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相聲水平的高低,難道不是由觀眾的選擇來評判的嗎?相聲本來就是來自於民間,誰貼近老百姓觀眾就捧誰,誰秉持相聲宗旨老百姓就買誰的票!二十年來德雲社補辦專場和商演不下萬場,全國各地巡演,或者十幾個國家巡演,動輒就是萬人場,一票難求。這就是老百姓的選擇和認可!為何有人總是喜歡當教師爺,認為觀眾捧了二十年的德雲社不好,說的不是相聲,不如這個,不如那個,他們是以為老百姓分不清好賴嗎?是覺得老百姓愚蠢嗎?相聲好壞只有一個評判標準,就是以觀眾的大基數選擇作為標準。其餘,沒有任何機構有資格和權利去評判什麼是相聲!
10
回覆列表
  • 1 # 晉有75

    這就是相聲主流派最後一塊遮羞布,相聲的地位可以不保,但公知的地位不能丟,主流派可以丟掉相聲這個陣地,留下的罵名可不能背,三俗可不能落在主流相聲頭上,必須要定義非主流,讓非主流背三俗的鍋,讓民眾看清楚主流相聲才是正根,才能給廣大群眾帶來覺悟,把非主流清除掉才能還相聲界一片淨土,行家們在下一盤大棋,這三俗相聲可以清除,但郭德綱的頭皮怎麼這麼硬呢?

  • 2 # 魏小白2020

    相聲沒有嚴格的標準,並不是說主流的說的標準叫相聲,也不能說老郭說的標準叫相聲,一種藝術形式就要百花齊放,各種各樣的相聲形式豐富相聲的內容,然後交流融合才能發展這門藝術,相聲只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什麼是相聲是有根基可尋的,現在的相聲來自渾口和清口兩種相聲形式的融合,長衣大褂有舞臺有桌子這是清口相聲的表演形式,加入了更能貼合普通老百姓的一些渾口相聲的表演形式,這難免就會有些低俗的東西,因為渾口相聲是撂地而生的,他們的觀眾大多是不識字的下層百姓,不弄些低俗的東西無法吸引他們聽,解放後為了相聲能適應新中國的文藝方針,侯寶林他們對相聲進行了大幅度改革,這就是現在的所謂主流相聲,但在相聲的重地天津,一直有許多相聲藝人還在遵循茶館相聲的表演形式,默默地把傳統相聲傳承下來,現在的代表就是郭德綱。主流相聲適合電視媒體傳統相聲適合劇場,德雲社勢力越來越大,已經主宰了現在相聲界,但電視相聲一直是他們的短板,而被許多人詬病的電視相聲又是把德雲社相聲演員推向全國必須做的事情,這就產生了很大的矛盾。郭德綱透過這些年與電視臺特別是東方衛視的深度合作,知道電視相聲對德雲社版圖擴張的重要性,也在慢慢的加強電視相聲這塊的實力,現在老郭已經很少挑起所謂主流和非主流的話題之爭,在傳統活不咋地的燒餅身上開始主流相聲的加大培養,最大的改變就是燒餅小四說相聲穿西裝比較多,也涉及許多社會話題,這是主流相聲的特點,並且這兩年德雲社吸收了好幾位主流相聲演員進入德雲社,就是加強電視相聲的創作和表演形式的培養。所以根本沒有啥路線之爭,只有雙方不斷融合,不斷互相借鑑提高,才能使相聲更好的傳承下去。

  • 3 # 微不足道之一

    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我們的文藝方針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人民當家做主,有問題可以擺開來講,擺出來議論,對於相聲也是一樣,不是一家說了算,不是一家可以獨霸天下,相聲的歷史並不長,起源於街頭巷尾,起源於地攤,解放後相聲得到國家領導人的重視,組織人力對相聲進行改良,由老一輩相聲藝術家候寶林和著名作家老舍參加,創作了優秀的相聲作品,使相聲從地攤走上人民大會堂,這是相聲最光輝的經歷,得到億萬人民的讚揚。從此後相聲創作都是沿著這條路去發展,創作了許多優秀作品。有了電視後,相聲上了每年的春節晚會,前後有了十幾億的觀眾觀看,給人們帶來了歡聲笑語,發揮了相聲的巨大作用。自郭德綱的德雲社成立後,另闢途徑,把相聲拉回到地攤,以速激性的笑來吸引觀眾,滿足部分觀眾的需求,我們從百花齊放的政策來衡量,也容許這種相聲的存在,誰願意看誰就去買票,至於這種相聲帶來不好的地方,讓觀眾自巳慢慢去明白,但有的人企圖以這種相聲來獨霸相聲市場,排擠否認相聲老前輩辛苦幾十年的努力成果,把不好的說成好的,未免會遭到群眾的非議,難道只有買德雲社票的是群眾,觀看電視相聲的十幾億觀眾不是群眾嗎,是不是好要擺事實講道理,把尿屁都當成鮮花,是不一定廣得人心的,還是實事求是些好,以德樹人學藝先學德是我們的宗旨,希望大家都能努力遵守。

  • 4 # 天涯孤鴻

    看看全國所有的文藝工作者,都在關心疫情。都在關心臺灣局勢。都在關心南海局勢。都在關心颱風災情。都在關心世界風雲變幻。全國所有的文藝工作者都在默默的學習,工作,創作。怎麼僅僅德雲社一家,不顧及國家形勢,還在昧著良心繼續他們十多年自問自答的吹捧炒作。還在昧著良心惡毒的攻擊辱罵其他同行。還在攻擊國家體制。你們無邊無際吹捧炒作自己也就罷了,攻擊,辱罵,嘲諷,汙衊威脅別人,誰給你們的權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現在50歲到60歲的父母不熱衷自己的孩子生二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