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我家孩子今年九歲,感覺今年特不聽話,脾氣大了,上竄下跳的,以前特安靜靜像個女孩子,今年變化簡直換了一個人一樣,
6
回覆列表
  • 1 # 信實43

    有這樣一句話:

    “人,0~3歲之間很漫長;5歲至老,很短暫。”

    不要讓“標籤(叛逆期)蒙惑了。

    “父母在孩子的生命中,是影響人生燈塔級別的重要人物。

    記住這些話:

    一位合格(學習形)的母親,勝過十位老師。

    一位合格(學習形)的父親,勝過十位校長。

  • 2 # 公正永生

    謝邀。我認為孩子的叛逆期,沒有一定叛逆期。叛逆的孩子要看教育方法,教育方法得當孩子就沒有叛逆;要大家都知道的:孩子叛逆這證明他(她)懂事了,他們很聰明懂得理和非,無論父母還是老師,你說的做的非禮也,這時的孩子不服,要反抗!特別是:長輩、師長言行不一,以大壓小理非不分,他們能服?他們不佩服!從此叛逆開始。家庭教育不得當從家庭開始叛逆;學校教育不得當孩子就在學校開始叛逆。有的家庭孩子聽說聽道,到了學校變樣了;有的孩子家裡叛逆,到學校改變了又是為了什麼?這兩個問題就說明了叛逆期沒有叛逆時間。

  • 3 # 玲瓏心理諮詢

    其實孩子的叛逆是跟父母的管控有關的。任何人都是想要自主權,如果不能自主,越有能力就越會反抗。

    很多父母是孩子小的時候很聽話,那是他們小,還不得不聽話,只要他能力成長,就會叛逆。

    而那些一直順從的孩子,內心一定是壓抑習慣了。

  • 4 # 巧妙媽育兒

    發展心理學認為叛逆期有為兩個階段,當然這個年齡段只是相對的,每個孩子所處的環境,所受的教育以及個體發展水平的差異又會有所不同,主要從孩子的表現來判斷。

    一、逆反期的年齡:

    第一逆反期在2–4歲,多在3歲左右。

    第二逆反期出現在小學末期至初中階段的10–11歲至15–16,突出表現在青春發育期。

    二、逆反期的特點:

    1.共同點

    都聚焦與獨立自主意識的增強、向控制方要求獨立自主權。

    兩個反抗期的兒童都出現成長和發展的超前意識,第一反抗期的兒童具有“長大感”,第二反抗期的兒童具有“成人感”。

    2.不同點:

    第一逆反期所要的獨立自主性在於,要求按自我的意志行事,其重點是要求行為、動作自主和形式自由,反抗父母的控制,反對父母過於保護和越俎代庖。他們所要求的獨立作為中,有許多是力所不能及和不切實際的。

    第二逆反期所要的獨立自主性,是要求人格獨立,要求社會地位平等,要求精神和行為自主,反抗父母或有關方的控制。這種內在需求和對環境的要求是發展性的需要,是必經的,但也由於發展現狀的矛盾性給他們帶來許多不適宜和不適應,乃至困惑和危機。

    回到題主的描述,乖乖聽話的孩子,不再按父母所說的去做,甚至反抗,變得判若兩人,與第二逆反期兒童心理發展相符合。

    逆反期是兒童心理發展過程中的正常現象,是發展性現象。它出現在人生髮展里程中的兩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轉折期,對其一生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特別處於第二逆反期的少年,對外在環境非常敏感。

    因此,作為父母要認識到孩子的心理發展特點,要多理解他們,正視少年獨立自主的需求,並順勢引導。

  • 5 # 阿娥你好

    然而,我並不同意“叛逆期”這個說法。養育孩子成人甚至成才並不容易,孩子是有獨特個性的鮮活生命體,成長的過程中會時刻出現各式各樣的問題,孩子的身心健康離不開父母無微不至的生活關愛和精神滋養。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埃裡克森根據自己的臨床經驗提出人格發展需要經歷的8個階段,個體在每一個階段都會面使危機臨一個確定的主題或者說一個特定的心理危機,每一個危機都涉及一個積極結果和一個消極結果。當我們瞭解每個階段的發展主題,就可以讓每個階段的心理危機得到恰當的解決,從而使危機對應的發展階段對人的人格產生的積極的影響。——《引領勝過管教》

    根據埃裡克森的理論,7到11歲孩子是人格發展的第4個階段,這個階段孩子的成長主題是勤奮和進取,最大的心理危機則是自卑。此階段孩子的思想會加入競爭和比較的的意識,透過顯示個性和優勢體現存在感和價值感。

    正因為這個階段是孩子的技巧和能力體驗階段,所以孩子最需要父母師長的耐心、肯定和鼓勵,最不需要的是父母比孩子更恐慌、畏難、緊張於挫折和挑戰。父母的心態、情緒消極焦慮會傳遞給孩子,孩子便會質疑自己,從而產生自卑心理。

    “不聽話、脾氣大、上竄下跳”是孩子向父母發出的心理需求訊號,如何識別訊號內容,家長少命令多傾聽,少指責多支援、少說教多鼓勵,理性教育需要父母適當的“鈍感力”,不要1、一看見笨拙,就包辦代替;2、一看見失誤就大發脾氣;3、一看見落後,就指責挑剔。

    沒有人能在不斷被糾正、被批評、被訓斥的情況下把事情做好,孩子如此,成人也如此。人願意把事情做好,是因為感受到了理解、鼓勵和支援。——海藍博士

    孩子成長的每一個階段都具有承上啟下的意義,父母在這中間能起到的作用或者能提供的幫助,就是一個“成全型環境”的締造者和維護者,而“成全型環境”離不開父母清醒認識到與時俱進、和孩子一起成長的重要性,養育者的思想維度始終高於孩子,孩子才能心悅誠服地接受教導和引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會接受和戀愛多次的女生搞物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