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方圓論壇

    事實上,事情走到了那一步,劉據已經走投無路了。要麼自盡身亡體面的離開。要麼被擒拿後處死,恥辱收場。顯然劉據是選擇了有尊嚴的離開。劉據很清楚身為太子擅自起兵是什麼後果。他最好的結果也不過是終生囚禁或者流放千里。還皇位呢?命都無法保住。對於當時四面受敵的劉據來說,他明白自己最終難逃一死。即使漢武帝不殺自己,那麼大臣也絕對容不下一個造反的太子。那些和劉據敵對的勢力一定會置劉據於死地。所以與其屈辱而死,還不如索性自我了結。至於等漢武帝幡然悔悟,那就更不可能了。歷史上劉據死後好一段時間,漢武帝才意識到自己是願望了劉據了。所以說劉據顯然是等不到漢武帝幡然悔悟了。

    歷史上劉據之所以會擅自動兵,就是因為漢朝著名的巫蠱案事件。而巫蠱案的背後殺手就是想要搞掉他這個太子。所以說,劉據之所以會造反,也是被逼無奈。而他的造反也並不是衝著漢武帝去的。而是那些肆意汙衊他的人。原本劉據的太子之位是牢固不可撼動的。因為劉據的後臺實在太硬了。硬到連漢武帝都不得不謹慎對待劉據。且不說劉據的母親衛子夫衛皇后。就說劉據的舅舅大將軍衛青和哥哥驃騎將軍霍去病。有這麼大兩個靠山,那地位還不是穩如泰山嘛。

    雖然漢武帝也因為劉據的性格不像自己,行事做法和自己的執政風格又有很大的差異,導致漢武帝一度不是很喜歡劉據。但漢武帝看在衛青的份上也沒有過多苛責劉據。甚至還表示日後皇位肯定會是他劉據的。晚年時期漢武帝不再過多理會政事,一切事物都交給了劉據去處理。劉據為人雖然寬厚,但對於法度卻極為固執。也因此得罪了很多人。在衛青去世後,這些不滿於太子劉據的臣子,他們認為沒有衛青的劉據也沒那麼可怕。所以他們時常在漢武帝面前詆譭劉據。正所謂“三人成虎”,謊言說的多了,漢武帝也就不得不信了。再加上漢武帝和劉據相處時間很少,導致漢武帝對於劉據也開始不信任起來。

    後來因為公孫賀父子引發的巫蠱案,導致公孫家勢力覆滅,從此劉據在朝堂之上更是沒有一個朋友了。但此時巫蠱案卻開始越演愈烈起來。這裡就不得不說一個叫江充的小人了。他因為行事作風不被劉據所喜,所以和劉據多有矛盾。所以江充看到漢武帝年老昏聵後,他害怕日後劉據即位清算自己。因此便聯合朝中不滿劉據的人開始誣陷劉據。並且表示巫蠱案的罪魁禍首就是太子劉據和皇后衛子夫。受到冤枉的劉據立刻派人向漢武帝鳴冤。但漢武帝在甘泉宮修養,也被江充等人給隔絕了起來。劉據見不到漢武帝,而自己又隨時有殺身之禍。所以只能起兵誅殺江充一夥人。

    本來劉據想殺掉江充後,找到自己被冤枉的證據後再向漢武帝鳴冤。但劉據一起兵,另一邊就有人通知漢武帝,誣陷太子劉據要造反。漢武帝當時夜年老昏聵不堪,他大怒一下就命令軍隊鎮壓劉據。劉據本身就不是真的造反,結果被人倒打一耙,自己也沒有兵權無法調集更多的軍隊。所以劉據只能逃亡。最終無路可逃的劉據選擇了自縊身亡。

    劉據死後一年,巫蠱案冤情越來越多。漢武帝此時也察覺到了劉據應該是被冤枉的。他知道劉據起兵是因為害怕想自保,而非造反。但事情已經有了定性,哪怕漢武帝知道錯了也不能翻案。但漢武帝后來又受到了田千秋的點播。漢武帝這才醒悟,自己和劉據不僅是君臣,更是父子。他不能以君臣的身份給劉據翻案。但可以用父子的身份給劉據翻案。所以漢武帝下令徹查太子冤案。之後所有在征討劉據事件中立功之人,盡數被殺。所有誣陷劉據的臣子也盡數被殺,這其中還包括李廣利與劉屈氂的家人也皆被滅族。江充更是被夷滅三族。之後年邁的漢武帝為了紀念兒子,特意修築了一座思子宮,用來悼念劉據。

  • 2 # 河東來

    劉據沒有具備帝王的起碼智慧,所以錯誤的選擇了自殺。

    殺母留子制度,就是為了儒家帝王的存在而量身定做的,甚至可以說就是為了劉據而專門制定的。

    最初漢武帝還是有一點溫情,可能是確立的“廢母留子制度”,畢竟他與衛子夫應該還是有充分的感情基礎。

    廢后的方法是常用的“巫蠱之術”,因為這種方法廢后並不需要充分的證據,但結果卻是衛子夫為了保住自己的權勢及地位,糾集身邊的手下進行了叛亂,最後失敗,選擇了自殺。

    這就給劉據一個錯誤的訊號,本來衛子夫的自殺意味著其皇位的穩妥,但他認為是皇位的失去,萬念俱灰之下,也選擇了自殺。

    儒家皇權的穩固,從歷史唯物主義來看,應該說漢武帝的眼光是非常“穩、準、狠”的,“殺母留子”確實是一種非常有效的皇權制度,後來被漢化的鮮卑民族完全採納和借鑑。

    但這種制度的缺點在於如果繼承人年齡過小,或者思想不成熟,就會使皇權旁落,形成外戚專權或者宦官專權。

    但它的優點也十分突出,由於殺掉了“皇后”一系的代表,相應的既得利益的“外戚”勢力就無法抬頭,不需要對抗“外戚”,那麼“宦官”勢力也就沒有成長的土壤。

    所以,“殺母留子”制度的關鍵,就是皇位繼承人年齡不能太小,否則容易形成為傀儡帝王,凡是意圖控制帝王的,成本最低,效果也立竿見影的就是立年幼的、幼稚的帝王,而那些逐漸成長起來的帝王要學習生存的第一步就是裝聾作啞,扮豬吃虎。

  • 3 # 清水空流

    不會,劉據造反是實據,板上釘釘的事情,天家無情,漢武帝一代英主絕對不會允許有人造反。自己兒子尤其不行,劉據即便不自殺,漢武帝也得賜死劉據。即便漢武帝知道自己錯了也得處死太子,然後再找替身鬼,而事後漢武帝就是這麼幹的,退一萬步說,即便漢武帝不殺劉據,劉據也是罷黜。肯定也當不了皇帝。

    巫蠱之禍是漢武帝晚年最大的政治事件,直接導致的後果就是皇后衛子夫自殺,當太子二十餘年劉據最後自殺,後果非常嚴重,漢武帝藉著劉據之死,將擁護太子集團骨幹一網打盡,基本上被清掃一空。漢武帝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他的權力不容置疑。而漢武帝建思子宮不過的掩人耳目。太子劉據自殺以後,漢武帝才會感到後悔,失去了才知道了珍貴。對皇后衛子夫則是沒有感情,漢武帝殘忍後世難有,皇帝給自己滅族。而對劉據來說,太了最正確的政治選擇就是自殺。因為他只有死了,給了自己和漢武帝面子,自己一脈後代才有可能活命,皇帝不可能有錯,有錯的只能是別人,劉據再冤,再委屈,也不能造反,一旦造反性質就變了,一個以下犯上,不孝的大帽子一壓,劉據除了自殺一條路之外,沒有第二條路可走。

    漢武帝的後悔在哪?劉據自殺是次要的。關鍵是多年培養的唯一繼承人劉據已死,其他幾個兒子無論資質,能力,威望都不足以服眾,自己已經是日益衰敗,體弱多病,帝國的接班人空缺才是他最大憂慮。漢武帝不是一個兒女情長的人。劉據有三子一女,全部因巫蠱之亂而遇害,劉據唯一的一個劉病由於尚在襁褓中,後改名劉詢,才得以倖存。也就是後來的漢宣帝。田千秋所言:”子弄父兵“,不過是給漢武帝一個臺階,淡化這場皇室醜聞。漢武帝后來的一系列行為也是為了證明太子被誣陷。後來劉據親孫子漢宣帝登基以後,也沒有給爺爺平反,漢宣帝登給祖父劉據上諡號“戾”。曰為:“不思順受”。就是必須維護漢武帝的政治正確。因為只有這樣,自己才是合法的。

    衛青不死,劉據肯定地位穩固,無人撼動,可惜衛青早逝。而對於皇位的爭奪(劉據就是為了當皇帝),只能有一個勝利者,要麼漢武帝,要麼劉據,而且的贏家通吃。政變註定只能有一個活下來。結果是劉據失敗了。而如果劉據不死,就意味著是對皇權的踐踏而無罪,勢必動搖國本,國家的政治體系,倫理,道德都要崩潰。漢武帝絕對不願意見到一個活著的太子,劉據的死是必然的結果我們也必須承認,最初,漢武帝沒有廢太子的意思(畢竟也沒人了),後來事情後來的發展超出了他的預料,劉據被逼無奈造反也是出乎漢武帝預料之外。最後的結局是兩敗俱傷幹。父子之間竟走到今日生死之地,也是人間慘劇。

    劉據造反的首要責任人肯定是漢武帝,而對於劉據來說,他只要起兵,跟武帝只有你死我活,沒有冰釋前嫌的理由。失敗只能死。如果父子二人地下相逢不知作何感想。

  • 4 # 歷史神秘人

    就算劉據不自殺,漢武帝也不會放過他,畢竟他起兵謀反是事實啊,漢武帝也許顧念父子之情不殺他,也肯定會廢黜他這個太子貶為庶人,繼位想都不要想啦,可能就是因為劉據自殺,給了劉據後代生機,之後劉據的孫子不就當了皇帝嘛!

    漢武帝末期出現了“蠱惑之亂”,漢武帝昏庸了,冤殺了自己的兒子!本來這就是個誤會,兒子不用死的,可漢武帝偏偏不信兒子,也就完成無法挽回的悲劇啦!漢武帝晚年喜歡修仙吃丹藥,皇宮中充斥著招搖撞騙的江湖術士,正直的劉據很反感這些人,多次勸解父親,可父親不聽,父子之間的關係漸行漸遠,而術士也太子劉據之間也是互相仇恨!那年漢武帝出宮修養,術士江充就誣陷劉據用巫蠱之術詛咒漢武帝,還從劉據家裡搜出扎滿針的木偶,當然這都是江充栽贓陷害,可漢武帝知道後憤怒啊,派人去調查清楚!而劉據本來的想法就是殺掉江充,然後自首跟父親說清楚,劉據是殺掉了江充,剛好漢武帝派出去的人膽小,遠遠看見了皇宮有動亂,就跑回去跟漢武帝說,太子劉據已經起兵造反啦,漢武帝憤怒啊,立刻調集大軍去包圍皇宮,劉據知道大軍過來後,明白已經沒有退路了,乾脆帶兵攻入皇宮造反算了,只是劉據能有多少兵啊,打不過漢武帝的大軍,最後兵敗自殺了!

    就算劉據不自殺,可他起兵攻入皇宮是事實啊,再怎麼情非得已也是謀反啊,這是說不清楚的,就算事情搞清楚了,可謀反就是謀反,漢武帝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威,必然要依法處理,劉據必然沒有什麼好下場,殺了劉據,別人也不會說什麼,當然漢武帝感念父子之情,也許不會殺劉據,可廢黜劉據貶為庶人,軟禁在皇宮也是可能的,繼位什麼的就別想了,出了這樣的事,劉據不可能再當太子,能不被殺已經是萬幸了,還想當什麼太子啊!就是因為劉據自殺了,讓漢武帝感到愧疚,劉據的孫子劉詢才能在活一命,在牢里長大,就是後來的漢宣帝,也稱“牢獄天子”!後來漢武帝知道是自己的錯,冤枉了劉據,當然皇帝不能認為自己錯了,所以當年誣陷劉據的人都被漢武帝給殺了,江充更是被滅掉三族,也算是間接的平反了!

  • 5 # 國史春秋

    劉據繼位的希望很大,可惜他沒能等到漢武帝后悔的那一天,所以等於是他將遺憾留給了漢武帝。

    劉據自殺經過

    公元前92年,公孫敬聲挪用軍費事發,漢武帝將其下獄治罪,由此牽出巫蠱之禍,致使劉據遭殃。

    公孫敬聲何許人也?論輩分,他喊漢武帝為姨夫,他的母親是皇后衛子夫的姐姐衛君孺,他的父親是當朝丞相公孫賀,他同太子劉據是表兄弟關係,而他本人卻是一個典型的紈絝子弟。

    由於公孫敬聲挪用軍費數額高達1900萬錢,又趕上當時漢武帝對匈奴的戰爭接連失利的結點,所以此舉如同火上澆油,使得本來心情鬱悶的漢武帝大為光火。

    兒子命懸一線,當父親的不能坐視不管,所以公孫賀為救兒子性命便主動請纓,替漢武帝緝拿杳無蹤跡的遊俠朱安世。

    由於公孫賀的“超常發揮”,所以朱安世很快被抓獲。而朱安世在得知自己被抓是因公孫賀“搗鬼”的緣故後,馬上於獄中上書漢武帝,揭發了公孫敬聲用巫蠱之術詛咒宮廷的秘密。

    漢武帝平日最忌憚巫蠱之術,於是發雷霆之怒,派江充查證。結果罪證屬實,公孫賀舉家被誅。另外漢武帝的兩個女兒也因牽連其中被賜死。這就是巫蠱之禍的由來。

    按理說公孫賀家族被滅,巫蠱之禍也該煙消雲散,但江充不願意收手,因為他想擴大事態,製造混亂,好將平日與自己有間隙的劉據除掉。江充之所以敢對劉據下手,其實還有其他三點推波助瀾的原因:

    一,他捕捉到漢武帝有改立幼子劉弗陵為太子的跡象,所以要為自己的將來鋪路。

    二、漢武帝精神恍惚,認為疾病纏身的根源就是有人在暗中施巫蠱所致。所以他可以趁虛而入,嫁禍劉據。

    三、由於霍去病、衛青等人的相繼離世,外加公孫賀家族的沒落,致使劉據的勢力被極度削弱,甚至處於“牆倒眾人推”的境地,所以江充也無所顧及地來推一把。

    總之,江充認為此時天賜良機,不可錯失,於是在徵得漢武帝同意之後便開始派人偷偷將“蠱物”埋於劉據府邸四周,然後再大張旗鼓地開挖。結果毫無懸念,江充如願以償地挖出劉據施巫蠱之術的“證據”。

    接下來,形勢對劉據非常不利,因為江充完全有可能徵得尚在甘泉宮靜養的漢武帝同意,然後將他關入昭獄受審。屆時劉據必然凶多吉少,當年哥哥劉榮被郅都逼殺就是一個鮮活的例子。更何況自己的“罪狀”要重於劉榮,而江充也比郅都陰險刁鑽數倍。

    所以,劉據思來想去,認為自己不能坐以待斃,而是主動出擊,去爭得一線生機。因此,在得到母親衛子夫支援後調動長樂宮衛隊,誅殺了江充等人。

    但讓劉據沒想到的是,此舉竟然引起京城騷亂,繼而漢武帝又在別人的誤導下判定他在起兵造反。所以最終漢武帝派丞相劉屈氂領兵入城鎮壓,而騎虎難下的劉據只能組織有限的力量抵抗。

    由於力量相差懸殊,所以劉據苦戰數日後攜兩子敗逃。漢武帝怒火中燒,遂發懸賞令緝拿。最終,劉據被逼殺於湖縣泉鳩裡一農戶家中。

    漢武帝態度的轉變

    得到劉據去世的訊息之後,漢武帝由之前的憤怒轉為驚醒,並陷入深深的自責。此刻他才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畢竟人死不能復生。

    隨後,漢武帝馬上啟動對巫蠱之案的反向調查。結果發現劉據起兵實屬無奈的自保,所以漢武帝又將陷害劉據的主謀蘇文等人誅殺。

    由於之前最大主謀江充已經被劉據殺掉,所以漢武帝又盡誅其族人。另外,漢武帝還將追殺劉據的張全富等人全部滅族。最後,他又命霍光在湖縣修建思子臺,並前往祭奠,寄託哀思。

    綜上所述,漢武帝的種種表現,說明他對劉據之死追悔莫及。顯然漢武帝內心裡承受的並不單單是喪子之痛,更多的是皇位的繼承人的憂慮。因為漢武帝很清楚,在諸子之中,劉據才是繼承皇位的最佳人選。

    從劉據自身來看繼承皇位的機率

    劉據於公元前122年被立為太子,到公元前91年去世,他一共做了31年太子,期間漢武帝從來沒有產生過改換太子的想法。由此說明,劉據是一個合格的太子,令漢武帝很滿意。

    另外,在漢武帝征戰巡遊期間,劉據一直擔當監國重任,從而在大臣們中間樹立起了很高的威望。這就好比劉據已經成長為一個熟練的技術工,如培養新人還需付出很大的代價,這筆賬漢武帝心中算的很清楚。

    所以,即便劉據有過錯,但也不能改變他作為太子最佳人選的實事。再說,劉據原本就是被江充等人陷害而蒙冤,而漢武帝將事情查得水落石出之後,還他一個公道也在情理之中。

    從漢武帝眾兒子中看劉據繼位的可能

    漢武帝一共六個兒子,即劉據、劉閎、劉旦、劉胥、劉髆、劉弗陵。

    公元前117年,漢武帝將的次子劉閎封齊王,三子劉旦封燕王,四子劉胥封廣陵王,隨後派他們到封國就藩。

    劉髆生年不詳,推測生於公元前110年之後。公元前97年,漢武帝將他封為昌邑王,並派往封國就藩。

    劉弗陵出生於公元前94年,巫蠱之禍發生時只有四歲,所以沒有封王。

    另外,漢武帝還規定藩王不能隨意來往於京城。這就是說明,他在主觀意識上杜絕了幾個兒子覬覦太子之位可能,如此可保劉據太子之位高枕無憂。

    公元前110年,齊王劉閎去世。所以在巫蠱之禍發生後,漢武帝只剩下了四個兒子,即劉旦、劉胥、劉髆、劉弗陵。那麼他們誰最合適繼承皇位呢?

    如果從漢武帝最終選擇幼子劉弗陵來看,他們幾個都不合適。因為劉旦性格很像漢武帝,所以漢武帝怕他把江山社稷徹底折騰垮臺;而劉胥又屬於頭腦簡單、四肢發達,有勇無謀的型別,同樣讓漢武帝不放心;劉髆從小體弱多病,漢武帝不敢寄予厚望。事實上劉髆也死在了漢武帝之前。

    其實我們無需在意劉旦、劉胥、劉髆被淘汰的原因,只要拿劉弗陵同劉據做比較即可。

    而實際上無論從那個方面講,劉弗陵同劉據都沒有可比性,因為漢武帝選擇劉弗陵繼位,其實是將江山社稷交到了以霍光、桑弘羊、上官桀等人為首的輔政大臣手中。所以,從漢武帝之後到漢宣帝初期,漢朝的當家人其實是權臣霍光。

    因此,讓劉弗陵繼位是漢武帝在走鋼絲,他不可能預料不到結果,但也只能無奈地去賭。因此,如果劉據健在,漢武帝還會冒險嗎?答案不言而喻。

    從漢朝的實際情況看劉據繼位的必然

    漢武帝推行的是一種“多欲政治”,他在位期間頻於開疆拓土,征伐四夷,巡遊天下,求仙封禪,致使漢朝遍體鱗傷,起義不斷,衰落禿廢。

    所以,漢武帝之後,大漢王朝急需有人來“療傷”,而劉據同漢武帝的治國理念恰好相反,因此他就是最好的“醫生”。

    事實上,劉弗陵繼位之後,漢朝還是迴歸了休養生息的道路,這就與劉據的為政見解不謀而合。但不可否認的是,這個結果是由漢武帝冒險換得,事實上如果繼位的是劉據,漢朝也不會出現霍光家族篡權的隱患。

    所以,漢武帝逼殺劉據是一大敗筆,他本人也非常後悔。如果給漢武帝一次重新選擇的機會,他必然會慎重思考劉據的歸宿,畢竟沒有人比劉據更合適繼承皇位了。

    寫在最後的總結

    我個人觀點認為,漢武帝一直致力於培養劉據作為皇位的最佳繼承人選,不僅限於情感。在施政理念上,雖然劉據與漢武帝相反,但是漢武帝除了既定方針不變,其方面都交很放心地交由劉據處理。

    如果在武帝在位期間把聽從劉據的見解,就等同於承認了自己治國理政的路線存在的偏頗,所以漢武帝即便意識到自己的一些失誤,但也會等到劉據去“翻篇”。但是劉據去世,漢武帝措手不及,只能提前改弦更張,晚年下“罪己詔”的舉動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

    所以,漢武帝對於劉據的期待,更多是要他做一位“守成之主”。漢武帝開疆拓土,消除對漢朝的所有威脅,劉據安心治理,恢復國家經濟,不需要對外戰爭,百姓安居。顯然,劉據之死打亂了漢武帝的全盤計劃。所以,如果劉據沒有自殺,待漢武帝后悔,他依然是繼承皇位的不二人選。

  • 6 # 陳述歷史

    會的!

    漢武帝和劉據的矛盾本質上是政見不同,漢武帝窮兵黷武;劉據希望實行仁政,希望不再征戰,休息生息。父子的隔閡,導致被人利用,晚年漢武帝后悔不已!

    漢武帝的認識有一個過程:漢武帝后期,國內外矛盾尖銳起來。

    1.匈奴又開始大規模侵犯漢朝邊境,與以往的衛青、霍去病大勝匈奴的結果不一樣,取而代之的節節敗退和李陵、李廣利相繼投降匈奴。

    2.揭竿而起的農民起義讓漢武帝幡然醒悟:

    漢武帝到到處用兵,打光了文景之治攢下的所有家底,破產的農民淪為流民、佃農和奴婢。

    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無以為生的農民不斷的起義,少則數百,多則數千,攻打城邑,奪取府庫兵器,釋放囚徒,誅殺郡守、都尉。

    漢武帝不信邪,大肆鎮壓、屠殺,然而,起義農民散而復聚,不屈不撓。

    漢武帝規定,對農民起義的,不察覺、不鎮壓,都要死刑!各地怕鎮壓不力,乾脆隱瞞不報,農民起義愈演愈烈。

    漢武帝才意識到單靠鎮壓行不通,必須在政策上予以改變,也就是說,該讓農民喘口氣了!

    公元前89年,漢武帝下詔:今後要“禁苛暴”“立本農”,與民休息,不再好大喜功。

    多麼痛的領悟!

    說幹就幹,漢武帝封丞相車千秋為富民侯,以體現藏富於民的巨大決心。同時,漢武帝命令趙過推行代田法,改進農具,用實際行動重視農業生產。

    其實,漢初的修養生息、無為而治的政策又回來了!

    漢武帝真的知道自己錯了,輪胎罪己詔就說明了一切,至於劉據,早就認識到自己錯了,不然不會建造思子宮!

    漢武帝晚年政策的調整,說明他和劉據的治國之道已經取得高度一致。

    劉據如果不自殺,等到漢武帝后悔,繼位的必然是劉據。

  • 7 # 浦安國學堂

    應該是沒有繼位的可能性了,因為兩漢都是以孝治國,劉據作為儲君,在其父親漢武帝還在世的時候就謀反,為臣不忠,為子不孝,不忠不孝之人在當時的社會,平民家庭暫且不恥,劉據作為皇室家族的一員又怎麼可能得到輿論支援呢?

    漢武帝當時針對“巫蠱之案”,其根本目的並不是針對太子劉據,而是針對支援他的勢力集團。因為從西漢立國起,便經歷呂后、竇太后、薄太后、王太后四位太后攝政,年輕皇帝的皇權與其母后的後權之間一直在不斷的博弈,漢武帝為了漢王朝的長治久安,避免政治動盪,所以在其在位期間,開始削弱衛子夫、衛青等人的權力。

    劉據謀反,與其說是皇權與太子之間的對抗,不如說是皇權與外戚勢力的對抗。漢武帝劉徹的目的,就是新皇帝上位之後,外戚勢力對皇權的影響最小化。劉據當時最佳的做法,就是切斷與外戚勢力的聯絡,做好為人子應做之事即可。但是他錯誤的估計了形勢,最後落得自殺的下場。

  • 8 # 我心中的那朵凌霄花

    劉據不能韜光養晦,過早地鋒芒暴露,得罪不少奸臣小人。眾口鑠金,積毀銷骨。劉據被小人所陷害。對於帝王來說,任何大逆不道的行為,只要威肋到自己的生命與權威,必定要除之而後快,哪怕是自己最親的人。所以說即使漢武帝醒悟,劉據也沒有繼位的機會。

  • 9 # 因果不空001

    劉據在巫蠱之禍中被江充、韓說等人誣陷,因不能自明而起兵反抗誅殺江充等人,漢武帝誤信謊情,以為太子劉據謀反,遂發兵鎮壓,劉據兵敗逃亡,最終因拒絕被捕受辱而自殺。

    如果劉據當時不自殺,漢武帝氣就難消,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後悔,因為劉據自殺了才激起漢武帝的憐憫。所以劉據不自殺,漢武帝肯定囚禁他,除非其他兒子確實扶不起來,才會想到劉據,否則帝王為了臉面尊嚴知錯也不會認錯,劉據很難繼位。

  • 10 # 僅僅一角

    不會。因為生在帝王家本來就是一件很無奈的事情,身為一個帝王不能為兒女私情困擾,做帝王如果不能武斷狠厲,那麼成為刀下亡魂的很可能就是自己。為什麼眾多朝代的帝王會將身邊掌握實權的大臣遠調,降權或是給他們背上莫須有的罪名將其殺害。就是怕有人擁兵自重,危害到自己帝位。

    一個皇帝即使已經擁有了實權,即使已經立了太子,只要他還在位,就不允許任何人侵犯他的威嚴。太子,皇帝想立,有各種理由可以立,如果皇帝想廢,也有各種理由去廢掉其太子之位。 漢武帝作為一個武功卓越的帝王,其胸襟以及膽量是很多帝王所不能企及的。而且劉據造反是事實,他斷不可能容忍一個妄圖篡他位的人成為他的接班人。劉據自殺的結果是一種必然,因為即使他不自殺,漢武帝也會找各種理由與途徑將其貶黜或殺害。皇帝的位置最終不會落在劉據的身上。

    巫蠱之禍一事,導致了太多的冤魂產生。皇后衛子夫自殺,再到後來劉據的自殺,漢武帝還將擁護劉據的太子一黨徹底掃空。為的便是鞏固自己的權威,他要讓大臣們和皇子們都知道,他皇帝的權力沒人可以撼動。他的權威毋庸置疑,而且他沒有錯,皇帝沒有錯。而且劉據的自殺也是他最好的歸宿,他若不自殺,便會給他的後代招惹來更大的殺身之禍。 如果你說漢武帝不後悔那是假的,因為劉據是他一手培養起來的接班人。其他的孩子他沒有費太多的心力,而且資質平平,根本引不起他的重視。再加上自己也已經年邁,精力已經大不如前。他也必須再去尋找下一任接班人,劉據的4個孩子都因巫蠱之禍慘遭殺害。唯一存活下來的劉病也就是後來的漢宣帝,為了讓自己得來的地位是正統的,只能給自己的祖父劉據背上反賊的罵名以維護漢武帝的顏面。

    其實說半天,劉據與漢武帝對於皇位的爭奪結果只能是你死我活。不可能有雙贏的結果,如果劉據贏了,漢武帝的存在算什麼?對他篡位謀反的一個見證,他肯定不會讓漢武帝人在世間證明他是造反得來的政權。而最終漢武帝贏了,他肯定也不會容忍一個踐踏他皇權的人的存在。這於當時的倫理道德都是不合時宜的,其實漢武帝一直都認為劉據是太子的最佳人選。才會將所有的心力都用在他身上,其他的孩子一概不管。可劉據造反一事也是漢武帝意料之外的事情,最終的結果是他們二人都不想看到的。 問題所問的劉據不自殺,即使漢武帝會後悔,他也不會再讓劉據去繼承他的皇位。

  • 11 # 疊翠浮青

    我的天!劉據不死,漢武后悔什麼?當然是死了才會後悔!親生兒子、自己的女人阿嬌、衛子夫、李夫人、鉤弋,有一個善終的麼?專制體制下人性的兇殘,乃至於此。

  • 12 # 棲鴻看紅樓

    不會。

    劉據本來已經是太子了,而且在漢武帝溫泉休養的時候,劉據負責監國;而且劉據以下,漢武帝的其他兒子或小或劣。在可見的未來,漢武帝並沒有改立太子的可能性。那麼,劉據為什麼要造反?

    因為漢武帝身邊的人在陷害劉據,誣衊他,漢武帝也開始懷疑他——漢武帝開始懷疑唯一可能性的接班人,這情形就很嚴重了。

    也就是說,劉據除了造反,已經沒有別的辦法了。

    這種情況之下,除非打了勝仗,造反成功,否則“等到漢武帝后悔”,就只能是在屈辱的境況之中等待,揹負著“逆臣貳子”的名義等待,妻離子散、親人死別、自己像囚徒一樣等待。

    犧牲了親人和尊嚴之後,劉據也許能等到漢武帝后悔的那一天。可是就算那一天真的來了,一個沒有尊嚴、受盡侮辱的皇子,還能繼承皇位的可能性嗎?

    漢武帝還能把皇位傳給他嗎?

    他自己有臉登上寶座嗎?

  • 13 # 四川達州人

    不會。

    第一,劉據當時必須死。第二,不自殺也會被敵對分子在押運途中暗殺。

    別把《輪臺詔》理解為漢武帝承認自己的錯誤,詔書根本沒有給劉據平反的任何表示,即便漢武帝后面真後悔,修建思子亭—也是漢武帝認為巫蠱案起因是自己與劉據的父子關係被奸臣挑撥造成的。而漢宣帝當時不過被漢武帝下令收養掖庭,預設恢復宗室子身份,爵位都沒有。而正常情況下,漢宣帝不會有機會繼位。

    事實上,劉據在巫蠱案中的行為,已經超越了正常的君臣父子關係

    首先,劉據巫蠱父親幾乎是可以確定存在的事。因為江充帶人進入太子宮,還有御史章贛等人陪同,可太子宮幾千人不會不陪同監視江充挖掘吧?

    其次,巫蠱暴露,劉據急忙請教老師大儒石德,石德建議殺人滅口。所以劉據派心腹冒充皇帝使者傳令逮捕江充。岸道侯韓說與江充都知道是假的,開始反抗。太子手下動手斬韓說,抓住江充,御史與宦官逃出去向漢武帝緊急報告。

    第三,劉據乾脆召集大臣,假皇令斬江充。到了這,劉據已經喪失了請罪解決問題的可能。急忙通知母親衛子夫,衛子夫絕對是個猛人,立即以皇后印綏,調集衛隊、車馬、射卒、奴隸,公開支援兒子向丈夫發動武裝叛亂。

    第四,劉據寫信給周邊駐軍,但沒有人迴應,就用奸臣造反名義,開啟府庫,赦免囚犯與強迫長安市民入伍。

    第五,接到御史報告的漢武帝,不相信懦弱的兒子會造反,也就等待請罪。之後見太子沒來,派太監去長安城召太子。太監剛到城外,就被正在發放武器進攻丞相府的太子軍隊嚇倒了,在城外潛伏一夜後彙報漢武帝說,太子真的造反了(這話確實沒有問題)

    丞相劉屈氂雖是劉據政敵,也被劉據攻擊丞相府甚至丟了丞相印逃出去,派長史向漢武帝彙報。漢武帝問:丞相現在在做什麼?長史答,丞相在封鎖訊息,還沒有敢發兵(誰敢呢)。漢武帝正生氣,已經確認太子造反,這事鬧得沸沸揚揚,怎麼遮掩呢。賜丞相詔書,出兵平叛。

    劉據烏合之眾發起進攻,在長樂宮西闕遭遇丞相軍,大戰5日,太子這邊損失數萬。接到詔書的丞相開始嚴令,太子軍立即崩潰,太子帶著兒子逃出覆盎門。

    漢武帝派人收回皇后印綏,衛子夫無法解釋自己的行為,只能自殺。漢武帝下令以庶民禮草草埋葬。

    20多天後,太子在湖縣被地方官包圍,劉據不願被辱,自殺。主人與太子兩個兒子全部被殺。

    太子逃出,漢武帝憤怒,斥責偏向太子的御史大夫暴勝之,暴勝之自殺。然後漢武帝下令,隨太子出入宮門的門客,斬。隨太子起兵者,以謀反滅族。

    第二年,漢武帝有所醒悟,明白太子是被江充等人逼迫的,卻無法為太子起兵叛亂事做出解釋

    僅就結果來說,劉據發起的武裝叛亂造成長安百姓數萬人死傷,就這一條,劉據也無法活下去。畢竟漢武帝得給天下人一個足夠信服的說法。

    從後面來看,漢宣帝掌握權力之後依舊不能給祖父劉據洗白。太子發動叛亂,如何洗乾淨呢?所以,漢宣帝最終也只能給祖父上了一個戾的追諡。

  • 14 # 超然視野

    其實衛太子劉據在巫蠱動亂後不自殺,也不大可能等到漢武帝后悔後,合法擁有繼承漢武帝的皇帝位。為什麼呢?

    漢武帝是一個好大喜功的皇帝,他心目中的繼任者就應該和他一樣,不拘一格、果斷、強勢和剛強。劉據顯然不符合漢武帝心目中繼任者的特徵,除了是漢武帝與衛皇后嫡生之外,沒有漢武帝認同的繼任者的任何特徵。為什麼這麼認為呢?我們可以從漢武帝的用人痕跡中,逐步的梳理漢武帝的個性。

    軍事用人方面,漢武帝在貴族子弟林立的情況下,依然決然的啟用沒有任何背景的騎奴衛青,雖然衛青為人處世極為低調內斂,但在取得卓越戰功併成為大將軍後,卻被漢武帝逐漸的猜疑並架空擱置,卻啟用初出茅廬的霍去病。這些用人策略說明漢武帝是一個不願意被人琢磨透徹的人,他認為的繼任者即使不如他好大喜功,也必須有些不同尋常。因此,對於漢武帝而言,衛太子劉據太平凡。

    當然巫蠱之亂後,劉據即使不自殺,也不見得就能熬過漢武帝,漢武帝活了70歲,在秦漢時期這個能活到歲數是非常稀少的,衛太子是漢武帝的長子,是漢武帝近30歲時出生的長子,漢武帝為了慶祝這個長子的誕生,直接大赦天下。封劉據為太子,漢武帝去世時劉據也已經40多歲,40多歲在秦漢時期也算中老年的存在,理論上是可以健康的存在。但卻不能忽視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一般的強勢且長壽皇帝的太子,都會長期受制於其父親的陰影和壓力,不是他們不優秀不健康,而是其長期的壓力導致他們大多數難以長壽。例如: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長子太子朱標,康熙皇帝的太子等。

    因此,劉據能否熬過漢武帝還真的不確定。

    當然衛太子劉據能否繼承漢武帝的帝位,主動權還是在漢武帝手中,漢武帝在末年選擇皇位繼承人時,理論上還是有很多成年皇子可供選擇,但是漢武帝貌似沒有對其中任何一個感興趣,而是將老年所得的子嗣劉弗陵,漢武帝去世時,劉弗陵也就是和懵懂的孩童,雖然還不確定其真的能否符合漢武帝的期待,但其存在不確定性才是漢武帝看中的。

    因為其它皇子根本不符合漢武帝心目中的繼任者的形象,而劉弗陵或許還有可能。因此,才有了為了劉弗陵上位,賜死劉弗陵的生母鉤弋夫人,設立輔政大臣等措施。

  • 15 # 鹿鳴居師

    這個希望還是有的,就是很渺小,只要人還活著,對家就會處心積慮的搞他;

    歸根到底,還是霍去病走的太早,強硬的後臺塌了,霍戰神多活30年,估計又是另一個版本的歷史了,匈奴直接給乾沒了,漢一統天下;

  • 16 # 多彩溪流繽紛花

    把武帝看得太仁慈了!借江充之手幹掉太子、外戚,再找個藉口幹掉江充,最後假惺惺的搞個罪己詔。結果就是權利牢牢的把握在自己手裡。武帝的一生就是追逐權利、集中權利的一生,赫赫武功只是副產品。

  • 17 # 中外雜談

    實際上漢武帝已決定廢太子了,否則劉據不會選擇兵行險招:他就是合法繼承人,沒必要兵變奪權啊。但是,漢武帝利用江充等小人不斷造謠,抹黑,冤枉,攻擊東宮,而漢武帝又拒絕見太子和皇后,不聽任何解釋,太子就是再傻,也知道離死不遠了。

    話說回來,這一幕並不生疏:漢武帝不也這麼上位的麼?漢景帝用同樣的手段逼死了太子劉榮,才有漢武帝上位。不過,劉榮運氣好些,他有個愛他的奶奶會保護他。但景帝讓人秘密軟禁了太子,然後開始逼迫,並斷絕他與外界的一切聯絡,尤其封鎖太皇太后知曉此事的渠道,直到劉榮自殺。漢景帝大怒,開始嚴懲兇手,因為此時知曉孫子被逼死的太皇太后暴怒了!這一幕是不是很熟悉?!

    個人認為,漢文帝,漢景帝,漢武帝都是比較聖明的皇帝,但上位的過程都充滿了陰謀,死亡,陰險,一步不慎都死無葬身之地,這在封建大一統王朝中都是罕見的。其它朝代頂多是兄弟奪鏑,叔侄奪位之類,頂多打一仗殺掉競爭對手。但這幾位皇帝呢?比如漢文帝劉恆,就是這幾天火熱的霸陵主人,上位前殺妻殺光兒子納投名狀,然後漢帝國的大臣則殺掉朝中一切可能危及皇權的競爭對手,交易成功,迎文帝入宮即皇帝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準備在老家買公寓,媳婦說讓小舅子去代跑腿錢我們出,寫他的名並說一家人有什麼不可以,我應該怎麼回答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