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現在開通准入條件是創業板10萬,科創板50萬,精選層100萬。而新股中籤利潤都不相同,沒有準入條件的主機板反而新股利潤比較低。對於普通投資者開通和風險並無直接關係,人為限制准入好嗎?你認為是否應該取消,給予大家一樣的新股申購權利?
9
回覆列表
  • 1 # 阿龍188

    我本人是任何板塊都開通了的,我很有資格談一下對各板塊的體會。

    作為十幾年股齡的老股民, 新三板的精選層,我既不打新,也不去關注。因為他的打新是用了以前的鎖定申購資金的老辦法,中籤後再退回鎖定資金。散戶的資金本身就不多,加上幾日的資金鎖定,使得資金的靈活度大減,炒股不全部是為了打新,還是以做好自身的股票為主。精選層的股市處在陰跌之中,中籤還不一定賺錢,個股大多數成交量都低迷,如果買多了還不一定能賣得出去,流動性很差。沒有資格開通的人,主要是好奇和新鮮感,其實讓他入門可能結果也就和我一樣,只是一個擺設而已。

    科創板的股票比較少,但股價都處在很高的位置。特別是早期科創板的波動幅度比較大,操作難度相當高,目前漸漸地平穩下來,但交易規則畢竟和人們的習慣不相同。個人認為科創板目前的門檻還是正確的,這個市場需要機構和有經驗的大戶去維持,如果氾濫的放開,造成這個市場的紊亂,科創板完全有可能玩不下去的。因為科創板的股票市盈率都很高,而且未來的盈利和目前的盈利要求都不是很高,長期投資價值很難於區分,這個市場需要相對來說專業一點的人士去運作是完全正確的。作為散戶投機心態特別的嚴重,主要就是想去打新搞亂市場,個人不太贊同。

    創業板目前對大多數人來說都是處於開通的狀態,我身邊100個人炒股的,有98個都是開通的,沒有感覺到有多大的門檻。炒股投入十萬是很正常的,投資一兩萬在股市中純粹為了打新,而且很小的配額中籤對市場中大資金和有長期投資觀念的人來說是很不公平的。個人認為炒股十萬元都不投入,純粹是來股市混日子和好玩一下的,有些的板塊對他們設定一定的限制是完全合理的。

    放開各個板塊,對幾萬元小資金來說,他們的目的純粹就是為了打新,和股票的炒作沒有關聯,這對市場中相對來說較大的資金是不公平的。好比科創板的股票都處在百元以上,買入一手兩手,這能算炒股嗎?

  • 2 # 散戶俱樂部

    我已經多次的在我的文章裡表示,不要再股市裡搞什麼三六九等,所有的股民不管有多少資金都一樣可以參與各種股票的投資。

    我們所有的人,都應該公平公正的可以享受中國股市裡的一切權利。

  • 3 # 大Vin說

    可以不取消,因為科創板與創業板上市制度和條件不同,交易規則也有不同之處。

    科創板旨在扶持科創型企業,為盈利和規模都在初創階段的中小型科創公司提供更加方便的上市渠道,所以它不同於傳統板塊,它的上市制度為註冊制,只要符合證監會設定的相關條件即可登入這個版塊,無需審批。但創業板實行的是和主機板一樣的稽核制,要求每年達到一定的盈利標準、資產規模,提交的材料需要經過證監會審批同意才可上市,相對來說較為嚴格。

    在交易規則上,科創板上市的前5個交易日沒有漲跌幅限制,之後為20%,沿用了T+1交易機制,但增設了盤後固定價格交易。科創板委託交易數量單筆不能低於200股,按1股單位遞增,限價申報數量不可超過10萬股,市價不可超過5萬股。

    創業板註冊制後新股上市首五日不設漲跌幅限制,之後漲跌幅限制比例為20%;創業板存量股票、相關基金漲跌幅限制8月24日調整為20%。創業板股票連續競價階段限價申報的買入申報價格不得高於買入基準價格的102%,賣出申報價格不得低於賣出基準價格的98%。創業板無價格漲跌幅限制股票盤中臨時停牌的觸發閾值為漲跌30%和60%,停牌持續時間為10分鐘。在盤中臨時停牌期間,投資者可繼續申報或撤銷申報。創業板股票限價申報的單筆買賣申報數量不得超過30萬股,市價申報的單筆買賣申報數量不得超過15萬股。每個交易日的15:05至15:30為盤後定價交易時間。盤後定價交易申報的時間為每個交易日9:15至11:30、13:00至15:30。開市期間停牌的,停牌期間可以繼續申報。

    所以兩者交易規則上除了新股上市首五日不設漲跌幅限制,之後漲跌幅限制比例為20%,相同之外,其他仍有很多不同之處。

    另外創業板稽核較為嚴格,而科創板比較容易,風險相對更大,所以相對在保護投資者這一塊,可以不取消,科創板留有一定的門檻的話,實際上也對中小散戶是一種保護!

  • 4 # 吃瓜群眾147

    創業板和科創板以及精選層的資金門檻限制不應該取消,這些制度的建立,表面上看是對投資者,投資股票金額上的限制,實際上是管理層對投資者的一種保護措施,

    投資者已經在滬、深主機板參與了許多年股票投資,一直到現在都沒有盈利,或者說沒有幾倍的獲利。還想去叄與創業版或者是科創板,特別是新三板,那麼他就肯定是一個股市中的小韭菜。

    股市小韭菜的命運,一般都是用來被收割的,投資者一定要先在滬、深主機板上學會割別人家的韭菜,然後再參與創業板、科創版的炒作,或者是新三板的長線投資。先在小河溝裡學會游泳,再到大江大海里去鍛鍊,這是常識。

  • 5 # 木易甬力1987

    當註冊制沒有實行之前,科創版跟創業板有著本質的區別!!科創版的20%的漲跌幅,是更接近於國際的漲跌幅無上下限的規則,其目的,是與國際接軌的演變道路上的一個過程!所以,科創版要求資金量充裕,更能承受風險的投資者,50萬元的門檻!!

    然而,創業板註冊制更加貼近了國際金融軌道,漲跌幅也是20%的上下限,這與科創版的一些規則跟要求已經相互融合!!科創版跟創業板的核心區分已經不在明顯!!

    所以我認為,門檻不需要設立了!!如果設立門檻,對投資者反而不公平!!

  • 6 # 謙秋說

    創業板和科創板及精選層你認為是否應該取消資金門檻?

    謝謝邀請。我覺得這個問題,非常有見地,是深度思考的結果。我個人的看法是不應該取消資金門檻。但可以適當降低資金門檻。接下來我來說說自己的看法,供大家參考。

    首先,好比創業板註冊制改革,就把原來30萬的資金門檻,降低到10萬元。但降低自己門檻之後,也會有一些副作用。那就是大量新股民入市,沒有經過投資者教育,雖然有2年投資經驗,但風險教育這方面,很多人其實是真空的。

    其次、管理層設計這樣的板塊體系,還是有深層含義的。畢竟門檻越高的板塊,對於投資者要求越高。好比科創板,很多上市公司還沒有盈利,普通投資者很難去分析上市公司的內在價值,行業地位。如果純粹是二級市場博傻操作,會出現很多個人投資者盲目追漲之後的一地雞毛。

    最後、門檻最高的精選層。其實是在新三板上的,將來在板塊待滿一年,就有機會直接轉板到主機板上,但這些公司,大多數是中小微企業,雖然是在成長期,但公司的業績,行業地位還不穩健,需要專業投機機構,或者投資者才能參與,也能防止市場非理性的波動

    總之、這樣的結構設計,也符合成熟市場的板塊建設,對於資本市場多層次的發展,做大做強,還是很有裨益的。透過這種剛性的設計,還是能幫助大多數個人投資者,認清自己的能力範圍。保護投資者的利益。拭目以待吧。

  • 7 # 博生5

    參與創業板和科創板的交易不應該有資金門檻的限制 ,這樣顯然是違反了 “ 公開 、公正 、公平 ” 的三公原則 。

    看起來是替小散戶著想 ,其實是杞人憂天的瞎操心 。只要把入市操作時間延長點就行 ,比如說五年以上的 ,一般都會經歷過股市的大起大落 。

  • 8 # 價值投資為王

    未來的趨勢是應該會取消的,現在為什麼會設定呢,從內心佩服我們的管理層能循序漸進的進行改革,沒有受到輿論的壓力而激進的改革。尤其金融行業是其他實業改革所不同的,金融看不見摸不著很容易出現意想不到的問題,需要在不斷的摸索中發現適合中國國情的交易制度,目前我國的投資者佔比來看,雖然資金量不大,但由於總量大,加起來的散戶市值也有公募或外資的體量,如果改革太激進出現意想不到的事不單單能辭職了事,會嚴重阻礙金融改革的程序,出現前怕狼後怕虎的狀態。

    比如在2016年初推出的熔斷機制就是太激進也沒有充分的調研,盲目的推進最後的結果就是一地雞毛,大家都受傷,初心是好的但把事辦砸了,結果大家也知道。最重要的是讓註冊制的成行一推再拖,導致改革的滯後,影響市場的良性迴圈。直到去年科創板的先行試驗成功,讓我們積累了一定的經驗,所以接下來的改革就水到渠成。也促成了創業板註冊制的再下一城。目前看經過一週的執行創業板註冊制是成功的。這個循序漸進的改革是值得點讚的!

  • 9 # 水水45516484

    科創版和創業版交易規則一樣而一個需要

    50萬一個只需10萬市值這樣就會嚴重影響創業版的活躍度資金都跑去炒創業板了

  • 10 # 炒短線老張

    感謝邀請,談談自己的想法,科創板實施已經有一年的時間了,怎麼提出的我想大家都清楚,現在創業板實施的交易規則和創業板差不多,除了資金的要求,其他的主要是20%的漲跌制是一樣的,門檻取不取消現在已經沒有意義,很多人都認為,創業板實施20%的漲跌制就宣告科創板的失敗,看看創業板實施註冊制後的成交量就能說明一切,雖然科創板的公司更具科技性和創新性,不否認這些公司更能代表國家形象,但資本是逐利的,只要存在符合國家利益,目前不會有什麼變化,但未來很難說,當利益受到衝突時,改變是必然的。

  • 11 # 3點收盤

    個人認為監管層應該放開交易門檻,把更多的精力放於上市公司的誠信監管,違法行為監管等。涉及交易層面的,比如資金門檻、T+0,股票漲跌幅限制,應徹底放開,讓投資者自己負責,不必透過太多的人為設計進行區隔。

    監管層設計這些制度的本意,自然是要保護中小投資者。但在實際操作層面,效果並不是很好。比如T+0、10%漲跌幅制度,都被各大遊資玩成打板收割利器,廣大散戶追漲殺跌反而虧得更厲害,而對於真正需要加大力度監管的各類違法違規行為,總體來看,目前還是相對不夠的。

    儘管如此,從A股的現狀分析,當前監管層要完全放開創業板,科創板及精選層的開戶門檻,可能性都不是很大,主要基於以下判斷:

    一) 註冊制改革試驗田預期

    中國的改革一向都是循序漸進式的,A股註冊制改革也是如此。先區域性試驗,時機成熟後再整體推行,這種方式在推進速度和改革效率上會慢些,但容錯率高,是監管層和市場參與者相對能接受的一種方案。一下子全放開讓投資者參與所有的板塊,對於監管層來說,其中可能遇到的風險是很難評估的,而註冊制是隻許勝不許敗的,那麼,有迴旋餘地的賬戶分離式試驗是比較簡單可操作的。

    科創板,創業板,新三板以及精選層透過資金量大小區分,對應了數量不同的投資群體。在不同人數投資者參與下,各個板塊執行,哪些比較符合預期,一目瞭然。後續只要適當微調,選擇執行最優的一種方案就可以了。

    二) 跟投資者理性程度有關

    A股存在大量散戶這是現實狀況,資金低於50萬的散戶佔比超過85%,投機盛行也是客觀存在的。註冊制改革初期,讓人數相對較少,投資風格相對理性的群體作為試驗目標,並不是徹底阻斷散戶,而是為後期全面鋪開做準備。資金量不夠的投資者目前即使不參與科創板,創業板,精選層等,也可以透過觀察瞭解,有一個不斷熟悉的過程。等時機成熟了,就可以全面推行。

    總結:作為主機板的一部分,科創板和創業板將來隨著註冊制的完善,逐步取消資金門檻還是可以預期。但股轉精選層要降低資金門檻,目前看,機率不高。

    原因在於,精選層股票若取消資金門檻限制,所有的股民都能參與,相當於變相直接ipo了,這對主機板股票和主機板IPO衝擊太大了,在當前的市場體系下幾乎不可能施行。

    大家可以看到,近期精選層普遍出現流動性困境,精選層股票很難像主機板那樣持續推出,即便如此,監管層也只考慮增加混合做市制度以及推行融資融券來提高流動性,並沒有考慮降資金門檻。後續監管層甚至可以透過降低精選層轉板門檻,讓更多入選精選層個股有機會轉入主機板,這樣即使流動性不足,也能讓參與者有繼續博弈的興趣,但透過降低資金門檻提高流動性只能說是比較靠後的選項,畢竟對主機板的殺傷力太大了。

  • 12 # 股壇牛哥

    這門檻設也無妨,取消也可,無關緊要。但它給人一個警告:別成天瞎叫去散戶化,散戶是中國股市的脊樑,一去股市就爬下了。新三板出散戶化了,結果爬下了。科創板禁止50萬資金以下者進場,結果就遠比不上無門檻的創業板。我們走的是中國特色社會義道路,開設的股市也必然帶有中國特色。不要一板一眼都照搬國外的,中國有中國的國情,民情,傳統與文化。鄧大人曾說過,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習大大曾說過,鞋合不合腳,只有腳知道。

  • 13 # 杜坤維

    現在開通准入條件是創業板10萬,科創板50萬,精選層100萬。而新股中籤利潤都不相同,沒有準入條件的主機板反而新股利潤比較低。必要的資金准入門檻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精選層,流動性很差,需要投資者有更加專業的判斷能力。

    現在問題是科創板需不需要降低資金門檻,創業板跟科創板都是註冊制,只不過是上市公司定位略有不同,創業板存量投資者尊重交易習慣保留,新投資者資金門檻10萬,遠低於科創板投資門檻,結果就是創業板流動性更好,科創板流動性更差,以後兩個市場的估值就可能存在差別。

    流動性好的創業板估值更高,流動性差的科創板估值更低,可能創業板會吸引更多中小科技公司掛牌上市,科創板上市資源相對稀缺,目前市場並沒有發現這一問題,科創板影響也是有限,但跡象已經出現,大家依然不斷掛牌科創板,在於科創板上市時間更短,也預期未來投資者門檻會有修改有關。

    科創板要想與創業板在同一條件下競爭,就需要修改投資者適當性門檻,主要是降低資金門檻,可是科創板僅僅成立一年左右時間,就修改投資者適當性門檻,顯得有點匆忙,不太合適。

    我個人認為,科創板未來會修改投資者門檻,大機率降到與創業板一樣的10萬元,實際上主機板也會實施註冊制改革,到時候可能資金門檻全部取消也說不定,畢竟都實施註冊制了,主機板、創業板、科創板還有區別嗎?但這一切都需要以政策制定為準,上面只是我個人的一種淺見。

  • 14 # 雪狐財經

    古時候的門檻是起三防作用,防水,放風,防盜,總的來說就是防止一切未然之風險,股市設定門檻同樣也是為了防範不確定風險,不能說沒有發生風險就不存在風險也就不必設定門檻。

    之前創業板還有一定高度的門檻,現在已經等同於沒有限制,科創板門檻設定為50萬,新三板之前還是500萬現在降到了100萬,即便是降了門檻還是一個比一個高,這也暗示著風險也一個比一個更大。

    創業板門檻歸0是因為創業板塊透過這麼多年的磨合已經開始趨向成熟,包括裡面的上市公司以及管理制度和經驗,爆發突發性風險的可能性已經很低,但是科創板不一樣,科創板去年才開通,上市公司的要求也沒有前面幾個板塊要求那麼嚴格,只要有題材有預期前景長期虧損的也可以上科創,這就給科創板埋下了巨大的風險隱患,在這個上市融資的過程中如果公司發生不可逆轉事件很可能會隨時倒下。

    新三板精選層就更別提了,正式上市的資格都還達不到,這些公司多數還處於一個初始雛形階段,他們的抗風險能力更差,在發展過程中出現夭折的機率也更高。

    那麼這些風險又與設定門檻有什麼關係?

    當然有,門檻就是為了阻擋,阻擋什麼呢?阻擋那些抗風險能力比較差的投資者,把門檻以賬戶資產數額的方式來體現,再透過這個數字來衡量投資者的抗風險能力。

    也許有人會說賬戶資產與個人的風險承受力沒有直接聯絡,資產高不一定承受力也高,資產低也不一定抗風險能力低,這麼說也沒錯,但是監管部門不可能對投資者逐個去調查瞭解,所以也就只能透過個人的投資資產來衡量一個人的承受力。

    資產高說明他起碼他的閒錢要多些,閒錢多也間接說明他來錢的路子多些,同時日子也會過得好些,即使這些錢沒了他們一樣可以安然無恙的活下去,絕對不會一哭二鬧三上吊。相反賬戶資產低也間接說明他可用於投資資產少,日常生活也許會更緊巴一點,一旦出現意外失去這筆錢很可能將其置於萬劫不復之境地。

    這就是管理監督部門設定門檻的目的,是從風險防範的角度出發,而不是從賺錢的角度出發。科創板不限張跌幅貌似更賺錢,可是也有出現很多上市就一路向西的股票,其它板塊限制了張跌幅也不少連封幾十個翻上很多翻的個股,賺不賺錢還得看個人運氣。

  • 15 # 獅王談股論

    不管是大盤股、小盤股、績優股、績差股。所有個股都應該全部平均的進入指數,而且都應該平均佔有,不應該成在任何權重股,不能搞一股獨大,那樣的最原始計算的計算方式才真實有效。才能真正反應股市的行情,同是一個板的個股為什麼要區別對待?不都是爸媽的兒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北約趁白俄羅斯動盪之機,與之開戰,會看俄羅斯的臉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