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楓林依舊
-
2 # 江湖夜雨92
其一,他的詩質樸,自然,渾然天成,如出清水之芙蓉,不假雕飾。
有姑娘送你紅豆,那意味著你要交桃花運了。由於王維的一首膾炙人口的詩,紅豆至今仍然是愛情的象徵。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王維的送別詩也久負盛名,“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能引起天涯遊子強烈的共鳴。他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更是被譜成曲,稱作“陽關三疊”,為世人廣泛傳唱。如現在的流行歌曲,人人都能哼幾句。
他的山水詩也清新,靈動,被蘇軾譽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王維是個多面手,不僅是著名的畫家,還是出色的音樂家。“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勾勒了雄奇壯觀的塞外風光。“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有晶瑩的月光,有淙淙的流水聲,有充滿生氣的美女,多麼優美的一幅畫面。“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真是有聲有色,不僅有畫面,還有婉轉的歌聲。王維曾任太樂丞,負責朝廷的音樂,可見他的造詣之深。
其二,他的詩蘊含著無限的禪理和禪趣。在官場上屢遭挫折後,王維放下了平天下的理想。開始鑽研禪宗,追求一種超然的生活。他在輞川建了一座別墅,每天醉心山水。“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詩人已經和大自然融為一體,在大自然盡情地舒展,綻放。
禪宗以無念為本,強調一切應無所住於心。王維的詩營造了一種空靈的境界,追求一種超然物外的曠達和詩意。他曾寫到“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行到水窮初,坐看雲起時。”這是一種多麼自由自在的生活。
以上便是王維詩深受人們喜愛的原因。
王維,字摩詰,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詩人。他在繪畫、音樂、書法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詣。他的詩深受人們喜愛,最主要是他的詩詩中有畫。宋代著名文學家蘇軾曾這樣評價王維的詩:“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覽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比如他的山水詩的代表作《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在這首詩中詩人向我們描繪了一幅秋天雨後山中夜晚的絕美畫面。在這幅畫中,有明月、松樹、清泉、石頭、竹子、浣女、蓮、漁舟。秋天雨後的夜晚,一輪明月照在山中蒼翠的松林裡,照在清泉流淌的石面上。在近旁長滿翠竹,你聽竹林裡有喧譁的聲音,是洗衣的農家女子說笑著相伴歸來,再看松林這邊,一條山間小溪,水中大片大片的田田的蓮葉,蓮葉在動,那是漁人駕著小船趁著皎潔的月光出去捕魚。好美的意境!好美的圖畫!
再比如王維的著名送別詩《送元二使安西》:
在這首詩裡同樣給我們描繪一幅清新又感人的畫面:渭城初春的清晨,天空飄著濛濛細雨,在郊外,近旁長著幾棵柳樹的一家客店內,詩人與老朋友元二在吃酒話別,相處多年的老朋友馬上就要離開渭城,離開詩人,都邊遠的荒涼的安西去,這一去,不知何時能再相見,此時,縱有千言萬語,難訴離別深情,臨行前,請朋友再幹最後一杯酒吧,恐怕出了陽關再沒有朋友這樣陪你喝酒了!這首詩是送別詩的典範之作,濃濃的詩情畫意,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
當然王維很多詩都具有詩中有畫這一特點,在這裡不再一一贅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