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最近因為考二建背題,以及自己做專利撰寫這類工作,深入的越多越發現,漢語很多時候真的缺乏嚴謹性,當然漢語也有偉大的地方,例如對情感態度的表達。就想知道大家怎麼看?
1
回覆列表
  • 1 # 亙辰

    說明你對於漢語的理解非常有限!漢語是人類社會流傳時間最長的語言,漢語經歷過了無數次的不同背景的文化思想的衝擊,然而,漢語都在最後融合了不同文明屬性的文化,即使像蒙古人縱行天下的時期,也沒有能夠壓倒漢語的主體語言地位,漢語沒有被別的文化兼併,這就說明了漢語的強大的生命力!

    你沒有最基本的文化自信,就敢妄議漢語的邏輯性,豈不是很可笑?

  • 2 # 王祖蔭1

    各個民族的語言文字形成於民族發展過程中,各有其特點,完全沒必要相互責難。近來經常聽某些人引用黑格爾羅素的話,說漢語不嚴格,這其實拿西文結構來套中文。我倒想問問,黑羅等人學懂漢語沒有?認識幾個漢字,讀過幾篇中文精典哇?誰說漢語不嚴格?首先漢語詞序很嚴格,主謂賓不能顛倒。別小看這一點,是抓住語句的關鍵,給語法結構省去很多麻煩。以俄語為例,由於對詞序要求不嚴格,不得不用格位變化來匡正。比如說,俄語名詞分三性,書是陰性(女的),鉛筆是陽性(男的),夠搞怪吧?而且每個名詞有六種格的變化(單複數共l2種),煩不煩死人?我站在中國人的角度上也可說,你們簡直是自找麻煩,把詞序固定不省事多了嗎?

  • 3 # 舒心65666439

    謬論!!謬論!!不識漢字,不學文化!!不知漢語!不懂歷史!!漢字漢語終將一統世界文字!!!但不是一統世界文化!!

  • 4 # aging74755260

    評價語言的標準,只能是資訊交流的簡潔與完美。如果,所謂的嚴謹,只是畫蛇添足,那就讓人,無所適從咯。舉例來說,現在漢語裡,不少場合,已經添加了一個被字,因為從外語角度看,缺少那個被動態。其實,根據上下文,在那樣的語境中,被的意義一目瞭然的。再加一個字,只有對提升版稅之類有益。讓人無語罷了。

  • 5 # 19480407

    漢語的歧義非常多,如有個廣告詞:不會不要錢,對其中的"會"這個字,可以解釋為:1.可能,某種認可或承諾;2.學會(透過學習,掌握了某種技術),懂。

  • 6 # 幽泉飛瀑

    謝謝邀請回答這個問題,題主問的是最近發現漢語真的缺乏嚴謹性。我說說我的看法。我認為,不是漢語缺乏嚴謹性,而是使用漢語言的一部分人沒有利用好漢語的嚴謹性。全世界使用漢語的人十幾億,除了專業學習漢語言文學的人或者說一部分從事漢語言教學的老師和一部分專門研究漢語言的學者以外,其實其他的人並沒有多少漢語的專業知識,另外漢語言從古漢語發展到現代漢語也有不斷更新的揚棄過程,別看我們大家每天要用很多漢語言文字交流,其實不是漢語缺乏嚴謹性,是我們沒有利用好。你前幾天寫了一個回答題,題主問漢語言文學坑嗎,這個話問的我都有點不明白了,看了兩次題目,我認為是題主問的題漢語言文學專業坑人嗎?我按這個意思作了解答。這個題目如果不是專業人員就理解不透了,怎麼能回答好這個問題呢。我跟80.90.00後們接觸早就發現了這個問題,他們的漢語言表達能為的確欠學習。所以我不認力漢語欠嚴謹,而是一部分人沒利用好。

  • 7 # 一鹽九錢置地五餉

    漢語對比印歐語系是木有那麼精細,印歐語系的“時態”“格”等等的玩意能讓人較直觀感受特定的場景,而漢語是木有滴。這種文化上的差異,在現實世界的東西方交流中也確實造成了一些不便。當然,印歐語系的精細在一定程度上,又顯得表達形式的複雜,讓人在理解的過程中也會產生冗餘的歧義。[靈光一閃][靈光一閃][靈光一閃]

    (咱不懂洋文,看過一本翻譯洋人的《語言》的感受[祈禱][祈禱])

  • 8 # Grayfacecat

    漢語可以嚴謹,也可以精準,只不過國家太大,情況過於複雜,什麼情況都可能有例外發生,導致使用者不能精準的表述問題或方案,這是一種成熟的標誌。

    我記得我是個孩子的時候,特別喜歡用絕對,肯定的語氣描述事物,越長大越發現事物的複雜性,絕對肯定的話也就越來越少了。

    所以不是漢語描述有問題,根本原因還是成熟穩妥的緣故,避免踩雷。

  • 9 # 和煦中國風

    漢語可以很嚴謹,不過日常生活中為了提高效率通常都會簡單表達,而書面檔案,特別是法律條文等形式,則會字斟句酌避免歧義。即使如此,還是難免發生歧義,於是規定了各種法律解釋。

    與此類似的是中國繪畫,注重寫意而輕寫實,所以中國傳統肖像畫看上去沒有西方畫得像。

  • 10 # 歷史投影

    如果只是說嚴謹性,那麼其實不僅漢語,大多數語言都無法保證。

    甚至在以嚴謹著稱的計算機領域,程式語言一樣無法保證嚴謹。程式語言的主體其實是邏輯符號,也就是說哪怕單純的邏輯運算,到達一定複雜程度上也沒辦法完全保證嚴謹。

    例如我們經常聽說計算機會有“bug”,bug的產生,就是因為程式語言產生了歧義,所以使計算機執行時產生了問題。

    為什麼語言會有這樣的效果?

    因為文字本身具有掛一漏萬的屬性,再強調嚴謹,就會使得語言所表達的資訊含量非常少,使得交流變得困難。

    此外嚴謹也和語言使用者有關。例如現代科學主要是由西方引導的。例如題主所謂的二建的理論,與其說是中國人創造的,不如說是中國人翻譯的。這種情況下,表述二建理論的語言不嚴謹,可能是翻譯者的問題,也可能是創造者的問題。

    那麼漢語是不是相對於其他語言更不嚴謹呢?

    我們知道,漢語是表意文字,同樣長度下,漢語所能表達的資訊要遠遠多於表音文字。這句話什麼意思?

    意思是說漢語在同樣長度下,可以比所有表音文字更嚴謹。

    即漢語其實比其他語言更嚴謹。

    那麼題主為什麼會認為漢語不嚴謹呢?

    一是他對語言學知之甚少,二是沒有科學思維,不懂如何比較兩種語言的優劣。

    那麼表音文字就沒有它的長處嗎?

    並不是。

    表音文字在語音上蘊含的資訊更多,也就是說交流時表音文字更容易讓人聽懂。

    這也是為什麼中國人在外國人看起來更喜歡大聲說話的原因。

  • 11 # hvjr

    不是漢語缺乏嚴謹性,是有些說漢語的人缺乏嚴謹性 !所謂的約定俗成的語言習慣,許多是缺損語句成分的縮略語 !

    “吃了麼?”――誰吃了麼?吃什麼了麼?

  • 12 # 漢晉風骨

    是你對漢語理解膚淺。漢語之所以能傳承幾千年,自然有其偉大之處。試問世界上有哪幾種語言,今人能看懂古文的?有一些也可能是東亞儒家文化圈的國家,如日本、韓國等。你認為缺乏嚴謹性?恰恰是你應用缺乏嚴謹性?大概被坊間傳說的康熙傳位於雍正有關吧?只要應用嚴謹,就不會給小人有鑽空子的機會。從中可以看出漢語嚴謹與靈活並行,只是應用者水平高低而已!

  • 13 # 槐蔭樹下的老曹

    缺乏嚴謹性的是人,而不是漢語。

    漢語只是一種工具,她供人使用。

    當然,使用她的人,就必須熟悉她的特性,必須要善於使用她。

    就像智慧手機,小孩子會使用,而老年人就不會使用。

    這不是手機有問題,而是人有問題。

    漢語中的漢字,就像玩積木遊戲中的一塊塊積木。

    會玩積木的人,就是懂得和掌握每一塊積木的特性,並且具有相當多的想象力的人。

    他能夠將不同積木的特點,相互配合,從而組合成各種各樣的造型,模仿出各種各樣的動物、植物、自然物、或者人造物。

    而不會玩積木的人,他就是既沒有想象力,也不懂得和掌握每一塊積木的具體特性。

    所以,他就面對一堆他無法駕馭的積木,無所適從。

    他不會檢討自己的無能,反而會責怪這些積木,不夠嚴謹,不能夠供他任意使用。

  • 14 # 處處鳥爭鳴

    請問,那又怎麼樣呢?是生活不能繼續,還是文化不能傳承呢?提出這個問題,目的是想改變語言,新創造呢,還是想用別人語言代替呢?

  • 15 # 唐塔正和

    沒有文化的人才會有這樣的感覺。

    中國的漢語漢字已經用了好幾千年了,我們出現過道德經,講述過論語,就算是佛教的那些經典翻譯過來,也有經典的金剛經心經等等,這些邏輯都非常好,怎麼到你這裡就沒有邏輯性了?

    你自己沒有邏輯,你別怪漢語漢字啊。

    如果要是這樣的話,也應該怪你的父母為什麼把你生出來?

  • 16 # 穿插游擊隊

    一、靈活性跟嚴謹性要分兩面,記得“走向共和”有個橋段,清廷跟列強簽了不在天津駐軍的條約,列強想著以後可以耀武揚威,路上橫著走了。結果袁世凱“創造性”地“師以夷技以制夷”,天津設立了“警察”。

    《大俠霍元甲》也有類似的橋段,鷹四想把霍元甲弄出霍府,然後埋伏把他弄死,結果也是被他給巧妙利用這個不能駐軍的條約化解了。

    中國的語言的“不嚴謹”還體現在很多讓人頭大的文言文裡,比如“莊周夢蝶”地典故,還有因為沒有標點符號造成不同斷句的不同意思。比如“道可道,非常道”跟“道可,道非,常道”地理解完全不一樣。

    另外同一句話也容易有不同理解“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句經典的論語,既可以解釋為“實事求是”的“不裝”。也可以理解成“該知道的你不知道也要想辦法知道,不該知道的就要裝不知道”的生存哲學。

    二、中國的語言特點其實就像宰相劉羅鍋片尾曲唱的那樣“故事裡的事,你說是它就是,不是也是,說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還有類似“假作真時真亦假”。這是完全的東方哲學。

    另外跟西方堅持主張的“一根筋”式思想不同,中國可以把兩種看似相反的邏輯,比如“大丈夫能屈能伸,好男兒剛正不阿說”、忠臣不事二主,良禽擇木而棲、“死有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好死不如賴活著”

    這些主張如果在西方看來有可能是“東方神秘主義”或者“虛偽”,但在中國人看來就很正常。

    三、再一個,從表達效率外,因為漢語屬於象形文字,基礎學習可能較難,但後續溝通方便,交流高效。不信你可以試一下,看看一部中國電影字幕英漢互譯,看一下篇幅是不是要少很多。當然你也可以把英語電影翻譯成漢語。從認知水平上說,你寫800字作文跟寫800個英語短篇。就是高一跟小學六年級的區別。

    還有為什麼中國移動網際網路能發展那麼快?軟體也能很快普及?雖然各國系統以及使用語言不一定都是漢語,但隨著學習漢語的人越來越多,以及我們開發的底層思維,漢語的便捷性有非常大的作用。

    總之,漢語的語言特點就是靈活,包容,富有生命力,當然有可能犧牲一部分嚴謹性。但這跟軟體配套需要底層作業系統一樣,漢語能夠在中國式思維方式的人群中執行,而且可以不斷升級。

    我們描述新事物可以用“胡蘿蔔,番薯,洋車,羅曼蒂克”然後慢慢變成自己“紅蘿蔔,土豆,腳踏車,浪漫”,同時對“德先生,賽先生”變成“民主和科學”。還可以把“非死不可”變成“臉書”,“因特網”變成“網際網路”。看不懂的就叫“新零售”,“新思維”,“新思想”,“新潮流”,“新一輩”,“新時代”。這些雖然沒有準確定義,但不影響明確指向,以及後續使用。

    而西方碰見新的事物,你可以生造一個詞,但牛津詞典變厚的速度比新華字典快的多。

    所以,這個問題不在於是否嚴謹,而在於人底層思維。

  • 17 # 聚靈陣

    嚴謹第一是態度問題,第二是邏輯問題,和語言是沒有關係的。這就像程式設計,不管你用哪種程式語言,你要表達的邏輯和演算法都是一致的,如果出現了漏洞,通常是邏輯和演算法出現了問題,和你用哪種程式語言沒有多大關係。

    其實要說嚴謹,各國的法律法規都是最嚴謹的,但最嚴謹的法律也會有漏洞,所以還會有司法解釋,也就是權利機關對法律法規的註釋。這從來都不是語言的問題。而是原來的邏輯沒有涵蓋所有的可能性,影響了語言的準確描述。

    所以嚴謹和語言關係不大,和使用語言的人的思維關係反而更密切,就像有的人對一項事物的描述能讓你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有的人描述的你就沒感覺。同樣對一種事物的描述,有的人可以用詩詞,有的人可以用散文,這是人本身的思維所決定的,和使用哪種形式、哪種語言有關係嗎?

  • 18 # 海中巖haha

    現在很多中國人中文都不過關,中國各級考試重點都是英語,造成對中文的輕視非常嚴重,很多人連一篇沒有錯別字,沒有英文字母的文章都寫不成。也不能正確理解100字以上的中文文章。現在的高階學歷高階職稱都只能證明英語過關了,不能證明中文過關了。因為定級別時英語一定要考的,而中文是不考的。許多人小學語文都沒過關,許多翻譯的書,中文都不通順,最嚴重的就是歷史學著作中著名的常凱申同志,任何一箇中文過關的人都不可能譯出常凱申這個名字,但這就是發生在歷史學教授手出,而且還正式出版了,對此漢語不背鍋,中國查無此人,找常凱申得去外國,查英文資料才可能找得到,所以這些人會認為中文不行。這麼簡單的常凱申都要查英語資料,中文實在太落後了,現在百度已能查到常凱申了,可有了常凱申的中文才是真噁心。

  • 19 # 慎思篤行123

    有些牛人不搞事閒的,一會漢字是阻礙現代科學的發生,一會又說儒家阻礙諾貝爾獎,又一會說易徑是中國沒發生西方科技的原因,現在又冒出個漢語缺乏嚴謹。

  • 20 # 男人要經典

    是你自己上學的時候沒學好語文,缺少文字功底,表述不清晰,古代史官描述問題,言簡意核,幾個字就能把故事情節清楚表達做記載,要知道古人開始的時候把文字刻在石頭上,竹簡上,他們為了減少繁重的竹簡,又能讓人一看就懂,對文字產生過成都是深思熟慮的,儘量貼合實際,甚至連標點符號都省了,你敢說漢字缺少嚴謹性,是你學藝不精,這方面,我覺得繁體字更有代表性。論嚴謹性,要看法律法規,一字只差,官司可能就成為翻案的可能。論嚴謹性,看學術界,學術界一樣用漢字把問題描述的清晰易懂。甚至有些文字功底深厚的文章,讀著也讓人賞心悅目,讓人突然醒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參加過網路上遍地的零費用理財培訓嗎,是怎樣的感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