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跪射俑
-
2 # 小米使用者八
1.此書是用賈寶玉的眼光來寫的。賈寶玉是喜歡姑娘們的。賈環卻是告狀讓賈寶玉捱打的。看書的人自然而然的是站在賈寶玉立場上看問題的,自然討厭賈環,喜歡探春。
2.探春是跟著王夫人一起生活的。王夫人雖然蠢,但卻有大家閨秀的作風。探春跟著也知道維護自己的體面。比如探春想加個菜,就另外拿錢出來給小廚房,並且給的還多,打賞下人。而賈環為幾個小錢,連丫鬟都賬都要賴,出手太低——若是沒錢,可以不玩錢啊 ,就像探春,沒錢可以少去小廚房點菜,這是貴族的風度。賈環跟著趙姨娘,太小家子氣。
3.同是庶出,探春在不影響自己人格的前提下,交好家族中的所有人,以友好的態度對待周圍的人。邢岫煙沒有配飾,她自己不富裕,也會送一件;迎春奶嫂子欺負迎春,她出頭幫助;王夫人被賈母責備,她站出來幫王夫人說話(要是賈環,只怕還要踩一腳)。這樣的人,怎麼不讓人喜歡?
而賈環呢?逮住一切機會坑人:給賈政進讒言,用蠟燭油燙賈寶玉,用刻薄的語言嗆趙姨娘……這種與周圍為敵、陰謀坑害家人的人,怎麼可能讓大家喜歡。
4.賈寶玉那麼有錢,她想要賈寶玉幫忙買小玩意也會拿錢出來;賈寶玉不收錢的,她也會做鞋以示感謝。而不是認為:自己窮,別人天經地義就該給自己錢。她不佔小便宜。不像賈環,看賈寶玉丫鬟有好東西,就腆著臉討要——太丟人了。
5.公平公正。在理家的那段時間,可圈可點。不管是誰的,不合理的都給取消了。
6.有工作能力:能支出管家娘子的貓膩;能分清楚趙國基與襲人母親的身份不同待遇不同;能看得出大觀園不僅是消費的園林,而是可以產生效益的……賈環在這方面簡直就是零——既不能科舉,也不會管家,更不懂經營。
7.同樣要維護個人利益,探春做的有禮有節:抄大觀園是王夫人的話,她無法阻止,但抓住機會,給惡奴一個嘴巴,誰也沒法說她不對,光明正大;而賈環也想維護自己的利益,但手段卻拿不到檯面上。
……
所以,大家都喜歡探春,討厭賈環。
不知道這些個理由對嗎?
-
3 # 小白的文化之旅
王熙鳳曾經對賈環、探春做過一回極形象的評價:真真一個娘肚子裡怎麼跑出這樣天懸地隔的兩個人來,我想到這裡就不服!或許,這便是大家不喜歡賈環而喜歡探春最主要的原因。那麼,他們二人到底有哪些不同呢?在小白看來,有這麼三點。
第一:性格不同,表現出來的形為也不同:
在《紅樓夢》裡,探春是一個滿帶正能量陽光的正面形象,是一個極美貌與才華於一身的優秀女子,雖然她是庶出的身份,但她身上散發出來的光彩比惜春這個嫡出更耀眼。
探春的性格,更多的在於一個勇字,在大觀園裡,她是第一個敢於反對“女子無才便是德”而組織詩社的先鋒;在王夫人發起的抄檢大觀園裡,她是第一個敢於站出來指責王夫人這種窩裡斗的愚蠢行為的勇士;在她管理榮國府期間,她是第一個敢於興利除弊的開創者;趙姨娘的兄弟趙國基死了,她用公正無私的處理方式贏得了賈府上下的一致認可。有人說,賈府衰敗之時,如果讓探春理家,也許能夠拯救賈府,這話誠然有點誇大其詞,但也說明了她本身的能力和優秀。
我們再來看看賈環,堂堂的榮國府三少爺,卻活出了一副讓下人都瞧不起的猥瑣形象;連賈政這個父親都曾評價他,容貌猥瑣;賈環誣陷賈寶玉強姦金釧兒未遂而使其遭受賈政的毒打;賈環故意將蠟燭油推到寶玉的臉上燙傷他,從這一件件小事裡,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問題少年,這個內心陰暗讓人害怕的小人形象,而自然,沒有人會喜歡他。
第二:生存的環境不同:
在賈府裡,有一雙富貴眼,看人下菜碟,或許這也是大家不喜歡賈環而喜歡探春的原因之一。
探春,在正室王夫人身邊長大,這便無形之中提高了她的地位,眾人即使看在王夫人的面子上,也會更加的尊重探春。
而賈環,雖然是榮國府三少爺,但他卻一直跟著趙姨娘這個奴才出身的生母生活,趙姨娘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如果用三個字來描述,那就是不著調,讓人當槍使,比如她不顧及自己的身份同芳官這樣的小戲子大吵大鬧,被芳官說成梅香拜把子——都是奴己;比如,她同馬道婆陷害寶玉和王熙鳳,導致二人發瘋,也許,賈環之所以讓人討厭,同他母親也有著很大的關係;賈環的陰暗心理更多的是受生母教育的影響。
第三:生活的態度不同:
探春和賈環都是庶出,其地位自然是比不過賈寶玉、惜春這樣的嫡出,但探春在對待自己身份這件事上,永遠保持著一份理智,她不消極、不悲觀;她一直靠著自己的努力而贏得眾人的好評。她陽光,愛笑,用自己的樂觀贏得了姐妹們、下人們的喜歡;她勇於出頭,在賈母指責王夫人時敢於站出來為王夫人開脫。
探春理家時,因王夫人屋裡的薔薇硝丟了,彩霞同玉釧兒窩裡鬥,眾人都知道這是彩霞乾的,但平兒同寶玉、襲人說道,要查出髒物不難,但只怕委屈了一個好人,說著便伸出了三個手指,大家都明白這是在說探春呢。可見,眾人對探春不僅僅是喜愛,還有一份認可、一份尊重。
我們再來看看賈環,用王熙鳳的話來說,就是自己不爭氣,要外下流胚子走;他同薛寶釵屋裡的丫鬟鶯兒賭錢都要耍賴;他對唯一對自己好的丫鬟彩雲都要懷疑,這樣的一個人,似乎一直以來都將自己庶出的身份低人一等嫉妒的心理放在嘴裡,這樣又怎麼能活出一種讓人喜歡的樣子呢?
小結:
探春和賈環,都是那個時代裡有幸而不幸的人,雖然生在富貴之家,但因為庶出的身份而永遠也不能獲得同嫡出一樣的待遇。
探春的人生信念或許是:出生我無法選擇,但怎麼活卻是我可以選擇的,所以她活的很努力,很開心,很陽光!
而賈環的人生信念更多的是嫉妒,是渴望他人的憐憫,但誠然,無論是在哪一個時代裡,都沒有人會喜歡一個自暴自棄、消極而陰暗的人。
-
4 # 小扇筆記
大家不喜歡賈環卻都喜探春?
兩人雖然是親姐弟,並非常不相似。
一 教養不同探春作為庶女按要求跟著主母。又因為老太太喜歡孫女,便在祖母處和姐妹們一起教養。老太太是個非常懂得生活,有智慧的老人,在她的教養下,孫女們無論學識還是教養都非常符合那個年代淑女的要求。探春,大方善書,詩詞俱佳。在三姐妹當中非常奪目。
賈環是庶子卻沒有跟著主母,反而跟著親孃趙姨娘。大概趙姨娘跟王夫人求情要了賈環的撫養權,大概王夫人在賈環教養問題上故意放水。總之,一個賈家公子真的到了姨娘手上。外人或許會看到王夫人的大度,但是有沒有人想過賈環的未來。
一個庶子,本來能得到的東西就不多。親孃趙姨娘粗俗鄙陋,在府上幾乎人人厭棄。這樣的母親能給孩子什麼樣的教育?賈環和鶯兒打牌輸了哭鬧時被寶玉教訓幾句,回到屋裡趙姨娘批頭就是一頓羞辱。母親是孩子最後的安全感,在這裡賈環什麼溫暖也得不到。
二 品性不同探春表現優秀,才華橫溢。元妃省親,唯探春的字抄錄了眾姐妹的詩句;入駐大觀園,唯探春有能力組織一個詩社,讓姐妹們玩得更高雅。因此,鳳姐生病後,探春被王夫人選為理家三駕馬車之一。也因為探春的優秀,當南安太妃要見姑娘們時,老太太有意讓薛林幾位陪著三姑娘出來,此時,三姑娘才是主角,最終優秀的探春成為藩國王妃。
用鳳姐的話說,賈環是個小凍貓子。寶玉不過拉著彩雲說了幾句話,賈環就想用油燈燙瞎寶玉的眼睛,這是親哥哥呀,小小年紀賈環就如此歹毒。而寶玉之所以被打,除了自己行為不檢點,賈環進言“功不可沒”。金釧自殺,寶玉有責任,最大責任是王夫人。可是賈環卻說寶玉姦淫母婢,這個罪名是讓寶玉永世不得翻身啊。
平日裡,賈環都是小孩子調皮點,可是這兩件事卻只能說賈環居心叵測,用心不良。在趙姨娘教育下,賈環成了徹頭徹尾的報復工具,一點也沒有大家公子的秉性。
這樣的賈環,在賈府少主子當中就是一個另類,除了和迎春、賈蘭這兩個邊緣人物要好,賈環在府上幾乎沒有朋友。
三 環境不同大家的意志是以賈母王夫人意志為準。探春是女孩,好好培養將來是能為府上結緣的砝碼,賈環是男孩,將來是府上財產是會分一杯羹的人。兩人的性別決定了在府上待遇大相徑庭。
雖然王夫人對探春淡淡的,但是大面上都過得去。而王夫人對賈環的厭惡卻是明著來的,燙寶玉那回,王夫人直接罵到“下流沒臉的東西。”。主母看不上,中層主子和下人自會另眼看待。所謂強倒眾人推,賈環享受的環境就越來越差,不正眼把他當主子的也就更多。
紅樓夢中出現的人物,多數是女眷。除了寶玉和女眷們朝夕相處,賈環等男孩是別院另室的,自然和主角們接觸不多,因此也看不到大家關愛賈環的描寫。
但是大老爺賈赦倒是高看賈環一眼。畢竟都是被冷落的那撥人,惺惺相惜吧。
-
5 # 萍風竹雨123
賈環和探春雖是一娘同胞,但一個討人厭,一個討人喜,為何?一,長相。
對人的喜惡,始於顏值,賈環長相萎縮,行動蕭疏,一看就是應該炮灰了的小人物。而探春則長得明豔,細眉修眼,讓人見之忘俗。僅長相這一項,作者已經給讀者們發出了訊號:賈環討厭,探春可愛。
二,性格。賈環不但長的醜,而且性格也不穩重,慌里慌張的,就像一個小凍貓子似的,不但把給巧姐熬的藥給打翻了,而且與小丫頭賭錢耍賴,明明輸了,還搶錢。賈環還陰狠毒辣,嫉妒寶玉,小心眼兒。不但假裝失手,用蠟油燙了賈寶玉的臉,而且在賈政面前告賈寶玉的黑狀,讓賈寶玉被賈政狠狠的揍了一頓板子。
賈探春就不一樣了,她愛學習,積極樂觀,努力向上,非常有抱負,也很有眼光,她為自己的未來努力的經營,雖然有時候會急功近利,但這一切都不影響她的雄心壯志。
先入為主的思維。人們的思維都有一個定勢,那就是先入為主。因為作者一開始把賈環寫的比較猥瑣卑劣,所以許多讀者就忽略了賈環犯錯的原因,犯錯時的年齡,以及賈環後來的成長。而只把思維定格在賈環用蠟油澆賈寶玉、告賈寶玉黑狀的恥辱臺上。同樣,因為作者一開始就把賈探春的人設定在她"修眉俊眼,見之忘俗"方面,所以讀者們也往往就忽略賈探春實際所犯的錯誤了。
另外,《紅樓夢》是一部歌頌女性的文學作品,書中的女性普遍優於男性,而賈探春是其中的佼佼者,而賈環卻是用來襯托探春寶玉的小炮灰。因而讀者們喜愛賈探春討厭賈環也是理所當然意料之中的事情。 -
6 # 飛露灑我裳
賈環和探春是一母同胞的姐弟,而他們的格局和修養卻很不一樣,因此造成了大家一致喜歡探春而討厭賈環的局面。
姐弟倆的格局差異第二十回,賈環去寶釵屋裡玩,剛好寶釵、鶯兒、香菱在玩趕圍棋,賈環也和她們一起玩。一磊十個錢,頭一盤賈環贏了,心中十分歡喜。後來接連輸了幾盤,便有些著急。
接下來的一盤,賈環擲骰子擲出一個么,賈環伸手抓起骰子,然後就拿錢,說是六點。
每個人都喜歡贏,正如賈母所說,不是小氣愛錢,原是個彩頭。可是俗話說得好,牌品即人品。贏了高興、輸了敗興,這是人的正常反應;輸了便要作弊、強奪,這個人便顯得格局狹小,甚至有幾分敗壞。
鶯兒見賈環耍賴,不肯給錢,寶釵命鶯兒把錢放下。鶯兒委屈,說之前和寶玉玩,寶玉輸了很多也沒著急。剩下的幾個錢,給小丫頭們搶了,寶玉也只是一笑了之。
賈環並沒有因寶玉的大度而自慚,而是說別人都欺負他不是太太養的。
賈環庶出的煩惱,探春也有,可是探春卻能表現出一種恢宏的氣度。
第六十一回,柳嫂對蓮花兒說,探春和寶釵來她這裡要了一份油鹽炒枸杞芽兒,探春命人送來五百錢。柳嫂把錢送回去,說這份菜只值二三十錢。探春不收,說賞給柳嫂打酒吃,又說自己屋裡的人難免去柳嫂那裡要東西,這錢就當償還了丫鬟們對柳嫂的叨擾。
探春見園子裡的姊妹們人人都有玉器配飾,唯獨岫煙沒有,便贈送一個碧玉配給她。
同樣的出身,同樣的成長環境,賈環顯得狹隘有偏執,而探春則表現的寬和又大氣。
姐弟倆的人格修養差異第二十五回,寶玉從王子騰家裡回來,因喝了酒,王夫人讓他躺下,叫彩霞拍著。寶玉和彩霞說笑,又拉彩霞的手。
賈環原本就恨寶玉,又見他拉扯彩霞,心中極其怨恨,便想用熱油燈燙瞎他的眼睛。於是假裝失手,將一盞油汪汪的蠟燈推向寶玉的臉上。
一個善良的人,別說對自己的手足,就算對陌生人,也下不去手。
第三十三回,忠順王府的長史官上門來,向寶玉要琪官,後來證實寶玉真的和琪官有往來,賈政氣的目瞪口歪。
賈政剛送走長史官,遇見賈環。賈環告知賈政,寶玉淫辱金釧兒不遂,便將她打了一頓,金釧兒便賭氣投井死了。
賈政聞言,氣的面如今紙,將寶玉打個半死。
賈環小小的年紀,就已經知道編造謊言算計別人,心術流於陰狠。
探春與姊妹們相處,從來都是和諧友好的,沒有過算計、陷害。
鳳姐生病後,探春掌管家中大權。處事公正,不以權謀私,就連自己的親舅舅死了,也堅持按規則賞二十兩銀子。
黛玉對寶玉誇讚探春道:“你家三丫頭倒是個乖人。雖然叫他管些事,倒也一步兒不肯多走。差不多的人早作起福威來了。”
探春發過兩次威。
第一次是為迎春的奶媽偷偷的拿了迎春的累絲金鳳典當作為賭本,探春知道後,找來平兒,幫迎春追討回累絲金鳳。
第二次是為抄檢大觀園。在此之前,江南的甄家曾有過自抄行為,不久後真的獲罪抄家了。探春深知家庭不和睦的害處,極力反對抄檢。
探春發威,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姐妹和家族的安穩,都不是出於私心。賈環的陰險算計和探春光明磊落形成巨大的差異,是兩種不同質地的人格修養。
探春與賈環的差異,與他們自小受到教育薰陶不無關係。探春從小與迎春、惜春一起由賈母親自撫養,黛玉來之後,三姐妹又跟隨王夫人。賈母和王夫人都是貴族女性,不管她們的人品是否高尚,她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定會將她們帶向陽光正面。
賈母和王夫人都會維護自己的形象,在眾人面前會體現出寬仁善良的一面。好的言傳身教,無形中將探春帶向了健康向善的正道。
賈環自小跟隨趙姨娘長大,趙姨娘為人愚昧淺薄。聽說賈環在寶釵那裡與人發生衝突,趙姨娘便啐道:“誰叫你上高臺盤去了?下流沒臉的東西!那裡頑不得?誰叫你跑了去討沒意思!”
在趙姨娘這裡,賈環只能學到一些自私的淺見,形成了狹隘鄙陋的格局。
大家不喜歡賈環,是不喜歡撒向世間的一股狹隘狠毒。大家喜歡正直善良,因此喜歡探春。
-
7 # 佔禮雜談
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很多。有先天的原因,有後來人為造成的原因。
先天原因。
探春是個女孩子,一個聰明漂亮而又有個性的女孩子。
賈環是個男孩子,長相有些猥瑣又有些刁蠻的男孩子。
現實中的少男少女,長相還是蠻重要的。長相好的肯定討人喜歡,長相猥瑣的自然不太討人喜歡。
後天原因。
探春是女孩子,女孩子在封建社會不受重視。趙姨娘生下探春,肯定也不怎麼嬌慣她。況且她生下探春沒幾年賈環就出生了,幼小的探春也就離開自己的母親跟奶媽丫鬟們單過了。
離開了趙姨娘對探春來說是件好事,因為趙姨娘是丫鬟出身,太小家子氣。探春是女孩子,趙姨娘不重視她,她離開後,趙姨娘也沒怎麼關心。探春跟親生母親感情有些淡薄,這也讓她避免了受母親的性格的影響,形成了自己比較獨立的性格特點。
探春的性格秉性,既有趙姨娘舌尖嘴利得理不饒人,又有一些男子漢心胸。
而賈環是男孩,母以子貴,趙姨娘對他非常重視。他一生下來,趙姨娘對他就會嬌生慣養不離左右,由於他始終在母親身邊,受趙姨娘性格的影響很大。可他又是庶子,和寶玉相比他相對又有些受人歧視,因此性格變得扭曲陰暗。
愛捉弄人愛使壞,自私不知道幫助別人,對人沒有真感情,這就賈環的性格。這樣性格的人沒人喜歡。
不管是探春還是賈環,對自己庶出的身份都是不滿意的。探春認王夫人為母親,管自己親生母親叫姨娘,對自己的親舅舅更是不認。母親在她身旁唸叨一下,她都感到是羞辱,立馬進行反擊:
探春沒聽完,氣的臉白氣噎,越發嗚嗚咽咽的哭起來。因問道:“誰是我舅舅?我舅舅早升了九省的檢點了!那裡又跑出一個舅舅來?我倒素昔按禮尊敬,怎麼敬出這些親戚來了!——既這麼說,每日環兒出去,為什麼趙國基又站起來?又跟他上學?為什麼不拿出舅舅的款來?——何苦來!誰不知道我是姨娘養的?必要過兩三個月尋出由頭來,徹底來翻騰一陣,怕人不知道,故意表白表白!也不知道是誰給誰沒臉!
而對於那些敢冒犯她的下人她更是不客氣:
那王善保家的本是個心內沒成算的人,素日雖聞探春的名,他想眾人沒眼色,沒膽量罷了,那裡一個姑娘就這樣利害起來;況且又是庶出,他敢怎麼著;自己又仗著是邢夫人的陪房,連王夫人尚另眼相待,何況別人;只當是探春認真單惱鳳姐,與他們無干,他便要趁勢作臉,因越眾向前,拉起探春的衣襟,故意一掀,嘻嘻的笑道:“連姑娘身上我都翻了,果然沒有什麼。”鳳姐見他這樣,忙說:“媽媽走罷,別瘋瘋癲癲的。”一語未了,只聽啪的一聲,王家的臉上早著了探春一巴掌。探春登時大怒,指著王家的問道:“你是什麼東西,敢來拉扯我的衣裳!我不過看著太太的面上,你又有幾歲年紀,叫你一聲‘媽媽’;你就狗仗人勢,天天作耗,在我們跟前逞臉!如今越發了不得了!你索性望我動手動腳的了!你打量我是和你們姑娘那麼好性兒,由著你們欺負,你就錯了主意了!
與探春不同,賈環則走向另一個極端。由於他是庶出,賈寶玉是嫡出,大家都喜歡賈寶玉玉,因此他感覺這個家庭對他非常不公平。同時他的母親趙姨娘也在的給他施加很壞的影響。因此他的性格就變得格外陰暗自私,同時對他自認為的競爭對手賈寶玉格外仇視:
二人正鬧著,原來賈環聽見了;素日原恨寶玉,今見他和彩霞玩耍,心上越發按不下這口氣,因一沉思,計上心來,故作失手,將那一盞油汪汪的蠟燭,向寶玉臉上只一推。只聽寶玉“噯呀!”的一聲,滿屋裡人都唬了一跳,連忙將地下的綽燈移過來一照,只見寶玉滿臉是油。
不管是探春的堅強還是賈環的陰險,《紅樓夢》的作者對他們的形象塑造非常成功。他們每個人的性格秉性和行動作為都符合他們的出身和成長經歷。《紅樓夢》不愧是一部偉大的文學鉅著。
-
8 # 戚十九
這個大家,不知是現實中的“大家”,還是原著中的“大家”。
這咯從原著的角度來回答。
一、從王夫人和寶玉的角度,賈環的存在威脅了寶玉的地位賈環是家政的兒子,是寶玉的弟弟,雖然是庶出,可畢竟是個正經主子。
兄弟
-
9 # 清潔的紅醋栗
賈環不討人喜歡,做了許多錯事,這是事實,但這不是賈環的錯,因為他還是個孩子。
可以算一下賈環的年齡,寶玉到出家時還不到二十歲,寶玉比黛玉大一歲,探春比黛玉還小,假如探春比黛玉小一歲,那麼探春比寶玉小兩歲,賈環比探春至少小三歲,那賈環比寶玉小五歲,黛玉進賈府時是五六歲,寶玉六七歲,黛玉在賈府生活了五六年,寶釵才來賈府,寶釵來賈府時是十三四歲,寶玉比寶釵小,應在十一二歲,賈環就只有六七歲,六七歲的孩子,正是天真爛漫的年齡,卻這麼不討人喜歡,這能是一個未成年孩子的錯?這孩子一出生就決定了他在家庭裡不平等的地位,成年人在他身上打下深深的烙印,讓一個孩子來承受,這未免有點不公平!
站在賈環的立場上,賈府處處是風刀霜劍,由於是庶出,他在各方面都沒法和寶玉比,他何嘗不想受人喜歡?探春又何嘗不想認自己的親孃?但他們沒法和寶玉在同一條起跑線上。這都是封建宗法制度做的錯,嫡庶有別,妻妾地位差異巨大,妾生的孩子雖然隨父親,但由於母親身份低賤,妾生子女的權利受到很多限制,例如繼承財產和婚嫁都不能和嫡生子女比,元春可以進宮待選,探春就不能,假如賈府送探春進宮選妃,那是犯欺君之罪,探春遠嫁異國王子,那是南安王妃拿探春做的交易,而並非探春身份決定,賈府為了討好南安王妃,也犧牲的是探春。
所以賈環探春再怎麼努力,都改變不了自己庶出的身份。在家庭待遇上,他們一出生就被貼上庶出的標籤,註定低人一等。賈府雖然烈火烹油,鮮花著錦,但趙姨娘和賈環是沒有福分享受的,元春省親,賈府內眷自不必說,連外親薛姨媽寶釵黛玉都參加了,獨不見賈環的影子,曹雪芹用一句“賈環年上就病了,並未出席”,一語帶過,令人難以相信。賈赦病了,寶玉賈環賈蘭都去看望,邢夫人獨對寶玉百般愛撫,令他坐在自己身邊,又給水果又留飯,卻不理賈環賈蘭,這兩個同病相憐的孩子忿忿而去,邢夫人留都不留一下,賈府上下都是勢利眼,賈環看慣了別人的眼高眉低,在不平等的環境下長大,抱恨生存於貴族之家,哪能像哥哥寶玉一樣,鳳凰蛋似的。
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賈環不受人喜歡,首先是他被人傷害了!賈府上下都生了一雙富貴眼,誰把賈環放在眼裡?在第二十回,賈環和鶯兒玩輸了錢,賈環耍賴,鶯兒有點瞧不起賈環,說:“一個作爺的,還賴我們這幾個錢,連我也不放在眼裡。前兒我和寶二爺頑,他輸了那些,也沒著急。下剩的錢,還是幾個小丫頭子們一搶,他一笑就罷了”,這是活生生戳賈環的傷口,賈環聽了委屈地說:“我拿什麼比寶玉呢。你們怕他,都和他好,都欺負我不是太太養的。”說著便哭了。這是賈環,一個自卑的孩子說的話,庶出是他心裡的硬傷,我們恨賈環不爭氣的同時,難道不覺得賈環可憐?小小年紀,心裡已經有了創傷,這難道不是成年人的錯?大觀園裡人間天上諸景備,賈府的小姐和寶玉都有資格住進去,賈蘭隨母親李紈也住進去,可哪有賈環的住進的份兒?大觀園成立詩社,賈環也被拒之門外,對這些,賈環又能怎樣?
探春和賈環都是庶出,但探春一出生就被王夫人抱走,在賈母身邊長大,受王夫人教育,趙姨娘可能連見探春一面都難,更別說撫養,探春對自己的母親趙姨娘沒有感情,小孩子誰養就和誰親,探春從小就被灌輸王夫人是她的母親,這也是宗法制規定的,探春為此不認自己的親孃,生怕母親趙姨娘沾染她。探春令人喜歡的主要原因是探春自尊自強,懂得維護自己的尊嚴,一個庶出的小姐懂得聰明處世,令人起敬!
賈環從小受趙姨娘管教,(也可能是她拼出命爭取來的,趙姨娘失去第一個孩子,故意裝瘋賣傻爭取第二個孩子的的撫養權,況且是男孩,母憑子貴嘛!),趙姨娘個人品行不端,教育出賈環心理扭曲,從小受趙姨娘影響,賈環自卑,嫉妒,挑撥是非,害寶玉,這都是心理弱勢產生的惡果。趙姨娘負有一定責任,但賈府的環境負主要責任!
說到底,賈環縱使不做壞事,寶玉縱使不願那麼金貴,他二人都改變不了各自的處境,他們無能為力改變等級森嚴的嫡庶制度呀!
-
10 # 磨史作鏡
紅樓夢裡,賈環和探春是一對同父同母的姐弟,都是賈政和趙姨娘所生,在賈府邸大排行裡,則恰好都是排名老三,一個是三爺,一個是三姑娘。好像出了這些,他們就再無相似之處了。
兩個人一個美,一個醜賈探春是金陵十二釵之一,賈府四個姑娘裡面,元迎探惜(原應嘆息),她排第三,形象自不必說,肯定是漂亮。而同父同母的弟弟賈環卻形象猥瑣,小鼻子小眼,不招人待見,按說這不大符合遺傳學,賈政肯定是形象不錯的,不然不會生出賈寶玉和探春這樣的帥哥美女,而趙姨娘也應該比較漂亮,不然也不會成為小妾。可是他們居然生出了賈環這樣的醜兒子,令人費解,基因變異了吧。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賈環長的這一副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面孔,給人第一印象就和與賈探春大不相同了。這一點在八二版電視劇紅樓夢中選的演員表現的很好。
兩個人一個雅,一個俗賈探春母親雖是妾,但是她卻是主子,所以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加之天資聰穎,琴棋書畫樣樣精通。而賈環天生蠢笨,學什麼都不行,比那個只會吟誦幾句歪詩的薛蟠強不了多少。雖說賈政經常訓斥賈寶玉不成才,實際上對寶玉的天賦內心是認可的,這一點在讓賈寶玉給大觀園吟詩作對讓就可以看出來,名為訓斥,實則是讓兒子露臉,給自己長臉。而賈環這方面比寶玉和探春相比就差遠了,能把話說利索就不易。
腹有詩書氣自華,這樣的探春當然招人敬佩喜歡,賈環則根本搭不上話。
兩個人一個能幹,一個廢物眾所周知,紅樓夢裡,除了對賈寶玉這個頭號主角自然著墨多以外,對男性角色的描寫刻畫,沒有對女人多。在賈府裡,論能幹,女人堆裡自然是王熙鳳,再往下,就是賈探春和薛寶衩了,兩個人既是大家閨秀,又是理財治家高手,在王熙鳳病重時,曾經打理過賈府,非常能幹。
而賈環的資質不可能服眾,他也沒有這個才能。
兩個人一個恢宏大度,一個猥瑣吝嗇賈探春雖然是姨娘所生,但是上下都拿她當正經主子,可是賈環則給人感覺就是小老婆生的,這種惡性迴圈,也導致了賈環的自卑、猥瑣甚至心理變態,他嫉妒寶玉故意燙傷寶玉就可以看出這種心理。而探春雖然是趙姨娘所生,但是卻沒有一點那種小門小戶的感覺,與趙姨娘不像母女倆。
有了以上幾點,自然喜歡探春的人多,喜歡賈環的人少,只有一個丫頭彩雲而已。
-
11 # 星火情殤大家為什麼不喜歡賈環,要從紅樓夢這本書和作者本身說起。紅樓夢這本書明面上就是一部風月小說,這部風月小說裡也夾雜著作者的喜惡,作者在紅樓夢這本書中所持的觀點就是讚揚正宗嫡傳,除了正宗嫡傳外,其他庶出都是低人一等的存在,這也是作者思想的狹隘之處。
紅樓夢一書中,這些庶出的人物都很自卑,甚至長的容貌就極其猥瑣,讓人一看就不是好人,這是因為作者帶有強烈的歧視庶出的思想感情的原因,表明了作者身份一定是根正苗紅的正宗嫡傳,在現實生活中,被庶出的兄弟奪取了一切,因而才會如此憎惡庶出之人。
賈環在紅樓夢一書裡,就是庶出的一個典型人物代表,人長的及其猥瑣,而且內心狠毒,沒有一樣優點,用丫環的環字做名字,就是表明其出身是奴僕丫環所生,在作者筆下是幹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跟丫環賭錢,輸了都會賴賬,可以想象一下,賈環這個人無賴到了什麼程度,還曾經因為賈寶玉和丫環彩雲說話,賈環因為吃醋而故意想用油燈燙瞎賈寶玉的眼睛,可見賈環的心胸之狹窄,心腸之歹毒。
而賈環的母親趙姨娘也被作者描述為一天到晚蠍蠍蟄蟄,今天和這個丫環吵,明天和那個丫環鬧,沒有一天消停的時候,甚至為了奪嫡想用魔魘法害死賈寶玉。在紅樓夢一書中,描寫趙姨娘和賈環母子二人的場景,幾乎都是作者對二人的憎惡描述,根本原因就是賈環威脅到了賈寶玉在賈府的繼承權,而最後結局也一定是賈環真的繼承了賈府一切的繼承權,等到賈寶玉和史湘雲從外地流浪乞討回到賈家祖地故居時,賈環掌控了賈府最後的一點財產,也就是賈家祖塋祭祀祠堂的田莊房舍地畝,只有這些財產是不能被官府沒收的,賈環可能將賈寶玉和史湘雲驅逐,使賈寶玉和史湘雲不得不過著顛沛流離的流浪生活。
庶出的賈環,奪取了賈寶玉在賈府的繼承權,最大的影射就是康熙朝庶出的雍正奪取了正宗嫡傳太子胤礽的皇位,這是紅樓夢一書最想要表達的思想內涵之一。探春雖然是庶出,但她是女兒身,長到十五六歲就會嫁人,和賈寶玉沒有任何利益上的衝突。庶出的女兒,和嫡出的小姐沒有什麼本質上的太大不同,長大了都是人家的媳婦,在封建社會,大家族的女兒,無論是嫡出還是庶出,最大的利用價值就是利益上的聯姻,探春之所以能夠在賈府受到王夫人的看重,因為探春非常識時務,在表面上,和她的親生母親趙姨娘劃清了界限,沒有像賈環那樣,為了利益和趙姨娘擰成了一股繩,這就是探春的精明之處,如果賈府沒有被抄家而衰敗,賈寶玉繼承賈府一切大權,賈環的結局就是長大結婚後搬出賈府,但探春的身份卻永遠都是賈家的千金小姐身份。
賈政是榮國府的家主,除了賈赦這個嫡傳的哥哥外,自然也有同父異母的兄弟,顯然都已經搬出了賈府,只有賈赦還居住在賈府的一個小院裡,因此賈環長大後也必然會搬處榮國府。
總之,在封建社會,等級劃分是非常殘酷的一件事,嫡出和庶出就是天生的一對仇家,康熙朝在九子奪嫡過程中,雍正以庶出身份奪取了嫡傳太子胤礽的康熙帝位,給大清王朝造成了一場大地震,雍正庶出的這個身份,也是其他皇子不服雍正的原因,更是雍正屠殺圈禁其他皇子的原因,而紅樓夢一書中,趙姨娘賈環母子的爭嫡,影射的就是康熙朝九子奪嫡這件事。 -
12 # 傾聽風吟花語
首先,他的庶出與姐姐探春有所不同
探春雖然是趙姨娘生的,但她長在王夫人身邊,從小跟著老太太生活。
而賈環,他是由趙姨娘一手拉扯大的。
所以,賈府的人更願意親近探春。
其次,母親趙姨娘的關係
探春和母親趙姨娘始終保持距離,而賈環遇到事恨不得躲在母親懷裡。
趙姨娘在府裡和丫頭婆子們都廝打一起,可以說除了賈政真的沒什麼喜歡她。
所以,她得罪人也不好,而這自然也影響了賈環。
最後,賈環自身的品德不高
賈環嫉妒寶玉,曾將蠟燭油推翻在寶玉臉上。
又因為丫鬟彩雲的事記恨寶玉,這些小事他表現得明顯就算了,還特別的大張旗鼓,恨不得王夫人和賈母不知道。
可以說,他不單品性不好,智商也不夠,和親姐姐關係不好,和寶玉關係也不好。
這樣一來大觀園裡誰還和他親近。
賈環其實挺值得同情,但他不該生活在趙姨娘身邊,如果能像探春那樣,相信他會成就不一樣的人生。
-
13 # 布媽生活魔方
大家不喜歡賈環而喜歡探春,這個問題其實不是很準確。
賈環沒什麼人喜歡是真,大節裡眾人一起玩,只有寶釵肯敷衍他,到後來只能找迎春玩,寶玉黛玉湘雲沒人帶他玩兒,大觀園的真正圈子他融不進去;賈府的上層掌權者,除了賈政對他還不錯,其餘賈母王夫人鳳姐沒有一個喜歡他,對賈環的態度還不如下人。
為什麼呢?最主要是他的出身,妾生子,雖然也是主子,但有個不怎麼長臉的娘,吃虧不少,而且在趙姨娘的教導下,後天學了不少壞習性,用熱油燈燙寶玉,與王夫人丫環彩雲彩霞勾勾搭搭,向賈政告狀,害得賈政暴打賈寶玉。
寶玉是賈母王夫人命根子,她們不喜歡賈環,賈府內宅沒有人會去喜歡他。其實在外面,賈環還是有賈府少爺派頭的,出門一樣有奴才跟著,吃穿用度,該有的不會少,該有的社交也不少,端午節賈璉帶賈環賈琮出門祭拜,一樣的少爺待遇。
這又是為什麼呢?
一來探春是女孩,不繼承賈府財產,對寶玉沒有威脅,將來透過聯姻還能對賈府有益,王夫人也看到這一點,所以面上對探春還不錯;二來賈府對閨中女兒一向嬌養,四春幼年都是跟著賈母受教導,除了聯姻目的外,賈母知曉生活情趣,對生活頗有興致不輸年輕人也是一個原因,她愛同年輕人在一起,各方面都比較突出的探春自然能得到她的青眼。
最重要的是,探春情商智商雙高,本人比較出色,有文化,有才藝,有能力,除了有一個不靠譜的生母,其餘各項都符合白富美的配置,她符合大觀園的主流,不受排斥,但也僅此而已,寶玉就有一次因為探春請他外出買東西,說了因為探春做鞋,害他被賈政訓斥的事,讓探春很尷尬,後來更是因為管家被管家娘子各種刁難,所以說大家喜歡她並不完全準確。
-
14 # 憑欄翠袖
雖然探春和賈環是同父同母的親姐弟,但兩人的性格和外在表現完全不同,所以大家都喜歡探春,不喜歡賈環。
首先,探春的氣質比賈環強。
探春是顧盼神飛,文采精華,見之忘俗。賈環是形容猥瑣,舉止荒疏。
只是因為姐弟倆各自的撫養人不同,賈環跟著出身微賤的生母長大,而探春跟著出身大家閨秀的賈母和王夫人長大,他們受到的教養不同,自然氣質也大不一樣。
探春更有大家閨秀的雍容,而賈環更像個小戶人家的孩子。
其次,探春有才華,且善於做人,不像賈環那樣小家子氣。
探春會作詩,書法也好,還善於理家,能為家族考慮、興利除弊。
賈環則並無特別的長處,只是八股文比寶玉強一點兒,但也沒到可以考科舉的地步,作詩水平也不如寶玉。
在家族中,鳳姐形容賈環是個燎毛的小凍貓子,只等有熱灶火炕給他鑽去。意思是他只會貪小便宜,圖享樂。
探春點菜能付費給柳嫂,求寶玉代購就做鞋酬謝,還送碧玉佩給窮苦的邢岫煙。
而賈環呢?跟鶯兒賭錢還要耍賴,一包薔薇硝還要向丫鬟要。
當然,這也不能全怪賈環,主要原因是他跟著趙姨娘過日子。趙姨娘是個扶弟魔,自己攢點兒錢就全幫襯孃家了,結果賈環就鞋邋遢襪邋遢的。
而賈環也就顯得比其他少爺更貧窮更沒見過世面。
對別人沒有任何好處,還老想佔便宜的人,自然招人討厭。
再有就是,探春的言行和思想,比賈環更符合主流價值觀。
作為庶出子女,他們倆在榮國府顯然不可能受到最優的待遇。他們身上一半流淌著榮國公孫子的高貴血液,一半是家生女奴的低賤血液。而所有人都會下意識強調他們身上低賤的那一部分。這是體制和價值觀決定的。當然,這種制度是不公平的。
所以賈環選擇敵視和反抗這種不公平的制度,他認為自己所有的不幸和不快,都只緣於他不是太太親生的。所以,他有點兒受迫害妄想的傾向,並且認為,因為有了這個不幸,所以無論他如何努力,都過不好了,那麼幹脆就以破壞別人的快樂為他自己的樂趣,這樣給自己找到平衡。他燙寶玉的臉,挑唆賈政痛打寶玉。
這樣的賈環,自然沒人喜歡。
而探春的選擇與弟弟相反,既然自己身處在這個強大而不公的體制下,自己也無法戰勝和超越這個體制,那麼不如自己努力融入這個體制,成為這體制的一部分。
所以,探春努力讓自己活得比大家閨秀還像大家閨秀。
她嚴格遵守禮教和制度,平時在下人面前,都是規矩紀律嚴明。她吃飯、洗臉時,屋裡都是鴉雀無聲,因為紀律嚴明,所以她屋裡的僕人從來都出不了醜事,惹不來麻煩。
理家的時候,她堅持遵從舊例,不肯多發撫卹金給死了弟弟的趙姨娘。
她孝敬長輩,對待王夫人比對生母還要敬重親密,王夫人被賈母訓斥,只有她敢出頭辯護,她把王夫人的兄弟視為自己的舅舅,把趙姨娘的兄弟視為奴僕。她對寶玉格外好,邀請他一起辦詩社,給他做奢侈的鞋子(因為她知道寶玉喜歡這些奢華精緻的東西),雖然寶玉提到她,只說一句“隔母的”,就把她放到一邊了。
中秋之夜,當別的的姐妹都不耐煩離席了,只有探春忍住疲憊無聊,堅持陪伴賈母王夫人到最後。
這樣的探春,自然得到了賈母王夫人的欣賞和認可。也就是說,探春終於得到了壓迫她的體制的認可,得到了主流價值觀的認可。
對於這樣的認可,探春是感恩戴德的,其實探春和弟弟一樣,心裡都有個庶出情節。賈環因為在這個制度下受到不公待遇,而越發憎惡這個家族,如果是在近代,說不定賈環會去參加革命,做封建家庭的叛逆者和埋葬者。
而探春因為得到了家族的欣賞和疼愛(因為她以為自己原本是不配得的),對家族充滿了熱愛和責任心,所以她是最一心顧慮大局的人,家裡經濟條件惡化,她勇於開源節流,王夫人派人抄檢大觀園,她痛心疾首到流淚。如果她是個男人,她應該是可以重振家聲的那個子弟;如果她不遠嫁,榮國府後來也不至於一敗塗地子孫流散。
賈府上下都是依傍著賈府這棵大樹生存的人,誰對這個家有貢獻,自然誰的威望更高。那麼,大家喜歡探春勝過賈環,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
15 # 王文雅
俗話說,女兒像父親,兒子像母親。
探春的大家閨秀氣派,應該是跟她父親賈政不謀而合的。
探春的長於謀劃,殺伐決斷,這種男性化思維都來自賈家真正的頂樑柱,賈政。
賈環像母親趙姨娘,行為舉止令人生厭,長相也猥瑣。
賈環雖是主子,可跟薛寶釵的丫頭鶯兒玩牌時,輸了錢卻不願意付錢,牌品就是人品,這麼差的人品,怪不得鶯兒瞧不上,要奚落埋怨了。
其實,真不能怪大家都喜歡探春,不喜歡賈環,大家其實也是看人品的。
-
16 # Celave
因為賈環在整部書中就是一個搗蛋鬼,什麼壞事都少不了他,對比賈環和探春,就會發現賈環的所作所為活脫脫印證了一句話:自作孽不可活,所以落得個天憎人厭的地步;相反,自尊自愛的探春卻能讓眾人喜愛。
賈環和探春兩人是同胞親姊妹,出身一模一樣,但在賈府裡的地位截然不同,最關鍵的原因,還在於他們兩個自己。
在賈府裡,賈環算是一個主子,但他也是一個不完全的紈絝子弟,壞的程度倒不像賈蟠那樣,賈環更多是一種蔫壞,讓人嫌棄,無法尊重。
還可以用兩個和他們關係緊密之人的視角來觀察兩人的區別。
第一個是鳳姐。王熙鳳在賈府裡要風得風,要雨得雨,而且大家對她的勢利心知肚明,卻拿她沒法,但表面上的功夫王熙鳳做得很足,她雖然很瞧不上趙姨娘和賈環,但還是能夠稍微關照賈環,只是賈環實在上不了檯面。
賈環在寶釵那裡玩,為了幾百錢和鶯兒爭吵,被寶玉攆回家,然後又被趙姨娘罵,正好被王熙鳳聽到。
鳳姐向賈環道:“你也是個沒性氣的東西呦!...自己又不尊重,要往下流裡走,安著壞心,還只怨人家偏心呢。輸了幾個錢,就這麼個樣兒。”...“虧了你還是個爺,輸了一二百錢就這麼著。”...“...為你這不尊貴,你哥哥恨得牙癢癢,不是我攔著,窩心腳把你的腸子還窩出來呢。”
王熙鳳一面給賈環錢,一面大罵他,也捎帶著表達出賈璉的不滿,他們夫妻的看法,很有代表性,基本上賈環給人的印象就是如此,猥瑣不堪,小家子氣。
而相反,王熙鳳對待探春卻一向十分敬重,從來不說重話,背後也稱讚探春的為人。
如果只是看出身,鳳姐很清楚探春實際上和賈環一樣都是庶出,但探春的為人做事讓她看重。
鳳姐兒笑道:“好,好,好!好個三姑娘!我說不錯。只可惜他命薄,沒託生在太太肚裡。”
倒只剩了三姑娘一個,心裡嘴裡都也來得,又是咱家的正人,太太又疼他;雖然臉上淡淡的,皆因是趙姨娘那老東西鬧的,心裡卻是和寶玉一樣呢。
不但王熙鳳覺得探春不錯,王夫人也喜歡非親生的探春。
第二個是寶玉從寶玉對待賈環和探春的表現可以看出,寶玉知道賈環是親弟弟,但對他和其他賈姓子弟沒什麼區別,平時也是敷衍的多;而對待探春則像是親姊妹,既願意多來往,也願意互相照顧。
和探春,寶玉有共同的喜好,雅趣也很接近,可以一起作詩,一起交流;但和賈環,寶玉都不知道該怎麼溝通。
連親兄弟寶玉也會感到嫌棄,可想而知賈環的為人。
結語同樣都受到趙姨娘的不良影響,但探春就很有主見。而從後期賈環的言行來看,他不僅是受到外界影響,骨子裡就是一個壞種。
無論是賈環毒害寶玉,或是刻薄的對待丫鬟,再或者是想要賣掉巧姐,無一不表現出賈環的狠毒心腸。賈環對待丫鬟不好,連趙姨娘都看不下去。
出身不能決定未來,探春和賈環兩個同胞姐弟,就代表了後期發展的兩個方向,一個自尊自愛,人人敬重,另一個混不吝,讓所有人嫌棄。
〈完〉
回覆列表
賈環長相猥瑣,心胸狹窄且貪婪,按曹雪芹原意,後來賈璉與王熙鳳之女巧姐就是被賈環與巧姐的舅舅王仁賣到妓院去的,幸得劉姥姥賣地贖出了巧姐,巧姐嫁給了劉姥姥的外孫板兒。
探春是賈府中的佼佼者,三春中數她最出類拔萃,薛寶釵曾說“我們家裡姑娘們就算她是個頂尖兒”,諢號“玫瑰花”。
探春判詞中的第一句即是“才自清明志自高”,與大觀園中的眾裙釵相比,探春卻表現出跟其他姐妹不同的品味和追求,其才情品貌更不遜於釵黛。
有文采。《紅樓夢》中的小姐們,大多數都擅長琴棋書畫。探春的才氣雖稍遜色於黛玉和寶釵,但她卻是詩社的發起者。為了起詩社,探春還專門給寶玉寫了一張“花箋”,徵求意見。
“花箋”內容旁徵博引,文采斐然,如“今因伏几憑床處默之時,因思及歷來古人中處名攻利敵之場,猶置一些山滴水之區,遠招近揖,投轄攀轅”,“孰謂蓮社之雄才,獨許鬚眉;直東山之雅會,讓餘脂粉。”讓寶玉也點頭稱讚“倒是三妹妹的高雅,我如今就去商議”。
她在菊花詩會中她取名“蕉下客”,還作出了“高情不入時人眼,拍手憑他笑路旁”的詩句,她正是以這種別緻的詩情來表達她的與時俗之人不同的高雅文才。
有口才。在四十六回中,賈赦強納鴛鴦為妾的事被賈母知道後,賈母“氣的渾身亂戰”,情急之下對身邊的王夫人大發脾氣。
王夫人明知此事沒有關係,但是也不敢爭辯,眾人也都束手而立,噤若寒蟬。此時,聰明的探春審時度勢,走上前去,對賈母說“這事與太太什麼相干?老太太想一想,也有大伯子要收屋裡的人,小嬸子如何知道?便知道,也推不知道”。
一句話點醒了被氣懵了的賈母,對在場的薛姨媽說“可是我老糊塗了!姨太太別笑話我。你這個姐姐他極孝順我,不像我那大太太一味怕老爺,婆婆跟前不過應景兒。可是委屈了他”。探春的口才可見一斑。
另外,在抄檢大觀園中,當捱了探春耳光的王善保家的假意揚言要回老孃家時,探春的丫頭待書便接話說:“你果然回老孃家去,倒是我們的造化了。只怕捨不得去”,口齒伶俐的不得了,連最會說話的鳳姐也不由的讚歎:“好丫頭,真是有其主必有其僕”。
有帥才。探春的“帥才”也就是探春的組織管理能力,在“敏探春興利除弊”回目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她的幹練和精明都在這裡顯露無遺。
鳳姐小產臥病,王夫人讓探春、李紈和寶釵暫理家政。上任之初,探春便堅持原則,秉公決斷,乾脆利索地處理了親舅舅趙國基喪事的份子錢之爭。繼而又免了賈環賈蘭寶玉上學的點心紙筆的月銀;還把每個姑娘每月重支的頭油脂粉費二兩銀子免了,因為姑娘們每月已有了二兩月銀,丫鬟們又另有月銀,這又和學裡的八兩一樣重疊。
最有說服力的便是她提出的“分割槽承包制”的大觀園管理方案,把一個消費性的大觀園改造成了生產性的種植園,增加了賈府的收入。她一登上“議事廳”,幾件事一過手,榮府的管事娘子們便感到這三姑娘“精細處不讓鳳姐兒”。
平兒向鳳姐兒彙報探春理家的情形之後,鳳姐兒也連連誇道:“好,好,好!好個三姑娘!我說她不錯。”“都知愛慕此生才”的鳳姐是善識人的人,三個“好”字也充分顯示了這三姑娘理家的能力。
有志向。毫無疑問,探春是個有志向的女孩。在當家理政期間,當生母趙姨娘為了二十兩的份子錢而撒潑打滾時,探春悲憤地說:
“依我說,太太不在家,姨娘安靜些養神罷了,何苦只要操心。太太滿心疼我,因姨娘每每生事,幾次寒心。我但凡是個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業,那時自有我一番道理。偏我是女孩兒家,一句多話也沒有我亂說的”。
這番話既道出了探春對自己“庶出”身份的痛恨,更表達了對“女性”身份的無奈。她無比渴望自己是一名男人,可以到外邊幹一番事業,揚眉吐氣。
這與迎春一味的懦弱和惜春的一味的冷漠相比,在那樣一個時代裡,探春的志向和見識顯的那麼遠大。
有格局。從探春住處的佈局,更能體現其大氣高遠的格局。在賈母帶著劉姥姥在大觀園中游玩時,曾對探春的“秋爽齋”進行了細緻的描寫:
“探春素喜闊朗,三間房子並不曾隔斷。當地放著一張花梨大理石書案;案上磊著各種名人法帖,並數十方寶硯。各色筆筒筆海內插的筆如樹林一般。那一邊設著斗大的一個汝窯花囊,插著滿滿的一囊水晶 的白菊花。西牆上當中掛著一大幅米襄陽煙雨圖,左右掛著一幅對聯,乃是顏魯公的墨跡”。
這一種高雅疏朗的情調,一掃一般閨閣的庸俗與纖弱的氣息,與她非凡的胸襟是吻合的。無論是她閨房的脫俗佈置還是她高雅的詩情,都是與她心胸、志向緊密聯絡在一起的。
可惜的是,探春雖然有“才自精明志自高”的能力,卻遇到了“生於末世運偏消”的無奈和悲哀,一向堅強的探春也只能默默接受“千里東風一夢遙”的命運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