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鍾銘聊科學

    在很多故事當中,1957年的一次地下核爆炸實驗中,由於科學家們的計算失誤,導致地下核爆炸能量遠遠超出預期,使得核實驗井的井蓋被衝擊波震飛。據科學家猜測,該井蓋的速度大約是6倍地球逃逸速度。因此很多人把這個井蓋當成了最快的人造物體,那事實究竟如何呢?

    井蓋

    1957年8月,美國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為了檢驗氫彈在地下引爆的威力,測量得到相關資料,進行了一次地下核爆炸實驗。

    團隊工作人員挖掘了一口深約150米,直徑為1.2米的地下實驗井,並在這個實驗井的上方蓋了一個10釐米厚、半噸重的鋼鐵井蓋,同時還安裝了一臺高速攝像機,捕捉鋼板被衝擊後的速度。

    就這樣,他們引爆了實驗井中的氫彈,而氫彈在爆炸的瞬間釋放了300噸當量的核爆炸,巨大的衝擊力使得鋼板獲得了初速度,速度快到井蓋只出現在以毫秒記錄的高速攝像機的第一幀,之後就已經飛出去了。

    據估計,井蓋的速度可能超過了“太陽神2號”探測器約70公里每秒的紀錄,成為有史以來最快的人造物體。

    而這個故事也被廣為流傳,在很多媒體口中, 核動力井蓋成為了人類歷史上速度最快的物體。

    然而事實果真如此嗎?

    核動力井蓋

    其實,學過計算速度的就會知道,單憑一張照片是無法計算速度的,至少需要連續拍下兩張照片才能計算其速度。所以,當時並沒有足夠的依據來計算井蓋的速度。

    再者,核動力井蓋的速度大約是6倍地球逃逸速度並不是基於嚴謹的科學計算,而是估計的一個數字。當時領導做實驗的是布朗利,他在向上司彙報時,被問到井蓋飛出去的速度,由於這名上司偏好最終的資料,他只好說了一個預估的資料:“大約6倍地球逃逸速度”。

    多說一句,逃逸速度是指能夠擺脫星球引力的最小速度,不同星球的逃逸速度並不相同,主要和自身的質量有關,其中地球逃逸速度是11.2km/s,

    如果井蓋真的達到了6倍地球逃逸速度,那麼該井蓋的速度至少是67.2km/s。此時該井蓋將會擺脫地球引力的束縛,甚至會達到飛向宇宙深處。如果井蓋的速度超過了70km/sw,那麼該速度已經遠遠打破了其他人造物體的速度,成為了人類歷史上速度最快的人造物體。

    據人們猜測,該井蓋的結局要麼是與空氣發生摩擦,被燃燒殆盡。要麼是飛出地球,衝向了宇宙,不過科學家們更傾向於認為該井蓋最終墜落在地球的某個地方,只是至今人們還沒有找到它的蹤跡。

    其實,說該井蓋是人類歷史上速度最快的人造物體,僅僅是媒體的自相情願,在科學家眼裡,速度最快的人造物體要數太陽神2號探測器。

    太陽神2號探測器

    1976年美國航天局發射了兩枚無人探測器,用以探測太陽活動,以及水星軌道內的星際空間。其中之一的無人探測器就是太陽神2號,它的速度達到了70.22km/s,是人類歷史上有據可查的所能達到的最快人造物體速度,而且該記錄至今沒被打破。

    之所以它的速度如此之快,是因為它是相對於地球的速度,也就是它是以地球為座標系的速度,而不是它實際飛行速度。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探測器會在飛行過程中,利用行星彈弓的方式為自己加速,其中木星就是最佳的加速星球。

    在《流浪地球》中,之所以地球要繞著木星環繞,就是因為木星巨大的引力能夠將地球甩出去,為地球提供動力。

    正是因為如此,所以探測器的速度往往代表著最快的人造物體速度。

    目前談到世界上最快的人造物體時,人們往往會說太陽神2號,而不是核動力井蓋。

  • 2 # 跪射俑

    在近十年的時間裡,X-15 先後創造了 6.72 馬赫和 108,000 米的速度與升限的世界記錄,它的試驗飛行幾乎涉及了高超音速研究的所有領域,併為美國後來水星、雙子星、阿波羅有人太空飛行計劃和太空梭的發展提供了極其珍貴的試驗資料。在 X-15 整個試驗飛行過程中,研究人員根據其飛行資料總共撰寫了 765份有價值的研究報告。

    X-15 機長 採用中單翼設計,最初裝備兩臺 XLR-11 火箭發動機(後改為 XLR-99)。X-15 機身表面覆蓋有一層稱作 Inconel X 的鎳鉻鐵合金,可抵禦高速飛行時產生的 1,200 度高溫。由於火箭發動機燃料消耗量驚人,所以 X-15 必須由一架 B-52 載機帶入空中。從載機上釋放後,X-15 自身攜帶的燃料只能飛行 80~120 秒,因此餘下來的 10 分鐘左右只能是無動力滑翔。降落時,X-15 機身前部下方安裝有常規機輪,機身後部則為兩個著陸滑撬。

    1964年2月,兩架 X-15 被改裝為 X-15A-2。後者機身加長了 71 釐米,機翼下增加了兩個分別裝有液氨和液氧的罐體,它們可以為 X-15A-2 多提供 60 秒的飛行時間。X-15A-2 在 1967 年創造出了 6.72 馬赫的世界最快速度記錄。

    由於採用了火箭發動機,最大速度可以達到6.72馬赫,是迄今為止人類研製的速度最快的有人駕駛飛機。

  • 3 # 彩色的票票

    就是大中國的房地產。

    這一點毋庸置疑,人造的,中國沒用幾年就發展成為房地產大國了,房地產也上升為大國重器了。

  • 4 # 時空通訊

    迄今為止地球上速度最快的人造物體是什麼?

    這要看怎麼理解速度和快的關係。現代速度最快的事物很多,比如俺國人引以為傲最快的事物就是“說曹操曹操到”。曹操是三國時代人物,已經過世整整1800年了,陰陽兩隔還能夠說來就來從過去穿越而來,你說有多快?

    開個玩笑,調節一下氣氛,省的科學老是怪嚴肅的,請勿當真。下面介紹幾種現代和未來最快事物:

    飛秒技術。

    2018年,加州理工學院(Cal-tech)和法國國家安全研究所(INRS)的團隊,開發出了世界上最快的相機,重新整理了瑞典科學團隊創下的每秒5萬億幀拍攝速度,創造出每秒10萬億幀拍攝速度。

    這是什麼概念?就是光速為每秒30萬千米,被認為世界上運動速度最快的極限速度。但這種攝像機能把光走1秒的路徑拍攝10萬幀照片,也就是光每走10um(微米),就被拍攝了一張照片。10um是多少?就是1/100mm(毫米)。

    這個速度算不算快?就在數十年前,人們還常常因為某件很快的事情無法分辨而爭論不休,如游泳、賽跑到達終點時,有的選手就差那麼1μs(微秒,百萬分之一秒),難分勝負,如果用上現在這種技術,1微秒已經拍攝了1000萬幀照片;即便選手差距只有1ns(納秒,10億分之一秒),也很清晰能夠分出來,因為在1ns時間,飛秒攝像機已經拍攝了10000幀照片。

    因此即便光速逃逸的物體,也會在這種攝像機下清清楚楚,無處可逃。這種技術就叫飛秒技術。我們知道1fs(飛秒)是1千萬億分之一秒,現在這種技術還沒有達到真正的1fs1幀的速度,而是100飛秒才可以拍1幀畫面。但這種相機已經能夠捕捉光與物質之間的奈米級作用,對於探索世界深處最精細結構發揮了重大作用。

    這項研究還在世界科學家們的推進之中,有望在可預見的未來,真正實現1飛秒拍攝一幀畫面的飛秒技術,那時,在這種火眼金睛下,任何妖魔鬼怪也無法遁形,很多現象都能夠破解。

    三個宇宙速度。

    如果要說人造物體的移動速度,最快的當然要數太空探測器了。我們知道在地球上,任何物體的運動速度一般不會超過每秒7.9千米,因為這個速度是第一宇宙速度,達到這個速度,地球就留不住它了,就會成為環繞地球飛行的人造衛星。只有當它們速度降低時,才會被地球引力拉下來。

    第一宇宙速度即逃不出地球引力圈,也不會被地球引力拉下來,因此叫環繞速度。所有的人造衛星發射都必須達到這個速度,然後根據執行高度不同,執行不同的速度。要脫離地球引力,就必須達到第二宇宙速度,即每秒11.2千米。飛往其他行星的探測器,都必須大於這個速度,才能夠脫離地球引力,因此叫脫離速度;而第三宇宙速度就是在地球位置,逃逸太陽引力的速度,為每秒16.7千米,簡稱逃逸速度。

    計算三個宇宙速度的公式分別為:環繞速度V1=GM/r;脫離速度V2=√(2GM/r);逃逸速度V3=√(V2^2+v"^2)。式中,V1、V2、V3分別為三個宇宙速度值,G為引力常量,M為要逃脫引力的天體質量,r為人造物體與天體質心距離。逃逸速度公式裡的v”為地球逃逸速度-公轉速度42.2-29.8=12.4km;V2為第二宇宙速度。

    目前人造天體最快速度。

    現在人類發射的探測器,根據目標任務不同,設計發射達到的速度就不同。旅行者1號正以每秒17千米速度朝太陽系外飛去,這個速度是完全可以脫離太陽引力,飛往深空的。

    實際上,現在人類發出的探測器速度已經遠遠大於旅行者1號的速度了,迄今創造最快速度記錄的是NASA在2018年發射的帕克號太陽探測器。這個探測器是人類首艘真正的恆星探測器,它已經創造了距離太陽最近的記錄,正在太陽日冕層(大氣層)裡冒著高溫撫摸太陽這隻老虎屁股,目的是弄清楚太陽風形成等一些機制,為人類預知預防太陽災變而努力。

    現在帕克號的執行速度已經超過每秒100千米,而且還在進一步靠近太陽。現在人類發射的各種行星際探測器達到超過第三宇宙速度的速度,並不是靠發射時或者自帶燃料來實現的,而是透過行星或太陽的引力彈弓效應得到的。帕克號也是如此,它透過地球、金星、太陽的引力彈弓效應,讓自己的速度越來越快。

    到2024年12月份,帕克號將到達距離太陽表面最接近的位置,屆時距離太陽只有600萬千米,根據角動量守恆原理,速度將達到每秒約200千米。這將是人造天體創造的最高速度記錄。

    走向深空,必須突破速度瓶頸。

    人類終究是要走向深空的,但依靠目前每秒百十千米的速度,要飛出太陽系都是不現實的。因此突破速度瓶頸,一直是現代科學技術的重大難題。

    光速是我們世界最快的速度,任何物體執行速度都無法達到光速,更不能超過光速,這是愛因斯坦相對論定下的規矩,也已經成為科學界的共識。因此,宇宙飛船要依靠提高速度達到光速是不可能的。

    而宇宙的廣袤無垠,對於人類來說是太大了,大得即便達到光速,也跑不了多遠。如我們銀河系直徑達到20萬光年,距離我們最近的一個大星系~仙女座星系,有254萬光年。這就是說,即便人類有了接近光速的飛船,飛出銀河系也是以十萬年計,而要飛到仙女座星系需要數百萬年時間。

    由此即便宇宙飛船能夠接近光速飛行,人類也走不了多遠。

    超光速幻想。

    既然物質運動超越光速是不可能的,於是人類把目光轉移到非物質直接運動上來。這樣就有了幾個機會,一個是時空摺疊,就是把時空像紙一樣的摺疊起來,就像一把摺扇,這樣人們就能夠從沒有開啟的摺扇一樣從這頭跨越到那頭,看起來沒走多少路,卻跨越了許多光年,這個速度理論上可以比光速快N倍到達目的地。

    還有一種就是蟲洞穿越,就是在大引力場作用下,時空會出現“蟲洞”,就像一隻蟲子在一張巨大的紙上面咬了一個小孔,人們就可以從紙張的這邊一下子穿越到紙張的另一面,如果要慢慢從紙張上爬行,爬到另一面需要100光年,而這樣一穿就只要幾分鐘或者幾個小時了。這又比光速快了多少倍?因此人們把蟲洞又叫時空隧道,學名叫做愛因斯坦~羅森橋。

    這兩種方式都能夠比光速快N倍到達目的地,但都不是飛船本身加快了,而是透過曲速引擎實現時空摺疊跨越或抄近道鑽隧道到達目標,飛船該飛多快還是多快,沒有巨大的時間膨脹效應,也不違背相對論光速藩籬的限制。

    這兩張突破光速瓶頸的方法從理論上是可行的,理論基礎就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場論和時空彎曲理論。但要實現卻是非常困難的,因為曲速引擎要在飛船周邊實現時空摺疊,或者人工製造維持一個蟲洞,需要巨大能量,這種巨大打得令人無法想象。有人計算過,即便把整個木星全部實現質能轉換,也驅動不了一艘小小飛船行走多遠。

    因此迄今為止,這些設想雖然有在計劃研究中,並沒有重大突破,能否成功,尚難預料。

    比較接近現實的速度提升有兩個計劃。

    計劃之一:美國NASA在上世紀就釋出了一個百年星艦計劃,具體內容是在100年內建造一艘5萬噸級星艦,採用核聚變為動力,速度達到光速12%,也就是每秒3.6萬千米。這艘星艦將載著人類飛往太陽系外,尋找新的殖民地。不過現在的可控核聚變還在實驗中,有人認為需要50年才能夠推向商業運營。這個計劃還是在克林頓當總統時代提出的,後來訊息越來越少,是否有重大進展,不得而知。

    計劃之二:2016年4月,霍金在世時親自啟動了一個叫做“突破攝星”計劃,他與俄羅斯大亨合作,計劃建造1000艘微型飛船。這種飛船採用光帆作牽引,每隻光帆拉扯著一艘微型飛船,飛往距離我們4.22光年的比鄰星。光帆採用大功率鐳射陣列推動,最終達到光速的20%,極每秒6萬千米,這樣飛到比鄰星只要20多年時間。

    微型飛船隻有一張郵票大小,上面要裝載通訊導航設施,還有高速攝影機和各種探測裝置,到達比鄰星後,在每秒6萬千米速度的驚鴻一瞥中,把那裡的樣子拍攝下來,並把探測到的資料資料和照片一起傳送回來。

    這個計劃難點是:

    安裝在地球上的鐳射陣列能加速光帆達到這個速度嗎?微型飛船的所有裝置都要奈米級精密製造,能造出來嗎?導航和資訊傳送都要求十分精準,在4光年多的距離傳送回資訊,而憑這種奈米級飛船的微弱功率,地球能夠收到嗎?這些技術難題最終能否解決,這個專案最終能否成功,難以預料。霍金已經離開人類世界而去,因此計劃是否能夠繼續堅持也尚無訊息。

    有人認為,霍金髮起的這個計劃就是一個大忽悠,他死了,就煙消雲散了。我不這樣認為,科學就是在這樣一代代科學家的奇思妙想中不斷前行的,即便這個計劃暫時無法實現,但至少為後人提供了一種啟示。

    這使我想起人類關於光速的探索。

    幾千年來,人們從來也沒有意識到光還有速度,以為光本來就是這樣充盈著人間。但偉大的實驗科學先驅伽利略腦袋就是與旁人不同,他注意到了這一點,他認為光雖然很快,但是有速度並可測量的。於是,他做了一個實驗,讓兩位助手站在距離1英里的兩個山頭,手舉燈籠,透過雙方先後遮光來計時,想計算出這1英里光的傳輸時間。

    要知道,光在1英里之間傳輸只需要18.6萬分之一秒,這種簡陋的方式以及人眼速度解析度限制,當然沒有辦法計算出光速來。但伽利略的啟示激勵了一代代科學家,在伽利略光速實驗的300多年後,人們終於得到了準確的光速,這就是物理學最重要的常數c=299792458m/s。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類前行的最大動力就是對世界充滿了好奇,並且透過不斷探索來解開世界的一層層秘密。速度也是這樣,在一代代科學家們不懈努力下,瓶頸必將打破,人類終將走向深空。

  • 5 # 科學黑洞

    迄今為止地球上速度最快的人造物體是什麼?路程除以時間就是我們需要的速度,提到最快速度第一你會想到的什麼?一定是貼近生活的交通工具,首先是飛機一定是最快的,平均速度可以達到800-900公里每小時,其次就是我國四通八達的高鐵,一般時速超過200公里每小時。

    但這些都不是最快的,要想速度快第一個想到的應該是各種宇宙飛船的速度,首先要想飛出地球火箭速度必須要超過11.2公里每秒的逃逸速度,這樣才能逃脫地球的懷抱。但是火箭一般只能把宇宙飛船送出地球,之後的路還需要各種探測器自己去飛行。

    最快的帕克太陽探測器

    這是毋庸置疑的,帕克太陽探測器是美國宇航局(NASA)在2018年發射的,主要用來探測太陽風的相關科學資料。帕克太陽探測器會成為有史以來距離太陽最近的探測器,而它的速度又非常的令人吃驚。探測器在太空中飛行除了靠著自己的動力,一般都是靠慣性來飛行。

    當然有的時候也會藉助其它天體進行引力彈弓效應加速,而帕克太陽探測器的速度還要依賴於太陽的引力,當帕克太陽探測器飛向太陽的過程中最快速度可以達到39.3萬公里每小時(109公里每秒),這相當於9倍的第一宇宙速度,這也是目前人造物體的最高速度。

    太陽神二號

    這是美國宇航局在1976年發射的探測器,主要用來研究太陽、太陽-行星關係和水星軌道以內的近日行星際空間,同時還需要完成太陽風探測器、磁場探測等任務。它曾創造最快飛行速度25萬公里每小時(69公里每秒),這相當於6倍第一宇宙速度。當然這個速度後來被帕克太陽探測器給打破了。

    旅行者一號

    這顆探測器是1977年美國宇航局發射的星際探測器,類似的探測器包括2005年發射的新視野號,一共還有四顆,它們最終的目標都是飛出太陽系。但如果按照奧爾特雲作為太陽系邊界,飛出太陽系至少萬年之久。

    旅行者一號已經飛行了43年,目前距離地球大約是224億公里,平均速度為17公里每秒,已經超過了第二宇宙速度,未來可以飛出太陽系。這個速度跟帕克太陽探測器和太陽神二號創造的速度相差自然很大,但是貴在飛行時間較長。

    一個平平凡凡的井蓋竟然也能入圍

    上個世紀二戰結束後,美國和前蘇聯兩大陣營就進入了冷戰時期,開始在各領域展開競賽,最常被提起的就是太空競賽,這也大大促進了人類在太空領域的飛速發展,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第一次把宇航員送入太空、載人登月、探測金星、火星,以及發射各種星際探測器等等。在地球上也展開鑽地球的競賽,在海洋也展開深海探測競賽,當然過程中可能消耗了大量的資源,但實際上對於這些領域的發展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除此之外,就是在最重要的核領域展開你追我趕的競賽。美國進行了很多次的核試驗,但都是透過特殊的方式,1957年這個特殊的核試驗開始了,首先準備餓了一個150米深直徑4米的鑽井,這裡會成為核爆場所,並且在這個鑽井上加固了一個井蓋。

    接下來要發生什麼事情,大家就非常清楚了,有些人小的時候還做過類似的事情,例如把鞭炮扔進下水井蓋中,但實際上這是非常危險的行為,千萬不要嘗試。就這樣實驗進行了,當氫彈被引爆的瞬間,這個井蓋就高速的飛了出去,設定的攝像機只記錄下一幀井蓋的影像,之後這個井蓋消失不見了,至今也沒有找到它的身影。

    後來科學家估計這個井蓋的速度可以達到56公里每秒,差不多是第一宇宙素的5倍了。

    其實這些速度都完全不夠我們去太空探索,即使帕克太陽探測器的最快速度109公里每秒,如果按照這個速度想飛一光年的距離大約是2752年,而太陽系的直徑大約是在2-3光年左右,那麼人類要想飛出太陽系至少要飛行1光年。

    這個速度太慢太慢了,人類文明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6 # 猩猩科學頻道

    迄今為止速度最快的人造物體能有多快?飛到哪裡了?能夠飛出太陽系嗎?

    在最近100年來,我們人類的速度越來越快,在螺旋槳飛機出現後的一段時間內,我們的速度極限可以達到亞音速,但始終沒法突破音速,不過後來在噴氣式飛機出現以後,我們人類的飛行速度輕輕鬆鬆就可以達到1倍音速、2倍音速甚至3倍音速以上,如美國的SR-71偵察機飛行速度可以達到3.2馬赫,即最快可以超過1000米每秒。

    當然,在大氣層內飛行的飛行器速度始終有限,在受到大氣阻力的情況下,當飛機達到3馬赫左右時,摩擦生熱導致機體表面溫度達到300℃左右,一般的機體材料顯然受不了的,也很容易出現飛機解體等問題。所以飛機想有更快的速度,顯然是很難了,除非機體材料有新的突破。如果不考慮到飛行器的使用壽命這些問題,在大氣層內的飛行物還是可以達到更快的速度的。

    地表最快的飛行物,是一塊井蓋?

    在1957年,科學家進行了一次地下核爆炸實驗,他們先挖了一口深150米、直徑1.2米的深井,然後在深井底下放了一枚核彈,最後在深井上方蓋上了一個重約半噸的井蓋。不過由於操作失誤,導致核彈當量遠遠超出了預期,當核彈起爆時,這一個經過被核彈的衝擊波震飛。這一個井蓋能夠飛起來,和子彈的原理是相似的,所以這一個井蓋就像一個射向天空的“彈頭”。

    當時科學家估算的結果顯示,這個井蓋的速度預計可以達到地球逃逸速度的6倍左右,大約相當於60多公里每秒。我們看一下前文提到的最快飛機之一“SR-71偵察機”,這架飛機的飛行速度最快也只有1公里每秒左右。這個井蓋速度之快,超乎想象。所以也有人認為,這個井蓋是最快的人造物。

    如果這個井蓋的速度真的可以達到60多公里每秒,當它以這樣的速度射向天空時,可能意味著它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了。它的速度已經超過地球逃逸速度,按理來說,在理想狀態下確實是射到天空中,然後成為一個星際物體。不過,由於地球有大氣層,當它以如此快的速度在空氣中飛行時,劇烈摩擦產生的熱量足以讓它熔化,可能直接在大氣中銷燬了。我們平時看到的一些流星,就是類似大小的小碎片進入地球大氣層時產生的“煙花”,相比之下,最快的那塊井蓋速度遠超這些小碎片,所以那塊井蓋可能直接變成了一道流星,最後消失在大氣層中。

    最快的飛行物是什麼

    雖然這塊井蓋的速度可以達到60多公里每秒,但它不是最快的飛行物,只是初始速度最快的人造物體。我們發射衛星、飛船、探測器時,都有一個發射的初始速度,即飛行器藉助火箭獲得的初始速度,目前我們人類發射的初始速度最快的飛行器是新視野號探測器,當它與火箭分離時,飛行速度可以達到16公里每秒,不過它的初始速度還是比井蓋慢得多。

    由於我們的飛行器在太空中飛行時,既可以消耗自身燃料來獲得更高的速度,也可以藉助星球的引力進行加速,所以探測器的初始速度雖然比不上井蓋,但是隨著後續的加速,我們的一些探測器速度甚至比那塊井蓋還快。

    目前最快的飛行器是帕克太陽探測器,由於它在靠近太陽時可以藉助太陽強大引力進行加速,所以它的速度相當驚人。在2020年1月29日,帕克探測器在第四次近日飛行時,與太陽的距離僅為1867萬公里,飛行速度超過39.3萬公里每小時,大約相當於109公里每秒,遠比經過60多公里每秒的速度快得多。而且,這還不是帕克探測器的終極速度,未來隨著帕克探測器不斷飛越太陽,與太陽的距離越來越近時,它的終極速度預計達到72萬公里每小時,即大約為200公里每秒。

    不管是以第四次飛越太陽時近110公里每秒的速度,還是未來終極速度200公里每秒,帕克探測器的速度顯然已經是遠超當前的各種航天器,如新視野號探測器、旅行者1號探測器等。現在旅行者1號探測器已經朝著太陽系外飛去,既然帕克探測器速度更快,那它能夠追上旅行者1號甚至飛離太陽系嗎?前文提到,帕克探測器的速度加成來自太陽的引力,所以如果當它朝著太陽系外飛去時,速度就不會有這麼快了。所以,並不是速度越快就越有機會飛離太陽系,飛行方向“錯誤”,就沒法離開太陽系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很多時候越是說真話的人越不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