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弗侖特斯
-
2 # 排球黃金眼
朱婷手腕受傷的絕對和扣球次數過多有關。朱婷手腕第一次受傷是在17-18賽季的土超聯賽中,雖然瓦基弗銀行俱樂部安排了朱婷輪休,但因為朱婷在那時候需要回國參加全運會,所以就簡單包紮了一下,用冰袋進行了冷敷。
參加全運會預賽時,我們都知道河南女排全靠朱婷一人頂著,所以傷情再次加重。18-19賽季回到土超聯賽後,瓦基弗銀行也進行了人員上的輪換,再加上隊中耶斯和羅賓遜在那個賽季的競技狀態並不理想,所以又靠朱婷一人。
結束完歐冠比賽後,朱婷又馬不停蹄地回到國家隊,參加世界女排大獎賽。那時候,無論是到位球還是不到位球都交給朱婷處理,再次加劇腕上。此外,身為隊長的朱婷每天的訓練都是保質保量完成。19年奧資賽和19年世界盃,朱婷可以說是滿勤參加,扣數還是全隊最多的一個。
結束國際大賽後,朱婷又加盟到天津。雖然天津女排很小心使用朱婷,但由於中國排協在時間安排太過於緊湊,比如世俱杯開始前幾天,還要打聯賽,世俱杯結束後的第三天就又有聯賽,這樣的比賽強度就連鐵人也無法承受。所以到後來,手腕的傷就越來越嚴重。
-
3 # 西沽釣翁
過度使用腕部的運動,很容易造成腕損傷。象炊事員常年切菜揉麵也會造成勞損,健翹炎是表現,不能切菜,不能掌勺。處理辦法就是戴護腕,休息,或打封閉。
運動員一但腕傷,休息也是最好的辦法,手術也是選項。至於朱婷手腕狀況,不去擊球不是對手腕是一種保護嗎?有護腕保護,注意別磕碰會好些。
-
4 # 零維排球
據說朱婷的腕傷源於17年瓦基弗銀行隊的一次訓練,但究竟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無從知曉,我想也有可能是國內“三從一大”的高強度訓練給她帶來的運動隱患。後幾年間,朱婷的比賽幾乎沒停過,多次訓練、比賽,一次次的扣球,一次次的擊球,加之康復不到位,導致腕傷加重。
朱婷受傷與其他球員無因果關係一直有同仁在說朱婷對角、分擔朱婷的進攻壓力……這並不意味著中國女排的其他攻手不優秀,而是說她們的進攻能力相較於朱婷略顯不足。雖然說我們的副攻線很強,但是一傳不到位的調整攻誰來打?
沒有球星的隊伍只能多點開花,有球星的隊伍就會考慮打單核,這種戰術策略沒有問題,排球和籃球足球一樣,誰強誰控球多。此外,大主攻朱婷主進攻,小主攻要攻守兼備。訓練時間有限,人才有限,要進攻性強就會捨棄些什麼,而我們不能放棄防守端,整倆大主攻。不過接應位置的策略還可再議……
問題的背後,爭金奪銀與人文關懷中國女排隊員沒有幾個無傷病的。從老女排到現在,多少隊員都被傷痛纏身,過早的結束了運動生涯,何止女排,其他競技專案亦是如此。過度訓練,帶病出徵,只為了一個金牌,一個榮譽。
15年女排世界盃,中國女排對陣韓國女排,朱婷落地時不慎踩到對手的腳,導致腳腕扭傷,疼痛難忍,才半局時間又上陣披靡。16年奧運會,半數球員帶傷出戰。在17年大獎賽中意對決中,朱婷在第二局受傷下場,但是第三局就被重新換上,最終還是輸掉了比賽。
榮譽是運動員的追求,也是隊伍(等)的追求。獎牌有時也是任務。希望相關機構、人員對已傷運動員的訓練和比賽多徵得個人意見,加強運動監測與運動康復的科學性、前沿性,優待我們的運動健兒,加強人文關懷,提倡人本精神,去金牌化。
中國女排朱婷手腕的狀況,應該是全國球迷,以及教練,很關注與看重的一個問題。
這與近幾年以來,能夠真正分擔朱婷進攻壓力的球員不足,造成一些必須要搶分的場次,大部分進攻的壓力,都要集中朱婷於一身,是不是很大的一個原因。
回覆列表
朱婷的手腕傷跟分擔她的進攻壓力少無關,也與揮臂次數無關,據說是在瓦基弗銀行訓練時留下的,2017年世界女排聯賽半決賽對陣義大利時,義大利發球,錢靖雯接一傳飛到34號位之間,朱婷與刁琳宇救球,朱婷手杵地板上舊傷復發引起的,從動圖上看,貌似朱婷手傷與刁琳宇無關,朱婷一直帶護腕,是不是大獎賽之前就有傷不得而知,女排主攻正常情況下,不會因為揮臂次數就能帶來手腕傷,如果是肩傷有可能,因為受力情況是大臂帶動肩關節受力,容易引起肩部肌肉拉傷,手腕傷一般是摔倒手部撐地引起的,所以個人認為與分擔進攻壓力和揮臂次數無關!肩傷一般好康復,手腕傷恢復要慢點,祝朱婷腕傷儘快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