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愷莜
-
2 # 民國罪人葉部長
看你怎麼理解了,這只是一次正常的攻堅戰,戰鬥的激烈程度也遠遠沒有電影拍的那麼誇張。當時進攻四行倉庫的也不是日軍主力,而是日本海軍陸戰隊,日本陸軍主力正在蘇州河南岸與國軍主力交戰。
-
3 # 麻辣一入口不爽就火噴
國民黨的目的是,留下一支隊伍,讓全世界看(河對面就是各國人員集聚地),我們沒有放棄抵抗,我們會抵抗到最後一刻。
小日本也看在眼裡,洞悉了國民黨的目的,就非拔掉這個釘子不可。
事實證明,雙方的戰略目的都是十分的正確的,這一張出現在了世界各地的報紙廣播中
-
4 # 通俗詩人
向世界證明,中國人贏不了他們,從而讓中國得不到國際援助。還有,日本號稱三個月拿下全中國,當時已經快三個月了。
-
5 # 煎餅果子加果子
首先明確一點,日軍沒有強攻,而是正常攻擊。
國民政府本來就是為了演戲給國際社會看,所以早就造過勢了,日本人當然也知道。
再者從軍事角度講,這個倉庫是死棋,完全沒有必要不顧傷亡拿下來,圍而不殲,遲早也是他的,他急什麼?所以不可能有強攻,除非日軍那些畢業於日本陸軍學院的指揮官都是腦殘,明顯不是。
為什麼要打,剛才說了,最好的辦法是圍而不打,那日軍為什麼還要打?這其實就是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了,或者說是政治上的需求。日本人當時真的太狂了,策略類似鐵木真,想用殘暴手段嚇死中國人,不允許中國人有任何抵抗,否則攻下來恨不得屠城!所以他受不了這樣的挑釁,就打了。
實際上當時日本人的策略奏效了,中國人確實怕了日本,但是日本人做的太過了,物極必反,怕到底就是無畏了,你武士道是裝的不怕死,老子是讓你逼得真不怕死,你說誰更可怕?所以中國人是越死越打,越打越猛,完全不符合常理,日本人越打越虛,就算沒美國和蘇聯人幫忙,可以肯定的說,就中國和日本一直單挑下去,遲早也能趕走日本人,就是會很久,死更多人。畢竟中國當時是真的太弱了,弱的別的國家都不忍心看。
-
6 # 白由界
借用團長的話,國民軍潰逃的潰不成軍,日本人追的潰不成軍!就這種情況,居然有反擊,國民軍的尊嚴和存在感和希望加上對岸的支援讓他們鬥志瞬間燃氣!日軍就懵逼了一直以為國軍烏合之眾突然的反擊讓他們措手不及
-
7 # 遼寧資深球迷二代
簡單的來說,日軍的確向四行倉庫發起過軍事進攻,但戰鬥規模不大,甚至沒有動用過重型武器,因為戰鬥開始之後,日軍很快就明白了國民黨軍隊的戰鬥目的是什麼?戰鬥的後半段,實際戰鬥已經基本停止,雙方都在消耗時間,一邊等待著何時撤退,另一邊則等待著如何透過不流血的手段拿下整個倉庫。
1937年10月27日,四行倉庫保衛戰開始。
1937年10月31日,四行倉庫300多名守軍官兵利用夜色秘密撤退!整個戰鬥的實際發生時間不到五天。
但實際上,雙方真正爆發軍事衝突交火只集中在10月27號這一天,28號開始之後,除了零星的交火,雙方僅僅維持著冷戰局面!因為開戰的第一天,雙方都遭遇到了尷尬的限制。
國軍:除機槍部隊之外,參與保衛倉庫的三個步兵連每人攜帶300發子彈和數十顆手榴彈,比較缺槍少彈的八路軍來說,這樣的彈藥儲備的確是富得流油,但在淞滬會戰背水一戰的局面下,得不到任何友軍支援的這400多名官兵,手中也僅有這些庫存。如果長時間與日軍保持交火,這點彈藥量根本不夠五天的消耗。
儘管背後英租界的華人儘可能的向倉庫運送糧食和飲水物資,但平民百姓的他們根本無法提供最需要的彈藥。
日軍:由於四行倉庫背靠著英國租界,旁邊甚至有一個大型煤氣公司,隨便一顆子彈走火落入英國租界內,都極有可能會引起外交糾紛。因此,再持續一天的四行倉庫進攻戰當中,日軍顯得小心翼翼。飛機重炮根本不敢使用,甚至輕重機槍也不敢隨意亂射,以至於日軍曾經試圖派遣敢死隊,用鋼板作為盾牌潛入四行倉庫的牆下企圖近距離用爆破炸開倉庫,完全打出了八路軍炸碉堡的悲催做法。在此前的整個淞滬會戰中,陸海空三軍始終佔據優勢的日軍,在四行倉庫下完全發揮不出優勢!
所以雙方只進行了一天的戰鬥,大家就都意識到了那個現實問題:一方守不下去,一方打不下去,背後觀戰的英國租界更是看不下去,畢竟自己的眼皮子底下不斷開槍響炮,誰能保證子彈或炮彈不會飛進來?租界區的安全如何保證?
所以到了保衛戰的第二天,大範圍的交火基本已經停止,到了第三天即29號,甚至出現了英美多國聯合向國民政府提出照會,要求四行倉庫的守軍立即撤出,而對面的日本人乾脆作壁上觀,對於這塊並沒有什麼軍事意義的倉庫,直接等待國軍撤出就好!
四行倉庫保衛戰,並沒有電影中描繪的那麼誇張,只是在國民政府軍節節敗退的情況,數百名官兵最後的留守,給這場慘敗勉強抹上一絲色彩!
回覆列表
尊嚴唄,如果你是日軍指揮官,你能忍受你所侵略佔領的城市中有自認為不堪一擊的敵方軍隊存在?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