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農人顧流芳

    玉米在栽培過程中主要病害有兩種玉米大斑病與玉米病毒病,玉米大斑病是玉米栽培中常見的病害之一。玉米大斑病不但會影響玉米葉片的正常生長,嚴重時還會影響玉米的葉梢和包葉,給玉米的生長帶來巨大的損害。

    大斑病多發於夏季由於溫度高、水量大、氣候潮溼,一般玉米大斑病的發病初期會在玉米葉片上出現灰色斑點,幾天內便擴散至整個植株,導致玉米葉片變黃,邊緣出現褐色大斑。出現這種情況,首先要及時將受病的葉片摘除,避免傳染;其次利用多菌靈、甲基硫菌靈、百菌清等農藥進行噴灑,殺滅潛在的病原體。

    玉米病毒病在玉米整個生長期都可能患此病,在幼苗期受害最為嚴重,主要特徵是在葉片上出現綠色的條或者點點,並逐漸擴散至整個植株。一般在發病初期進行藥物防治,利用殺蟲劑和殺菌劑相結合,將病原體滅殺在發病初期。除此之外,青枯病、鏽病等都會給玉米的生長造成很大的為害。

    玉米蟲害也是影響玉米產量的一個重要因素,主要的蟲害有紅蜘蛛、玉米螟、蝗蟲、黏蟲、鐵甲蟲等。對於玉米的不同蟲害,可以採用生物防治和化學防治兩種方法。一般生物防治是利用昆蟲天敵進行防治,如玉米螟的天敵是赤眼蜂。

    因此在玉米螟高發的地區,養殖赤眼蜂,此方法可以有效避免化學元素殘留,但是往往需要較長的時間。化學防治是另一種常用的蟲害防治方式之一,主要做法是根據不同的蟲害型別噴灑不同的化學藥物進行防治。

    玉米栽培中對於玉米的病蟲害防治要採用“預防為主,治療為輔”的原則,從田間管理上加強,降低玉米病蟲害的發病機率,從而保證玉米的健壯生長,保證玉米栽培高產。加強對玉米品種的選擇,選取優質、抗性強的品種,播種前利用農藥進行拌種,殺滅潛在的微生物病菌和蟲卵,必要時打田間封閉農藥。

    在合理施肥和灌溉的前提下,需要清除田間雜草,避免微生物和蟲卵寄居在雜草中,給玉米生長帶來病蟲害隱患。其次,需要合理輪作和倒茬,特別是在一些玉米發病嚴重的地區,最好實行1至2年的輪作倒茬,以降低玉米發病風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8.15瑞超016:厄勒布魯vs佐加頓斯,誰能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