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白動漫君

    1992年,講談社推出了一部講述高中生偵探的漫畫——《金田一少年的事件簿》,因為該型別漫畫在當時屬於創新漫畫,內容有趣引人入勝,並且市場上缺少同類型的競爭產品,一經推出便廣受好評,眼見偵探型別漫畫的市場熱度高,為迎合市場發展規律,講談社的競爭對手之一小學館也在兩年後推出了型別相似的的漫畫作品,以求瓜分市場紅利,估計當時小學館自己也沒有想到,這部漫畫不僅可以打敗《金田一》甚至成為日後支撐小學館的大臺柱作品,相信說到這裡不少人已經猜到,這部漫畫便是《名偵探柯南》

    從1994年連載至今,柯南見證了世紀的變遷,也見證了日本年號的更迭,是當之無愧的長壽動漫,也正因為如此柯南成為陪伴不少讀者成長的青蔥記憶,但即使如此依舊無法掩蓋柯南後期故事的不足,經典有趣的案件越來越少,理由牽強,過程粗糙的案件越來越多,為此不少讀者都希望青山可以放棄對案件的設計,將劇情集中到主線故事上,推動劇情發展,儘快完結

    不過很可惜,柯南的發展方向完全背離了讀者們的想象,日常案件越來越多,主線故事越來越少,柯南完結遙遙無期,不少讀者心中也存在疑問:

    青山已經透過柯南系列收穫了足夠多的名聲和財富,為何還要繼續使用牽強無趣的案件延長劇集長度,遲遲不完結呢?

    柯南銷量可觀,市場穩定漫畫和動畫穩定,收益高

    因為題材新穎(以當時的角度),柯南推出市場之後便受到了熱烈追捧, 積累了一定的觀眾群體,此後即使柯南劇情總體質量水平有所下降,漫畫銷量和動畫收視率依舊十分穩定

    以漫畫銷量為例

    總銷量上,柯南銷量以2.3億冊成為平成年代的銷量亞軍,僅遜色於《海賊王》

    單卷銷量上,柯南銷量靠前,最新推出的98卷在出版之後便登頂周銷量冠軍

    無論是從總銷量還是單卷銷量,柯南都表現出超乎想象的影響力,即使時不時有唱衰的聲音,但不能否認的,在銷量方面柯南還是十分出色

    而在動畫收視率上,因為擁有相對穩定的受眾群體,且觀看門檻較低(除主線故事外,多以1-3集的內容講述一個案件,劇情連貫性較弱),進一步保證了柯南穩定的收視率

    劇場版票房節節攀升,形成品牌效應

    從1997年的引爆摩天樓開始,柯南開啟了一年一部劇場版的模式,柯南的劇場版主要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兒玉兼嗣時期)

    這一時期柯南劇場版的精品最多,《貝克街的亡靈》《迷宮的十字路口》《世紀末的魔術師》等作品都屬於這一時期,或許在票房上不能與現在的柯南劇場版相提並論,但從劇情鋪墊,案件設計和人物描繪方面都遠勝於後期的大部分作品

    第二階段(山本泰一郎時期)

    從兒玉兼嗣到山本泰一郎,導演的改變讓柯南劇場版的劇情風格有了一定程度的變化,隨之而來的是柯南劇場版的灰暗時期,這一時期票房波動幅度較大,與兒玉兼嗣時期的上升有明顯區別,甚至還誕生了不少柯南迷詬病的《紺碧之棺

    雖然山本泰一郎時期的柯南劇場版在總體質量上無法與兒玉兼嗣時期相提並論,但也創作了不少優質作品,《銀翼的魔術師》《水平線上的陰謀》就是這一時期作品(《水平線上的陰謀》竟然創下本世紀柯南最差票房紀錄也是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第三階段(靜野孔文時期及以後)

    經歷一段時間的低迷之後,靜野孔文接替山本泰一郎成為柯南劇場版導演,深諳觀眾心理的靜野孔文在柯南劇場版中引入各種激動人心的動作和科技場面,以柯南+人氣角色的搭配最大程度滿足了觀眾的需求,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柯南擺脫低迷的困局,票房一路高歌猛進,與之相伴的是柯南劇場版口碑的滑鐵盧

    但即使如此,從商業的角度分析柯南的這種改變依舊可以認為是成功的,因此後期的導演繼續沿用這種模式,同樣在票房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以去年上映的《紺青之拳》為例,戰勝同期上映的復聯四,甚至成功擠進日本電影票房前50

    經歷這三大時期的柯南劇場版已經成為一個穩定且極具價值的IP,為了讓這一IP價值延續下去,首要任務便是保證柯南能夠繼續連載,只有這樣劇場版才能一年接一年地上映

    柯南特別的敘述形式:案件+主線

    柯南能夠長期連載的根本原因在於其市場影響力,但擁有市場影響力的動畫並不是只有柯南一部,三巨頭中的火影和死神,被稱為神作的鋼之鍊金術師都在播出期間引起廣泛的討論和社會熱度,擁有足夠的市場影響力,但這些作品卻無法與柯南一樣毫無年限地進行連載,根本原因便在於講故事的方法不同

    所有動漫在一開始都會給主角設定一個實現的目標,主角的所有行動都會圍繞這一目標進行,即使其中會出現分支和偏離,但大體方向依舊是朝著這一目標前進,柯南同樣如此,在故事一開始青山便給新一設定了一個目標——打倒黑衣組織,恢復身體

    但與其他動漫不同,青山除了設定主線故事之外,還為柯南添加了一個關鍵元素——破案,透過各種型別的案件表現主人柯南等人的偵探和推理能力,而這些故事可以完全跳脫出主線劇情,另外展開描述,因此也就造成了柯南有別於其他動畫的敘述模式

    模式一(講述案件):案件發生→尋找真相→破解謎題

    模式二(敘述劇情):柯南與黑衣組織之間有關紅與黑的較量

    模式一豐富故事內容,增加柯南的趣味性,模式二完善主線劇情,確保故事的整體基調

    一般情況下,青山會採用兩種模式相互交錯的方式進行柯南故事講述,在普通案件中埋下主線伏筆,時機合適便開始主線故事講述,當主線故事告一段落之後,繼續開始日常案件的描述,因為這種兩種模式的相互交錯,柯南的故事被最大程度拉長,甚至可以說,只要柯南的市場份額保持不變,青山可以無限制地進行連載,畢竟沒有完整性和連貫性的日常案件在構思上比需要完整性和邏輯性的主線故事要簡單許多

    小學館後繼乏力,無新作品出現

    小學館,創立於1922年,與集英社、講談社併成為日本三大動漫社,曾經出現過《哆啦A夢》《犬夜叉》《名偵探柯南》《福星小子》等大家耳熟能詳的優秀作品

    但隨著知名漫畫的完結,小學館比其他兩大社更早出現青黃不接的尷尬場面,相較其如日中天的集英社和風格多變的講談社,小學館對於有潛力的漫畫家來說並不是首選,因此即使小學館有心培養,也很難再出現一個青山剛昌或者是高橋留美子,這導致近幾年小學館能夠擠進銷量排行的新番作品也就只有《魔笛MAGI》(國內熱度不高,前幾年已經完結)

    除此之外,電子閱讀和網路創作的興起也開始衝擊到小學館的正常運營,其實不止小學館,集英社和講談社也受到不同程度的衝擊,不過有熱門IP作品傍身的他們所受到的影響會小一些,相對而言小學館的處境會相對艱難,這一點從《犬夜叉》子世代的推出也可以窺見一二,極少炒冷飯的小學館也開始了續篇的製作

    為此,對於能夠創造鉅額收益的柯南,小學館自然不會輕易完結,畢竟小學館很難再出一部像柯南這樣擁有穩定觀看群體和市場份額的長篇漫畫

    總結

    柯南本身的特殊性決定了青山不會輕易完結

    從利潤的角度上看,漫畫銷量和動畫收視率穩居中上游,劇場版製作模式成熟,收益十分驚人

    從製作的角度上看,已經形成相對穩定的創作,除了主線故事之外,日常案件有既定的創作模式可以遵循,創作空間大,為繼續連載奠定了基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馬上九月份了,今年大家都存了多少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