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起懷舊經典

    放棄這兩個,你還是別考了。

    數量和資料分析,這兩個題型在最後,但是他們的分值是比較高的。如果你學的比較好的話,你會發現這兩個題型的分兒是比較好拿的。很多人在一開始就騰出大量的時間做這兩個題型,在前面的語文和邏輯推理用的時間會比較短一些。如果你放棄了這兩個題型的分值,那就基本可以放棄下午的申論了。

    數量題前幾個是比較簡單的,基本上用我們學過的快速解題方法可以秒殺。但是後面的那幾個題是比較難的,如果花了一分鐘還沒有思路就隨便蒙一個吧。我感覺資料分析題是最簡單的,雖然篇幅比較長但是分兒多啊!只要找出這篇長文中的關鍵詞,套上公式就基本解決了。

    公務員考試可不像高中考試,並不是考察你的計算能力。如果你覺得數字算起來很麻煩,說明你做錯了。像這種考試,你不可以放棄任何一種題型,這和你直接放棄考試是一樣的。

  • 2 # V李克

    公務員考試有5個部分。常識、言語、數量關係、判斷(圖形、定義、邏輯等)、資料分析。基本就是人們常說的5大模組兒!國考和省考在題量上有些差別。個別年份順序有些差別,大部分不怎麼變。

    這幾個模組裡,言語、判斷是重中之重,題量、分數都佔據絕對優勢。剩下的常識重在積累,數量和資料都有技巧,也是容易提分,省考的話正常數量關係10道,資料分析15道。這倆也是兵家必爭之地。

    究竟是放棄還是什麼,主要看你報考崗位的歷年分數或者你們當地大概年均分數。比如今年的行測集中在50分,說明大家可能蒙了,效果不怎麼樣(當然,剩下的其他三個模組基本正確率都在百分之80)。如果歷年行測分數都是75左右,那肯定沒人放棄,反而這倆部分是拉分項。如果80以上,那肯定5大模組兒沒有什麼弱項,每個題型的正確率都很高。

    建議還是努力學習一下,畢竟筆試拉開分數,面試才有信心、優勢。

    再說,看著麻煩,其實很多都是送分題。

  • 3 # 侃志願

    因為公務員考試最近幾年熱度很高,這就導致了分數每年都在上漲,你如果放棄這兩部分,你的分數想要具有競爭力,要不行測前面保證正確率,要不提高申論成績。

    公務員考試知識面本來涉及很廣泛,你如果覺得數量和資料分析對你來說難度較大,你可以考慮把基礎分數拿到,其他部分有時間在針對性加強。

  • 4 # 一文66172293

    我認為不管怎麼樣,都不應該放棄數學運算和資料分析。

    公考行測一般有五大題型,包括言語理解與表達、常識判斷、數量關係、判斷推理和資料分析。首先從題型上看,數量關係和資料分析就佔了總題型的五分之二,想一想這個比例夠大了吧。然後從分值上看,一般數量關係有10道題,資料分析有15道題,每題分值基本都在一分左右,兩道題加起來也就有25分,佔了總分的四分之一。

    所以說,想要公考上岸,這兩種題一定不要放棄,特別是資料分析題,一般還是比較簡單的。因此,為了順利上岸,平常可以適當的做一些練習,增加知識儲備,提高做題速度和正確率,希望你能順利上岸。

  • 5 # 淼師兄

    公務員考試,特別是行測考試,在考場上的時候,如果實在做不完題目,確實可以放棄自己不會的,抓住自己的得分點。

    但請注意,這裡我說的是在考試中,實在沒有辦法了,才可以戰術性的放棄,某些題直接靠蒙。比如說數量,全選某一個選項(個人建議一定要只選一個選項),保證不留空白,在機率上也可以得到一定分數。事實上這樣的戰術也是成功的,能夠得到一定分數。

    但在平時複習備考的時候,哪類題目都不能放棄,而恰恰相反平時在複習的時候,哪類題目不擅長,是丟分的專案,才是你重點複習突破的地方。

    這就是“木桶效應”,決定你能不能考高分,是你自己要去補齊自己的短板,而不是一直複習自己平時得分效果還不錯的題目,比如說言語類題目,你一定要走出自己的“舒適圈”,這個很重要。

    這裡我單獨來講一下你說的資料分析。

    資料分析作為公務員考試的最後一個大題,一般是四個小題,資料分析是你得分的一個很好的突破點,為什麼這麼說呢:

    按照行測考試的賦分原則,每道題的分數其實是根據難度(正確率)來確定的,就像常識和言語題,其實是沒有1分一個的,因為比較簡單,可能只有零點幾的賦分。但資料分析不一樣,因為資料分析為全卷最後一道大題,很多人沒有經驗都是最後做,這個時候時間比較緊,計算量又比較大,忙中出錯,題目的正確率拉低了,反而賦分提高了,基本會是1分一個甚至更高。資料分析不難,僅僅只是計算量大,計算方法有一定技巧,但是題目本身沒有多大難度,考察的是讀題細不細心和計算快不快。建議你一開始做完常識有了考試狀態後,立馬就可以做資料分析,趁著頭腦還比較清楚。

    總的來說,公務員複習備考時,在戰略上一定要重視考試的每一類題目,在考試中,可以利用一些戰術性的放棄和技巧,最大程度的提高自己的得分能力。

  • 6 # 雲傑老師聊公考

    公務員考試的行測,建議你放棄數量和資料分析的人,是害你的。

    公務員考試的筆試,行測佔比一般有三種情況:60%、55%、50%,比申請佔比持平或者略高,可以說,公務員筆試,得行測者得天下。

    假設你放棄數量和資料分析

    以公務員省考125道行測題為例,共5大版塊。數量一般為10題,資料分析一般為15題,一共是25題,按很多省份的每題0.8分計算,佔比是20分。

    除去這20分,還剩下80分,常識一般人只能對一半的題,要損失10題*0.8=8分,剩下的語言和邏輯共64分。下面雲傑老師來做一個假設

    1.數量和資料分析蒙答案,正確率50%,得10分;

    常識為一般水平,得8分;語言和邏輯,你非常強,正確率85%,64分*0.85=54.4;

    你的行測總分=10分+8分+54.4=72.4

    這是一種非常理想的假設,一般來說蒙的答案不可能達到50%的準確率,而且,你的語言和邏輯也不可能達到85%的正確率。

    數量和資料分析並不難

    其實,數量和資料分析並不難,難的是比較費時,只要有時間,你都可以做得對。

    關鍵

    關鍵就在於提高答題速度,為數量和資料分析節約時間。

    雲傑老師建議,要壓縮常識和語言的時間,30-35分鐘內,完成常識和語言兩個版塊,節約的時間用來做資料分析和數量。

    只有不放棄任何一個版塊, 行測才有可能得到高分。

  • 7 # 中國新春快樂

    我是放棄數量,也不算全放棄,看一下踢題,能做就做不會做就跳最後蒙,但是資料分析一定不能放,資料分析放了基本上就GG了

  • 8 # A咘咘

    絕對不能,想要筆試拿高分這兩個模組是重點,但是如果數量實在費勁可以適當選做簡單的兩三題,其餘按照答案分佈規律進行蒙答案,資料分析簡單提分快,千萬千萬不要放棄,過來人的經驗,放棄了我認為你考行測就已經失敗了,除非其他模組你特別牛逼。

  • 9 # 公考周成老師

    很樂意回答您這個問題。公考筆試,資料分析,是真的不可以放棄;數量關係,是真的可以放棄。

    1,放棄資料分析成功上岸的小例子

    一位朋友,今年國考行測76分,放棄數量關係和常識;今年蘇考行測78分,放棄常識。

    我相信大部分考生對於數量關係在考場上都是全蒙b或者全蒙c,還有的在B、C之間糾結不安的。很多人應該會聽過大機構的網課,當然我也聽過,印象比較深刻的就是,那位老師在上數量關係課程的時候,就說數量關係,我們的目標正確率是60%,不能再高了,也可以看出對於這個模組的難度。而我們其他模組,比如資料分析正確率的要求是100%,比如言語理解和邏輯判斷,我們的目標正確率是80%。

    2,資料分析一定不能放棄

    很多詢問行測複習方法的小夥伴,我都會告訴他們,資料分析是行測拿分的一個重中之重和最關鍵。如果是20道題目的話,我們爭取最多最多隻能錯兩道題目,保證正確率是90%,力爭正確率是100%。

    包括在我們行測小白,剛開始著手進行行測複習的時候,我的建議都是先從資料分析入手。

    因為資料分析,你當透過聽一些網課,掌握了基本的知識點和之後,你會發現它其實非常簡單,只需要簡簡單單刷題,你就可以輕而易舉的掌握套路,並且這個正確率是我們自己可以把控的,資料分析不像言語理解和邏輯判斷,可能會存在那麼一點點的偶然性。

    資料分析是我們完全可以把控的。資料分析,一定一定,真的真的,不能放棄的,別跟我說你數學有多麼的不好,這個與數學沒有太大的關係。任何人都可以訓練出來的,只要你願意。

    3,數量關係要學習,但需取捨

    即使我們真的在考場上選擇放棄數量關係,或者你最後複習到最後,發現沒有時間去刷數量關係的相關題目,但是仍然需要注意的是,數量關係的基本的課程,基本的知識點,我們一定要聽課,一定要掌握。

    即使這個課程你聽不懂,這個老師講的你不懂,看看題題目你也懵,但是基本的知識點,我還是建議大家跟著老師,跟著機構的網課過一遍的。

    就比如這次的江蘇省考的數量關係,它非常的簡單,20個題,沒有學過數量關係課程的考生都會做一些。你做完了題目之後,還剩下幾分鐘,誒,你又發現這個數量關係難度不大,那這種情況之下,這個分數你肯定得抓得住呀。

    4,因人而異,根據自身情況

    其實我們上面說到的,只是一個大機率的普遍情況。但是,每個人的自身情況不同,擅長的領域,擅長的模組也不一樣。有的考生他就是對於數量關係這些方面,比較的難以掌握。但他可能對其他模組,比如說常識呀,言語理解掌握的比較好,那這種情況之下也是可以適當放棄的,還是要根據自己的情況來做一個總體的規劃,不要人云亦云,看別人都放棄,你也放棄,這樣情況是不可取的。

  • 10 # 慫哈哈zzz

    資料分析不可以放棄,這個模組多練練就OK了,放棄實在是太可惜,並且很難得高分;數量模組通常和常識部分一樣,盡力而為,數量部分看起來很簡單,但實際考試的時候,時間非常的緊,基本上是根據本能來答題的,數量模組的得分取決最後留的時間多少,所以這部分不要放棄,把常出現的題型和公式背熟練熟,儘量就OK啦。當然,要是追求80分以上,數量是必須要考好的。

  • 11 # 公考老徐

    6年公考培訓經驗,說一說個人觀點。行測考試中題量多,分數多的是判斷推理和言語理解,要想取得高分,這兩部分需要做好,其次是資料分析,一般20個題目,難度不大,要達到80%的正確率。如果這三部分做好了,在題目難度適中的情況下,能達到70分左右的成績。但是如果要取得更高的分數,比如75以上,那麼就需要考慮數量關係類題目,要要想更高,比如80多分,那麼就需要考慮常識題目。還有一個就是原來數量類題目難度比較大,對於大部分學生說浪費時間比較多,得不償失。近兩年省考題目數量關係難度下降,有些省份言語題目難度略有上升,如果你放棄數量的話,就有些吃虧了。當然我說的是通常情況,特殊的不討論。公考問題可以私信我解答。

  • 12 # 博遠媽媽的幸福生活

    公考的數量部分確實不太好得分,在時間不允許的情況下可以跳過先做其他的部分。資料分析的部分個人建議不要放棄,根據我的經驗,資料分析的題目難度不大,大家失分大部分是因為時間不太夠用。跟你分享下我的經驗。

    第一不要計較做不做的完。保持好的心態,一道題一道題的認真去做,確保會做的題目得到分。我參加過六次公考,行測成績都還不錯,前三年能做完,後來剩的越來越多,最後上岸的那年,剩的最多,但是出來的成績也不錯。所以提高質量很重要。

    第二學會調整題目順序。日常練習中可以找找自己的優勢和劣勢,考試時先把優勢部分做完,確保得到分,最後再做比如數量關係這樣的難度大不易得分的部分。

    第三日常學習逐項擊破。建議資料分析題可以多練習,這類題目難度不大,掌握了題目的訣竅很容易得到分,而且是自己心裡有數的那種得分。數量關係實在不會可以統一選一個,不妨試一下

  • 13 # 公考心理諮詢師

    數量可以放棄,但資料分析絕對不可以!

    為什麼這麼說呢?

    第一,從題目數量上來說,以國考為例,數量15題(省級)10題(地市級),資料分析都是20題,如果全部放棄,35題或30題,全部題目才135或130題,放棄太多,幾乎無上岸可能;

    第二,從題型分數分佈來看,數量每題是0.8分,資料分析是每題1分,是單題分值最大的題目,放棄的話失分嚴重;

    第三,從題型難度上來說,數量題型複雜,型別多,掌握起來難度較大,題目也非常靈活,拿分困難,很多考公人都選擇放棄的;而資料分析題目型別較為固定,難度不大,拿分容易,很多考公人資料分析一般正確率在百分之九十以上。如果不做資料分析,分差將會被拉大。

    所以切不可放棄資料分析!透過熟記公式,掌握做題技巧,多多練習,資料分析正確率提升非常快!

  • 14 # 木子學姐642

    不可以哦!過數量關係和資料分析部分還是不放棄的好,把其他部分做完,再來做它,畢竟國考競爭力比較大,可以透過系統的學習得到這部分的分。

  • 15 # 新人唐李白

    不知道是何等人物才能給出如此愚蠢的建議。

    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資料分析是行測中最穩定的拿分點,居然還有人說放棄。

    資料分析因為題目長、數字大看起來難度很高。資料分析的題確實對沒做過了解的人來說基本上不可能在一分鐘左右的時間內正確解出來。這是很正常的。

    我剛接觸公考時甚至在好奇為什麼公考不允許帶計算器,這麼長的數字,光抄一遍就得花幾十秒了,再來個乘除運算五分鐘都不一定得行。考這個真的是太可惡了,難道公務員工作時不能用計算器嗎?!

    然而實際上資料分析的題我們基本都是透過口算來做的,使用正確解題技巧真的很容易,而且正確率非常高。真要說起來可能用計算器都沒有口算得出正確選項的速度快。

    所以資料分析的20題是我們必爭的一個模組,正確率還得儘量在90%以上,也就是最多錯2個。估計好多大神這部分都是全對,錯多了差距就拉大了。

    再來說數量關係,這部分以前直接放棄隨便亂選倒無所謂。到了今天其實也很重要了,因為拉開分差基本都是因為這部分題了。現在公考筆試高分已經到150+甚至160的都有了。意味著能簡單拿分的模組大家正確率都很高了,要想拉開差距就要好好做數量關係題了。

    我水平有限考試時都是把這部分放最後塗卡時才做,通常會做四五個再蒙四五個。所以行測分數還算在平均線以上了。

    所以資料分析是千萬不能放棄的,數量關係也要儘量做。

  • 16 # 一次就好wang

    資料分析不能放棄,數量有時間可以選擇性的做幾道自己會的,剩下的就靠蒙了,比如自己做了5道,發現沒有選C那麼剩下的題選C這樣機率會大一點

  • 17 # 無言ph

    數量可以放棄,因為確實太費時間了,公考就是時間的分配取捨。但是資料分析不可以放棄,兩個模組都放棄,基本也不用上岸了

  • 18 # 華圖線上

    取捨是公務員考試的重要一環,在資料分析中並不建議一刀切,而是在掌握公式和技巧之後,有策略的進行取捨。大致可以分為兩個方面。

    拒絕精確計算

    行測考試著重考查的是考生的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資料分析也不例外。具體到資料分析的題目時,考生應結合選項,優先考慮速算技巧,而不是一味地計算。

    不要專啃“硬骨頭”

    資料分析整個模組中至少會有1—2道題目難度較大,考生在作答中切忌埋頭苦算,在短暫思考沒有思路時可以暫且擱置,等完成剩餘題目後再回頭看看。如果題目理解上仍存在問題或計算難度很大,則可選擇放棄。

  • 19 # 詳說公考

    首先資料分析千萬不能放棄,因為資料分析的分值大,大部分省份是1.2分一道題,你想如果是20道題的話,那麼相當於你直接放棄了24分,就算你猜對幾道題,也相當於放棄了差不多20分,那你覺得你還能考上嗎?就算按照最少的計算,有些省份因為題要少點,資料分析是一分一道題,就算你猜對幾道題,也相當於放棄了十多分,還有些省份是15道題,那麼按照最低的來計算,你如果放棄資料分析,你最少就要10分了,這還是把你亂猜的正確率計算進去了。因此如果放棄資料分析相當於就放棄了公考,也就沒有必要考了。

    然後再來談談數量關係,數量關係能不能放棄呢?我覺得是可以的,但是要根據你備考的時間來計算,如果你備考的時間少於三個月,那麼你就果斷放棄數量關係。原因有兩點,第一數量關係短期內很難提高,還會佔用你大量時間,第二數量關係分值相對來說要少一點,大部分省份只佔10分。

    第三數量關係可以透過一些猜題技巧讓你的正確率達到50%左右,運氣好的時候,甚至能夠達到70%以上,曾經我數量關係再完全沒有計算的情況下,僅僅靠猜測正確率就達到70%以上了。因此,如果你僅僅放棄數量關係,如果把其他部分做好一點,上岸的機率還是很大的。

    如果你備考時間多餘三個月,那麼千萬不要放棄數量關係。為什麼說備考時間如果超過三個月我建議你不要放棄呢?原因有以下幾點,第一行測的高手之間很大程度上就是靠數量關係拉分的,你看那些行測穩定在80分的大神,有誰是放棄了數量關係的呢?因此如果你報考的崗位中有大神級別的人存在,放棄數量關係就等於直接失去了上岸的機會;第二,數量關係對於資料分析的促進作用,你在訓練數量關係的過程中,也會對你的計算能力有一個大大的提高,這個對於你資料分析是非常有作用的,因為資料分析很大程度上就是靠你的計算能力。第三,數量關係對於邏輯推理題的促進作用,很多人覺得邏輯推理題很難,常常把頭腦都繞暈了,這其實就是缺乏邏輯思維的表現,而數量關係題能很好的培養邏輯思維的,因此如果你堅持練習數量關係,那麼絕對會對你的邏輯推理方面有一個大的提高。

    總結:資料分析題是絕對不能放棄的,數量關係根據你備考的時間來確定是否放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大多數國人會認為伊拉克過得很差?