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科技發展到一定程度後,人類是否會將自己的意識轉移到更為強大身體上,類似於構造體?
12
回覆列表
  • 1 # 放飛的大鳥1

    東方文明的生命科學傳承早已經示現了未來,許多修行界的大能不斷的用肉身法體、舍利、虹光身來證悟世間法則,猶如打開了另外一扇神奇且客觀存在的窗,這是一條通往光明的般若之路,聖哲們用慈悲用仁用愛來不停的彰顯這一切,只需眾生一雙善於發現的慧眼,即可到達彼岸。

    修行的境界不是空無飄渺的藝術誇張,其中所有大修行者都有一個硬性標準,那就是開頂,宗教界有個共識,只有頭部的梵輪打開了,才能超越六道,超越生死。現在只要秉性純良的人下定決心修行,在真師的指導下一週內即可完成開頂當下頓悟,頭頂的那個手指肚大小凹陷也會真實的呈現。

  • 2 # 雲說414

    這個是偽命題,這也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有可能的話,那這個地球的生物就已經全部滅絕了,人也就沒有未來可言了,未來的人(智人),也是另外一種生物存在,跟現在人類是不相同的,既然不相同,拋棄現有的肉身沒有什麼意義,若是從宗教來說,有這種現象,但是我們沒有看見,在這個娑婆世界裡,只有是釋迦牟尼佛,拋棄了現有的肉身,而涅槃成佛,與未來的與人類未來,是否會拋棄現有的肉身,也沒有可比性

  • 3 # 穿越中的神鳥

    科學狂人一定會往這方面去研究,就好像很多科幻片中都演到的,但如果科技的發展研究能夠使人的肉身能夠更緩慢的衰老,機體更強壯,那誰又會去拋棄啦?除非肉身遭到毀壞,,,

  • 4 # 陸氏推拿135

    值得探討,值得懷疑。因為沒有肉身,還會有生命嗎?人之所以有生命,是靠吸收營養維持大腦中樞神經才有生命,如果不要肉身,靠機器大腦?就算是真的,人也沒什麼樂趣了,還有意義嗎?

  • 5 # 戈比沐陽

    完全不可能,試想沒有人類的肉身,哪裡還有人類,自我消滅,豈不是愚蠢至極。人類社會發展的終極目標是,取得在宇宙空間裡的最大的自由度,掌握更多的宇宙資源,為人類自身服務。

  • 6 # 數不過五

    應該會,因為肉身限制了人的壽命,也阻礙了人身自由。以前有人透過修行做到了,未來可以透過科技做到。透過修行做到是個例,大部分人做不到。透過科技做到,如同人乘飛機人人可以做到。

  • 7 # 古上谷郡

    這個問題提的不錯。可以從提這個問題的人開始試驗。先從他實驗之後再看最後問題結果就知道了提這個問題的可行性。

  • 8 # 古居傑

    會的。只要人想走得更遠,走得更快,變得更強,他就一定要消滅這個肉身。就連佛家都說因為這身臭皮囊而束縛了修行。

  • 9 # 一生修行14126177

    人類如果要征服宇宙,進入更多不可知世界,必須丟掉臭皮囊,將個體知識,感悟;將人類群體歷史,宗教,文化載入各種載體,乃至光子、量子、波色子之中穿巡整個宇宙,多維空間;去發現“大千世界”、尋找終極真理,直至明瞭:我們是誰,從哪裡來,到哪裡去?

  • 10 # 鹿鳴先生123

    第一步是保留大腦拋棄身體,做一個機械身體代替,腦組織擱在機器人的腦殼裡,有一個生命維持系統保障大腦正常執行。第二步是大腦實現數字化,人完全脫離肉身,達到實際上的長生不老。第三步是人的意識能量化,人體完全變成一束能量射線,可以滿宇宙跑,作整個宇宙的免費旅遊。

  • 11 # 華遠瑞

    拋棄人類的肉身那就是你

  • 12 # 昇華洞察

    人類的未來肯定會拋棄現有的肉身的。如果用一臺高畫質攝像機來拍攝你的一生。兩個小時的電影也才2G左右。這樣算起來就算你活100歲。也不過才1000T左右的資料。也就是1P B的資料所以我們才說人生,只不過是一個P。人類未來的存在形式就是數字化的形式。這樣地球上才能從同時存活更多的人類。未來人類的肉身,只不過像一個硬碟一樣。把資料下載下來就是這個人。

  • 13 # 沉思未來

    會。

    科技發展到一定程度,人類定會拋棄肉身,像神一樣的存在。

    肉身限制人的環境適應能力,不拋棄肉身很難逃離地球,應對太陽系不可抗毀滅性災難,很難尋找宇宙新的家園,永恆生存。

    詳情看我寫的預言科幻小說《奇遇未來》,剛剛有更新。

    《奇遇未來》釋出更新——

    第219章 《一心二用》。

    主人公為了逃避天羅地網,量子化了全部肉體,與超級粒子機器人叢集融合,保留了人腦的意識,增強了思維能力,變成了神級生命。

    本章主人公發現,大腦極為靈活好用,可以一心二用!可同時進行多項工作!粒子化擬人體形,也能分身有術,可在同一時間,不同地點做多項工作……

    《奇遇未來》科幻小說中的很多科學想象,以中國人的思維方式是世界獨一無二的。

    儘管神乎其神!但離科學真實很近,潛在實施成真的可能性很大,對未來人類走向和有關發明創造極具引領和借鑑意義。

    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作品有登峰造極的前沿科學技術加持,故事情節高潮迭起,很多朋友看了唏噓讚歎!也有朋友的朋友說“看不懂”。

    作品最適合關心未來,有好奇心、有創新思維的朋友欣賞。

  • 14 # 仙莊老周

    不會,沒有了人的肉身,就等同於沒有了人類社會,世間的一切都是應該存在地,人的肉身也是一樣,沒了肉身,也就沒有了情的世界,萬物也就沒有了生機,善惡的世界,我們生存的空間也就沒有了存在的意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一旦落難了,第一個離開你的會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