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墨緣7144611883
-
2 # 鳳誼1
毛筆字分真草隸篆,端莊險峻雋美樸拙,全憑個人喜好,猶如酸甜苦辣口味不同,沒有一個嚴格要求。 書法雖也是寫毛筆字,但有標準,就是要有傳承(出處),不可隨意為之。書法是小眾藝術,要想寫好她,首先要具備一定的文化修養和專業的書法知識。其次要在臨摹的基礎上師古不泥推陳出新,這是一個漫長的實踐過程。 評判一件書法作品的優劣雖然沒有統一的標準,但好的作品觀之使人如嘗甘飴如飲美酒,令人賞心悅目心曠神怡;反之,醜書怪字看了叫人如踏狗屎汙目鬧心。
-
3 # 網暈者
像王羲之,顏真卿,蘇東坡,趙孟頫,董其昌,魯迅,沈尹默,胡文遂,任政等的字都是好書法。反之,一任己意胡亂創新,如鄭板橋那亇圈子裡的文人(傅山除外),民國一些題字的政要或名人,還有名躁一時的郭沫若,啟功,範曾,書協的某些人及一部分離休幹部,他們的字亇性太強不能學。以上所述掛一漏萬,僅僅作一對比,應該學習怎麼樣的作品,不牽涉個人愛癖或某些被社團捧哏的‘’書法家‘’。
-
4 # 塞上大濤
我也不知道,說不清楚。我以為看著順眼就好。但是隨著你的修行的改變就會有新的感受的。標準也在變,思想和認知都不一樣了,以前認為不好的也許會有新的體悟。說的不對請多包含。
-
5 # 段華為
藝術是由情感、思想、意境和技法四部分組成的,書法也不例外。如果不能全面具備這四個要素,書法作品便會缺失藝術的本質特徵。這樣的作品只能是低階的藝術,甚至不能算是藝術。如果我們沒有長時間的書法實踐,當面對一件作品時,是很難判別其優劣的。什麼樣的書法才是好作品?下面我們就談談書法的幾個審美標準。
1.氣韻貫通
“氣”是中華民族宇宙觀的最基本概念。中國先人認為,萬事萬物在生長收藏的過程中,具體的形態可能會消失,但“氣”不會消失——它是永恆存在和轉化不息的。道家的“氣”的觀念是中華文明關於人、地、天最本質的抽象概括。人們在自然、人文和人生中對於“氣”不斷加以認識和描述。它是中華傳統文化中一個獨特的概念。“氣”的概念內涵與外延非常豐富和廣泛,深深融進了中國所有的人文理論和文化藝術中。“氣”是由陰陽相推而產生的。可見“氣”是動態的,其運動或快速、或緩慢。人們常常把“氣”和“韻”聯絡到一起。什麼是韻?我認為,韻是一種重複。我們往水中扔一顆石子,激起的水紋向外一圈圈盪開,當盪到三圈以上時就產生了規律。這種規律就是韻律。韻律是有節奏的。詩詞、歌曲的重複和韻腳也是這個道理。“氣”表示運動,“韻”表示重複的運動。書法作品有了氣韻,自然就達到渾然一體的境界了。
2.文靜高雅
書法是文人的“遊戲”,所以文雅的書卷氣是書法必備的氣息。如果不文雅,定會落於粗俗、失之狂野。而要想做到文雅,就必須先做到安靜。安靜是入道的不二法門。要做到手不妄動、心不妄想,方可入靜。看一件作品是否高妙,全在一個“靜”字。安靜的程度是人修行的深度。它不僅僅是口頭上說說就可以了,而是要把它作為正確的學習方法來對待。這是基礎的心法。心法的修煉如同練習技法中的橫、豎、撇、捺一樣,必須用心練。靜不是如一潭死水,而是心緒的靜靜流淌。這種動態可以是快速的,也可以是緩慢的。這樣營造出的作品即會呈現出安靜又不失活潑的面目。
關於入靜的基本方法,黃賓虹曾說:“其力無不下壓,而氣則莫不上宣。”我們可以從中慢慢體悟。
倪元璐書《故人隔天風》
3.古意盎然
書法不同於寫字。當今的實用書寫可以不臨帖,可以不學古人,只要能把意思表達清楚就達到了目的。而書法就不是這麼簡單了。它的關鍵在於一個“法”字。這個“法”只能從古人的法帖中來。這是習書者必須遵守的一個原則。只要一動筆,就必須有古人的筆意在裡面,否則就是違“法”。處處違“法”的作品即是老百姓常說的“自由體”“沒功夫”,這種字不能算書法。雖然有古意不是書法的唯一之美,但是沒有古意的書法肯定是不合“法”的,也不會有高雅的美。對於初學書法的人來說,要想有古意就要多臨帖,並且把臨帖的技法融入實用。我們在創作的時候,心中要參照某位古人,這是最基礎的方法。
董其昌跋張旭《古詩四帖》區域性
4.達意明確
古人講“意在筆先”。這個“意”是指意境。也就是說,我們寫一幅字,一定要有意境的表達。你想要表達一種什麼樣的意境,這才是藝術創作的目的。關於作品的面目,大體上不外乎兩種:一種是靜態的,一種是動態的。這點一定要明確,因為這是簡單的“意”。然後,再進行具體的風格之分,比如雄渾、蕭散、典雅等。我們創作時一定要把用意滲透到作品中去,不能完全死鑽技法。
吳昌碩書《心出家暗佛無我相》聯
5.意態悠閒
孫過庭《書譜》說:“是以右軍之書,末年多妙。當緣思慮通審,志氣和平,不激不厲,而風規自遠。”可見書法的最高境界是“志氣和平,不激不厲”。只有這樣才能“風規自遠”。我們習書不能著急、不能較勁就是這個道理。毛筆有其特性。我們書寫時要順著它,這就是“順勢”。如果任意蹂躪毛筆,就會造成滿紙狂躁。這就是事物的相對關係:你對我好,我就對你好;你蹂躪我,我也不會給你好態度。人要想做到悠閒,首先就要鬆弛。只有鬆弛下來,才能儀態從容、落落大方,舉手投足間顯露翩翩君子之風。與悠閒相對的是“鼓努為力”和狂躁。初學書法的人經常看不懂“悠閒”的作品,認為沒勁,覺得“咬牙瞪眼”的字才有勁。其實他們是不懂這個道理——“悠閒”的作品不是沒有力量,而是把力量藏了起來,不表露而已,這才是高階的技巧;而“鼓努為力”和狂躁是很低階的做法,是“匹夫之勇”罷了。
傅山書李商隱《即目》
6.情感豐富
藝術講究表情達意。前面講了“達意”,這裡說一下“表情”。藝術和工藝的區別在於情感的表達。“達其性情,形其哀樂”(孫過庭《書譜》)才是藝術的最終目的,技法只是輔助手段。我們看一件作品,有時技法並不是太強,但很打動人,這就是情感起了作用。如果一件作品既有豐富動人的情感,又有精妙絕倫的技法,那就是大師的水準了。當代很多人寫字關注技法較多,但沒有注入情感。這樣創作出的作品往往如同塑膠花、工藝品,遠遠脫離了藝術的本質,不再是藝術創作。這是一種非常不好的傾向。當然作品是有製作手段在裡面的,但千萬不能忘記藝術的本質是抒發情感。
白蕉手札
7.齊中有變
藝術作品最講究的是整體統一,也就是“齊”。如果整體不統一,區域性做得再好也不是好作品。例如一件楷書作品中每個字都寫得很好,但就是字一會兒大一會兒小,整體看起來不統一,這就十分不好看。尤其是初學書法的人,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統一,哪怕刻板一點也沒關係,可以慢慢求變;要是一開始就想法太多、刻意求變,就會出現不“齊”。由“齊”到變是需要有個過程的。作品亂,因為裡面有矛盾;要化解這些矛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應從矛盾最小的規律化法度入手才是上策。書法中最容易把握的規律是方正、平行、大小統一等。這些基本的技法如果做不到就想求變,是不可能實現的。
薛稷《信行禪師碑》區域性
8.溫潤和睦
俗話說:“君子如玉。”好玉的品質是溫潤的。做人、寫字亦是這個道理。字一定要溫潤,溫潤了才和睦;不溫潤的作品不好看,讓人看了煩躁。做到溫潤不容易。首先溫潤涉及用墨問題。墨要潤,不能太乾,也不能太淡。幹了生躁,淡了傷神,要學會對水的把握。其次溫潤也和心態有關。如果書者心態不安靜,就算作品中沒有一筆飛白,也會讓人覺得不溫潤、有躁氣。
顏真卿《顏家廟碑》區域性
9.勁拔精緻
道家常說“精氣神”三個字。人要精神,字也一樣。人的精神面貌和挺拔的身姿有直接關係。一個彎腰駝背的人很難談精神,氣質肯定也不好。我們寫的字也一定要挺拔:用筆要爽勁通暢,結字要緊實,把精神攏住。有的人用筆不利落,這就很難談到精神氣質了。另外還有一點極為重要,就是精緻。光有挺拔的身段還不行,還要有姣好的面容和簡單的妝容——這就是點畫。我們寫字務求精緻。要精緻就先要搞清楚每一筆到底是什麼樣的形態,入筆是怎麼切的、切成什麼角度,收筆是出鋒還是回鋒等,要一絲不苟。只有經過這樣長期的正確技法訓練才能積累功夫,水平才能不斷提高。
柳公權《玄秘塔碑》區域性
我在學習書法理論和練習書法時,對什麼是書法法則理解不清,概念模糊,影響了我對書法深入地學習。和書友交流,他們也有這樣的困惑。特想聽到各位老師專家對這個問題的理解,謝謝您!
回覆列表
書法的法則是什麼?我認為法是指方法,則是指規則。因為書法是漢字的藝術寫法,不能沒有方法和規則。特別是中國書法己經有三千多年的歷史了,產生了真、草、隸、篆行五種字型,在這段歷史的長河中,書法的發展必然要制定書寫的方法和規則,否則不就寫亂了嗎?楷書有楷書的筆法規則,隸書有隸書的筆法規則,行書有行的規則,草書有草書的書寫規則。這些都是自古以來一些文人墨客規定的法則,可以說沒有書法的法則,中國書法的發展早就成為混亂局面,也不會傳承到今天。對於什麼樣的書法才算好的書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不管怎麼寫書法,書法的藝朮含量不能丟。1.筆法美。2.結構美。3.神韻美。4.還要溶入作者的思想感情。只有達到這四點的完美結合,才能算作好書法。好的書法一定是在繼承古人優秀書法的基礎上發展而來,是具有古人的書元素和個人的書法風格的完美結合,只有這樣才應該稱得上好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