縣,沒成想雍齒背叛了他,老家丟了,劉邦非常生氣,回兵攻打豐邑遭遇失敗,於是劉邦決定加入項梁的楚軍,借楚軍回來報仇,這樣劉邦打敗雍齒後,遵守承諾成了項家軍的將領,接受項羽指揮。

    章邯打敗陳勝,吳廣後,目標鎖定了項梁指揮的楚軍,定陶一戰,章邯用突襲戰術,一戰殺死了楚軍首領項梁,這給了楚王熊心重新洗牌的機會,劉邦在這次洗牌中得到了最大利益。

    熊心雖然名義上是楚懷王,但他的楚王之位是項梁給的,楚國的一切都要聽從項梁的,軍隊更是掌握在項梁手裡,項梁意外被殺,楚懷王藉機收回兵權,他重用宋義,打壓項羽,為了削弱項羽的實力,把劉邦從項羽麾下調出來,封劉邦為安武侯,項羽為長安侯,劉邦和項羽平起平坐了,這還不是最重要的。

    章邯打敗項梁後,兵鋒指向趙國,打下邯鄲後,趙王歇逃到鉅鹿,章邯大軍把鉅鹿團團包圍起來,趙王向各諸侯國發出求援信,楚國作為諸侯的老大,也收到了求救信,楚王經過商量後,派宋義為卿子冠軍,項羽為次將北上救趙,為了牽制秦軍派劉邦率一路人馬西征,從武關入關,佔領咸陽,而且約定先入關中為王。劉邦成為西路軍的總司令,擁兵自立了。

    總結:如果項梁不死,楚國大權掌握在項梁手裡,劉邦只能做項羽手下將領,是不可能有自立的機會,而且項梁比項羽有頭腦,范增也一直防備著劉邦,劉邦要有點自立的苗頭,估計項梁和范增就會對劉邦下手,劉邦在“鴻門宴”就會丟了性命,哪有爭天下的機會,

  • 10 # 河東來

    項梁作為傳統的兵家貴族,與項羽這個新銳兵家貴族不同,極大可能會與道家貴族張良一樣,投靠漢王朝的開國君主之一的道家貴族代表呂雉,當然名義上會是儒家平民代表劉邦的手下。

    而且很有可能韓信會面臨永遠沒有出頭之日的困境,因為楚國兵家貴族項羽是看不起他這個破落貴族的,他是因為雖然不容於兵家貴族,但對於從來不知道兵家規律的儒家平民代表劉邦來說,他卻是高高在上的存在,他的投誠,卻是破落兵家貴族精英與新興儒家平民代表的一拍即合。

  • 11 # 北疆同心聊歷史

    事在人為,很難說項梁就不能笑到最後。在秦末天下大亂的背景下,各路梟雄紛紛起來搶果實。

    儘管首先對秦朝發難的是陳勝、吳廣,但是群起而響應的,卻是包括項梁在內的原六國後裔。

    因此才會出現,大澤鄉義旗一舉,只有短短几個秦朝便失去了對函谷關以東地區,切實掌控能力的局面。儘管秦軍很強大,卻無法撲滅屢仆屢起的起義軍。

    項梁是楚國將門之後,有智謀也有膽略,能識人也能用人。著名的謀士范增,就是因為相信項梁能夠成就一番事業,才會在七旬高齡之際投奔楚軍效力,張良、陳平、韓信等人也曾在項梁的陣營裡待過。後來,項梁大意輕敵而被章邯襲殺,項羽掌握兵權後,既不識人也不會用人,才迫使這些人棄他而去轉投劉邦。

    如果沒有這些人的幫助,僅憑劉邦的家鄉子弟兵,很難在短短數年之內,便掃蕩群雄建立漢朝。而且劉邦之所以能夠壯大勢力,乃是因為項梁死後楚懷王掌握了兵權。楚懷王為了削弱項家的勢力鞏固自己的地位有意抬劉壓項。

    為此,在秦國崩潰已成定局的形勢下,楚懷王拒絕了項羽率軍挺進咸陽的要求。反而派劉邦率領少數人馬西進,並命令劉邦治途收攏陳勝和項梁的敗兵,以便壯大實力,而且還下達了著名的“先入關中為王”的命令!

    在派劉邦率軍西進的同時,楚懷王把項羽打發得遠遠的。派他與卿子冠軍宋義一起領兵救趙。儘管項羽心裡不痛快,但也只能服從楚懷王的命令。

    楚軍主帥宋義試圖先讓秦趙兩軍血拼,然後楚軍用趁勢出擊。宋義認為這樣做費力少而收益高,可以獲得汴莊刺虎的效果。楚軍一連滯留了46天,項羽屢次要求進兵皆為宋義所阻,項羽一怒之下殺死宋義奪了兵權,然後率領楚軍在鉅鹿之戰中,打敗了章邯率領的最後一支秦國野戰軍。

    由於項羽牽制了秦軍主力,使得劉邦輕易攻佔關中推翻秦國。由於劉邦搶先在關中收買人心,用“約法三章”等方式,使秦民得以從秦國的暴政中解脫,才贏得了關中父老的擁護和支援,為日後重返關中,並以關中為基地逐鹿天下奠定了基礎。

    而項羽卻既不知爭取人心支援必要,更沒有意識到佔領關中的重要,這與項羽的眼界太窄與個性扁狹有關。假如項梁仍然活著,以他的能力和眼界,或能避免犯項羽犯下的錯誤。項梁未必會火燒秦宮,也未必會將關中的形勝之地拱手讓人。

    只要項梁不撤離關中,並用寬刑省法等方式爭取秦國遺民歸心,必能穩定形勢並統治關中地區。如此,劉邦也就只能乖乖的呆在漢中養老,哪裡還有他重出江湖的機會?

    此外,如果項梁未死,楚懷王就無法收回兵權,楚軍就仍然是“項家軍”。在這種形勢下,很難說劉邦有沒有挺進咸陽的機會?只要劉邦沒法西進,就無法推翻秦國,更不會因此而聞名天下。只是劉邦沒法進入關中,自然也就沒有收買秦國遺民的機會!

    因此,在秦末亂世混沌不清的局面下,很難說項梁沒有機會問鼎天子寶座,也很難說劉邦會取得最後的勝利。

  • 12 # 寄暇學宮

    項梁的戰死,只是一個變數,還是一個必然?

    在項梁被章邯襲擊之前,形勢是一片大好。不過還是有人向項梁表示了擔憂,這個人就是後來被項羽殺了的卿子冠軍宋義。

    宋義乃諫項梁曰:“戰勝而將驕卒惰者敗。今卒少惰矣,秦兵日益,臣為君畏之。”項梁弗聽,乃使宋義使於齊。

    項梁在連續戰勝秦軍之後,尤其是斬殺了李斯的兒子李由,項梁開始產生了輕敵嬌縱的情緒。套用德雲社的話兒來說,項梁開始膨脹了!

    從《史記》的這段記載來看,項梁兵敗身亡是有它的必然性的。不過我們現在都是站在後人的視角來看待這個事件的,司馬遷在寫這個事件的時候也是如此。

    當時項梁也不是一個人帶兵,手下還有其他的將領和謀士。要知道韓信在跟隨項羽的時候,可沒少向項羽提出自己的建議。難道韓信真得就如網路上說的那樣浪得虛名?

    就算韓信沒有看出這個問題來,那麼諸如范增、黥布、蒲將軍等人卻也都沒有覺察到。為什麼只有宋義向項梁提出這個問題?

    也許有人會說那些人可能跟隨著項羽,並沒有跟隨在項梁身邊。

    齊遂不肯發兵助楚。項梁使沛公及項羽別攻城陽。

    項羽和劉邦的出征是因為當時齊國沒有發兵援助項梁,項梁這才派項羽和劉邦出去策應攻擊。

    既然是讓項羽劉邦分兵策應攻擊,那麼就不太可能把所有的將領都帶走。更何況像項梁這種級別的人物,手下不可能沒有其他的將領。

    項梁再破秦軍,有驕色。宋義諫,不聽。秦益章邯兵,夜銜枚擊項梁,大破之定陶,項梁死。

    因為秦朝突然給章邯增加了兵力,章邯採用了偷襲的方式突然攻擊了項梁。這才是導致了項梁的兵敗身死,只原本只是戰爭裡面一個正常的變數而已。

    項梁的身死就像被推倒的多米諾骨牌,引起後面的一系列變化。最直觀的就是項梁一手扶植起來的楚懷王,開始打壓項羽。

    楚懷王見項梁軍破,恐,徙盱臺都彭城,並呂臣、項羽軍自將之。以沛公為碭郡長,封為武安侯,將碭郡兵。封項羽為長安侯,號為魯公。呂臣為司徒,其父呂青為令尹。

    楚懷王封劉邦為武安侯,抬高了劉邦的地位,給劉邦創造了搶先進入關中的條件。而項羽雖然也被封為了長安侯號魯公,但是卻被剝奪了兵權。

    楚懷王的這一番操作,讓項羽陷入了非常被動的局面。項羽為了奪回自己的權勢地位,果斷地殺掉了卿子冠軍宋義。後來劉邦在歷數項羽十大罪過的時候,就有“項羽矯殺卿子冠軍而自尊”這麼一條。

    正是因為楚懷王打壓項羽在先,最終導致了項羽殺掉了楚懷王。這又被劉邦用來大作文章。

    漢王數項羽曰:“始與項羽俱受命懷王,曰先入定關中者王之,項羽負約,王我於蜀漢,罪一。秦項羽矯殺卿子冠軍而自尊,罪二。項羽已救趙,當還報,而擅劫諸侯兵入關,罪三。懷王約入秦無暴掠,項羽燒秦宮室,掘始皇帝冢,私收其財物,罪四。又彊殺秦降王子嬰,罪五。詐阬秦子弟新安二十萬,王其將,罪六。項羽皆王諸將善地,而徙逐故主,令臣下爭叛逆,罪七。項羽出逐義帝彭城,自都之,奪韓王地,並王梁楚,多自予,罪八。項羽使人陰弒義帝江南,罪九。夫為人臣而弒其主,殺已降,為政不平,主約不信,天下所不容,大逆無道,罪十也。吾以義兵從諸侯誅殘賊,使刑餘罪人擊殺項羽,何苦乃與公挑戰!”

    這歷數項羽罪過的十條裡面,大多數都是跟楚懷王有關。劉邦在這兒之前,也正是接受了董公的建議,為義帝楚懷王發喪,從而號召其他諸侯王共同討伐項羽。

    如果項梁沒有意外身死的話兒,那麼歷史也就不會按照項羽的路子去發展。項梁從起兵反秦到兵敗身亡,時間雖然非常得短暫,但是足以看出項梁和項羽完全不是一個路數。

    項梁一直蟄伏在吳中暗中積累自己的力量。項梁當時的勢力之大,會稽太守殷通想要造反,也要先和項梁聯手。

    項梁卻趁機殺掉了殷通,奪取了周邊的幾個縣城,得到了八千精兵。於是項梁就自任會稽太守。

    在反秦的局勢表面上如火如荼的形勢下,項梁依然還是沒有高舉起反秦的大旗。這充分反應出項梁的老成持重。

    直到召平“渡江矯陳王命,拜梁為楚王上柱國。”此時的項梁這才開始精兵渡江與秦兵作戰。這時候項梁開始充分利用陳勝的號召力。

    項梁在名義上歸屬陳勝之後,陳嬰攜兩萬人歸順到項梁麾下。項梁渡過淮河之後,黥布、蒲將軍等人也投到了項梁的麾下。只憑借陳勝的號召力,項梁的兵馬迅速地增長到六七萬人。

    當時秦嘉擁立景駒為楚王,在彭城一帶與項梁對抗。

    項梁謂軍吏曰:“陳王先首事,戰不利,未聞所在。今秦嘉倍陳王而立景駒,逆無道。”乃進兵擊秦嘉。

    項梁攻擊秦嘉的理由,就是秦嘉背叛陳勝,屬於大逆不道。正是憑藉著陳勝的號召力,項梁才能肆無忌憚地去吞併其他勢力。

    項梁聞陳王定死,召諸別將會薛計事。

    項梁的慎重還體現在,一直等到確定陳勝已死之後,項梁這才開始擁立了楚懷王。劉邦、張良等人也都是衝著楚懷王這面旗幟而去投奔項梁的。

    楚懷王雖然是項梁所擁立的,但是他對於項梁的重要性,絲毫不亞於漢獻帝對於曹操的重要性。

    項梁斷然不會如項羽那樣,輕易地就把楚懷王廢掉。即使在滅掉了秦朝之後,面對那些個個牛逼哄哄的諸侯們,楚懷王依然還是一個非常有效的傀儡。

    項羽除了廢掉了楚懷王之外,還有一個非常失誤的舉動。那就是項羽把張良給徹底推到了劉邦那裡。這也可以說是項羽最嚴重的敗招之一吧!

    張良最大的心願就是復興韓國,而項羽卻讓張良的這個夢想最終成空。張良忙碌了一頓,最後卻成了夢幻泡影。

    項王竟不肯遣韓王,乃以為侯,又殺之彭城。良亡,間行歸漢王,漢王亦已還定三秦矣。復以良為成信侯,從東擊楚。

    張良在忽悠項羽去攻打齊國之後,從此死心塌地地跟隨了劉邦。張良在楚漢戰爭期間,也是發揮了決定性的作用。

    如果項梁沒有死的話兒,項梁會不會放韓王回到封國?以項梁的老謀深算來看,應該是會讓張良跟隨韓王去經營他們的封地的。

    項梁如果沒有意外身亡,項梁會一直走尊王的路線。只要沒有其它的變數出現,最終還是項梁取得天下。當然面上還是楚懷王,項梁只是待在楚懷王的背後。

    至於什麼時間廢掉楚懷王,恐怕還是要等到項羽接替了項梁的位置之後的事兒了!

    【我喜歡以連續的眼光看待歷史上的節點。】

  • 13 # 漢史趣聞

    項梁在楚國的威望很高,畢竟他是項燕的兒子,項家在楚地的威望都是項燕用自己的身家性命打下來的。

    項燕又是在保衛楚國的時候戰死的,楚國的子民對項家是心存感激的!

    所以,項家在楚地的號召力以及影響力是別人比不了的。

    正是因為如此,到了秦末亂世的時候,項燕殺了會稽郡守,宣佈在江東起義了。這個時候天下人知道項燕起義了,就都來投靠項燕了。更難能可貴的是,很多人是帶著軍隊來投靠項梁的。

    本來項梁起義的時候,只有八千江東子弟兵。但是,一仗還都沒有打,他們度過長江之後,人馬就聚集了幾十萬人。

    可見,當時項梁的影響力有多大。

    我們熟知的范增、陳平、英布、劉邦、張良、韓信等等天下的豪傑,都是想要跟著項梁做一番事業的,他們在聽說項梁起義之後,都投奔了項梁。當時的劉邦,也是項梁手下的一個大將。

    要知道項梁在的時候,項羽根本是沒有任何威望的,他也就是靠著自己的叔父撈了一個將軍的頭銜。

    在當時的人看來,項羽若是脫離了項梁,他什麼都不是。正是在項梁戰死之後,項羽才有了出頭的機會,才打了眾所周知的鉅鹿之戰的。

    項梁的威望很高,也許,他能滅秦。但是,若是讓他給劉邦打仗,他真的不是劉邦的對手。劉邦這個人,最大的優點就是心胸開闊,能夠聽進別人的意見去,而且他還能夠從別人的意見當中,甄別出哪些是對自己有利的。

    這就是別人喜歡投奔項梁的原因。

    劉邦的長處,恰恰就是項梁的短處。項梁和項羽一樣,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 一點底氣都不接。

    就說項梁被殺的這一次吧,本來他是能夠避免被殺的, 因為當時有一個叫宋義的手下,他告訴項梁,現在我們軍隊計程車氣不行,充滿了傲慢,根本不把任何人放在眼裡。這個傲慢的風氣要殺一殺,古語說得好,驕兵必敗。

    若是我們不收斂一下,不謙虛一些。很大程度上是會打敗仗的,更何況我們的對手是秦末名將章邯。

    項梁聽到宋義這樣說很不高興,但是,宋義還是給他說了好幾次,項梁徹底的生氣了,他就把宋義給派走讓他出使齊國去了。

    你看項梁就是這樣的人,他聽不進去別人的意見。不喜歡見到的人,他就把人家給打發走,結果宋義剛走沒多久,項梁就戰敗了而且戰死了。

    這個全部在宋義的預料當中。

    可以說項梁和項羽就是一類人,這樣盲目自大的人,打幾次勝仗是不難的,但是,若是想要讓他們成為最後的贏家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劉邦為何要投靠項梁,還是大樹底下好乘涼,那個時候秦朝軍隊很勇猛,劉邦得要和別人合作才能避免自己被滅。

    但是,一旦他的實力達到一定的程度,他還是會和項梁開戰的。項梁儘管說人氣很高,但是,最終若是讓人家人才的才能得不到發揮,早晚還是會跑調的。就好比從項羽這裡跑走的陳平、韓信等人。

    可以說項梁即便是沒有戰死,他帶著項羽和劉邦爭霸天下,也不是劉邦的對手。劉邦不是一個人在和項家軍作鬥爭,他是帶領著一群人。這一群人的智謀,肯定是要比項梁和項羽叔侄兩人的高明得多的。

    因此,我是不看好項梁的,還是更看好劉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努力掙錢有錯嘛?為什麼前女友和身邊的女的都說我太看重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