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風雨中的梅雲
-
2 # 9紫氣東來
就演義而言誰都不能與諸葛亮相齊並論。
諸葛亮未出茅廬就知三分天下,時年才二十多歲,被打得抱頭鼠竄的劉,關,張自得孔明之後,就是另一番天地了。
最神乎的是,火燒新野,火燒博望坡,火燒藤甲兵,火燒上方谷,就赤壁之戰周愉的傑作也一大半功勞歸諸葛亮了,為什麼呢?因為諸葛亮借得東風才能性利,草船借箭,空戰計,三氣周愉,死諸葛嚇死生仲達,何等(高明),這基本上接近神仙了,可惜諸葛亮一生未用過火,也沒有草船借箭,空城計這一說。
-
3 # 春光寧美
司馬陰,賈詡毒,郭嘉看準肯定圖。諸葛全,龐統謀,周郎妙計保孫吳。陸遜晦,呂蒙詭,荀彧運籌成曹魏。三國謀士誰最先,水鏡先生還在前。
-
4 # 小龍女5505
單依三國演義中而論,蜀漢重臣、一代賢相諸葛亮計謀算是最厲害的,還是歷史上厲害的發明家之一,孔明燈、木牛流馬、連環弩等都是他的發明。但諸葛亮並不是三國演義中第一計謀最強者,其師水鏡先生才是計謀最強者。
-
5 # 京華新媒體
《三國演義》氣勢恢宏,人才輩出。
就純粹演義而言,三國裡計謀最厲害當屬以下三個人。
第一人:郭嘉(170年—207年)郭嘉算無遺漏。史書稱之為“才策謀略,世之奇士”。曹操更是稱讚郭嘉見識過人,是自己的“奇佐”。
郭嘉跟荀彧一樣,最早都是侍奉袁紹,看到袁紹名不副,轉投的曹操。
無論是破呂布,滅二袁,平定北方,郭嘉妙計頻出,計計必中!
哪怕就是在看劉備和孫策的問題上,郭嘉都看的比別人更準。
郭嘉看劉備:
劉備曾投靠曹操,當時包括程昱等謀士都建議殺掉劉備,以絕後患。唯獨郭嘉認為不能殺劉備,應該軟禁劉備和關羽張飛。沒想到曹操只接納郭嘉不殺劉備的建議,沒有接納軟禁劉備的建議,反而是親近劉備,想用厚恩來感化劉備等人。最後劉備在曹操與他煮酒論英雄後,帶著關羽張飛藉口剿滅袁術,一去不復返。曹操很是懊悔沒有聽從郭嘉的計策。
郭嘉看孫策:
郭嘉準確的預測出孫策因為在江東誅殺的英雄豪傑太多,孫策本人又自視過高,所以很有可能會被仇人暗殺。果不其然,孫策死於仇敵許貢的門客。
郭嘉不死,諸葛亮都不敢出山!
第二人:諸葛亮(181年—234年)公元207年郭嘉病死,諸葛亮同年出山輔佐劉備。
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諸葛亮也不含糊,直接丟擲“隆中對”,還未出山,諸葛亮就讓劉備擁有了三分天下!
諸葛亮初出茅廬火燒博望坡,火燒新野,把曹軍“燒”的大敗。接著隻身一人過江東“舌戰群儒”,說服孫權和周瑜聯合劉備共抗曹操!赤壁一戰,諸葛亮先是草船借箭,後又借東風,助周瑜火燒赤壁,大敗曹操八十萬大軍!
華容道捉放曹,賣給關羽一個天大人情給曹操。然後諸葛亮掐指一算,告訴劉備,曹操命不該絕,還不如把這個面子留給關羽,顯得關二爺重情重義!
三氣周瑜,江東賠了夫人又折兵!
周瑜一命嗚呼後,諸葛亮親自過江弔孝,順帶把龐統(鳳雛)帶回荊州,為劉備效力。
龐統不幸戰死,還是諸葛亮帶著張飛趙雲入川,幫助劉備拿下了益州。
漢中也是諸葛亮穩坐釣魚臺,指揮著劉備、法正、黃忠、張飛、趙雲等把曹操趕出了漢中。同時還指派黃忠和法正,用奇謀斬殺了曹操的大將夏侯淵!
由於沒有完全執行諸葛亮東和孫權、北拒曹操的戰略方針,關羽丟荊州被孫權所殺。不聽諸葛亮的話,就是個死啊!
劉備死後,託孤諸葛亮。
諸葛亮內修政理,平定各地叛亂。
特別是七擒孟獲,平定南方,諸葛亮名聲大噪。
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曹魏,幾乎都是壓著司馬懿打,而且上方谷險一險就燒死司馬懿!空城計嚇退司馬懿十萬雄兵。
發明的連弩射殺了曹魏大將張郃。
木牛流馬運送糧草毫不費力!
八卦陣殺的司馬懿丟盔卸甲!
罵死王朗都屬於小菜一碟!!
如此等等等,不勝列舉。反正是諸葛亮就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神人!
諸葛亮死在五丈原。司馬懿追的時候,諸葛亮還能“死諸葛嚇跑活仲達”!死了都比司馬懿厲害。
諸葛亮早就預判魏延腦後有反骨,臨終巧妙安排,讓馬岱一刀誅了魏延。
諸葛死,司馬懿遂無敵於天下!
第三人:司馬懿(179年—251年)司馬懿鷹視狼顧,連曹操都被他矇騙,更別說曹丕、曹睿和曹芳了!
公元249年,司馬懿發動高平陵政變,直接誅殺了權臣曹爽及其親信三族,一舉控制了曹魏政權。
高平陵政變,從多個方面反映了司馬懿的計謀出眾!
第一:瞞天過海,騙過曹爽。
司馬懿裝瘋賣傻,讓曹爽誤以為自己垂年老亦,病入膏肓,不用再提防,成功的騙過曹爽。曹爽覺得一個快要病死的糟老頭子,能對自己有什麼威脅?曹爽於是放心的帶著自己的親信,與皇帝曹芳一起出城,到高平陵祭奠魏明帝曹睿。
第二:暗養死士,隨時準備行動。
表面上司馬懿退居二線,讓曹爽大權獨攬,暗地裡司馬懿卻讓司馬昭和司馬師籠絡死士數千人,日夜操練,以備後用。高平陵政變,就是這幾千死士,初步控制了京城。
第三:利用曹爽專權,聯合郭太后以及朝中其他重臣,一起對抗曹爽。
因為曹爽專權,排除異己,任人唯親,得罪了包括郭太后、皇帝曹芳以及其他受排擠的眾多大臣,所以,司馬懿充分利用這一點,打著清君側的旗號,成功的把曹爽的反對派都拉倒自己的隊伍裡,當時就連陳群的兒子陳泰都幫著司馬家族打曹爽。
第四:利用曹爽貪生怕死的性格,輪番派人過去,勸降曹爽。司馬懿還對著洛水發誓,只要曹爽交出兵權,其他一概不究!
沒想到曹爽想了一晚上,還真相信了司馬懿的“承諾”。
當時大司農桓範就勸曹爽要奮起反抗,不能束手就擒!在看到曹爽經過一晚上的“深思熟慮”,還是決定投降司馬懿時,桓範頓足捶胸說道,“你爹曹子丹那是何等的英雄人物,怎麼會生出你們這些酒囊飯袋的蠢豬!完了,完了,我桓範也會被你們牽連滅族”!
最後結果正如桓範所述。等完全控制曹魏大權後,司馬懿立馬就違背誓言,不僅殺了曹爽及其三族,還把曹爽的親信及其三族全部趕盡殺絕!當然也包括桓範在內!
總結:《三國演義》裡雖然對諸葛亮多有誇大之詞,但是正史上的諸葛亮其實比演義中還要厲害。演義中諸葛亮是軍事家、政治家,正史中諸葛亮還是一名文學家、發明家和美食家呢。文學家代表作:《出師表》、《誡子書》等文章
發明家代表作:木牛流馬、諸葛連駑、孔明燈等
美食家代表作:饅頭。
無論是演義還是正史,諸葛亮都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忠心不二的代表人物,為歷代帝王所稱頌。就是在民間,諸葛亮依然被老百姓津津樂道,好評如潮。
-
6 # 小生陽明
這個問題要從兩個方面來說,如果是分開來說,計謀厲害的人很多,諸葛亮,徐庶,龐統,郭嘉,荀彧,許攸,魯肅。。。。這些都不是等閒之輩。要說誰一定最厲害,這個真不好分辨出來。因為他們沒有完整的硬鋼過。但是,要是從整體上面來說,應該是司馬懿。司馬懿整體計謀,水平只能算中上,但是,陰謀陽謀的被他用的出神入化,比較能夠熬,能夠裝。最後能夠將群英輩出的三國歸於自己一家。
-
7 # 尋路cn
演義裡自然是諸葛亮了 身邊帶了這麼多豬隊友依然能讓魏吳聞風喪膽 要不是歷史限定 在上方谷給司馬懿做了神蹟BUG 差一點就統一三國 還有比諸葛亮更厲害的嗎
-
8 # 仗劍江湖快意人生
我想應該首先是諸葛亮!從他初出矛廬第一計,火燒泊望坡,不僅大敗曹軍,還使關羽,張飛心服口服!之後的聯吳抗曹,七擒孟獲都顯示出他非凡的智計!尤其是伐魏大業中,與司馬懿的較量,更是智計百出,一出空城計,更是流傳後世!臨死前設的一計,以假亂真,瞞天過海,硬生生嚇退司馬懿百萬大軍,這便有了後世的死諸葛嚇退活仲達的佳話!
-
9 # 淨月暖陽
就演義而言,毫無疑問是諸葛亮嘛!
諸葛亮是三國演義後半斷的男主角,自帶主角光環,甚至老羅不斷暗示,正是諸葛亮靠就了“三分天下”。
沒得諸葛亮之前,劉備大半生四處飄泊,寄人籬下,身為“皇叔”,卻如一個叫飯花子,仰人鼻息。手下雖有關、張、趙這樣的不世猛將,卻無一塊自己安身立命的地盤,更是多次被曹操擊敗,被趕得四處逃竄。
可自從在茅廬由諸葛亮隆中策對定下三分天下,又得臥龍出山輔佐,50多歲的劉備居然開拓出自己的疆土,甚至成為九五至尊。演義中這些功勞,幾乎全是諸葛亮謀劃的,試問三國謀士中,還有何人能有些成就?
曹操是網羅人才的高手,號稱手下猛將如雲、謀臣如雨,掛在前幾名的謀士有荀彧、郭嘉、程昱、荀攸、賈詡等,可也許正是謀士太多,往往你一句我一句,這次採信這個,下次採信那個,都有出彩機會,卻無人獨享尊榮。
東吳是演義中的配角,也號稱謀士不少,可有點名氣的也就張昭、顧雍、諸葛謹,並無多少作為,反而大部分在孔明舌戰群儒時成了背景板,還是“投降派”的形象。東吳是“四大都督”很有名氣,可大家習慣把他們劃為武將。
蜀中自己的謀士,早期的孫乾、糜竺等,早就上不了檯面,與臥龍齊名的鳳雛,投了劉備卻被面醜而忽視,扔去小縣城坐冷板凳。後來急於證明自己能力,在入益州時貪功冒進,被射殺在落鳳坡,早早領了盒飯。益州眾多謀士,僅法正一人得劉備重視,漢中之戰後也沒了身影。
而諸葛亮出山後,先火燒博望,再火燒新野,出使東吳舌戰群儒,智激周瑜,達成孫劉聯盟。而後常駐周瑜指揮部,草船借箭,再借東風,火燒赤壁,完成了完美的“新官上任三把火”。
而後在劉備招親東吳時,出現了神奇的錦囊,能掐會算成了標籤,八陣圖神乎其神,木牛流馬成了千古之迷,空城計還和司馬懿來了場心理戰……
諸葛亮在戰謀、戰術方面,幾乎是全能的,天之地理人心,其智近妖,其能通神。這誰能比?
-
10 # 1壺茶水
司馬懿,三國最大贏家。
對內:耗死曹操,曹丕,曹睿三代雄主,鬥死曹爽曹芳兩代強敵。
對外:在扛著內部曹氏夏侯氏集團猜忌壓力和殘酷爭權鬥爭的情況下,死死按住諸葛亮這個強敵的後半生,讓諸葛鬱鬱而終。
城府深,思慮遠,格局大,情緒控制佳,演技到位這幾項都登峰造極。
司馬老賊,是個很有味道的謀略大師。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唯有司馬老賊活久贏。
-
11 # 勤勞的軍建
就演義而言,三國裡誰的計謀最歷害?
我認為諸葛亮在三國裡的計謀最厲害。劉備、張飛、關羽三人,三顧茅廬把諸葛亮請到自己的隊伍裡當軍師,從此劉備在諸葛亮的運籌帷幄、審時度勢、高瞻遠矚、連環計謀下,從弱變強、從小到大,從勝利走向更大的勝利。他巧妙的團結吳國達到牽制魏國曹操的目的,形成了三國鼎立。
諸葛亮比較出名的計謀有空城計,他用臨危不懼、面不改色、心不跳、談笑風生、瞞天過海的計謀嚇退了司馬懿的大隊人馬。還有借東風、諸葛亮悼孝、草船借箭等等。特別是草船借箭,更顯示諸葛亮的智慧出群、才能超人、多才多藝、足智多謀的才能。他不但精通戰略、戰術、三十六計,還熟知天時地利、氣象、天文、氣候,在他的指揮下,利用晨霧掩護著裝有草人的船,迷惑敵人。使敵人誤認為劉備的隊伍進攻,用箭亂射草人。等敵人把箭放完了,諸葛亮立即命令隊伍撐船調頭,滿載而歸,這就是著名的草船借箭計謀,也是諸葛亮的一大傑作。
總之劉備的隊伍離不開諸葛亮,三國演義裡我認為諸葛亮的計謀在三國最厲害。
-
12 # 燈下有火
郭嘉功績:破袁紹平定河北、平呂布、建議曹操軟禁劉備
諸葛亮功績:未出茅廬便已三分天下、火燒博望坡、火燒新野、草船借箭、赤壁之戰借東風、三氣周瑜、巧奪荊州及南郡、火燒藤甲軍、平定南中、計收姜維、馬超、空城計、火燒上方谷、江東舌辯群雄
法正:協助黃忠拿下定軍山斬殺夏侯淵、平定益州
司馬懿:五丈原熬死諸葛亮
龐統:騙得曹操船與船相連
由此可見諸葛亮相對厲害一點
-
13 # A-大人物
就三國演義而言,裡面的謀士眾多,我覺得前期最厲害的是劉備手下的徐庶和曹操手下的郭嘉,徐庶最出名的一戰,就是破了曹仁的八門金鎖陣,而郭嘉曾經作為曹操的首席謀士,曾有建議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水淹下邳城,和遺計定遼東,可以在三國前期,他們算是最厲害的!
-
14 # 榆木疙瘩牌慧根
1.諸葛亮——得其主未得其時。
理論聯絡實際,學以致用,既能規劃集團未來發展方向,又能服務於具體日常工作,制定正規管理規章制度條理明晰,處理繁雜事務兢兢業業。
2.郭嘉——英才早夭。
出主意落到實處,說服人直插肺腑,結果又好到定基立業的地步。
3.賈詡——超一流謀士老是服務於末一流主公。
不管服務好人壞人,不管順境逆境,不管平天下還是蕭牆之爭,都是第一點子大師。
4.魯肅——最需要騙人行當裡的大老實人。
演義裡的大好人,正史中的眼光長遠者,比孔明現實,是一位正直的高參、外交家和軍事主官。
5.荀彧——良心比聰明重要。
第一流謀士和重要行政幹部,關鍵的命運之戰中獨當一面,不但千辛萬苦搞好後勤,還堅定了最高決策者的信心,超額完成任務,追求真理,不惜得罪領導。
6.程昱——世故的讓人忘記存在。
老謀深算,老奸巨猾,經驗老道,閱歷豐富。是一個老成持重不太光明正大的老顧問。
7.法正——有孔明才,無諸葛名。
四川第一聰明人,愛斤斤計較,但聽得人勸,雖事蹟不盛,卻奠定了本就一窮二白的劉備微薄家底兒。
8.龐統——天妒鬼才。
名氣極大,才華頗高,身先士卒,有能無運。個人形象欠佳的,雖然在職場處於劣勢,但能力永遠是事業最大要素。
9.賈充——忠心奴才中的大能人。
敢於出頭,替主奔波,盡心盡力,輔佐兩代。是高階知識分子開始發生退化變異的三國終結期出類拔萃之大才。
10.郤正——老闆總是破產了才發現誰是好員工。
人輕言微,忠心施事。不隨波逐流,卻對破產老闆不離不棄,真正有良心的讀書人。
回覆列表
這要看怎麼說了?要論斷子絕孫缺大德的計謀,賈詡第一。沒有底線的計謀,郭嘉。最周密的計謀,諸葛亮。大智若愚,裝聾作啞的智者,司馬懿。這要是細說的話。一,賈詡的計謀多是頭頂長瘡腳底流膿的計謀。他也是三國公認的歹毒狠辣的毒士。我只是這麼一說,大家自己去百度。我怕說多了又該被封了。二,郭嘉,滿口的仁義道德,一肚子陰謀詭計。再加上他的人品問題,他也是三國時期公認的鬼才。三,諸葛亮,他的計謀可以堪稱當時最經典最完美的計謀。因為他善於反向思維推理。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換位思考。比如,他會想,我這一步走出去,對手會怎麼想,然後再根據對手的心理分析而確定他的第二步。然後,他會根據敵人的第二步想法再製定自己的第三步甚至是第四步。君不見司馬懿那麼的老謀深算,最後都差點在上方谷被諸葛亮做成烤串。所以,諸葛亮一生的軍事用兵,只有兩句話,穩重謹慎。一步一個腳印的走。這也是他不同意魏延子午谷奇謀的原因了。第四,司馬懿。可以說,諸葛亮的計謀大多數都被司馬懿看破了。但他為了自身的利益,看破卻不說破。空城計表面看起來是司馬懿被諸葛亮矇騙了。但實際上是司馬懿故意放走諸葛亮的。用潘長江的小品臺詞來說,男子漢大丈夫,說不出戰就不出戰。哪怕是穿個女人衣服,再道個萬福,再不成再說一句奴家是司馬仲達。這都行。總之就像塊狗皮膏藥似的,你諸葛亮要打?我偏不。想讓我撤退?門也沒有。司馬懿的烏龜戰術,其實恰恰就是讓諸葛亮無可奈何的戰術。打又不打,撤又不撤,沒事時還總在你眼前晃悠,諸葛亮不想見都不成。最後直至把諸葛亮耗死(噁心死)在五丈原。所以說,三國裡最聰明的人不是諸葛亮,而是司馬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